APP下载

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DEB-TACE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效果及其对血生化指标、生存期及生存率的影响

2022-09-21陈丽娜樊雪峰赵晓瑞

辽宁医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阿帕肝细胞生存率

陈丽娜 樊雪峰 赵晓瑞

内黄县人民医院(河南 安阳 456300)

中晚期肝细胞癌属于危害性极大的疾病,发病率在全国排行第五,我国每年将有30万人死于肝细胞癌[1]。患有肝细胞癌生存率在5年以内只有20%左右,对患者的生活及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地损害。如果患者肝细胞癌未出现转移,通过手术切割,患者的五年的生存率,可以达到40%左右[2]。患者肝细胞癌到达中晚期,因癌细胞扩散范围较广,肝内动脉血管较多,不易进行手术切割肿瘤治疗。临床上通过传统TACE来治疗肝细胞癌中晚期患者。TACE可以通过栓塞肿瘤血管,杀死癌细胞。但是传统TACE易复发,风险大。DEB-TACE可使化疗药物与肿瘤缓慢接触,从而降低药物毒性,控制药物进入血液浓度,还可以栓塞肿瘤血管,杀死癌细胞[3];比传统的TACE效果好,安全性高,也为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提供治疗方案。但是DEB-TACE无法彻底杀死肿瘤细胞。甲磺酸阿帕替尼通过阻断下游信号传递,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减少肿瘤的血液及营养供应,从而杀死肿瘤细胞,同时阿帕替尼通过干预肿瘤细胞复制周期,从而减少癌细胞数量,增加患者生存率[4]。基于此,本文旨在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DEB-TACE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101例中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1例中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有50例患者,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在45~55岁,平均年龄(50.26±3.69)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06±0.52)年;。观察组有51例患者,男性26例,女性25例;年龄在46~58岁,平均年龄(49.43±3.15)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06±0.84)年。上述两组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符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5]的诊断标准;(2)伴随肝性脑病,无意识障碍。排除标准:(1)有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2)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并签订承诺书。此实验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标准。

1.2方法 术前患者需备皮,禁食水6~8h,术中给予止痛、止吐、制酸护胃。对照组给予患者DEB-TACE治疗,具体操作如下:给患者右侧腹股沟区使用Seldinger 改良血管穿刺术,刺穿皮肤,将导管插入股动脉、腹主动脉,然后到达肝动脉,其导管尽可能插入为肝癌组织输送血液的血管,进行动脉造影,再通过微导管向为肝癌组织供血的靶动脉注入CalliSpheres 可载药栓塞微球,给予表柔比星30mg和超液化碘油混合乳剂4ml,使靶动脉栓塞,抑制血液向癌组织供应,栓塞后重复造影,造影的肿瘤染色消失。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字准字;H20140103)每日一次,每次850mg,用餐后半小时温开水服用。患者DEB-TACE治疗每月一次,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连续服用,直到病情发生了新的变化或药物的不良反应出现。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

1.3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1)临床疗效:完全缓解(CR):病灶动脉期增强造影消失,持续4周以上为复发;部分缓解(PR):目标病灶缩小且直径总和缩小≥30%;疾病稳定(SD):目标病灶缩小但缩小直径小于部分缓解;疾病进展期(PD)病灶直径总和增加,且出现新的病灶;疾病的缓解率(ORP)=(CR+PR)/总例数;疾病控制率(DCR)=(CR+PR+SD)/总例数。(2)血生化指标:患者空腹抽血送检,用iChem-53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用罗氏CobasE601测定治疗前后血清甲胎蛋白(AFP)的水平。(3)生存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半年生存率和一年生存率。(4)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患者服药后的不良反应。

2 结果

2.1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人数51例,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21例、稳定11例、进展19例,缓解率41.18%(21/51),控制率62.75%(32/51);对照组总人数50例,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5例、稳定12例,进展17例,缓解率30.00%(15/50),控制率54.00%(27/50)两组有统计学意义(缓解率:χ2=4.6084,P=0.0318;控制率:χ2=4.7944,P=0.0286)。

2.2血生化指标 治疗后,患者血生化指标中AFP、LDH、TBIL、ALT较治疗前低(P<0.05);且观察组AFP、LDH、TBIL、ALT较对照组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生化指标对比

2.3生存情况 观察组半年存活人数较对照组高,死亡人数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的一年存活人数较对照组高,死亡人数较对照组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生存率比较[n(%)]

2.4不良反应 对照组患者体温增高3例、缺血症状2例、恶心2例、腹痛2例、呕吐2例不良反应率22%(11/50),观察组患者体温增高2例、缺血症状1例、恶心1例、腹痛1例、呕吐1例不良反应率11.76%(6/51),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290,P=0.2676),所有患者均为轻度反应,未见严重反应病例。

3 讨论

肝细胞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发病人数达到40万左右[6]。肝细胞癌属于原发性肝癌,开始于肝细胞的病变,致死率非常高,主要发病原因是病毒感染的肝炎、酗酒等导致的肝细胞的慢性炎症损伤,引起肝细胞克隆性异常增生,进而发展成肝细胞的恶变,造成肝细胞分化程度低,异型性大,成为恶性肿瘤。早期发现,并及时手术切割,患者生存机率很大;但肝细胞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就医时已经到达中晚期。临床上通常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治疗。DEB-TACE治疗通过载药微球中放入化疗药物,可长时间作用于栓塞部位,小剂量、持续性向肿瘤输入药物,其中的化疗药物表柔比星可镶嵌到DNA上,干扰转录,阻止mRNA形成,从而阻止癌基因的复制,抑制癌细胞生成。但是,单独使用DEB-TACE效果并不理想。甲磺酸阿帕替尼通过上调蛋白p21,p27和下调细胞素CyelinBI,cde2,使细胞周期停止于GM期,从而减少癌细胞生成,同时,阿帕替尼通过诱导自体吞噬及癌细胞凋亡,从而起到抑制肿瘤增殖的作用,从而减少癌细胞数量。

血生化指标变化与中晚期肝细胞癌发生、发展、预后有密切关系,其中AFP可以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和其他肝病,AFP升高预示者原发性肝癌发生或者是肝癌患者病情恶化;LDH升高说明肝脏等多种器官出现异常;TBIL升高则说明肝脏或脾脏损伤;ALT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酶,广泛存在肝细胞线粒体中,浓度过高则说明肝细胞被大量的破坏。实验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的AFP、LDH、TBIL、ALT浓度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AFP、LDH、TBIL、ALT浓度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临床效果较对照组高(P<0.05)。说明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DEB-TACE治疗效果好,可缓解肝细胞破坏现象。研究人员发现,癌细胞通过侵蚀肝细胞,使其失去正常的解毒功能,促使毒性物质堆积,引起肝脏损伤,促使血内生化指标水平升高。DEB-TACE属于一种栓塞剂,通过栓塞肿瘤供血动脉使肿瘤组织缺血坏死,起到杀死肿瘤细胞,减少其对肝脏的破坏,并可以作为化疗药物的载体,控制药物的浓度,起到药物的缓释作用,从而保护肝功能不受损伤[7]。但是DEB-TACE虽可以阻断肿瘤血液供应,同时也推动血管快速生成,形成侧支循环,导致肿瘤坏死不彻底。甲磺酸阿帕替尼属于VEGFR-2抑制剂,通过与VEGFR-2酪氨酸激酶ATP结合,阻止VEGF-C、VEGF-D结合,从而抑制淋巴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减少新血管生成速度,进而抑制肿瘤血管的生长,阻断肿瘤的血液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从而杀死肿瘤细胞[8]。效果好于单一使用DEB-TACE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癌细胞已经扩散至机体的大部分地方,手术和化疗都可能引起肿瘤的复发,所以无论是通过手术还是化疗都不能治疗痊愈,只能增加患者的生存时间,所以生存时间长短与患者癌细胞数量密切相关。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半年生存率和一年生存率较对照组的高(P<0.05)。说明用药可以增加患者的生存时间,减少死亡率。主要是DEB-TACE治疗属于肝脏局部肿瘤微创治疗,对患者体内的肝细胞损伤较小,即使损伤也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还可以为因各种原因无法进行手术的患者进行治疗,使其生存机率增大[9]。研究显示,生存机率与癌细胞扩散的速度及数量有关。因此,消灭大部分肿瘤细胞也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DEB-TACE对消灭肿瘤的作用小。甲磺酸阿帕替尼通过抑制PDGFR-β、C-kit、Ret等酪氨酸激酶起作用,从而减少肿瘤细胞增殖、迁移,降低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等作用,促使肿瘤细胞扩散速度减慢,增加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10]。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联合用药的效果好,安全性高;但观察组与徐步繁等[11]研究结论一致。但是此实验所选人数较少,治疗时间比较局限,今后还需要大样本进行大量的实验证明。

综上所述,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DEB-TACE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小,不仅可以小剂量长时间向肿瘤输送药物来杀死肿瘤细胞,还可以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的营养供给,从而杀死肿瘤细胞,延缓患者生存时间,降低死亡率。

猜你喜欢

阿帕肝细胞生存率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关系研究进展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系统评价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锌指蛋白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5年生存率』啥意思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日本癌症患者十年生存率达59%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