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一轮促消费往何处倾斜?楼市不旺车市旺
2022-09-19中国经济周刊伍素文丨广东报道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伍素文丨广东报道
视觉中国
中秋、国庆两大消费季前夕,多地出台新一轮促消费稳增长举措,冲刺三四季度经济。
在疫情突发多发的情景下,如何有效促进消费,是各地面临的挑战。年初,广东定下了2022年要实现6.5%的社零增长目标,但即使是消费第一大省所面临的压力也不小。
楼市不旺车市旺
8月31日,《广东省加大力度持续促进消费若干措施》(以下简称“促消费16条”)印发,这是广东今年以来、时隔4个月省级层面出台的第二份促消费文件。9月5日,《广东省进一步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若干措施》发布,也提出了全力提振释放消费需求。
相比于4月28日发布的《广东省进一步促进消费若干措施》,此轮促消费举措新增了文旅、住房两大方面,汽车、家电依然着重,结合时间点来看更具针对性。
今年以来,广东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根据广东统计局的数据,今年1—7月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0.87万亿元,同比下降10.3%;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5.7%。与房地产行业相关的家具类、建筑类消费增速也随之下降,甚至负增长。
眼下,传统的“金九银十”售房旺季已经到来。在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方面,“促消费16条”提出将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进一步优化住房公积金使用范围,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等。
截至8月,除广深之外的广东其他城市楼市政策均有所“松绑”,比如东莞部分区域放开限售,珠海公积金一人买房全家帮贷,惠州首套普通住房首付降至两成等。根据措施,接下来如何调整仍有想象空间。
与住房消费不同,汽车消费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消费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这一部分的增长也是由于政策的刺激。此轮广东促消费政策继续把汽车作为重点,包括开展促销活动、发放消费券、增加购车指标、完善购车资格规定、落实相关减税政策等举措。
新能源汽车、家电等领域的重点促消费,实际上也是对制造业、实体经济的拉动支持,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也反映在了广东1—7月的规模以上工业效益的数据上。
据广东统计局数据显示,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0.50万亿元,下降12.3%,而新能源汽车及其配套电气产品产销两旺,汽车制造业利润总额增长15.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利润总额增长10.9%,逆势上涨。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称:“房地产不旺,是各种限制性政策叠加与疫情影响、经济周期等再叠加的效果。车市旺,既有楼市不旺的消费转移因素,也有疫情影响导致‘及时行乐’的消费倾向。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动向。”
广东消费恢复稳步回升,压力再临
尽管促消费政策层出不穷,消费有所回暖,但零星多发的各地疫情仍给消费复苏带来不小的压力。如何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消费促进工作是各地不得不解答的难题。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消费不振可能是经济形势不太乐观的主要方面。这除了经济还没有走出下行周期外,还有疫情影响不断、外贸不稳定、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等因素。”彭澎说。
今年以来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
作为社零第一大省,广东今年疫情也是此起彼伏,消费市场走势呈U形曲线。
具体来看,一季度,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城市相继暴发疫情,生产生活受到冲击,深圳、珠海的社零增速迎来负增长。1-3月广东社零总额为1.12万亿元,增速回落至1.7%。
进入二季度,疫情散点多发防控面加大,部分场所管控,消费场景受限,各市社零数据进一步下降。1—4月、1—5月,广东社零增速均录得负增长。
4月28日,《广东省进一步促进消费若干措施》发布,从省到市多种形式刺激居民消费。随着政策措施落地发酵、疫情防控形势好转,1—6月社零增速由负转正,到了7月继续稳步回升。1—7月,广东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4万亿元,同比增长1.4%,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水平。而与往年同期相比,增速仍有所下滑。
暑期以来,发力夜经济、商旅文体联动消费、开展八大消费中心城市主题促消费活动……广东步履不停挖掘消费空间,社零数据预计将进一步企稳。但近期广东多地再遭疫情,给消费的恢复带来挑战。
年初,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要实现社零增速6.5%的增长目标。彭澎认为:“从上半年经济数据看,完成全年任务已经很困难。随着前期各项促消费政策措施落地生效,下半年经济可能会比上半年好一些,但7月以来的防控疫情态势与消费情绪及预期不改善,难以根本扭转整体表现。”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在汽车、家电、住房等大类消费上,广东的潜力很大。此次‘促消费16条’中,重点是如何盘活存量,促进从购置向使用转移、向升级转移。比如家电‘以旧换新’、二手车交易和迁入、存量住房发展保租房等。”
在提振住房消费上,李宇嘉则建议,要加大对经济大省中低收入人群、外来务工人群、失业人员、育龄人群等,在消费券、一次性生活补助、专项补贴(比如生育)等方面发放的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此有很大空间。
此外,满足新市民、年轻人住房需求。比如,出问题的地产项目处置,探索以超低价收回,搞保租房“先租后售”,低价供应给新市民。同时,财政赤字的另一块,用在保障房项目学校、医院、社区等公共设施上。“这样,既处置了风险,还能创造楼市需求,而且遵循了‘房住不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