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影像与肝功能指标在胆道闭锁诊断中的价值
2022-09-19刘华平黄金容
刘华平 胡 隽 王 莹 张 燕 黄金容
江西省赣州市妇幼保健院超声医学科,江西赣州 341000
胆道闭锁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疾病,目前临床中关于该疾病的病因尚未具有统一定论,新生儿期胆道梗阻引起的严重黄疸是其主要特征,若未能够对患儿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则诸多患儿会在出生1年内出现死亡的不良后果,因此需要采取科学措施进行检查诊断,进而对其实施及时救治。在当前的医疗水平下,临床中医生多使用超声影像、肝功能指标、肝脏穿刺活检及放射性同位素扫描等方式对患儿实施检查,经实践表明,上述方式能够获得良好的检查诊断效果,因不会对患儿造成任何创伤,因而较易被家长接受。本研究选取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 例持续性黄疸或肝功能异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超声影像与肝功能指标在胆道闭锁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 例持续性黄疸或者肝功能异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 例非胆道闭锁患儿作为对照组,20 例胆道闭锁患儿作为试验组。对照组中,男28 例,女12 例;日龄6~220 d,平均(113.5±0.9)d。试验组中,男13 例,女7 例;日龄6~221 d,平均(113.9±1.1)d。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儿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①均存在持续性黄疸或者肝功能异常情况;②家长均自愿使患儿接受检查。排除标准:存在腹部肿瘤、先天性畸形等。
1.2 方法
①超声影像。检查前3~4 h 告知家长使患儿禁食,若患儿存在哭闹不停情况,则需要为其使用适量的镇静剂。对患儿的肝门回声影像、肝脏大小、形态、回声、肝内外胆管、肝动脉内径与胆囊大小、形态等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并记录有无肝门三角形条索征(triangular cord sign,TC 征)、胆囊形态僵硬、胆汁湖征象、肝内管壁毛糙增厚、肝内管壁回声增强、肝动脉增宽、无胆囊或无腔胆囊等征象。
②肝功能指标检测。抽取患儿2 ml 静脉血,对样本实施离心处理,取上层血清进行待检。使用相应的仪器对患儿的肝功指标进行检测,内容为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直接胆红素(bilirubin direct,DB)、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transferase,GGT)、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检测人员准确记录检测结果。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儿的超声征象情况。②比较两组患儿入院时的肝功能指标水平。③绘制ALP、GGT、TBA诊断胆道闭锁的受试者工作特征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等指标。④以手术或肝脏穿刺活检或胆道造影检查结果为诊断胆道闭锁的金标准。分析超声征象、肝功能指标及二者联合检测诊断效能情况。超声征象与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中其一诊断为阳性即为阳性。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度=真阴性/(假阳性+真阴性)×100%;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超声征象的比较
两组的超声征象结果显示,试验组的TC 征、胆囊形态僵硬、胆汁湖征象、肝内管壁毛糙增厚、肝内管壁回声增强、肝动脉增宽、无胆囊或无腔胆囊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儿超声征象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入院时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试验组的ALP、GGT、TBA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TB、DB、ALT、AST、LDH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入院时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s)
2.3 ALP、GGT、TBA 诊断胆道闭锁的ROC 曲线情况
ALP、GGT、TBA 诊断胆道闭锁ROC 曲线的AUC分别为0.652、0.842、0.764(P<0.05)(表3,图1,封三)。
表3 ALP、GGT、TBA 诊断胆道闭锁的ROC 曲线下面积情况
图1 ALP、GGT、TBA 诊断胆道闭锁的ROC 曲线(见内文第122页)
2.4 超声征象、肝功能指标及二者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
超声征象与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最高,分别为96.66%、95.00%、97.50%(表4~5)。
表4 超声征象、肝功能指标及二者联合检测的诊断结果(例)
表5 超声征象、肝功能指标、超声征象与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n/N)]
3 讨论
所谓的胆道闭锁主要是指妊娠末期、出生时或出生后部分或全部肝外胆管存在闭塞的不良情况,胆汁无法有效地排泄到肠道,会使患儿产生严重的黄疸疾病,目前临床中关于该疾病的病因尚未具有统一定论,但依据相关学者的研究显示,胆道闭锁的产生可能与围生期巨细胞病毒感染存在密切关联。依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可知,胆道闭锁患儿的血清TB 水平明显较高,特别是DB 水平;同时AST 与ALT 水平存在显著提升的情况。按照发生部位的不同,胆道闭锁主要包括胆总管闭锁、肝管闭锁、肝门胆管闭锁三种类型,在使用超声进行检测后发现,不同部位的超声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儿的TC 征、胆囊形态僵硬、胆汁湖征象、肝内管壁毛糙增厚、肝内管壁回声增强、肝动脉增宽、无胆囊或无腔胆囊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其他阻塞性黄疸疾病的治疗,胆道闭锁的治疗方式存在较大的不同,因此需要对其实施准确有效的鉴别诊断,超声影像对胆道闭锁具有良好的鉴别诊断价值,可以为临床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同时,通过分析特征性超声指标,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经皮肝穿刺活检能够获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此种方式需要医生具备较高的操作能力与高水平的穿刺设备,因而无法在诸多医院中进行广泛使用。胆道超声影像检查是目前一种较为常用的方式,TC 征能够作为诊断胆道闭锁的直接征象,胆囊形态僵硬、胆汁湖征象、肝内管壁毛糙增厚、肝内管壁回声增强、肝动脉增宽、无胆囊或无腔胆囊征象亦是诊断胆道闭锁的重要指标。
血清学检查结果是诊断胆道闭锁的重要指标,然而通过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可知,均未具有特异性。依据本研究的结果可知,试验组胆道闭锁患儿血清ALP、GGT、TBA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情况而言,若TBA 水平超过100 μmol/L,则属于胆汁淤积,在本研究中通过检测人员的检测发现,试验组TBA 水平高达(131.17±32.81)μmol/L,提示该组患儿均存在胆道严重淤积情况。依据相关的文献报道可知,GGT 可作为胆道闭锁特异性诊断指标。有研究发现,当GGT 水平超过286 U/L,胆道闭锁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高达76.7%、80.0%;对于周龄<4 周的胆道闭锁患儿,若其GGT 水平超过150 U/L,则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高达91.7%、88.0%。
胆道超声影像对于诊断胆道闭锁具有较高的价值,并且具有简单、省时、经济实惠、无辐射的特点,能够为肝门肠吻合术后的预后判断提供较为准确的信息,术后若TC 征呈现为阳性,则说明患儿未具有良好的预后效果。超声征象与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最高,分别为96.66%、95.00%、97.50%。漏诊分析原因可能是,部分医生对胆道闭锁的认识不足、或与检查前禁食不足、肠道气体过度干扰存在密切关联,因此为确保获得较高的准确率,则需要排除上述不良因素的干扰。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超声影像与肝功能指标在胆道闭锁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作为首选的检测方式。且两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胆道闭锁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减少漏诊,为患儿的治疗争取最佳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