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维与方法”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索
2022-09-18赵寅,周莹
1 “设计思维与方法”课程思政的意义
课程思政是全新教育理念。课程思政基于对教育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人的成长成才规律的揭示与把握,从“育人”本质要求出发,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新时代教育课程理念的创新和升华[1]。高等教育不仅承担着知识传播的功能,还伴随着立德树人的德育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重点布局高校思政课和其他各类课程对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应该承担的功能定位和建设路径,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效应的总体要求[2]。习总书记的讲话为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了方向,课程思政是把高校思政教育的功能贯穿到所有的课程教学活动中,实现专业课的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既教书又育人,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在课程中融入社会热点和国家战略,聚焦和提炼背后的文化与价值观,扩大学生的视野,提升思想境界,增加学生对国家需求的认知与判断。在艺术设计教学中,以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为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和方法[3]。以思政课程改革为契机来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加深知识的深度、提升教学的温度。“设计思维与方法”课程旨在研究设计过程中思维形式与方法的规律,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自我创新意识。在不改变专业课程本来属性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提炼专业课程中德育基因和文化元素,在日常的知识学习中融入更高层次精神指引,将“立德树人”渗透到设计实践过程中。
2 “设计思维与方法”课程特点与思政教育融合的优势
“设计思维与方法”课程一般在高校培养方案中被设置为专业基础课,在第四或者第五学期开设。在课程体系中起到承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作用。作为专业基础课中的重要部分,后续专业课中的绝大多数课程都会直接应用到设计思维中的技巧和方法,这门课程起到凝炼基础课和服务专业课的重要作用。根据专业不同会有课程内容上的差异,如视觉传达专业的设计思维类课程重点强调图形创意及解构相关思维特点的训练和方法讲授,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专业的思维与方法多是讲授设计观念、方法、程序和评价方法的基础课程。专业学习目标的要求对课程设置有差异性的要求,但鉴于艺术设计门类的专业相通性,设计方法原理具有一定的普适性。通过“设计思维与方法”课程让学生了解设计的基本理论,形成正确的设计观,掌握设计创造法则,用创意思维发现和解决设计问题。课程在价值塑造、思政思维、思政元素三方面具有天然的德育优势。
2.1 课程与思政在价值塑造上具有协同性
树立文化自信是高校艺术设计育人的重要内容。千百年传承的理念已成为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构成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中国传统设计思想绵延不断,无不从中体现着中国祖先在生产生活中积累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智慧,这些智慧通过世代相传流传至今,已经成为了人们的文化符号和重要思想。“设计思维与方法”通过经典案例来展现设计的观念和方法,其中就包含了大量中国古今优秀的设计案例。古代优秀的造物技术不仅包含了物理学、材料学原理的深厚底蕴,承载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智慧,更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想的体现。通过这些案例学生更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造物智慧和成就,有利于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也能生动具体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进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达到提升民族认同感、自豪感的目的,达到立德树人育人成效,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之一,也体现了课程与思政之间天然的协同性。
2.2 设计思维与课程思政思维具有一致性
高校肩负着引导学生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责任的重任[4],“设计思维与方法”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创作观,立足时代、立足生活,把学习、观察、实践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塑造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思维模式,引导学生发现现实生活中影响大众生活品质的问题,运用设计思维的创新性、科学性、系统性展开多维度思考,最终能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解决生活中的复杂问题与状况[5]。新时代设计思维的培养是设计学科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与课程思政思维高度一致。
3 “设计思维与方法”思政元素的挖掘和加工路径
思政融入课程首先必须分析课程内容并合理发掘思政元素,这关系到课程思政开展的有效性。恩格斯[6]曾说过:“任何意识形态一经产生,就同现有的观念材料相结合而发展起来,并对这些材料做进一步加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思政元素育人素材的组织其实就是意识形态观念材料的加工[7]。一方面,“设计思维与方法”在教学内容方面介绍与设计相关的观念、方法等诸多社会人文信息,自身就蕴含了丰富的思政元素;另一方面,经典设计的背后故事、技术的创新革命、设计师的职业精神等这些隐藏的思政元素更值得去挖掘。这需要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进行梳理、进一步加工出符合育人特点的观念材料。以产品设计专业“设计思维与方法”为例,从挖掘和加工两个角度来看,分别要注意以下要点。
“设计思维与方法”通过详细梳理知识点的脉络,结合教学目标,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和专业属性,对思政元素进行分类归纳,可将德育分为政治意识、社会责任、人文素养、技术思想、职业情怀5个维度(图1)。在此基础之上将分类尽可能地具体化,提高可实施性。“政治意识”可细分为国家意识、国家发展战略、国际化的视野等内容;“社会责任”围绕法治思想和可持续性发展理念展开;“人文素养”包括人文情怀、价值信仰、健全人格等内容;“技术思想”可包含科学精神、精益求精、实践创新等内容;“职业情怀”由爱岗敬业、规则意识、团队合作的精神组成。
图1 德育五维培养模式
对元素的挖掘有了明确的方向,仍需结合具体的专业知识进行深层次提取。就“设计思维与方法”而言,可以从国家行动纲领中感受国家战略方针,了解专业发展方向,培养家国情怀的政治意识;从设计观念中挖掘道德观念,树立环保意识、让学生对绿色设计、可持续设计有更深的感知,培养社会责任感;从古代经典器物中去感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优美的器型上感受传统文化精神,提升人文素养;从精湛的传统技艺中感受民族智慧与工匠精神等技术路线[8],提升专业审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9];从设计师成长经历和职业要求中挖掘职业情怀,实现理想责任和使命担当,如表1所示。思政元素的加工是专业知识和育人要素更进一步的结合,以达到完全将思政融化在课程中的目的。
表1 “设计思维与方法”思政元素
4 “设计思维与方法”思政元素的课程融入路径
课程思政本质上是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综合教学过程,教师是具体的教学实践的主导者,如何把思政元素融入在教学中、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塑造学生的价值观、文化观,是课程思政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10]。将富有育人元素的专业理论转化为学生心中内驱力,同时外化成专业能力。
4.1 体验性教学设计是思政元素融入的重要设计点
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曾提出了学习金字塔理论,他认为学生在被动状态学习时(包括听讲、阅读、视听、教师演示等学习活动),思维、情感唤起有限,但在主动状态时(讨论、做中学、应用或教学他人)思维和情感会得到极大的调动。主动学习的效率较之被动学习高出60%。价值观的塑造与情感共鸣紧密相连,被动学习的方式无法激发学生内驱力,更不用说塑造价值观念。认知的内驱力是一种源于学习者自身需要的内部动机,诱发这种动机需要激发兴趣,通过体验环节的设置营造共情的环境,结合多感官的体验和问题设计情境,将学习内容与情境、知识背景相联系。
体验式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使专业学习的育人效果更好。体验式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造真实或虚拟的教学情境、以生动呈现教学内容的一种学习模式,使学生能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中观察、讨论、分析、调查、实践……体验各种感受,激发内心情感,塑造学生价值观(图2)。
图2 体验式教学模型
体验式教学能有效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创建学生知识内容和感情的连接,形成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并产生学习内驱力,形成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11]。在“设计思维与方法”课程实施时,教师曾带学生参观红色文化纪念馆,通过展厅设计所营造的学习情境,在真实历史场景下照片、影像资料中让学生感受革命先辈牺牲奉献精神,激发学生的信仰,塑造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内驱力,为后续相关主题产品的设计实践顺利开展打下了内心坚定信仰和专业技能巩固的双重基础。
4.2 设计实践是完成情感升华的重要过程
“设计思维与方法”作为一门设计理论与实践一体的基础课程,实践部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学生专业技能提升、检查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德育成果外化的展现。课程思政的教学成果不能用单一的评价体系进行评估,也不能简单量化,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教学结果还是依据是否有利于立德树人理念的实施和知识结构的系统掌握。因此,结合课程在实践作业设计时,可以遵循3个原则:一是要设计的项目体现设计学科服务社会的专业属性[12]。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初要结合人民大众的切实需要、文化和社会热点确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实践项目课题,要将人文理念、环保理念、创新理念有机融入专业知识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二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将学生的情绪感知转向价值塑造。学生在学习专业过程中不仅有专业技能上的长进,同时对自己的专业、自我价值积极认可,学习完成之后感到充实而又有意义。这个正面而又积极的反馈给学生带来的获得感是其后续学习的动力源泉,学生发自内心地认同了教师的价值塑造,这种隐形价值观的塑造会在无形中指导学生以后的行动。此时,教师便完成了对学生的情绪引导。三是学生的成绩评定不能只看显性的结果性作业,应结合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做综合性评定[13]。除了对学生平时的阶段性作业进行专业能力的评价外,还增加了思政考核指标,比如学习态度、考勤因素,是跟职业素养的塑造密切相关的隐性指标,应该纳入考核体系。综合性的成绩评定体系能从不同视角全面考核学习情况,比单一靠结果性作业的考核更具科学性,有助于学生价值观的塑造。
5 结语
课程知识点是课程的支撑点,也是思政元素最基本的承载点。“设计思维与方法”课程思政探索是在思政育人和专业学习之间找到有效的实施路径。通过合理的内容设置,结合课程知识点使之合理融入思政元素,利用体验式教学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内驱力,结合设计实践提升职业价值观和素养,完善评价体系,使学生能够根据国家需要与自己的职业规划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设计观,实现有效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