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TOF MRA 联合3D-FIESTA 序列对原发性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术前评估的价值
2022-09-19刘松国王立国韩召春孟祥福于秀英刘晓朋
刘松国,王立国,张 涛,韩召春,孟祥福,韩 广,于秀英,刘晓朋
(1.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医学影像科,山东 临沂 276002;2.淄博市市级机关医院放射科,山东 淄博 255000;3.山东省临沂市肿瘤医院超声医学科,山东 临沂 276000)
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是原发性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手术关键在于识别面神经与邻近责任血管的空间关系[1-3]。近年来,随着3D-TOF MRA 和三维双激发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three-dimensional fast imaging employing steadystate acquisition,3D-FIESTA)技术的运用,桥小脑角区内面神经和责任血管之间的毗邻关系得以清晰显示[4]。现回顾性分析49 例原发性HFS 术前3D-TOF MRA 联合3D-FIESTA 序列重建图像,并与MVD 结果进行对比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于临沂市中医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9 例原发性HFS 患者,其中男21 例,女28 例;年龄33~65 岁,平均(50.5±4.6)岁;病程3~20 年,平均6.5 年。49 例均为单侧发病,其中左侧30 例,右侧19 例。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GE 3.0 T MR750 MRI扫描仪,8 通道头颅正交线圈。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自脑桥上部至延髓中部。3D-TOF MRA 序列扫描参数:TR 12 ms,TE 2.9 ms,翻转角20°,视野24 cm×24 cm,矩阵512×512,层厚1 mm,激励次数1。3D-FIESTA 序列扫描参 数:TR 5.0 ms,TE 2.2 ms,翻转角60°,视野24 cm×24 cm,矩阵512×512,层厚1 mm,激励次数2。
1.3 图像分析 原始图像数据传输至AW4.6 工作站,对扫描区域行MPR、MIP 及VR 血管重建,最后用Integrated Registration 软件融合处理,以全面显示责任血管。3D-TOF MRA 及3D-FIESTA 序列重建图像由1 名放射科医师和1 名神经外科医师采用双盲法共同阅片,在任意方位上观察面神经和血管的接触部位,将接触部位有压迹或变形定义为面神经血管关系密切。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原发性HFS 患侧与健侧神经血管关系的差异性比较行χ2检验,以MVD 术中所见为金标准,评价3D-TOF MRA 序列联合3D-FIESTA 序列诊断原发性HFS 的结果。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9 例HFS 患侧术前3D-TOF MRA 联合3D-FIESTA序列重建图像显示神经血管关系密切41 例(83.67%),明显高于健侧[2 例(4.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4,P<0.001)。MVD 术中发现43 例神经血管关系密切,其中小脑前下动脉20 例(46.51%),小脑后下动脉13 例(30.23%),椎基底动脉8 例(18.60%),小动脉及静脉2 例(4.65%)。以MVD 术中所见为金标准,3D-TOF MRA 序列联合3D-FIESTA 序列诊断原发性HFS 的敏感度为90.70%,特异度为66.67%,阳性预测值为95.12%,阴性预测值为50.00%(图1~3,表1)。
图1~3 原发性面肌痉挛(HFS)的MRI 及术中图像 图1 患者,女,55 岁,右侧面部发作性抽痛3 年。图1a~1c 分别为3D-TOF MRA 序列、三维双激发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3D-FIESTA)序列图像及Integrated Registration 软件融合处理图像;显示右侧小脑前下动脉走行迂曲,压迫右侧面神经呈弧形改变。图1d 为术中图像,见右侧面神经神经被小脑前下动脉缠绕,术后随访恢复良好 图2 患者,男,65 岁,右侧面部发作性抽痛近10 年。图2a~2c 分别为3D-TOF MRA 序列、3D-FIESTA 序列图像及Integrated Registration 软件融合处理图像,显示右侧小脑后下动脉走行迂曲,压迫右侧面神经根部呈弧形改变。图2d 为术中图像,见右侧三叉神经根下方与右侧小脑后下动脉紧密接触,术后恢复良好 图3 患者,女,56 岁,发作性左面部疼痛5 年。图3a~3c 分别为3D-TOF MRA 序列、3D-FIESTA 序列图像及Integrated Registration 软件融合处理图像,显示左侧椎动脉粗大、扭曲,于左侧面神经根部受压。图3d 为术中图像,见左侧椎动脉于面神经腹侧及上缘压迫面神经,术后随访恢复良好
表1 3D-TOF MRA 序列联合3D-FIESTA 序列诊断原发性HFS 的结果 例
3 讨论
原发性HFS 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功能性疾病,大多数学者认为其是由Gardner 建立的短路学说基础上的微血管压迫[5],主要是面神经根部出脑干区域受邻近迂曲、异位血管的波动性压迫所致。研究表明,长期血管性压迫可导致局部面神经产生神经内细胞消失、炎性浸润、脱髓鞘变性及动脉粥样硬化等[6]。面神经MVD 是治疗原发性HFS 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术前需明确面神经与责任血管的关系。MRI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应用广泛,三维容积采集的数据可重建出任意方位的层面影像。3D-TOF MRA 序列中血流速度较快的血管呈高信号,神经呈中等信号,脑脊液呈低信号[7],因此可清晰区别面神经与邻近责任血管。3D-FIESTA 序列中组织的信号强度取决于T2/T1的比例,脑脊液呈高信号,神经、血管呈中、低信号,在后处理图像中也能清晰显示出血管和神经的关系[8]。
MVD 术前检查的重要目的是了解责任血管与神经的三维解剖关系,并排除其他继发性病因。本研究中,HFS 患侧面神经血管关系密切比例为83.67%,明显高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原发性HFS患侧面神经根部周围的血管接触、压迫明显多于健侧,神经血管压迫是原发性HFS 的致病因素之一,与以往研究结果[9-11]相符。本研究中2 例HFS 术前MRI 未发现患侧的邻近关系密切血管,MVD 术中发现均为细小动脉、静脉及血管复合压迫,原因可能是邻近神经的血管为远端更细小的动脉或静脉,且图像分辨力低,对这些更细小的血管显示不佳。因此,原发性HFS 患者在MRI 检查未见异常时,面神经仍可能与较细血管关系密切。本研究2 例HFS 健侧面神经血管关系密切,原因可能是HFS 症状的发生与神经血管压迫,以及神经血管压迫和面神经脱髓鞘病变有关,表明术前应结合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特点综合评估。
本研究以MVD 术中所见为金标准,3D-TOF 序列联合3D-FIESTA 序列诊断原发性HFS 的敏感度为90.70%,特异度为66.67%,阳性预测值为95.12%,阴性预测值为50.00%,其敏感度及阳性预测值较高,原因可能为3D-TOF 及3D-FIESTA 序列图像重建不仅能清晰显示解剖细节,帮助明确诊断,还能弥补各自序列显示能力的不足,明显提高了对小动脉、小静脉的显示及图像空间分辨力。另外,结合三维多平面薄层重建,还可更全面地观察面神经与邻近血管最近处的部位,测量面神经与邻近血管间的最短距离。但MVD 术中也发现部分患者面神经邻近迂曲的小血管与粗大血管伴行时,会造成术前评判与术中所见有一定差距,这可能是其特异度不高的原因。Mercier等[12]研究指出,引起原发性HFS 的原因除邻近血管的压迫外,还包括后颅窝的异常形态、动脉硬化性巨椎基底动脉等因素,这可能也是本研究中阴性预测值偏低的原因。
综上所述,采用3D-TOF MRA 联合3D-FIESTA序列行薄层小间隔扫描,以横断位为基础通过多平面重建技术,多角度观察细小动脉和静脉,有利于对原发性HFS 患者进行有效的术前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