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视、映射、示能:北京冬奥会中影像艺术的设计创新

2022-09-18史爽爽,张大鲁

湖南包装 2022年4期
关键词:艺术

影像艺术是20世纪新兴的一种艺术门类,各种学派对影像艺术的起源问题众说纷纭:有的认为美籍韩裔白南准创作的影像装置艺术作品,将电子媒体视为新的媒介,创作出个性化的艺术作品,如图1《电视佛像》和《电子大提琴》奠定了影像艺术的开端;有的认为德国文艺理论家瓦尔特·本雅明把电影摄制艺术看作视觉再现的一种全新的方法,打破了所有现有的传统,展现出新的艺术形式。可见不同时代的艺术门类满足不同时代的群众需求,烙刻一个时代科学与艺术的发展来影响世界。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升级换代,影像艺术通过媒介影响着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艺术逐渐渗透在游戏、影像、医疗、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热度不断攀升。目前,北京冬奥会针对开幕式表演设计了诸多影像艺术作品,在创作理念过程中,创作者们常常把科技艺术视为创作手段,但实际往往会忽略创作本质的思想观念。然而只有合理利用科学艺术与思想观念,才能促使影像艺术在数字科技时代发展趋势下仍然不断地稳步发展。研究拟以北京冬奥会为背景,探索科学技术应用于影像艺术的形式与特点。从中分析录像艺术与影像艺术的异同,以及影像艺术在科学技术辅助下的设计创新。创作者不断尝试各种新技术来突破传统艺术的创作观念,从形态、表现、媒材、理念、空间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突破[1]。

图1 白南准创作的《电视佛像》和《电子大提琴》

1 可视:真实与虚拟

影像的价值取决于不同时代人们的需求,同时也影响着它的用途与功能。在这个过程中,影像艺术借助多种显示器或投影摄制在特定的空间中按照结构展示,也是在此基础上设想与虚拟意象形成一种立体的空间架构。根据影像艺术体验感的重构差异,尤其对于新媒体艺术来说,从影像艺术的“可视性”归纳为两种类型,即真实与虚拟。“真实”影像艺术的空间形态主要通过动态影像与现实场景的结合进行空间的氛围营造,改变了观者对空间环境的沉浸式感受,摆脱观众对于物质空间的束缚,让观者产生真实与虚拟的区别性。在“可视化”的影像艺术叙事中,“虚拟”的影像世界与“真实”世界之间产生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画面中影像是基于影像记录设备的物理性,记录着“真实”世界的一个个物象,因而,艺术家给观者提供的是体现自身世界观和视觉体验的“虚拟”世界。

1.1 真实建构:从跳脱艺术到写实艺术

作为现代新媒体艺术,影像则混杂着真实与虚拟的特性,将影像艺术创作达到摄影般的写实效果,仿佛影像与观者存在着因果关系[2]。曼诺维奇(Lev Manovich)曾将影像的数字化过程称为影像的“元数据化”(metadating)[3],他指出,影像不再是记录真实场景的媒介,而是寻求创新与跳脱的录像艺术或静态摄影。可见,若艺术家在艺术创作的本身过度注重展示的作品效果,往往会忽视作品带给观众的直观感受。所以,当面对一件艺术作品时,艺术家对其表现的重点不仅是情感上的关注,而且对人与人、人与作品之间的表达也极其重要。因此,写实艺术让观者在观看过程中与作品产生互动,进而融入影像艺术的空间场景中,彷如自己沉浸在“真实”的世界里。正如YiLab的作品《Loop Me》,先通过投影设备将舞者舞动的舞姿记录下来,结合计算机实时播放,随后将这些影像投射到舞者身后的大屏幕上,实现真实舞者与虚拟影像共同存在的场景。

在大环境影响下,艺术家们的设计逐渐跳脱出原来拘泥于传统艺术本身的层面,开始将科技艺术放在设计作品的环境中对其进行设计创新。正如“人人都是艺术家”或者“人人都是信息的制造者与传播者”正逐渐成为现实[4]。写实艺术就是将“真实”与“人”“世界”建立联系的首要条件,对于好的艺术作品不能只停留在“艺术”层面的直观感受。今天,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与闭幕式再次让世界的目光聚焦“鸟巢”。张艺谋导演作为首次“双奥”总导演开创了影像技术在大型赛事开幕闭幕仪式的舞美设计,实景与幻影成像相映成辉,形成全新的视觉冲击力与震撼的视听效果。如图2,“冰”在开幕式上作为重要元素贯穿全程,整个场地变成硕大的“冰面”,冬奥会的每个环节都围绕“冰”的元素,这个“冰”既真实又与所见的冰不相同,有关人员研究了大量冰的材质、光泽、纹理等物理属性,进行不断测试、调整、实现“真实”逼真的冰雪效果,再结合屏幕的发光特性与裸眼3D技术,将三维投影投射到表演区域,为观众呈现沉浸式视觉盛宴。

图2 冬奥会开幕式上“冰”元素

1.2 虚拟重构:真实与虚拟的再现

在影像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真实”与“虚拟”之间存在着什么?它们之间联系的重点在于创造出虚拟空间中发生的事件,以场景的真实存在作为一种间隔。具体来讲,首先,在数字影像领域,很多艺术家倾向于电影经验的“真实”与“虚拟”,例如追求精致的画面效果、故事剧情、画面效果的布光效果等。换言之,影像的媒介载体是真实的,影像所表达的是现实场景中的虚拟影像,而艺术家所表达的是某种主观上抽象的概念,这就涉及真实与虚拟的问题。其次,在数字时代背景下,新的媒介方式逐渐改变了影像艺术的呈现方式,使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更加自然,而虚拟性是影像艺术语境下的重要的本质特征之一。因此,这种本质特征无论在静态图片或动态影像,都会对现实景象呈现记录上的功能,但是否还原现实的影像还在探究。当然,没有虚拟现实的作品的影像艺术是不完整的,一切源于真实和非真实之间。

就2022年冬奥会影像而言,虚拟影像不再停留于对真实的摹仿和复制,而是对意境中影像的建构,为观众提供了更加直观的、多维的观看体验。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的“中华之门,吉祥之窗”更是对“门”与“窗”进行打散重构、融合了冰雪元素进行再设计(图3)。“中华之门”与“吉祥之窗”其寓意热烈欢迎世界各国运动员,该影像就是通过大型投影向世界人民呈现中国东南西北各地域的传统文化元素。通过全面优化与灯光配合效果,包括对“中华之门”选取(北京)古今建筑与曹氏风筝、(河北)武强年画、蒙古族图样等中国34个省份行政区为基础的各地域传统纹样元素进行再设计创新,“吉祥之窗”选取纹式花窗、海棠云纹式等中国各地方的窗花纹样元素。其特征在保留传统历史文化与建筑的基础上,通过3D建模技术、立体建筑投影技术、数字媒体影像与媒体装置等技术形成一座虚拟桥梁重新联结时间与空间,重新将传统与未来梳理整合[5]。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将地面及竖屏内容进行虚拟影像与现实场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真实又虚拟的数字影像。不仅展示了中华民间艺术的智慧创造,而且向各国展示中国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

图3 “中华之门,吉祥之窗”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创造者通过想象、联想和设想,建构出一个虚拟意境的时空,对二维或三维的时空进行构想与构建,来创造人为的虚拟时空影像。虚拟改变时间进度的同时往往改变了时间长度:一是通过改变时间进度来改变时间;二是通过改变人们在特定的时间内的经历来改变人们意识里的时间长度。如人们在特定的时间内经历更多的事情,人们会对时间的体验发生改变,从而出现感觉上的视错觉体验[6]。由此可见,对观众而言,影像艺术带给观众的虚拟体验,打破了物理空间对人体观感的羁绊;所谓的“虚拟”并不只是存在于计算机中,而是与真实场景的相互联动,两者可以并行不悖的建构起一个交融了现实的物理空间与虚拟的视听语言的情境[7]。

2 映射:线性与非线性

我们知道创作影像艺术的基本条件是成像设备,影像成像在时间的处理上有更大的弹性:画中画、多层叠等各种科学技术所营造的多种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的重叠交叉、并行的关系,大大丰富了传统影像艺术语言。回顾影像艺术的发展历史,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与发展都不是偶然发生的,这与20世纪末的艺术思潮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由此出现波普艺术、观念艺术、偶发艺术、行为艺术和装置艺术等。对观众而言,影像是人类历史上最真切的画面,它不仅图像真实,而动态影像也与现实世界相一致。著名电影史学家、影评家乔治·萨杜尔评论,“电影是一种重现生活的机器”[8]。这为艺术家从静止的平面向立体和时间的思维转型有着极大的关联,使艺术真正地从二维走向三维、从静态变成动态,这是艺术家从时间和空间环境中艺术思潮的创新。

2.1 线性模式:线性成为影像表现载体的可能

当我们讨论影像艺术的时候,“线性”是无法回避的。所谓“线性”,一是“线元素”。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见的“线”性表现多是概念化的元素“提炼”,在艺术设计领域,线元素呈现多元化特征贯穿于设计领域。设计师无论是绘画、产品、家具、建筑、影像设计的研究创新从未停止,从形态、色彩、材料等方面不断探索线性装饰语汇。亨利·凡·威尔德认为“线是一种力量”,他的作品风格源自于现代艺术对自然的关注以及抽象理解客观世界的新方法。总结运用前人创造的自然图案与造型基础,运用具有力量的曲线提取出简洁优雅的设计语言[9]。二是“按时间的顺序”。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乔托·卡努杜认为“电影是时间艺术”,时间是线性的表现载体,按故事时间顺序或因果关系进行的,将观众的思维定位在开头到结尾的故事情节中。而影像艺术除了传统的线性时间结构外,还呈现线性与非线性、虚拟与真实、形式与观念等形式[10]。德国美学家莱辛认为线性(即时间)艺术是先后的替代和连续观看的,作为影像艺术,不仅具有观看的顺序性(例如摄影作品的先后顺序的观看),也具有观看的连续性(例如影视艺术的观看)。由此不难看出,影像艺术与其他艺术(即绘画、雕塑、行为等艺术)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在于影像艺术的“线性”[11]。莱辛的这一段话非常值得研究:“对于影像艺术,与其说影像所呈现的是某一瞬间的表象,不如说它所呈现给观者的是不同瞬间的连续性”[12]。莱斯·莱文(Les Levine)是最早一批使用便捷式摄像机和电视作为艺术媒介的先锋人物,1968年,他创作了《虹膜》(Iris)(图4),这一录像由3台摄像机——分别拍摄近、中、远景并且与6个监视器组合而成。观众看到自己的影像时,非常惊讶屏幕中自己的样子。且这一行为不仅记录着实时的生活的瞬间,生成了录像作品,与此同时他还拍摄了很多不同连续性的摄像作品,其满足于视听感官的游戏与表演。《虹膜》的核心就在于,他将观众变成核心信息进行作品的展览。

图4 莱斯·莱文(Les Levine),《虹膜》,1968

看过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人一定不会忘记开场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短片中传统与现代设计的交织,实现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它摒弃了大歌舞、大场面,化繁为简、回归素朴的东方美学!开场表演《立春开场如沐春风》如图5,多元化设计的热潮带来了新的设计视角,以10 000 m2的地屏为媒介万物复苏、向着阳光、努力生长、向往美好未来的意义价值,竟然是虚拟的“幻影”!通过对春日小草的发掘与研究,将线性大自然元素融入现代影像造型设计中,不仅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关注,而且弘扬传统二十四节气历史文化。以春风小草为意象,将自然线条进行一系列的设计,创作出具有动态美的线条;更好地捕捉线性艺术的精髓,实现打破平衡又制造出具有动态美的线条。不少人在赞叹大自然的同时,也感叹科技的革新带来艺术形式的变化与发展。

图5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立春开场如沐春风》

2.2 非线性编辑:数字技术对非线性影像的重新编码

就当前数字影像的理解来讲,非线性影像总是给人一种动态之感,无限流动的空间,令场景中充满探索性。进入20世纪80年代,“解构主义”进入大众视野,解构主义大胆突破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设计理念。它提倡分解、间离、缺少等图像的结构、叙事话语系统重新由数字技术进行编码,对影像艺术的立体空间重新定义,为之后非线性设计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13]。以及对影像艺术作品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的点、线、面的各种拼贴手法,及进行置换、渗透等交叉融合的方式——为观众提供了非线性的审美体验。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早期影像艺术通过空间塑造在一定程度上阐述了大自然的复杂性,以及人与自然共生,以现代设计思维的非线性来看是具有前瞻性的[14]。

与文学作品的性质不同,影像艺术是由技术、摄影、摄像、动画等所构成的“复制”手段进行的创作。非线性编辑在影像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技术层面上,通过技术手段创造的局部时空错乱;另一方面表现在结构方式上,反复切换出现的视角、视点等变换,使影像的表现更具有主题与风格。回顾2022年北京冬奥会,如图6的花样滑冰表演赛利用3DAT技术和可视化分析完美演绎了动态美的瞬间,把运动姿态和运动轨迹用点和线的方式重新呈现出来,把不同姿态、不同视点和角度的影像进行重新编码,最终能够很好地展现花滑运动的力量、动感和艺术之美。对全世界的观众而言,它真切地表现出动律之美,不仅真实,而且动态与现实世界相一致。

图6 2022年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表演影像

3 示能:形态与观念的重构

艺术家的创作是一个基于行为表达的影像实践,是一种示能与影像间的行为实施。总结归纳于“示能”,是影像创作者心中的设计表达,重塑了影像艺术的视觉记忆和图像经验。从形态上看,影像一直流传于不同的载体之间,从画框到荧幕再到天幕,成为承载影像的重要载体。雷磊对图像、影像这种媒介进行更多的思考,他认为,“我们需要去解决的,无论是设计还是影像,他的关键问题还是背后你如何看待图像与影像,或者影像艺术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问题。[15]”这需要从哪些方面解决问题,比如说影像艺术的空间感是什么?单屏与多屏影像的意义在哪里?动态影像与静态影像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创作者不断在学习、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3.1 创新形式:以视觉语言为标示的跨界的多维交互

视觉艺术经常被人们简单地理解为艺术风格和形式的创新,但是,如果从根本上去理解艺术的设计创新,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一件影像艺术作品不仅取决于如何运用镜头、剪辑、电脑数字合成技术、制作材料、音效、媒介的融合等各种形式元素,而且需要有新的发现、新的想法和新的意境。也就是说,艺术形式是视觉艺术语言的特征之一,是精神表达的载体。影像艺术作为近现代多元文化的碰撞,影像艺术作品也通过多种介质构建的虚拟空间情境。实际上,影像的吸引力来自于艺术所呈现出新奇的经历或经验,一方面需要摆脱过分技术化作品,另一方面又与技术紧密相关。因而,需要审慎的思考如何利用数字技术的超凡魅力,将影像艺术赋予新的创新性、新的精神内涵、新的生命活力、新的视觉语言和新的审美情趣。而新的影像艺术置入一个全新的艺术表现空间,能更准确、更理想地表达艺术的美学价值。

艺术家们不仅十分关心媒介的形式与语言,也始终把艺术中的内容和思想表达放在第一位,将文化精神与价值观体现在影像艺术的创作中。2022年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表演赛的影像艺术就完美演绎了虚实结合的冰雪世界(图7),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教授吴琼团队规避了内容与思想的表现作品,而是从形式上寻找,以雪花作为切入点创作寻找形式结构中的价值与雪花的潜在意义。雪花经过一次次的对称、变形、更迭、组合、渐变等最后定格在具有中华文化象征的窗花,这一次次的尝试和修改源于对艺术的浓厚兴趣和探索精神,整场表演中雪花是这场光影表演贯穿始终的视觉创意元素,冰面是特殊的画布。借助高科技手段与观众产生互动交流,这将是新时代的影像艺术赋予新的定义。

图7 以“雪花”为视觉创意元素

随着形式与观念的转变,影像也从固定的展示空间进入到流动性的现实空间里。通过数字虚拟影像传递人文情怀、科技展示或是寓意式观念表达,主要对观者建构形态上的空间感知与观念上的情感传递。因此,影像艺术也促进越来越多的艺术创作者进入美术馆、展览馆,将新媒体创作的影像作品与传统艺术的空间环境相融,使得其影像在多重屏幕的投映下,展现出更好的视觉效果。此外,影像也从固定的展示空间(博物馆、时尚橱窗、电影院)进入流动开放的场域[16]。

3.2 突破观念:科技创造艺术的定义

设计的产生源于摄影师观念与审美观的不同,通过运用光影、明暗、色彩、空间、主题反差的变化,摄影师可以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拍摄出不同的效果,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因此,摄影的展现不仅仅是现实的映射与模仿,更是突破观念创造的艺术。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变革,将艺术家认为的“艺术作品的创作是独一无二的”这一观念打破,从这一个方面向人们揭示了影像艺术与技术应用之间的相互性,即科技创造艺术。

相比较过去的艺术作品,当今人们对艺术的首要评价标准是亲临其境的体验,设计者把设计思维与创作观念传递给观众。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冰瀑”环节(图8),从中国传统水墨画到数字影像艺术,从思维方式到表现方式的转变,营造出一种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意境。体现了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艺术与科技美学的观念碰撞,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实现艺术的观念性与技术性,是每一位设计师需要找寻的平衡点和思考点。只有这样才能打破观念的束缚,才能创作出更多优秀与万众瞩目的新媒体艺术作品。

图8 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冰瀑”环节

综上所述,影像艺术的实现需要多领域学科的支撑,以及新媒体艺术与技术的知识支持,以观念性思维与形态化的表现建构出实时的影像艺术。在科技与艺术融合诞生下的影像艺术,是艺术家用技术手段创作的现实影像。然而,这种新的艺术形态却被诸多艺术创作者效仿,在思想观念不断演变的同时,人们逐渐遗忘了艺术的根源,即“现代艺术与艺术”的关系。艺术家若被技术的节奏所影响,其后果会造成复制机械艺术的更迭。当下,应要求设计过程中加强艺术与技术的有效融合,要求突破现有观念建立艺术创作的原点。

4 结语

如果说,早期录像艺术面临的是封闭式、静态化的设计模式。现代影像艺术就是时代发展中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体,因数字技术的更迭升级促进了商业与文娱产业的蓬勃发展。目前中国艺术创作者在影像艺术的表达方式和抒发情感上存在缺陷,形式过于单一或复杂,在影像创作的手法、思维、技术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局限性。对于影像艺术来说,并非技术炫酷就是优秀的艺术作品,更在乎作品本身的内容所传递给观众的情感与表达。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影像艺术作品让全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用“科学技术为媒介,结合传统艺术与思想观念实现设计创新”,通过分析与举例“影像艺术的真实与虚拟、线性与非线性、形式与观念的重新构建”等观点,延伸出影像艺术的诸多实践作品与多种展示方式。结合以上观点分析阐述,影像艺术存在的意义不仅在于科学技术的革新,更在于创作者的思想观念与艺术形态的设计创新,从而为观众带来从未体验过的观影体验。随着科技艺术的迅速发展,观众在追求感性与体验的需求上逐步提升,促使影像艺术在文娱产业、商业文化等领域变得更加多元化、艺术化和普遍化。冬奥会开幕式借助影像艺术的技术手段融合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将成为现代艺术发展的重要方向,这为影像艺术提供了更为开阔的思路。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图5、图7作者编排)

猜你喜欢

艺术
抽象艺术
西方现代艺术的兴起
艺术百家:马 莉
美在《艺术启蒙》
纸的艺术
决定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