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西客家话“食东道”

2022-09-21海棠君折腾的小肉团摄图网

环球人文地理 2022年8期
关键词:闽西秦穆公酒席

文 海棠君 图 折腾的小肉团©摄图网

▲ 那些把“酒席”称作“东道”,把“吃酒席”称作“食东道”的人们,他们的先祖,很有可能当时就生活在郑国的周围。“食东道”一词,可谓历史悠久。

在闽西宁化、清流、明溪等客家地区,人们常常把“酒席”称为“东道”,把“办酒席请客”称为“作东道”,把“赴宴吃酒席”称为“食东道”。那么,“东道”是什么意思呢?“吃酒席”又为何称作“食东道”呢?

“食东道”一词出自《左传》,故事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公元前630年,晋国联合秦国,围攻郑国,郑国危在旦夕。郑国国君派义士烛之武前往秦国,游说秦穆公,劝他退兵。烛之武到达秦国后,对秦穆公说:“我郑国若灭亡了,对你秦国并无好处。因为在郑国与秦国之间,还隔着一个晋国。要隔着晋国控制我郑国,你也知晓这是很困难的。到头来,得到好处的还是晋国。而晋国的实力每增加一分,你秦国的实力则削弱一分啊!”

秦穆公觉得烛之武说得有道理。烛之武又进一步说:“若是你能把我郑国留下,我们愿意作为你们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郑国在秦国之东),负责招待你们来往的人,并随时为你们提供缺少的物资。”秦穆公终于被说服了,单方面与郑国签订和约,并派人戍守郑国。从此,郑国设专人在东道上摆酒作食,接待秦国的使节。秦国的使节每经过郑国,都能在“向东的道路”上得到盛情款待。

久而久之,人们就把“具觞待客”称为“作东道”,把“赴宴食酒”称为“食东道”。这种说法,在闽西客家地区一直流传至今,可见客家话中遗留了大量古汉语词汇。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东道”一词在闽西客家话中已定型,特指“红白喜事等各类酒席”,“作东道”就是“置办酒席”,“食东道”就是作为宾客去参加酒席宴请。

“东道”,在《国语词典》中解释为:泛指设宴待客,后指请客的主人。在闽西客家话中,“东道”代指酒席,如:此场东道办得非常体面;在普通话中,“东道”则代指接待或请客的主人,如:东道主、东道国。

“请客的主人”,闽西客家话一般称为“东家”。在结婚宴上,人们通常会站在新娘的立场来讨论男方的家庭状况,若是男方家庭条件好,则称赞女方“嫁了一个好东家”,于是渐渐地,“东家”也衍生出“主人家”“婆家”的意思。例如:你年纪也不小了,快点寻个好东家嫁了。在普通话中,“东家”也有“请客的主人”之意,后期同样也发展出了“主人家”的含义,比如:旧时佣工称雇主为东家。房东,则指居所的主人。

如今,离“郑国在东道上设宴待秦使”的故事已经过去两千多年,但闽西客家地区仍在沿用“东道”一词,来简说“请客办酒席”一事。可见,当时“郑国作东道主”这件事,在民间影响深远。

猜你喜欢

闽西秦穆公酒席
闽西:红旗不倒的革命堡垒
爱马说
重阳席上赋白菊
适时适度:闽西乡土历史辅助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
长征时期闽西红军系列文物故事赏析
移风易俗度在哪里
移风易俗度在哪里
清风拂邛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