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骨超声引导下小针刀治疗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2022-09-19张雪红刘荣
张雪红,刘荣
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超声诊断科 (新疆乌鲁木齐 830091)
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的退行性病变,好发于5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患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功能受限、疼痛,病情持续进展可造成关节痉缩、僵硬强直,限制上肢外旋、外展和上举等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目前,临床治疗肩周炎患者的方法较多,以往多采用推拿、针灸、局部注射、口服药物等保守疗法,虽可缓解临床症状,但总体疗效欠佳,且复发率较高[1-2];而肩关节镜下松解术、有创手法松解术等手术疗法又存在神经损伤、肩袖撕裂、软组织粘连、关节脱位及感染等风险。因此,探寻一种更高效、安全的治疗方式非常必要。近年来,小针刀逐渐被用于肩周炎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疏通、剥离、切割病变部位,但操作是在不可视条件下进行,安全性有待提升[3]。肌骨超声可实时反馈针刀位置以及对病变组织的切割松解程度,提高了操作的精准度和安全性。鉴于此,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肩周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探讨肌骨超声引导下小针刀治疗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旨在为临床治疗肩周炎患者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2 月至2021 年2 月我院收治的60 例肩周炎患者,依据随机信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 例,因资料丢失或不全,对照组失访2 例,试验组失访3 例,最终纳入55 例患者,样本有效率为91.67%,其中对照组28 例,试验组27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纳入标准:符合肩周炎诊断标准[4];年龄>40岁且<60岁;病程≥1个月;肩部疼痛,放射到手或夜间加重;肩关节活动时疼痛或受限;符合小针刀治疗适应证;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近3个月内出现严重心肺疾病与功能不全;伴有代谢性疾病;存在发热症状;合并肩部肿瘤或感染;近6个月内接受过肩关节激素治疗;存在凝血功能障碍;为肩关节结核、颈椎病、类风湿或风湿性关节炎等伴有的肩周炎;伴有精神疾病,无法配合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小针刀疗法: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双臂放于身体两侧,常规消毒后,用小针刀于肱二头肌和喙突处喙肱肌短头附着点、肩峰下、冈下肌、冈上肌抵止端、小圆肌抵止端分别进行纵行疏通和切开剥离,于肩峰下滑囊进行通透剥离,若术中发现肩关节周围有其他疼痛点,则可在痛点上进行小针刀手术调整,1次/周,3次为1个疗程。
试验组采用肌骨超声引导下小针刀疗法:采用PHILIPS 70W、GE-LOGIQ E9超声诊断仪,选用线阵探头,设置超声频率为12.5 MHz,治疗时患者取坐位,按照双肩对照检查进行临床定性、定位诊断,找出病灶组织后,在超声引导下行小针刀疗法,操作方法同对照组,1次/周,3次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治疗4、12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5]和《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6]评估,其中,肩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正常,肩部疼痛完全消失或VAS 评分<1分为治愈;肩关节活动范围显著改善,肩部有轻微疼痛或VAS 评分<3分为显效;肩关节活动部分受限,肩部疼痛有所改善或VAS 评分<5分为有效;肩关节活动范围、肩部疼痛无好转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疼痛程度:治疗前及治疗4、12周后,采用VAS评估,量表满分为10分,评分越高提示疼痛越严重。(3)关节活动度:治疗前及治疗4、12周后,采用Constant-Murley 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7]中关节活动度评估标准评估,内容包括后伸、前屈、内收、外展4项,每项10分,总分为40分,评分越高提示关节活动度越好。(4)安全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后局部肿胀、疼痛、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数据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4、12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疼痛程度
治疗前,两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12周后,两组VA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VAS 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VAS 评分比较(分,±s)
注:VAS 为视觉模拟评分法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4 周后治疗12 周后 F P对照组 28 8.15±1.05 6.28±1.55 4.11±1.06 74.187 0.000试验组 27 8.19±1.02 4.09±1.73 2.41±1.03 140.562 0.000 t 0.143 4.949 6.029 P 0.887 0.000 0.000
2.3 关节活动度
治疗前,两组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12周后,两组关节活动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分,±s)
表4 两组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4 周后治疗12 周后 F P对照组 28 16.21±3.02 22.06±3.11 29.04±3.24 118.344 0.000试验组 27 16.53±2.84 26.58±4.05 34.10±2.63 200.557 0.000 t 0.404 4.652 6.345 P 0.688 0.000 0.000
2.4 安全性
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4,P=0.449),见表5。
表5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肩周炎属于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主要是由于关节劳损、退变、手凉、外伤等导致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及肩关节囊发生慢性无菌性炎症,进而引起关节活动受限及疼痛[8-9]。保守疗法虽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疗效欠佳,且复发率较高,不利于预后,故寻求更为高效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10]。
朱汉章[11]的研究指出,当某处因部分肌纤维痉挛或紧张时,通过将少量痉挛或紧张的肌纤维切断可立即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小针刀是一种介于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的闭合性松解术,是手术刀与中医针刺疗法所用针相结合的产物,其刀可切割病变部位粘连、瘢痕及阻塞等,缓解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其针可刺激小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具有消除挛缩痛、调畅气血、疏通经络及加快病变部位恢复的功能[12-14]。且小针刀疗法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便、切口小等优点,但传统的小针刀疗法多以局部压痛点为治疗切入点,治疗有效性与操作者对肩关节解剖结构的掌握度和对疾病的主观认知有关,故临床疗效差异较大;且该操作在非可视状态下完成,可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安全性有待提升[15]。肌骨超声不仅可清晰显示病变部位结构、性质,还可实时观测针刀进入线路及位置等,及时反馈对病变部位的切割松解程度,使整个操作更加安全,且肌骨超声引导可提高针刀操作的精准度,减少术后并发症,还可避免病灶遗漏情况,利于提高治疗效果,预防疾病复发[16-1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12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及关节活动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析,其原因在于肌骨超声引导可避免小针刀操作的盲目性以及避免术中损伤血管、神经、组织,利于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提高手术操作的精准度,确保准确解剖病变组织,提高治疗效果,进而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19-22]。但是,本研究存在随访时间短、纳入样本量少等不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结果,后续研究可延长随访时间、扩大样本量,以证实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肌骨超声引导下小针刀治疗肩周炎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关节活动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