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月营销黑榜Top5

2022-09-21整理本刊编辑部

销售与市场(营销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艺伎白象涨价

整理/ 本刊编辑部

No.1 名创优品能否撕下“伪日系”标签?

名创优品西班牙Instagram账号发布了一则《公主系列公仔盲盒》帖文,其中,中国旗袍公仔被错误地翻译为“日本艺伎”。在这一帖文的评论中,不少网友指出了错误:“艺伎不是这么打扮的,这些衣服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但名创优品账号却只回复了一个微笑的表情。此事迅速发酵,引来大量关注,名创优品更多自我标榜为日本品牌的“黑历史”也被网友扒出。

8月9日,名创优品就其西班牙社交媒体账号误将身着中国旗袍的玩偶称为日本艺伎而道歉。8月18日,名创优品再度发布道歉声明,对品牌过往用“日本设计师品牌”进行营销的行为表示惭愧和自责,并许诺将在2023年3月31日前对海外店铺完成去日化整改。

从红底白字的招牌,到包含英文、日文店名的标志性Logo,再到店面装修布局和商品陈列,名创优品一直主打日系简约风格,迎合了日韩流行的消费潮流。作为一家“10元连锁店”,日式品牌元素曾是名创优品起家的关键。

但随着新世代消费者的身份认同不断提升,国潮文化迅速崛起,更具民族自豪感的年轻消费者对于依靠蹭热度占领市场的“伪日系”品牌容忍度更低。

No.2 200元一杯的茶颜悦色,你要买吗?

8月18日,茶颜悦色南京新店还没开门,店铺外就已排起长队,随后开业半小时就因客流量过大而暂停营业。同时,网上也出现了茶颜悦色新店开业“雇人排队”“请黄牛代购炒作”等质疑声。有网友表示,现场“凌晨4点就开始排队,黄牛价炒到200元一杯了,店里现在限量一人只能点两杯”。至中午时分,现场平均排队时长约需5小时。

8月19日,茶颜悦色回应称:“我们初来乍到,大家猜测雇人排队、请代购炒作也属常情,不求大家完全相信我们的清白,毕竟时间才是让我们互相了解和理解的良方。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排队=营销炒作’仿佛成了不可逆的命题。尊重理解这些过往印象,我们会尽全力输出好的产品和服务。”

一杯奶茶真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吗?人民网发文评论称,奶茶只是一种饮品,不要过度“神化”。品牌的推广铺天盖地、社交媒体的诱导无孔不入,消费者想不掏钱确实很难。只是一杯奶茶200元,怎么看都有些过了。

网红品牌火爆的盛况,与其说是产品的成功,不如说是一场场流量的盛宴,品牌方、营销号、黄牛们各取所需。网红品牌们应该多在产品质量、品类创新、体验服务上下功夫,而消费者也要保持理性。

No.3 君乐宝悦鲜活就女性话题风波致歉

悦鲜活牛奶的一则广告引发争议。该广告使用了“全网钓小鲜女”“专钓鲜女”等语句,被部分网友和消费者质疑不尊重女性。有不少网友表示:“好的,避雷了”“你不想赚钱了直说”“你可以发完再删,我也可以从此以后不再喝”“没有金刚钻,还是少玩梗”……

对于争议广告,悦鲜活微博发表道歉声明:“已删除相关内容,严肃处理账号运营和审核人员,并深刻反思、引以为戒,坚决杜绝此类情况再次发生。”

事实上,类似的广告明明已经屡次引发争议,并被激烈批评,却依然层出不穷。这不排除部分品牌觉得“黑红也是红”、通过故意营造噱头寻求短期关注的可能。

女性话题不是可以拿来肆意玩梗的流量利器,女性是受法律保护的消费者,而不是品牌吸引眼球的消费品。

无数次的教训已经证明,靠这种旁门左道博出位是行不通的。产品要想卖得好,品质是根本,积极健康的营销观念是助力,用冒犯当卖点,把侮辱当创意,消费者最终必然用脚投票。

No.4 白象被曝“蚂蚁满面”惹争议

8月3日,“白象方便面被曝面饼上满是蚂蚁”的话题冲上热搜。据悉,有消费者投诉称其购买的白象方便面面饼有蚂蚁。多轮沟通后,消费者称目前事情已解决,白象已按照食品安全法赔付1000元。

对此,白象于8月4日凌晨发布声明称:“此事绝非本公司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品质问题。对于捏造散布不实信息、误导公众、毁损本公司声誉的,白象将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通常情况下,食品遭遇投诉,生产企业势必受到质疑。与以往不同的是,虽然白象方便面上被曝出现蚂蚁,但不少网友仍坚定地选择力挺白象。白象方便面火爆出圈的时候,曾提醒消费者不要“野性消费”,面对此次风波,大家也不妨多一些理性思维。食品安全重于天,不应该用情绪替代思考,忽略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当然,白象也要积极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能容忍别有用心者抹黑。

No.5 共享充电宝价格疯涨

“共享充电宝用不起”的话题引发热议。不知不觉间,共享充电宝的起租价已从每小时1元涨到了4元,24小时的封顶价甚至达到40元!一时间共享充电宝似乎成了新的“消费刺客”。

为抢占市场,共享充电宝各平台前期跑马圈地,投入成本很大。在扩张到一定阶段后,因急于摆脱成本高、赢利难的困境,开始频繁涨价。

经过多轮共享经济模式的教育,消费者对于烧钱补贴的商业模式已经有了一定心理预期。企业习惯于前期以低价打开市场,而当大多数玩家无奈退场后,“剩者为王”,再共同涨价收割用户。在这种套路下,消费者往往会在前期抱着“薅羊毛”的心态使用产品。至于涨价过后到底能留下多少用户,极为考验企业后续所能提供的增值服务和长效机制。

事实上,涨价套路是企业赢利模式单一和资本追逐赢利所带来的必然后果。但涨价并不能一涨了事,企业只有做好精细化管理、提升消费者使用体验,才能让消费者持续买单。

猜你喜欢

艺伎白象涨价
白象:打造有骨气的民族品牌
疫情下艺伎文化要消失
餐饮企业涨价有没有资格“任性”
一头白象
京都艺伎
我与京都艺伎喝花酒
浅析艺伎苦难之美
猪肉涨价,与CPI无关?
N种涨价叫垄断
鸡蛋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