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眼动追踪的盲盒文创产品设计

2022-09-18邓丽,刘瑞颖,王琼岚

湖南包装 2022年4期
关键词:注视点被试者眼动

盲盒就是相同的包装里装着不同玩偶的盒子,只有买完拆开包装之后才知道买到的是哪一款[1]。盲盒起源于日本的“扭蛋”,结合了日本百货商店的“福袋”销售模式。盲盒产品以系列化形式呈现,IP形象类型大致分为品牌原创IP、艺术家设计授权IP和知名作品的联名IP,且一般每个系列还会推出特别款、隐藏款。消费者无法自主选择玩偶角色,激发了“Z世代”消费者求奇、求全的消费动机[2]。盲盒市场尤以泡泡玛特这一品牌为消费主流,是目前潮玩界流行的商品。

随着人们消费结构的升级转变,精神文化消费刺激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故宫博物院推出了“故宫猫祥瑞”系列盲盒,河南博物院推出了文物IP与盲盒结合起来的“考古盲盒”,四川三星堆博物馆推出了“祈福神官”系列盲盒[3]。然而,像故宫文创这样有特色的文创产品并不多见,很多文创产品设计缺乏创新,文化内涵不足或浮于表面。盲盒是可塑性、创造性、承载性极高的文创产品载体,但目前的盲盒产品中试图体现中国文化的系列还占少数,在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和弘扬传统文化方面的影响力明显不足。在研究方法方面,闫沐涵[4]通过问卷和文献分析了盲盒用户的审美,基于混合符号设计的方法设计出了民间年画门神盲盒文创产品。房鹿[5]采用具象转化和抽象转化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基于唐代《都督夫人礼佛图》人物形象的盲盒设计。在盲盒文创产品开发过程中如何找准文化IP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人的视觉系统接收外界刺激后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会引起相应的眼动生理行为。眼动追踪技术通过人的眼球运动来客观反映人的心理活动,是用于研究消费者视觉认知的重要方法,具有定量和可视的优点[6]。在产品设计方面,Khalighy等[7]提出了使用眼动追踪技术来量化视觉美学。Hsu等[8]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分析人们进行座椅感性评估时的注视点变化。在文创产品设计方面,汶晨光等[9]应用眼动分析提取了彬县大佛寺石窟的图案、形态、色彩、材质文化设计基因。陈香等[10]通过眼动试验提取了皮影的纹样和色彩特征,并应用于灯具类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孙瑞等[11]通过眼动试验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平面设计的视觉构建方式。苏珂等[12]提出了一种基于眼动追踪的陶瓷产品造型评价模型。朱月等[13]提出了古器物文化意象基因提取方法,通过眼动追踪技术分析了用户在进行辽瓷文化意象选择时的视觉注意力。吴辛迪等[14]通过眼动技术研究了侗族文化鼓楼造型DNA识别程度。闫龙华等[15]采用眼动追踪技术进行了苗族服饰纹样美感的生理测量研究。

综上所述,在文创产品开发过程中,对于文化的研究通常通过文献、访谈、现场调研等方式进行,受到设计师自身设计经验、认知偏差等个体因素的影响,研究过程中存在不稳定因素影响。新文创时代的到来为文创产品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创与盲盒的结合实现双向赋能,盲盒可以激发文创产品的活力,文创内容可以增加盲盒的文化内涵,促进盲盒文创产品与消费者的良性互动[16]。IP是盲盒的核心吸引力和竞争力,盲盒文创产品设计的难点是选择合适的文化IP。河南博物馆考古盲盒等的开发是依托热门的文物IP。对于非博物馆盲盒文创而言,如何找准消费者的偏好进行文化IP设计,以及如何确定“隐藏款”,是设计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研究提出通过眼动追踪技术为盲盒文创产品设计提取出契合人们文化审美需求的文化IP。以“成都十二月市”为主题,以盲盒作为载体传承市井喜乐文化。为准确把握用户对文化的心理需求[17],运用眼动试验来客观分析和提取用户认同的文化IP,为盲盒文创产品开发提供客观的依据,从而设计出具有成都文化特色的盲盒文创产品。

1 研究思路与流程

盲盒文创产品开发思路与流程如图1所示。首先,基于特定的盲盒文创产品开发主题,深入调查能反映成都市井喜乐文化的文化元素,比如茶馆、糖画等民俗文化、三星堆、金沙等博物馆文化、川剧的变脸艺术等,再由经验丰富的设计师评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样本。其次,通过第一次眼动实验提取文化IP,根据热点图、注视时间等眼动指标数据确定人们重点关注的文化元素,并以此文化IP为基础结合设计主题进行盲盒主题人物设计;通过第二次眼动试验的热点图和轨迹图分析人们对主题人物的偏好,对主题人物方案的不足之处进行细化,并将人们关注最多的人物设置为“隐藏款”。最后,综合考虑人物的脸部表情、肢体动作、服饰、色彩设计等,进行三维设计实践。

图1 研究思路与流程

2 眼动试验

2.1 试验设计

眼动试验一:第一次眼动试验的目的是从特定的文化元素样本中提取出关注程度最高的文化IP。分别设计了4组代表性文化IP样本,被试者自由浏览,眼动仪记录被试者的注视情况,统计兴趣区(Area of Interest,AOI)的首次注视开始时间、总注视时间和注视点数量。首次注视开始时间是指被试者从刺激开始查看特定AOI所需的时间。总注视时间是指被试者关注到AOI并持续注视的时间。注视点数量是被试者关注AOI的次数。兴趣区内的注视时间越长、注视点越多,说明兴趣区内的文化IP被关注度越高;首次注视开始时间越短,说明该文化IP越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眼动试验二:第二次眼动试验的目的是找出人们对系列主题人物的偏好。被试者自由浏览呈现的12个主题人物形象,眼动仪记录被试者的注视情况,生成热点图和视觉轨迹图。通过热点图反映人们对不同人物角色的关注程度,通过轨迹图分析被试者的注视顺序,以及每个区域的注视停留时间。热点图通过颜色直观反映被试者对主题人物形象不同部位的视觉关注程度。轨迹图通过点的形式来呈现被试者的视觉浏览顺序,圆圈的大小直观反映了在这个点位的注视时长,数字表示观察的顺序。

2.2 试验材料

通过网络、文献、实地调研以及专家访谈,初步筛选出了用于第一次眼动试验的代表性文化IP样本,并制作了4组人物形象,每组又分别设计了4个角色。如图2所示,文化IP1是三星堆最新出土的文物陶猪,因其形象酷似《愤怒的小鸟》中的绿猪而成为网红文物。文化IP2是仕女形象,丹凤眼、小嘴的设计符合古代仕女特点,且符合当下人们对丑萌的审美。文化IP3是国宝大熊猫,熊猫是成都的名片,具有很强的成都地域属性。文化IP4是青铜面具,以著名的三星堆青铜面具为人物形象灵感来源。

图2 第一次眼动试验样本材料

以第一次眼动试验确定出的最受关注的文化元素为基础,创作出12个反映“成都十二月市”主题文化的人物形象,并作为第二次眼动试验的样本材料。如图3所示,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四月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宝市,八月桂市,九月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18]。12个人物形象分别对应了十二月市的节庆民俗。

图3 第二次眼动试验样本材料

2.3 试验对象与设备

试验对象来源于在校的本科生。两次试验共招募了40人,每次试验对象20人,男女各半,年龄在18~22岁,视力正常。所有参与者在试验前都没有看过试验素材。

该试验是在人机工效实验室进行的,确保被试者不受环境的干扰,在适宜的温度和照明条件下进行测试。图4显示了试验中使用的设备。使用非侵入式头戴追踪模块Tobii Glasses 2采集眼球运动。该系统包括硬件:眼镜、记录模块、两台DELL显示器;软件:可控制和运行Tobii Pro Glasses眼动试验的Glass controller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的Tobii Pro Lab Analyzer软件。

图4 试验设备及场景

2.4 试验流程

首先,向每位被试者简要介绍试验程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然后,要求被试者正坐于显示屏前约70cm,佩戴好眼动仪并调整至舒适的状态,将校准卡片放置在离被试者0.5~1.0 m的距离处,要求被试者盯着校准卡片上正中间的黑点进行自动校准。完成校准后则开始正式的试验程序。提示被试者自由浏览,关注自身感兴趣的人物角色。

试验一有4组人物形象,将4种不同文化IP设计的人物角色分别置于显示屏的左上、右上、左下、右下4个位置,并分别交换人物角色的位置,以避免位置因素的影响[19]。每个界面呈现时间为30s。图片之间设置黑色过渡页来消除视觉残留印象的影响。试验二有12个人物形象,单次注视时间设置为90s。在每个被试者完成自由浏览任务后,眼睛跟踪过程结束。被试者的眼睛注视情况由眼动跟踪系统记录。

3 眼动试验数据分析

两个试验都分别将每个人物角色分别划分为独立的兴趣区,以量化评价被试者对人物角色的关注度。研究主要通过热点图、轨迹图的定性分析和兴趣区内的眼动数据的定量分析来发现被试者的视觉观察特点。

3.1 眼动试验一数据分析

将所有被试者在观察文化IP样本时的注视点进行叠加,得到如图5所示的热点图。通过颜色的深浅来呈现视觉关注度,颜色越深的地方一般被认为是越多被试者关注的区域。如图5所示,4张不同位置的样本图片最终形成了4张热点图。红色表示被试者注视该区域的时间最长,绿色表示注视时间最短。经过角色和位置的变换,由热点图得出以下结论:陶猪形象在图5(a)、(b)和(d)中都呈现出了强关注度,熊猫形象在图5(a)、(b)和(c)中也呈现出了强关注度,三星堆形象在图5(a)中呈现出了强关注度,仕女形象的关注度最低。由此说明,从热点图来看陶猪和熊猫是被试者最关注的两个文化IP。

图5 文化IP方案对比热点图

对试验分析软件导出的眼动数据进行统计,被试者浏览4种文化IP时的总注视时间、首次注视时间和注视点数量的平均值如表1所示。4种文化IP的注视时间在4 869.7~7 693.7ms,陶猪注视时间最长,仕女注视时间最短。注视时间越长,表明被试者可能对该文化IP更感兴趣、更关注。首次注视时间的平均值差异不大,陶猪的首次注视时间最短,熊猫的首次注视时间最长。说明陶猪形象最能吸引人注意,而最为大众熟悉的熊猫可能由于缺乏新鲜感而缺少关注。注视点次数的平均值相差不大,陶猪注视点次数稍多,仕女、熊猫和青铜面具的注视点次数没有太多差异。更多频次的注视通常表明越关注。

表1 眼动数据平均值

将4组文化IP产生的眼动数据导入SPSS软件中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被试者对不同类型的文化IP的总注视时间有显著差异,F(3,76)=3.820,P<0.05。事后检验表明,青铜面具和陶猪、仕女和陶猪的总注视时间有显著差异。被试者对不同类型的文化IP的首次注视时间无显著差异,F(3,76)=0.590,P=0.627。被试者对不同类型的文化IP的注视点数量无显著差异,F(3,76)=1.161,P=0.342。以文化IP类型作为自变量,眼动指标作为因变量,发现总注视时间满足显著性小于0.05的要求,可将其作为眼动实验中提取文化元素的指标。

综合来看,虽然热点图显示陶猪和熊猫关注度最高,但陶猪的注视时间最长,熊猫的注视时间次之,且熊猫的首次注视时间和注视点数量均为末位。因此,被试者对陶猪文化IP更感兴趣,可将其应用于后续设计。

3.2 眼动试验二数据分析

如图6所示,在总体热点图中三月蚕市、六月香市、九月药市、十二月桃符市所对应的人物角色呈现出了红色,是最受关注的。因此可以考虑将其作为重点打造的对象,甚至设计成盲盒的“隐藏款”。“隐藏款”是盲盒销售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控制数量产生的稀缺性来增强消费者的黏度。如图7所示的轨迹图中,通过注视点位置可看出每个被试者对每个角色的关注点有所不同,有的注视面部,服装图案复杂的被注视度更高,颜色会影响视觉注意,身上带有文字或细节道具的也会吸引被试者多看。结合试验数据和用户访谈,对关注度高的香市和药市人物形象以及关注度低的酒市和梅市人物形象进行改进设计。

图6 方案热点图

图7 方案轨迹图

4 文化元素分析及设计应用

4.1 文化元素分析

两宋时期,成都居民密集,成都城内形成了大大小小各种集市,也吸引了四处商人来此,形成了空前繁盛的市集文化。《成都记》载:“成都府十二月中,皆有市。”成都十二月市是少见的,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成都经济、文化、民风民俗的文化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如果说熊猫、火锅、川剧变脸等是代表成都的具象名片,那么因为其作为一座远离帝王的都市所呈现出来的独具魅力的市井和悠闲,便是代表着成都的隐性名片。在成都文化特色盲盒文创产品设计中,以“成都十二月市”为系列主题,以每个月的市集活动为单个形象主题,设计成都十二月市盲盒系列,带人们复游成都十二月市,感受锦官城繁华市井与节庆风俗。

文化IP采用第一次眼动实验筛选出的陶猪形象作为设计依据。整个系列包含12个角色形象,每个角色代表一个月份,设计中将为每个月份设计宣传主题。成都十二月每月皆有市,每个月的集市活动都围绕固定货品开展,民间也流传下了许多与集市相关的传说故事。该系列的角色设计便是通过挖掘集市特点与相关典故、故事得出。

4.2 设计应用

陶猪IP是最新出土的三星堆网红文物的形象。此外,在中国古代理念中屋下有猪便为家,“猪”是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幸福的象征。如图8所示,盲盒设计整体呈现为丑萌、中国风。通过深入挖掘成都市井文化中的“十二月市”文化作为切入点来进行角色造型设计,富有成都文化的故事和场景,使整套设计兼具了文化内涵与国风潮流。

图8 全套渲染场景图

图8 全套渲染场景图

在细化方案的过程中,通过第二次眼动试验对部分关注度不高的角色进行了改进。比如,十一月梅市,从冬日赏梅花的孩童修改为更具趣味性的女侠形象。12个角色形象如图9所示,一月灯饰,通过灯笼与橘红的服装体现出张灯结彩的节日氛围,头饰同样选择橘红与服饰呼应;二月花市,角色形象整体以淡雅春日花绘服装展示,以春装和手捧花表达赏花的浪漫,头饰配以春日小花;三月蚕市,成都三星堆蜀王为蚕从氏,甲骨文中“蜀”与“蚕”相关联,通过创意的想法将三月形象化身为金蚕宝宝,并配以蜀王面具;四月锦市,塑造了一个王府夫人形象,其双手展开面带微笑,展示着身上的华服,以身穿华服的夫人体现织锦技艺;五月扇市,手拿圆扇的汉代温婉女性,用淡雅的汉服搭配圆扇体现刺绣之美;六月香市,结合成都的道家文化设计了道士形象,手拿三柱香似正在祭拜;七月七宝市,脚踩七宝的唐皇源于七宝市的传说;八月桂市,桂花飘香时也是学生的开学日,自古以来高中状元称为“折桂”,于是设计了古代状元形象;九月药市,是采药归来的神医,古有神农尝百草,因此设计了采草卖药的神医形象;十月酒市,是身带酒葫芦喝得大醉的形象;十一月梅市,是源于“一剪梅”的女侠;十二月桃符市,角色身披披风,一身春节红装拿着桃符准备更换,体现“总把新桃换旧符”。

图9 成都十二月市陶猪角色设计

根据角色特点、主题风格与色彩美学的考虑,最终确定以高明度、鲜亮的色彩作为整套设计的色彩搭配走向。比如,灯市采用橘红、正红为主色。中国人把橘作为吉祥物,把橘色视为吉祥色。语言上,橘与“吉”的字音相近,通过谐音以橘喻吉。橘红色鲜艳而醒目,橘红色代表富贵祥瑞。红色调给人热情、热闹的感受,符合灯市的兴盛、万家灯火的主题意境。此外,盲盒设计离不开相搭配的包装设计(图10)。为了客观评估设计效果,通过3D打印和陶土手工制作了如图11所示的实物模型。该作品最终获得了2021年四川省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一等奖。

图10 盲盒包装设计

图11 实物模型制作

5 结语

盲盒是为了满足年轻群体精神层面需求的产物。研究将眼动追踪技术应用到盲盒文创产品的开发中,运用眼动分析来提取文化IP,以用户偏好的文化元素进行产品设计。将盲盒作为文化宣传的载体,让传统文化流行起来,带动年轻人在盲盒的消费过程中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增强文化自信。所提出的设计方法对于盲盒设计、文化传承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研究对文化IP的形态、色彩、图案等从视觉层面进行了直接的提取,被试者对文化符号内涵认知的程度还需进一步探讨。此外,受试验条件的限制,被试者来源于在校学生。虽然大学生也是盲盒的消费群体之一,但对于盲盒的消费群体的涵盖并不全面,后续将进行更加广泛的研究。被试者对IP形象的熟悉度是否会影响其关注度也是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

猜你喜欢

注视点被试者眼动
眼动仪技术在里院建筑特色分析中的应用
基于眼动的驾驶员危险认知
基于ssVEP与眼动追踪的混合型并行脑机接口研究
基于超复数小波和图像空域的卷积网络融合注视点预测算法
海豹的睡眠:只有一半大脑在睡觉
德西效应
德西效应
儿童花生过敏治疗取得突破
射击运动员的反向眼跳研究
静止眼动和动作表现关系的心理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