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氏综合征儿童汉语音位对比式听觉识别能力的特征研究△

2022-09-20林青刘巧云黄昭鸣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音位声调韵母

林青 刘巧云 黄昭鸣

1 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北京 100101); 2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康复学系

听觉功能的发展经过听觉察知、听觉分辨、听觉识别和听觉理解四个连续的阶段,其中,听觉识别指个体通过记忆,从给出的几个声音中识别出目标音的过程,它是实现音义结合的前提[1]。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分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2],音位对比式听觉识别是将语音的最小单位进行对比,让儿童通过听觉进行识别。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是导致智力障碍的最常见的染色体疾病,世界范围内的发生率为1/1 100~1/1 000[3]。印欧语言体系下DS儿童听觉识别能力的研究较多,但由于测试材料、受试者数量、受试者年龄等信息不同,研究结果略有差异;Cairns等[4]的研究表明,DS儿童的听觉识别能力成绩低于普通(typically developing,TD)儿童,但两组儿童的测试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Keller等[5]对比了8例DS儿童与TD儿童听觉识别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DS儿童对某些音位对的识别较TD儿童差;目前尚无对唐氏综合征儿童汉语听觉识别能力的研究。语音均衡式识别能力和音位对比式识别能力测试是汉语体系常用的听觉识别能力评估方法[1],在语音均衡式识别能力测试中,儿童正确识别目标音位的前提是要正确保持对三个相似单音节词的记忆;与语音均衡式识别能力测试相比,音位对比式识别能力测试中,儿童仅需记忆两个单音节词,降低了对儿童短时记忆的要求。由于短时记忆障碍在DS群体中广泛存在[6],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对以汉语为母语的DS儿童进行音位对比式听觉识别能力测试,探讨DS儿童听觉识别能力的特征,以期为DS儿童听觉识别能力的研究及干预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及分组 DS儿童纳入标准:①均被诊断为21-三体综合征;②为1~9年级学生;③生理年龄为8~18岁;④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DS儿童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残疾类型(如:听力残疾、自闭症谱系障碍、脑瘫等);②有明显情绪行为问题。2019年 1月至 2019年4月,从上海市和温州市五所特殊教育学校选取符合上述纳入和排除标准的51例DS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19例;年龄8~18岁,平均13.27±2.56岁;左耳平均听阈为25.96±9.75 dB HL;右耳平均听阈为26.54±9.82 dB HL;以中国比内测验(王栋,1986)评估DS儿童的智力水平,DS儿童比内原始分得分2~12分,平均为6.31±2.97分。从上海市和温州市三所幼儿园中,匹配智力水平相当的普通(typically developing,TD)儿童51例为对照组,TD儿童纳入标准:①学龄前儿童;②生理年龄为2.5~6岁;③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排除有明显认知、听力、言语、精神和行为等问题者。51例TD儿童中男31例,女20例;年龄为2.5~6岁,平均4.52±0.93岁;比内原始分得分2~11分,平均6.46±2.54分;经独立样本t检验,DS儿童和TD儿童比内原始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0.609,P>0.05],说明两组受试儿童的智力水平是一致的。本研究获得华东师范大学人体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No. HR 249-2019)。

1.2音位对比式听觉识别能力测试材料及方法

1.2.1测试材料 采用《构音语音能力评估词表》中包含的36对核心音位对[7]作为考察儿童听觉识别能力的材料,该材料的编制遵循以下原则:①根据汉语普通话中声母、韵母和声调的构音生理对音位对进行分类;②所选取的音位对均是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最易发声混淆的。

材料中36对音位对又被分为18项,其中韵母音位对有10对,分为前鼻韵母与后鼻韵母(如:an/ang)、鼻韵母与无鼻韵母(如:in/i)、三元音、双元音与单元音(如:ia/i)、前元音与后元音(如:i/u)、高元音与低元音(如:i/a)和圆唇与非圆唇(如:i/ü)6项。声母音位对23对,分为不送气与送气塞音(如:d/t)、不送气与送气塞擦音(如:j/q)、塞音与擦音(如:k/h)、塞擦音与擦音(如:j/x)、塞音与鼻音(如:b/m)、擦音与无擦音(如:h/-)、送气塞音的构音部位(如:p/t)、不送气塞音的构音部位(如:b/d)和舌尖后音与舌尖前音(如:zh/z)共9项。声调音位对3对,分为一声与二声(如uā/uá)、一声与三声(如:uā/uǎ)和一声与四声(如:uā/uà)共三项。

上述音位的识别均以成对单音节词的形式进行测试,如:通过让儿童从“bao1(bao一声下同)/mao1”中指出某一目标词,考察其对音位对“b/m”的识别能力。上述单音节词的音频材料由一位标准普通话女性在安静的实验室通过麦克风和电脑录制完成。每个刺激声录制成一个独立的立体声波形文件,文件采样频率为44 100 Hz,位深为16 bit。通过声音编辑软件Adobe Audition对所有刺激声进行标准化,以声级计测量输出的声音强度,保证声音输出强度为70 dB SPL;音长统一标准化为500 ms。除音频材料外,每个单音节词还配有彩色图片(图1),所有图片均采用bmp格式,尺寸为396×400,位深为24位。所有材料均通过Eprime1.0呈现。

图1 音位对比式听觉识别材料举例

1.2.2测试方法 测试在本底噪声低于45 dB A的安静教室进行,受试儿童端坐于电脑正前方,双眼与屏幕齐平,距离约为70 cm。一位经过训练的测试者用Eprime1.0 呈现测试材料,要求受试儿童判断目标刺激对应的图片是哪一张。正式测试前,测试者通过屏幕呈现和言语表达的方式告知受试儿童指导语,在受试儿童理解测试要求后进入正式测试,指导语为:“XX,一会儿电脑上会呈现两张图片,电脑先告诉你这两张图片分别是什么,然后你再根据电脑发出的声音认一认对应的图片。”

正式测试时,先在屏幕正中心呈现注视点“+”,800 ms 后自动转到刺激界面。刺激声界面里,电脑的左侧先出现一张图片,与图片对应的刺激声音一同出现(如:bao1),声音持续500 ms,1 s后电脑的右侧出现另一张图片,与图片对应的刺激声音一同出现(如:mao1),声音持续500 ms。所有的图片自出现后一直呈现,直至本试次结束。1 s后电脑出现一个目标音,受试儿童根据目标音指认对应的图片。测试者根据受试儿童指认的结果操作数字小键盘,程序根据电脑按键,自动进入下一个目标词。因为听觉识别是从两个相似的音节中选择一个目标音,为避免受试儿童由于猜测造成结果不精准,每一试次中均出现三次目标音,三次目标音在两个单音节词中随机出现;听觉识别测试的程序见图2所示。以个别测试的方式进行,每例受试儿童测试时间约为10分钟。

图2 听觉识别测试程序示例

1.3听觉识别能力的评估 受试儿童每一试次反应结束后,软件根据受试儿童的反应自动记录分数。对每一次目标音,如果儿童反应正确记为“1”,反应错误记为“0”,例如:受试儿童在某一试次中记录的反应结果为“101”,表示儿童在第一次和第三次指认中是正确的,在第二次指认中出现了错误。因为每一试次中目标音在两个单音节词中随机出现3次,所以儿童听觉识别正确率的计算方法为(3x-n)/3x×100%,其中x为测试次数;n为错误次数,即记录为“0” 的个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2×3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受试者间变量为儿童类型,分为DS儿童和TD儿童两个水平;受试者内变量为听觉识别类型,分为声母识别、韵母识别和声调识别三个水平;因变量为两组受试儿童对36对音位对的听觉识别能力,用正确率考察,进行2×3分差分析。对声母、韵母、声调之类语言听觉识别的正确率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

2.1DS儿童与TD儿童对18项音位对的听觉识别能力 由表1可见,经独立样本t检验,DS儿童对18项音位对的听觉识别正确率均低于TD儿童。DS儿童对圆唇音与非圆唇音、高元音与低元音的听觉识别能力最好,正确率均高于90%;对前鼻韵母与后鼻韵母、舌尖前音与舌尖后音和不同构音部位的送气塞音的听觉识别能力最差,正确率均低于80%;对其他项的听觉识别正确率为80%~90%。而TD儿童仅对前鼻韵母与后鼻韵母和舌尖前音与舌尖后音听觉识别的正确率低于90%,对其他项听觉识别正确率均在90%以上。

表1 18项音位对两组儿童的听觉识别正确率比较

2.2DS儿童与TD儿童对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听觉识别能力 两组儿童对声母、韵母和声调三类语音的听觉识别能力评估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儿童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听觉识别正确率

以儿童类型和听觉识别类型为自变量,对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听觉识别能力进行2×3方差分析可知,儿童类型主效应极其显著(F=60.317,P<0.001),DS儿童的听觉识别正确率极其显著低于TD儿童;语音类型主效应极显著(F=3.605,P<0.01),说明语音类型影响了儿童听觉识别的正确率。儿童类型×语音类型交互作用不显著(F=0.014,P>0.05)。

对三类语音听觉识别的正确率进行多重比较,两组儿童声母识别、韵母识别和声调识别正确率结果分别为87.97%±8.49%、90.12%±9.82%、90.66%±14.37%,两组儿童对不同类型语音听觉识别正确率的组间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儿童对声母听觉识别的正确率均极显著低于韵母(P=0.002,P<0.01)和声调(P=0.025,P<0.05),说明在三类语音的听觉识别中,两组儿童对声母识别的正确率均是最低的;两组儿童对声调和韵母听觉识别的正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61,P>0.05),这说明儿童对韵母和声调听觉识别的正确率是相当的。

3 讨论

本研究中DS儿童对18项音位对的听觉识别正确率分析结果表明,儿童对前鼻韵母与后鼻韵母、舌尖前音与舌尖后音和不同构音部位的送气塞音的识别能力最差,正确率均低于80%;TD儿童对上述三项音位对的识别能力也较差。刘巧云等[8]研究了3~5岁普通儿童音位对比的习得顺序,结果表明汉语普通话TD儿童在韵母习得过程中出现了“鼻韵母对比晚习得”的现象,在声母习得过程出现了“c/s/ch/sh对比晚习得”和“p/t/k对比晚习得”的现象,本研究结果与上述结果基本一致。

Cairns等(2005)研究表明,DS儿童听觉识别能力低于TD儿童,但两组儿童的测试结果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DS儿童的听觉识别正确率极其显著低于TD儿童,语音材料不同可能是导致两项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在语音的听觉识别中,两个音位的区别性特征的数量越多、差异越大,越易被识别;相反,两个音位的区别性特征的数量越少、差异越小,越难被识别。Cairns等(2005)的研究中,成对的两个词语是较为相似的,但是两个词语中会有一个及以上音素存在差异(如:cup /duck的第一个声母和最后一个声母都不一致)。本研究中,儿童需要在仅有一个维度差异的两个词语中进行选择,这样的配对方式,降低了两个词语的可辨别度,增加了听觉识别的难度,更能体现儿童听觉识别的精细程度。

声母、韵母和声调在声学参数上的差异可能是导致这三类语音听觉识别正确率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声母发音时长短、声音能量弱、频率较高,不同声母间的相似性也较多,加之区别汉语21个声母的关键在于发音初期非常短暂的特异语谱时段[9],这几个原因导致声母不易被察觉或易被错误识别;相对而言,韵母发音时长长、声音能量强且较为集中,使得其易于区分;汉语声调的基频是变化的,变化的信息也容易被察知和识别。从文中结果看,本组DS儿童对声母听觉识别的正确率低于韵母和声调,对韵母和声调听觉识别的正确率无显著差异,说明DS儿童识别声母的能力较差,识别韵母和声调的能力较好。

分析导致唐氏综合征儿童听觉识别能力差的可能原因,一是听敏度异常,本研究虽排除了有听力残疾的DS儿童,但轻度听力障碍在DS儿童中较为普遍[10],而听敏度异常可能是导致两组儿童听觉识别能力产生差异的原因之一;二是听觉信息处理方式异常,大脑在加工不同类型信息时,左右两半球表现出不一致的加工优势,这种信息加工主要由一侧大脑半球控制和支配的现象称为偏侧化;研究表明,普通人群在加工言语信息时大脑表现出左侧化,即大脑加工言语信息的优势半球在左半球[11],而对DS儿童语音加工的研究表明,其在加工言语信息时,表现出和普通人群不一致的偏侧化,即右半球加工优势[12];DS儿童听觉识别能力异常可能与其特定的听觉信息处理方式异常有关。

综上所述,以汉语为母语的DS儿童听觉识别能力存在障碍,且对不同类型语音的听觉识别能力存在一定差异;语音输入是语音输出的基础,听觉识别是语音输入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对DS儿童的语音输出能力进行干预时,不仅应关注其语音清晰度,也应关注其听觉识别能力。

猜你喜欢

音位声调韵母
从铭文标音出发进行曾侯乙编钟律制研究的路径是否可行?
声母韵母
声调歌
拼音宝宝扛声调
坐着轿车学声调
单韵母扛声调
《湘水韵》及其编撰原理要点
浙江省正常青年人汉语普通话各音位SRS的研究
单韵母读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