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内科慢性支气管炎继发医院内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2022-09-21乔荣花

辽宁医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支气管炎真菌家属

乔荣花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因为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导致的气管、支气管黏膜发生炎症,该疾病的病理特点主要包含支气管黏液分泌增加[1]。小儿慢性支气管炎属于消耗性疾病,主要是因为患儿肺部细菌定植,容易反复发作从而出现真菌感染,加重了患儿的病情,进而发生并发症。慢性支气管炎是患儿当中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该疾病具备反复性较强的特点,大多发生在冬季居多,患儿在清晨病情会加剧,经常会伴随着咳嗽等症状[2]。患儿在发病时大多的表现为反复性喘息,因为该疾病具备反复性,患儿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受到很严重的折磨。然而由于患儿的身体结构还尚未发育完全,自身的免疫力较低,很容易造成肺炎等其他疾病[3]。真菌感染是临床支气管患儿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了可以减少患儿的痛苦,本文通过科学化的家庭核心干预可有效预防患儿真菌感染,利于患儿早日康复。现具体报告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抽取的104例小儿慢性支气管炎合并真菌感染作为分析对象,纳入标准:入选患儿均符合临床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无遗传史[4]。排除标准:有肝脏严重内科疾病者;存在慢性疼痛病史者;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对手术不耐受者;患儿家属有精神类疾病或智力问题者;家属护理配合度较低者;中途退出者。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患儿家属自愿参加该研究项目[5]。对照组:男女比例40∶12,年龄3~9岁,平均(5.52±1.51)岁;观察组:男女比例41∶11,年龄2~9岁,平均(5.33±1.50)岁。两组患儿基础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可对比分析(P>0.05)。

1.2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对患儿进行常规的检查,并且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针对临床症状给予常规的护理,例如平喘和消炎等,对患儿的治疗都要做好相关的记录[6]。

1.2.2 观察组

1.2.2.1 呼吸道症状观察及干预 护理人员要注意患儿咳嗽的情况、咳嗽时间及规律,并查看痰液的颜色和性质,送到标本室内进行检验。小儿慢性支气管炎患儿一旦出现真菌感染之后痰液粘稠且无法自行咳出,护理人员要定时给予患儿拍背,降低卧床时间,必要时可以给予雾化吸入作为辅助[7]。对患儿进行持续吸氧干预,指导患儿有效掌握咳痰方式,鼓励患儿坚持做缩唇深呼吸训练,定时翻身,告知家属监督患儿每日饮水量,避免出现气道干燥或痰液粘稠等加重患儿感染风险。针对体温持续向上患儿,护理人员可采用温水持续在大血管内擦拭,使得患儿体温可以控制在正常范围,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儿血压、脉搏以及呼吸情况,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若有任何异常要及时上报给医生[8]。

1.2.2.2 减少真菌感染途径 医护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当中最为重要的媒介,勤洗手会降低一半医院感染率。为此护理人员需要在做任何工作时规范洗手,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尽量减低不必要的侵入性,做好换氧气瓶的水[9]。对患儿做好日常口腔护理,帮助患儿刷牙,并采取医药漱口水进行护理。加强呼吸道症状管理是避免患儿发生真菌感染的必要措施,同时护理人员要告知家属保持空气流通的重要意义,每天保持2次半小时以上的通风,室内温湿度控制好,护理人员每天要对患儿居住的病房进行消毒。

1.2.2.3 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抗真菌药物 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医院感染控制来进行日常工作,对每天吸氧管和湿化瓶进行消毒和更换。针对存在侵袭性的检查或治疗时要严格依照无菌操作进行。严格对患儿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剂量和疗程把控好,若患儿腹部真菌感染一点被确诊,需立刻进行抗真菌药物治疗[10]。与此同时按照患儿的痰细菌培养以及药物敏感实验选出最为适合的抗生素,同时尽量缩短用药的时间,待患儿病情较轻可以口服氟康唑,每天1次即可,重症患儿给予氟康唑注射液0.1g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于出现口腔真菌感染患儿,护理人员要给予口腔干预,同时在感染位置进行涂抹霉菌素甘油,每3天1次[11]。

1.3观察指标

1.3.1 评估两组护理质量,采用百分制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护理安全性、消毒隔离、药物管理、基础护理,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护理人员在循证护理管理中的工作质量越好。

1.3.2 采取患儿家属焦虑量表对两组家属进行评估,分数高表示家属不良情绪严重,该量表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86,4个因子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3~0.81。1.3.3 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所以的数据均采用临床的SPSS 18.0软件统计,数据中体现的计数指标为百分率,检验的方式以卡方为标准。若数据比较P小于0.05,则代表存在差异性。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儿家属不良情绪情况 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不良情绪状态评分分)

2.2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的护理质量 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护理后的护理质量对比分)

2.3分析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 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3 讨论

慢性气管炎合并真菌感染其症状和体征并无统计学差异,因为比较难以区分。小儿肺部真菌感染一旦出现,往往具备病情严重且治疗时间较长等特征,前期诊断是提升患儿康复的关键[12]。本研究表示合并真菌感染并发症中,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同时观察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由此得知:大多数真菌感染的引发因素是由广普抗生素,或使用激素类药物等引起。这些药物的大量应用,使得人体寄生菌和宿主之间的关系出现很大改变,导致呼吸道真菌感染的风险加大,其中肺部真菌感觉占据所有感染的60%之上。为此,提升护理人员对慢性支气管炎合并真菌感染的认识尤为重要,一旦合并感染,可能会导致患儿较为严重后果,并且出现疗程较长且治疗费用高等特点,故此对这类患儿,护理人员要实施监测病情,准确且及时的对痰液进行分析,为医生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对患儿增加口腔护理,减少真菌感染的途径,合理化的应用药物,同时让患儿保持营养的摄入,避免出现其他等不良的现象[13]。护理人员要确保患儿居住环境的温度适中,向家属介绍该疾病的发展过程和特点,避免患儿出现感冒等不良情况[14]。总之,为了降低真菌感染的出现,在治疗中应合理应用抗生素,尽量根据病原学资料用药,加强支持疗法,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合适的护理是预防肺真菌感染的关键[15]。

综上得知,针对临床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合并真菌感染的患儿,需要给予家庭核心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并且可以减少患儿的住院时间。

猜你喜欢

支气管炎真菌家属
冬病夏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千奇百怪的真菌
奇趣的真菌王国
真菌对我们的帮助
致命真菌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
清肺止咳汤治疗急性支气管炎10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