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塑版画艺术简析
2022-09-19□张康
□ 张 康
吹塑版画又称为吹塑纸版画,在吹塑纸上用铅笔、圆珠笔、刀、针等硬质工具刻画后而印制。1985年,苏烈熙于上饶最早发起,之后又有上海宝山等地跟进,逐渐形成一种版画流派。
与其他画种相比,版画的形式语言建构对物质材料更为依赖,吹塑版画不同于木版、铜版、丝网版画等,因此有着个性鲜明的语言特征。吹塑纸材质较软,可以直接用铅笔、圆珠笔、笔杆甚至筷子等工具留下印痕,相较木版、铜版的刀刻,其线条更为灵动与自由。作者根据需要,用不同粗细的工具即可轻松画得相应的线条。可以说,吹塑版画使得版画在制版环节,更贴近于“画”线,而不是“刻”线。如果说传统木版、铜版画的创作流程是“刻—印—画”的过程,而吹塑版画则为“画—印—画”(第一个画为动词,第二个画为名词),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大的自由空间。吹塑纸可揉、卷、折、搓,比其它材质多了许多“天然”随机的肌理效果,如揉后的吹塑纸,产生杂而不乱的细线纹路,可运用于水纹、云朵、断墙乃至瓷器开片等形象表达。苏烈熙创作于1994年《半开着的门》即运用了“揉”纸的手法,画面中墙纹、衣纹等都是局部“揉”搓后的效果。
吹塑版画深层形式多倾向和谐、协调,构图稳固、完整,少有以张力取胜者,一般不表现剧烈冲突。如李行立的《夏之歌》,画面中,背着孩子的农妇一手拿着剪刀,一臂挎着盛有丝瓜的篮子,人物置于“绿色夏天”之中。地面篮子里的丝瓜、挎着篮子里的丝瓜,加之背景藤上的丝瓜,满眼的绿色将前、中、后三景置于同一平面,装饰性极强。而花、帽子的黄色星星点点,衣服的红色独居视觉中心,与整个画面的“绿”协调共处,形成平衡、和谐的空间关系。另如邓兴昌的《秋云》、陈光海的《鱼姑》等等,皆大致如此。从整体形式来看,吹塑版画与木版、铜版画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其特点可概括为平和、柔软。
纵观上饶吹塑版画三十多年的发展,基本上形成了一套较为稳定的形式语言、表达对象,从而传达出较为明显的地域性艺术意蕴,单纯静谧,渗透着对乡土的恭敬与热爱。
苏烈熙 半开着的门 吹塑版画 1994年
上饶版画很少表现宏大社会主题,也较少跟风当代流行的“表现主义”,不去探讨晦涩缥缈的“存在”之“情绪”。苏烈熙的《桥》、龚赣弟的《江南水乡》《石库门》系列等,都是自然的乡村小景,画面的感性外层以其透明性而涵映背景,在这种“单纯”之中,使审美主体得以切近,体验静穆。“这个‘切近’而‘静穆’的个体既不指向抽象的普遍也不炫耀抽象的个别性,而是游离于二者之间。……普遍性与个性都不倚重和单独突出。”可以说,上饶吹塑版画中的景色可以是现实“虚景”,也是理想中的“实景”,以具象的形象表达古典主义式的“有机形式”(植物、动物等装饰)。中国的版画自古就带极强的实用性,从古代书籍插图、民间年画,至20世纪30年代的新兴木刻运动,木版画成为战斗武器,表现时代激情。而铜版、石版与丝网版画体现着当代多媒体时代的艺术理念,与中国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与之不同的是,上饶吹塑版画似乎更为“纯粹”,坚守着艺术的自律性,在单纯的静穆中“为艺术而艺术”。
尚辉论新中国以来中国版画艺术的审美转变,其观点为:随着新中国建设的几度社会转型和思想文化的数次观念更新,版画“形成了三次思想突围与审美转换,即‘纯朴的诗意’(1949-1978)、‘乡土·风情·形式’(1979-1989)和‘本体语言与精神图像’(1990-2009)这三个时期构成的三种审美主题”。依此划分来看,上饶吹塑版画多停留在“乡土·风情·形式”的第二阶段,而较少有人类当代都市生活的“精神图像”表达。这种时代错位式的“遁世离群”,使得上饶吹塑版画很难制胜于当代艺术阵营,较难摆脱“装饰画”的藩篱。不过,大自然与人物美是艺术表达的永恒主题,而深层形式的韵律、和谐、协调也是人类数千年来的内在需求,即使艺术不可避免地要烙上时代印痕,上饶吹塑版画的坚守仍然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