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忆东坡
2022-09-19宋小玲
□ 宋小玲
苏文忠公祠
地处关中平原的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是关中地区的咽喉之地,宋代时临近西夏,为军事要地。凤翔曾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古称雍州,唐至德二年(757),取“凤凰鸣于岐,翔于雍”之意,改名为凤翔府,今隶属陕西省宝鸡市。地因人传,凤翔东湖就因宋代文豪苏轼而闻名至今。东湖位于陕西凤翔县城内东南角,距离我的家乡三十公里,小时候来过几次,每次皆如过年般高兴。长大后常匆匆路过。近日返乡,重游故地,忽然想起离最近的一次游览竟是十几年前。
“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此苏轼《凌虚台记》中语。一千多年以前东坡先生在此登台而望,感慨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位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此刻我也突然紧张起来,东湖是否也变了模样,喜雨亭、凌虚台、一览亭是否风貌如昔?
记忆中东湖一度须购票进入,如今已完全免费开放,大门前新增广场,三三两两的人群出进络绎不绝。进门沿两边古树新绿夹杂的小道前行数十米,古树后隐隐绰绰的四个大字“东湖揽胜”。这四个字为苏轼所题,看到顿时倍感亲切如遇故人。绕过高大的木牌坊后豁然开朗。众亭挺立,古朴精巧,前后错落的倒影呈现于平静的湖面。可见多年兴废叠作,修旧如旧,貌味如故,实属难得。
东湖故称“饮凤池”。因周文王元年瑞凤飞鸣过雍,在此饮水而得名。北宋仁宗嘉祐六年,年仅26岁的苏轼通过制科御试,以大理寺评事赴任凤翔府签书判官。仕途的第一步,年轻气盛的苏轼春风得意,一路诗歌一路饮酒,临行前还曾写下“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诗句。到任之后见北方多有春旱,便极力主持除淤引水,改池为湖,植柳种莲,并依地势修建“君子亭”“宛在亭”,后遂更名为“东湖”。湖成后,苏轼援笔作《东湖》诗,诗成即寄与远在千里的弟弟苏辙,足见喜悦之情。此后东湖历年多有培植柳树,“两岸回环先生柳,一湖荡漾君子花”,如今漫步东湖水荷交融,古柳摇曳,一景一物,别具匠心,总能感觉到盎然诗意。
众多亭子中最为有名的无疑是喜雨亭。据说宋嘉祐七年,逢春旱。五日不雨则无麦,苏轼日夜焦虑,替太守四出求雨,不久后雷声轰轰,老天突降甘霖,且“一雨三日”,缓解旱情,众人大喜,欢呼雀跃,恰在这时苏轼主持修建的园亭建成,借势随缘,故取名”喜雨亭”。后写下脍炙人口的《喜雨亭记》一文,文中句句关乎国计民生,款款忧民之心,充盈于字里行间。喜雨亭长方顶,四面翘角,前后四个柱子,亭顶兽纹图案彰显宋代简洁大气的审美特征。石碑因多次的迁移和室外的风蚀,碑文已经十分模糊。喜雨亭原址在凤翔府衙内,后人为了纪念坡翁,将其迁建于东湖。同迁者还有凌虚台。
喜雨亭
鸳鸯亭
宋嘉祐八年正月,陈公弼任凤翔府知府。陈公弼是苏家的世交,年长苏轼23岁,任职凤翔时为官已30余年。苏轼初涉仕途,年轻气盛,当时以能文名扬,而陈太守于大小公文均严谨对待,严格审查且亲动“刀斧”。时间长了,苏轼难免心生不悦,二人嫌隙频生。不久,陈公弼命人在官舍的后园掘地取土建一高台,以观终南胜景,并取名“凌虚台”,命苏轼撰文以记其盛。苏轼遂将心中一些不满情绪借题发挥写入《凌虚台记》。文中多有讽刺之意,把凌虚台的意义化为乌有。本以为陈公弼又会像以往那样对文章进行修改。谁知,陈太守看后哈哈大笑说,看来子瞻对我有意见啊!我和苏家世交,我是苏洵的长辈,视之就像自己的儿子,看子瞻就如自己的孙子一般。平时之所以那样对待他,就是担心他年少得志会骄矜自满,恐不可长远。随之命《凌虚台记》一字不改刻于石碑,立于台前。这件事使苏轼内心很受震动。
后来苏轼宦海几经沉浮,才明白了陈公弼脸黑心慈、有意磨炼他的苦心,惭愧之余随即写《凌虚台诗》一首,其中有:“才高多感激,道直无往还。不如此台上,举酒邀青山。青山虽云远,似亦识公颜”等语。18年后,在陈公弼儿子的邀请下为其写《陈公弼传》,文中亦提及此事:“轼官于凤翔,实从公二年。方是时,年少气盛,愚不更事,屡与公争议,至形于颜色,已而悔之……”后世人将《凌虚台诗》加刻于凌虚台之北,一“记”一“诗”,南北呼应,终使两位忘年之交的雅量与才华铸就一段仕林佳话,亦为东湖留存一段人文掌故。
后世之人为了缅怀苏轼,不断修葺东湖,陆续修建望苏亭、洗砚亭、雁南亭、不系舟、会景堂、一览亭、春风亭,每个亭都有动人的故事,而每个故事都离不开苏轼。鸳鸯亭是纪念苏轼和夫人王弗伉俪情深所建。苏公祠规模宏大,气象庄严,建有正殿、同笑山房、鸣琴精舍等附属建筑,前院影壁上镌刻着苏东坡二千余字的名篇《思治论》。
东湖因东坡而名显,苏轼之千古名文亦生发于凤翔形胜、东湖风物。东湖和苏轼的一场际遇,见证了宋代士人胸怀“致君尧舜上”的匡济之志和忧民所忧、喜民所喜的仁者之心。如今大理石雕刻的苏轼像立于东湖之畔,任春日柳絮飞满湖面,盛夏芙蕖舒卷开谢,让人联想起“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况味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