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语境下的策展性内容生产实践研究
——以“界面文化”《思想界》栏目为例

2022-09-19洪典王敏

今传媒 2022年9期
关键词:策展栏目受众

洪典 王敏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重庆 400715)

一、引 言

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以专业媒体为生产主体的单向传播已经转变为多节点化的社会化传播,原有的新闻生产框架也被改变,进入了“液态”的新闻业。然而,大量用户生产内容加剧了信息超载、碎片化和同质化问题,增加了受众寻找优质内容的难度,并且,受众对经过专业筛选的集合性新闻需求也不断提高,因此,专业化“内容策展”成为内容生产的一种新趋势。专业媒体如何在策展实践中重拾话语权,如何实现更加全面且开放的内容生产,成为了当下新闻生产研究的核心问题。

二、内容生产的“策展转向”

策展 (Curation),最早常用于文化艺术展览领域,强调策展人为了获得最佳效果,对艺术展览品进行挑选、策划到展示的过程。2011年前后,“策展”一词开始被引入新闻业。美国学者史蒂芬·罗森鲍姆(Steven Rosenbaum)认为,“策展”是人们搜集、组织事物,并赋予其质性判断的价值,强调信息在采集和呈现过程中所带来的内容增值部分。在新闻生产中,“策展”逐渐被用来强调对相关优质内容的专业筛选和视觉化呈现,主要着眼于新闻工作者在信息浪潮中寻找、溯源、选择、整合、加工、呈现等工作。

近年来,学界对内容策展的研究多将视野放置于社交媒体平台的互动中。新技术的发展、实时更新的“信息流”拓展了新闻扩散和讨论的速度与范围,受众成为了信息的“产消者”。在市场驱动和媒介技术的冲击下,原本属于新闻媒体的权力逐渐向社交媒体平台和用户转移,专业媒体不断“出让”着新闻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掌握权。然而,信息的“众声喧哗”导致受众普遍感到信息疲劳,催生了他们对相对开放、优质和结构化的信息秩序的渴望。在这一现实背景下,内容策展有了其“用武之地”,一种新的信息角色定位,即集信息筛选者、信息整合者、信息呈现者等功能为一体的策展者进入了生产流程。

不仅是新闻工作者,各专业领域的意见领袖乃至普通公众,都在某些情况下扮演起策展人的角色。布伦斯 (Burns)强调,媒体与用户之间的协作应突出用户的一手信息获取能力和媒体对信息的二次加工能力。策展人并非信息浪潮中内容的直接生产者,而是内容再生产的选题者、整合者和执行者,能够整合与梳理事实性信息和意见性信息,并运用基于web 3.0的内容整合技术,依据时间或因果等逻辑将碎片化的平台信息聚合成“故事包”,从而为内容策展提供细节和语境。也就是说,内容策展不仅是要帮助受众在信息汪洋中整合、呈现相关信息,还要实现信息意义的增值。

三、《思想界》栏目的内容策展实践解析

从2013年至今,国外新闻领域已经出现了不少内容策展实践活动。比如,移动新闻客户端“雅虎新闻”和 《纽约时报》分别推出了Yahoo News Digest和NYT Now两款应用,为建构内容策展平台提供了有益参考,这是在信息爆炸式传播背景下的创新性新闻实践。这两款内容策展应用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新闻版面抄搬至网络界面,而是结合人工智能应用对信息内容重新进行了整理、精选和排版,为用户提供了优质的、逻辑有序的每日“故事包”“新闻包”,并且附上超链接,以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形式满足了受众多样化、结构化的信息需求,被认为是媒体客户端策展实践的开端。

近年来,国内也有不少新闻媒体带着策展思维在报道过程中进行了实践探索,强调信息来源的权威性和多样性、信息呈现的可视化和完整性、信息传播的对话性和互动性等。《思想界》是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界面文化”公众号的固定栏目,主要选择上一周内公众热议的1-2个文化或思想话题,聚焦呈现相关背景信息、事实发展脉络和各方观点。其内容视角并不局限于传统新闻媒体,还涉及学者文章、网友评论等,致力于展现多方观点,通过一个较完整的策展“故事包”,让受众能够更加全面且理性地认知与思考事件。

(一)议题特点:整合梳理社会文化热议话题

《思想界》栏目倾向于报道社会软新闻,议题领域广泛,但大多为思想文化和社会民生等议题。本文整合并分析了 《思想界》栏目从开设至2021年12月31日间所发表文章的议题分布,以及栏目阅读量前二十的文章 (如表1所示),可以看到栏目多聚焦于性别议题、家庭议题、农村与城市议题、亚文化议题等小切口,偏好从具体社会事件和单个影视作品切入进行内容策展,但是也会将部分议题置于国际视野中进行内容的整合与呈现。

表1 《思想界》栏目阅读量前二十的文章表(数据截止日期:2021年12月31日)

续表

例如,《让女性拥有免于恐惧的自由,需要男性乃至整个社会的转变》一文以“拉姆事件”为切入点,将事件所反映出的“反家暴法律网络”不足、“妇女保护”缺失等社会问题呈现在受众面前,探讨了性别暴力问题在公共讨论中的失焦现象,呼吁应引起全社会重视。《思想界》栏目在对社会热议现象进行信息整合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现实问题的背后原因,具有一定的建设性。

(二)组合方式:制作内容策展“故事包”

有学者提出,策展并非只是校勘信息,而是以一种创造性的方式重组信息,包括编辑信息、丰富信息、补充背景知识、组合来自不同信息源的内容等。《思想界》栏目强调创造性地整合信息和评论,为受众呈现事件及其背后的社会因素,每篇文章都是由“新闻标题”“事件回顾”“自身观点”“专业媒体内容”“专业学者内容”“社交媒体内容”“新闻图片”“信息来源/超链接”等构成的完整故事包,能够让受众花费较短时间了解事件全貌。

比如,2020年末,“内卷”一词在网络上迅速传播,成为了流行热词。文章 《“内卷”一词何以引发共鸣?》便介绍了“内卷”的由来、“内卷”产生的原因、“内卷化”在中国的具体发展和流行,以及“内卷”的一些具体表现形式和应对方法。在这一过程中,策展者只是呈现事实发展脉络,并解读事实语境。文章 《网红丁真:被凝视的他者,被消费的素材》对“丁真事件”进行了内容再创作,策展者按照时间顺序描述了该事件的新闻背景,突出了丁真有别于其他素人走红的特点——“振兴当地旅游业”“讲好中国故事”,并通过聚合网络上的不同声音、结合当下中国社会的发展语境梳理了该事件。

此外,《思想界》栏目的文章标题主要采用“事件+疑问句”“事件+评论态度”的形式,直接向受众呈现事实和观点,比如,《是什么样的畸形审美将成年女性塞进了优衣库童装?》 《争议纷扰过后,我们对于代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吗?》等。在碎片化阅读的信息爆炸时代,受众对新闻的捕捉和点击进入了“读题时代”,“注意力”已成为最宝贵的资源。当受众搜索“事件关键词”,几十条甚至上百条新闻标题集中出现时,那些能够呈现新闻内容、评论观点的标题,往往会吸引受众点击、阅读。《思想界》栏目标题善用提问策略,并设置悬念以引发受众关注,成为了策展“故事包”内容呈现的关键一步。

(三)信息来源:聚焦于多媒体、多领域信源

首先,《思想界》栏目的文章一般会选取多个媒体、不同领域的信源信息,在提高信息来源可靠性和信息内容专业性的同时,满足受众多元化、结构化、深层次的阅读体验。比如,文章 《“内卷”一词何以引发共鸣?》所聚合的内容不仅引用了@新京报书评周刊、@中青评论、@澎湃新闻专访等主流新闻媒体的观点,还引用了历史社会学家黄宗智、人类学家项飙等相关专业领域学者的论述。其次,《思想界》栏目还会关注、引用网络大V和普通用户的言论。比如,在 《六小龄童遭群嘲:是“人设”崩塌还是网络狂欢?》一文中,引用了自媒体人“X博士”的观点,强调了“六学”这一亚文化的形成与互联网特点之间存在必然联系;《<乘风破浪的姐姐>在努力打破中年女性刻板印象吗?》一文借用微博博主@白鱼Fiasili对 《乘风破浪的姐姐》的评论观点,顺延出反思:该节目是否只是借用了“中年女性”的噱头,产生出了新的刻板印象供人们消费,引发人们思考。可以看出,在“液态”的信息生产和传播环境中,《思想界》栏目进行策展报道时会把内容生产的目光集中于广泛的社会领域,同时注意吸收职业新闻记者、各领域的意见领袖和社会普通公众的观点。最后,《思想界》栏目文章在进行呈现时还添加了能够直接点击转页的超链接,不仅提高了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也能让受众回到原始语境中了解更多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既拓展了外部信息来源,也尊重了原创者的权益,对内容策展实践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四)呈现特色:多媒体结构化呈现

在专业新闻生产中,一篇优秀的内容策展文章,不仅需要筛选和聚合互联网空间的海量内容,“打包”出有价值的主题和信息,还需要通过多媒体手段将整合好的内容进行结构化、视觉化呈现。在呈现特色上,《思想界》栏目的策展“故事包”比一般的新闻更为丰富,囊括了文字、图片 (常用剧照、截图等作为内容插入)、动态图片、视频、表情包、漫画、超链接等可视化形式。其通过专业化的内容筛选,以及多媒体结构化、视觉化的呈现形式,满足了融媒体时代受众的信息需求。比如,文章 《B站跨年晚会:亚文化的胜利?》就综合运用了文字、图片、弹幕、动图等多媒体形式,更易吸引受众关注;《互联网公司厕所难题:厕所为何是效率的敌人?》在文字中插入漫画,戏谑调侃了互联网打工人“摸鱼”“内卷”等社会现状,更加灵活地展现了文章议题。

四、结 语

在新媒体语境下,内容策展者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为三点:第一,依据时间关系和因果逻辑,在海量资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能够帮助受众快速了解事件;第二,赋予信息意义、解读背景,帮助受众更全面、更丰富地理解信息;第三,整合多元信息来源,提高了新闻“故事包”的专业性,发挥了“指南针”的航向作用。《思想界》栏目基于自身定位所呈现的“故事包”策展报道,让我们看到了专业新闻媒体在公众关注的社会事件中,坚持用能够打动受众的内在逻辑方式来报道新闻,为受众提供了具有故事性的完整报道,并善于分析问题和表达立场,扮演着“看门”(Gatewatching)的把关策展人角色。

然而,目前 《思想界》栏目的文章未能充分调动公众积极参与,也未发挥“协作式新闻策展”的模式与思路,因此,难以实现信息增值的最大化。社会学家巴赫金认为,对话是人类进行交往和生存的基本条件,差异是对话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独立平等,在对话中才能达到效果的最大化。因此,专业新闻媒体在进行内容策展实践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强化“协作性”,利用社交媒体的优势,收集、整合受众所生产的信息内容,并进行呈现。总而言之,策展者在进行内容策展实践时必须把握受众心理,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判断信息的价值上,并与受众平等对话,发挥内容整合技术的便捷性作用,呈现更有价值的“故事包”,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公众参与公共议题讨论的积极性,推进新闻报道的公共性。

猜你喜欢

策展栏目受众
声音栏目 与您同行 食安天下 掷地有声
策展成为一种系统的工作方式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策展哲学》
The More We Get Together
一个问题的两个状态:关于青年策展现状的观察与思考
Baa, Baa, Black Sheep
栏目设置一览表
国内当代独立策展人生存状况报告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