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风情小镇建设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三亚文门村为例
2022-09-18刘亚平
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特色旅游风情小城镇(村)总体建设规划》(2011—2030)中特色旅游风情小镇的建设是一项重要内容,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在促进人文景观及自然生态环境方面具有较高的视觉审美价值[1]。风情小镇作为海南城镇化道路新模式为海南美丽乡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而在风情小镇建设过程中,海南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产生不同的变化,部分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正在逐渐消失,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正在衰退,因此,在海南热带风情小镇建设背景下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功能更新与空间优化应立足实践,通过实地调研,以增强风情小镇吸引力、创新力为前提,分析传统村落的构建营造方式,为传承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文化再现,构建传统村落保护与创新发展的共生环境成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必须塑造具有一定特色的新时代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从而促进风情小镇建设与发展[2]。
1 海南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概述
海南的传统乡村文化遗存具有优美秀丽的原生态自然景观、独特的乡村建筑景观特色、优良的民俗民风,是海南传统乡村史迹、人文、自然遗产名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海南历史地理与人文精神的重大史料载体。而乡土村落公共空间也是现代村落结构形式的重要空间组成部分,是人们开展日常公共管理活动时的最重要工作场所,是人们对外进行思想交流、沟通,举办各项集体活动中的共享空间场地。它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空间功能的一种简单概念划分,更可能是另一种集体意识与空间意志,这种集体意志遵从事物空间的演变发展与规律,并能够在此基础上,合理配置乡村内外的自然空间资源,并以此形成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空间资源关系。
1.1 海南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分类
在海南热带风情小镇开发建设发展的现实背景条件下,海南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理念的有效营造对促进当下国家美丽和谐乡村开发建设,具有较为宏观科学的规划指导设计意义,即要实现以人为本、以文化为核心,协调乡村空间规划和设计理念的关系,传统村落的价值日益被人所识。目前在住建部发布的中国第5批全国重点传统村落项目中,海南共有64个自然村已先后被纳入中国国家重点传统村落名单,通过对比研究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及其所承载的功能,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可分为现代娱乐型公共活动空间、人文生活体验型公共文化空间、社会生产型公共功能空间、礼制信仰型公共传承空间4类空间体。
现代娱乐型公共功能空间:该空间多为广场、戏台、闹市街巷等空间,此类空间除了为公众提供一种信息传播与情感交流的方式之外,还作为村民的民俗活动等事物的平台,同时具备物资交流的功能。
人文生活型公共文化空间:该类空间在村落社区内使用最为广泛常见,可以看成是名人故居、老水井、古树,与村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维系着老一辈的生活方式,彰显着乡村生活的魅力。其主要社会功能就是满足村民日常生活需求,也是作为村民们开展日常社会交流与服务的社会公共空间。
社会生产型公共功能空间:与其他公共空间明显不同的突出特点是,生产型公共空间更多的是生产力的体现,如晒场、河边的水车、塘边的磨坊等,这一类公共空间是在生产劳作的同时自然而然衍生出来的空间体。
礼制信仰性公共传承空间:该空间较为特殊,一般不产生直接效益,多为村庄内原有的宗祠、寺庙,或者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性事物。传统文化村落村民对自己乡村具有强烈的、内在的社会归属感、认同感、共同生存意识归属感和民族凝聚力。
1.2 存在问题
特色小镇建设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3],而在海南自贸港规划建设日新月异和现代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人们已有的社会生产条件和物质生活方式均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在热带风情小镇建设开发的过程中还出现了部分新样式的仿古建筑,破坏了原有村落建筑的原始肌理,对一些想体验求异心理的游客而言,便失去了原始乡村特有的自然原生态性,村落自身的建设发展与这个时代有些脱节,村落里的原始文化也随时间在消亡,村落的经济活力逐渐丧失。因此,热带风情小镇建设与海南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之间的矛盾有如下3点。
第一,村落空间活力下降。如何合理依靠传统村落利用现有闲置的空间资源,为现有传统文化村落注入活力,既可以保持独特的传统风貌形态和整体格局,同时可使其传统的村落基本功能属性重新得到整合和优化。
第二,传统建筑功能缺失。传统文化村落建筑的持续发展及更新不仅需要人们保留传统、传承村落历史记忆和村落文化,更需要改善居住人群的生活状态以及村落的发展业态。
第三,场所精神与村落环境的再认知。热带风情小镇开发过程中,生态景观氛围消退,应利用原有场地丰富的原生植被资源,采用大面积轻度维护的原则和理念,以降低生态系统的负担,体现对原生态的延续。
2 热带风情小镇建设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设计表达与策略
2.1 空间设计表达
“地理”“风土”“人际”是风情小镇的“精髓”,“小”是风情小镇的“形态”。而空间成为人们精神生活和各种功能的载体,更是风情小镇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是尊重“地域特征”:山水格局、自然肌理是最基本的地域特征,同时承载着风土人情,这是千百年来“人——地”关系发展的结果,尊重地域特征就是传承风情。
二是注重“小镇形态”:“风情小镇”的巧妙之处在于小尺度、低强度,大分散、小集中,注重“主客、风情、场所”等各种要素的关联性和“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共生性。
三是创新“生态交通”:通过小道、小径、慢行、漫行的方式,延续自然肌理布局,采用热带地域材料,拒绝快速交通,摒弃新技术,打造热带风情小镇的街道美学。
四是传承“建筑风貌”:“建筑最是风情物”,延续原有建筑风格,严格管控建筑布局、造型、色彩、体量和第五立面;遵循“以用促保”原则,提升传统建筑舒适度。
五是营造“风情场域”:保持原肌理、原风貌、原内容,预留视线通廊、模拟自然形态、活化历史场景、还原文化片段,保护传统业态、植入现代业态,满足小镇居民日常活动、游客休憩体验、生物自然消长、小气候营造、隔离避灾、地景表现等多重功能,实现小镇的风土人情再表达。
2.2 设计理念
2.2.1 改造村落肌理 在进行传统村落空间规划实践过程中,首先,一定要自觉抛弃传统村落空间概念的表象化以及景观化、建筑化的事物,重点要突出其乡土特性,即注重乡村意境的整体营造,把握其带有明显农村地域特点甚至是人文内容、文化理念传承的重点,例如村中的井、老树、老院子、老戏台等,无论其色彩、造型还是环境格调方面都能体现出具有乡村特色的传统风格和现代乡土气息,让人们从中能够真切体验感受到乡土村落里特有的一种亲切感和淳朴。其次,通过创新建筑立面肌理的设计手法,把肌理设计当成一种手段,从视觉上展现乡村文化[4]。
2.2.2 村落空间多元化利用 乡村的公共服务空间应以服务乡村居民的实际生产和生活服务为业务核心,以人的精神需求服务为功能内核,但绝不是完全按照公共服务空间固有的空间功能属性界定其业务内核,服务空间本身的空间功能特性与界定原则也不能过于笼统明确,其服务的整体功能特性也不要过分趋于空间单一化,而是尽可能地追求对乡村服务空间资源的合理与多元化运用,并充分营造单一空间的场地感与精神感受。
2.2.3 融入乡村美学 海南传统的村落公共空间系统的建筑规划或设计,需要从当代乡村美学角度出发,考虑整体村落公共空间设计的空间整体组合性,注重乡村当地乡土文化价值的深入挖掘[5],以及公共空间建筑所能够承载出的乡村现代人文功能性需求与热带风情小镇地域文化特色的需求。村落公共空间建筑的整体设计从单体建筑结构到建筑景观布局都是一种对建筑原有功能进行的场域干预,在特定的空间和环境下创造村落独特的文化,以体现在美丽幸福乡村的建设规划过程中对原始生态环境资源的科学保护、开发利用的尊重和创新。
3 三亚文门村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设计
三亚文门村地处三亚市天涯海角生态游览区最西北千米处,风光旖丽,四周山岭环绕、峰峦重叠,空气清新,被誉为“千年古寨”,整体呈现“两山夹一村、水绿零散分布”的空间景观格局,并先后成为“首批中国自然森林乡镇”“第2批中国乡镇旅游发展重点村”。虽然文门村拥有浓厚的黎族特色风情、典型的海岛建筑和独特的石块铺就的街巷格局,但受到美丽乡村建设等多方面的发展影响,村落公共空间的发展出现文化断裂、市井烟火风貌弱化,取而代之的是程式化、空心化的村落空间。通过查阅社会资源、收集资料以及实地调研,围绕原始风貌、传统村落等方面对文门村进行研究和探索。
3.1 原始风貌更新策略
文门村处于生态优美的环境之中,但是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生态基地脆弱、产业结构单一、村落自我发展态势薄弱、资源闲置浪费等一系列问题,现通过针对性的设计方法,分别通过自循环农业和生态化建筑革新两个手法实现其空间设计。
生态复原:坚持生态优先,加强传统村落环境保护和周边自然环境的生态修复。如雨水处理、农村水资源修复和合理用地规划,包括风情参观区、民居体验区等,可将部分体验式活动迁移到文门村西北的和尚岭,利用场地现有的材料,修复生态环境,游客亦可体验到古村的景观风貌和乐趣,同时也可增加古村落的经济效益,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村落。
构建生态乡村新建筑:如建筑材料、聚落空间句法、建筑构建等。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既有景观功能、服务功能,又是乡村地域文化的载体,挖掘其规律与特征,对当前海南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和建设风貌的提升有重要作用[6]。尊重村落原有院落的建筑形式和树木围绕村落的田园景观,对于现存的村内部分老旧的公共文化空间用房,挖掘出原生态的传统村落记忆,通过重新整修和适度拆迁改造,重新构建服务于村民的现代文化生活空间。
3.2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复苏
在热带风情小镇建设的背景下,三亚文门村村落空间是其外在物质空间的环境品质与内在形象的有机统一,是延续历史文脉、传承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具有明显的地域可识别性。其村落风貌构成要素见表1。
表1 村落风貌构成要素[7]
通过分析,文门村公共空间的功能与空间形式正面临着衰退、淡化、弱化等功能困境[8],已无法适应现在村落发展需求,因此,在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整体规划方面,基于系统布置法,来确定公共场地规划内各不同形态功能区块空间的平面位置关系和平面占用比,探究空间功能关系以及村庄道路流线。通过系统梳理村庄脉络,整体设计将以传统古村落船型布局为规划基础,利用多种有机功能形态间的拼合衔接和空间转折,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和谐自然有序的公共聚落空间。以三亚文门村公共空间营造为例,以复建文门村村民文体活动中心为契机,如图1所示,旨在为全体村民提供免费阅读、集会服务和村党群活动办公活动场所建设等,打造一处建筑、田园、游客可以同步进行“多维呼吸”的人居公共空间环境,进而对美丽乡村进行产业化和品牌化升级[9]。
图1 村民活动中心设计
该设计在建筑元素设计理念方面,利用建筑参数化规划的设计思维,对社区建筑形态进行了网格化的分形,如图2所示。以社区文化互动体验服务业态设计为主,激活了街区的传统与文化特质,充分利用社区空间格局的空间多元性,主要是通过营造纵横交错的灰空间形态—街巷—院落、村巷、连廊,其中的街巷和院落空间不仅是居民流动生活的主要交通空间,也是人们交流的重要公共场所,将中国传统文化村落结构中的前檐作为空间的极致表现,原本界限清晰和明确的单体建筑边界变得逐渐趋于开放,在建筑空间形态上则被充分赋予其相互交叉延伸并相互融合渗透的空间功能。不同层次单体建筑的不同功能空间配置产生出了交互联系渗透和信息互动,而相对于高度模糊化的建筑空间边界,则形成了与村落等文化空间的有机连接点,从而展现出了现代公共主题建筑空间的内在生动性、开放性特点和多元人文属性。人居环境单元既通过现代公共社区的建设网络与传统步行路线相互连通,同时建筑空间也能够被周围自然景观合理划分,提供了空间上更加宽广丰富有序的公共空间尺度[10],为民族手工艺传统制作技术文明的创造性继承和产业化发展创造了理想场所载体与良好社区氛围,并以此激发区域经济和附近地区发展的新活力。
图2 村落人居环境改造设计
简言之,该方案通过两条画境游线构想串联起来,一是基于现实民宿发展情况构建特色民宿游览线;二是利用生态建筑手法构建全新的村民活动中心。通过重现村落画面的方式对乡村进行活态修复,并将其进行差异化表达。
4 结语
结合海南文化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在规划设计研究中把握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规划的合理设计、发展脉络与演变方向,并与民族村落整体的保护复兴协调发展有机衔接,采用传统建筑智慧模式对建筑空间、功能、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进行全面系统把握,探讨建立人道—建筑技术—建筑自然、村民—游客—社会群体、生活空间—共享空间—生态空间这几组有机关系下的空间组织,试图共同构建起一个未来的生态村落发展的美丽蓝图,还原原有的自然风貌和历史人文特色,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个留存记忆、留住思乡、充满生机的空间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