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年东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决赛戴资颖与陈雨菲的技战术特征分析

2022-09-18李雯婕展更豪

少年体育训练 2022年8期
关键词:陈雨菲杀球后场

李雯婕,展更豪

(首都体育学院,北京 100091)

2020年东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决赛经过3场的拼搏,最终陈雨菲2∶1战胜戴资颖,拿下个人运动生涯中第1个奥运会女子单打冠军。3局比赛的比分分别为21∶18,陈雨菲胜;19∶21,戴资颖胜;21∶18,陈雨菲胜。本文通过对这场比赛戴资颖与陈雨菲所运用的技战术特征的分析,探讨两人技战术的优缺点,以期为中国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20年东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决赛戴资颖与陈雨菲的技战术特征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中国知网和首都体育学院图书馆,以“羽毛球”和“技战术”为关键词,查找有关的文献资料,将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整合,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

分别通过0.5倍速、1倍速对2020东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决赛(陈雨菲2∶1戴资颖)视频进行观看。通过反复观看比赛,将陈雨菲与戴资颖在此场比赛中所运用的技战术特征进行统计与分析。

利用ExceL统计软件对陈雨菲与戴资颖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中羽毛球女子单打决赛里运用的技战术进行数理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戴资颖与陈雨菲前场技战术的对比分析

在羽毛球技术中,网前技术越来越被人重视,掌握好网前技术能为自身创造更多的机会甚至直接得分。细腻的网前技术能压制对手,迫使对手起球、挑球,为自身提供中后场的进攻机会。统计可知,2020年东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决赛,戴资颖在整场比赛中前场技术运用得最多的为搓放球,占前场技术的41.5%;其次是挑球技术,占网前技术的38.7%。陈雨菲在整场比赛中网前技术运用得最多的为挑球,占前场技术的66.7%;运用第二多的技术为搓放球,占前场技术的27.6%。

在整场比赛中,戴资颖使用得最多的网前技术为搓放球,她用自己细腻的网前技术迫使陈雨菲挑球,给自己创造更多的进攻机会,拿到网前的主动权,且戴资颖非常喜欢使用推挑技术。推挑球介于推球与挑球之间,是在推球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目的在于把球推到对方后场底线以及边线。推挑球具有较高的隐蔽性和迷惑性,它的球速快、弧度较平,容易使对方陷入被动状态。而陈雨菲使用得最多的前场技术为挑球,挑出高质量的球不仅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对手,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戴资颖的进攻。(表1)

表1 2020东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决赛戴资颖与陈雨菲比赛中前场技术运用情况统计表

在战术上,戴资颖球路变化多端、进攻凶狠,采取下压进攻控制网前战术,通过后场的进攻,迫使陈雨菲接杀放网,再用自己细腻的网前技术迫使对方再次起球,再进行新的进攻。而陈雨菲则是防守型打法,通过多拍的防守,使对方疲劳或者重心不稳,再抓住机会进行反攻。

2.2 戴资颖与陈雨菲中场技战术的对比分析

在羽毛球比赛中,中场技术既可以达到由进攻转为防守的目的,又可以达到由防守转为进攻的目的。可以在有机会的时候使用杀球技术对对方造成威胁,也可以在被动时挑出高质量的球,使自身有更多的反应时间来进行之后的防守。

统计可知,2020年东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决赛,戴资颖在整场比赛中使用最多的中场技术为挡网技术,占中场技术的46.6%;使用第二多的技术为挑高球技术,占中场技术的29.5%。陈雨菲在这场比赛中,使用最多的中场技术为挡网,占中场技术的69.9%;使用第二多的技术为杀球,占中场技术的11.3%。(表2)

表2 2020东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决赛戴资颖与陈雨菲比赛中中场技术运用情况统计表

从陈雨菲中场挡网以及戴资颖后场杀球的数据可以得出,戴资颖常常使用后场杀球技术,使陈雨菲挡网并将球放于网前,能够继续给自己创造下压进攻控制网前球的机会。陈雨菲的防守能力很强,能够通过其他中场技术来调动戴资颖,使其在不断跑动位置的过程中进行进攻,而逐渐产生失误。陈雨菲能迅速抓住机会进行进攻,达到守中反攻的效果。

2.3 戴资颖与陈雨菲后场技战术的对比分析

后场技术是羽毛球项目中得分的主要技术,主动技术可以分为高远球、吊球以及杀球,被动技术则有抽球。高远球在比赛中可以起到很好的过渡、防守、限制作用,高远球的高度高、飞行时间长,能有足够的时间准备下一拍;吊球速度快且球离网近,能使球快速地到达对方的前中场,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杀球是很多运动员进攻得分的主要技术,通过高质量的杀球,将球杀至对方的中后场以及近边线处,能给对方造成较大的威胁。除了掌握这几个技术,动作能够达到高度一致,也是迷惑对手的一大法宝。

统计可知,2020年东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决赛中,戴资颖使用率最高的后场技术为杀球,占后场技术的41.8%;使用第二多的技术为高远球,占后场技术的31.1%;使用第三多的则为吊球,占后场技术的25.8%;使用第四多的为被动抽球,占后场技术的1.3%。而陈雨菲最常使用的技术为高远球,占后场技术的41.5%;其次为吊球和杀球,分别占后场技术的33.9%和24.1%;最后为被动抽球,占后场技术的0.5%。(表3)

表3 2020东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决赛戴资颖与陈雨菲比赛中后场技术运用情况统计表

在3局比赛的后场技术中,戴资颖使用最多的为杀球,其次为高远球,而陈雨菲使用最多的技术为高远球,其次为吊球。高远球的轨迹高且远,不容易被对手抓住机会进行攻击。在第三局中,戴资颖增加了杀球的频率同时也保持住了使用高远球的频率,一方面增加了进攻,另一方面也更好地调动对手,通过多拍来控制住主动权的同时也给了自己更多的调整时间,从中找准时机再次进行进攻。陈雨菲利用自己的强防守能力和充沛的体力,运用快速的平快球以及吊球,再结合网前的搓放,通过多拍来调动戴资颖使其来回跑动,最后再抓住其回球质量不高的机会,进行突击。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2020年东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决赛中,戴资颖前场运用最多的为搓放技战术,通过搓放为自己制造进攻机会;陈雨菲运用最多的是挑球技战术,通过高质量的挑球压制住戴资颖的进攻,再从防守中找突破口。

3.1.2 根据2020年东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决赛中场数据可以得出,戴资颖常使用杀球进行进攻,而陈雨菲通过挡网拉开戴资颖的跑动距离,调动戴资颖从而达到守中反攻的目的。

3.1.3 2020年东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决赛后场时戴资颖主要以杀球来进攻,陈雨菲常使用高远球以及吊球配合网前的搓放进行突破。

3.2 建 议

3.2.1 在比赛与训练中,建议陈雨菲加强进攻意识,提高网前搓放球的细腻程度,减少挑球,尽可能减少给对手制造进攻的机会,且应加强自身的进攻能力,在防守中寻找突破口。其可以多利用平抽球以及积极变换球路来打乱对手的节奏。

3.2.2 戴资颖在比赛中搓放技术的使用率是最高的,同时得分率与失误率也较高,因此她需要提高网前技术的稳定性,减少主动性失误,除此之外,还应提高自身的体能。

猜你喜欢

陈雨菲杀球后场
陈雨菲:跨过难关 寻光前行
一个偷发后场引发的争论
中外羽毛球混双运动员不同区域杀球分布及效果研究
陈雨菲 中国一单成长记
混双面对女生时你会怎么打
后场头顶之后场头顶高远球技术
核心力量在羽毛球后场腾空杀球技术中的重要作用
陈金赛后“记者”“指导”无缝切换
近年内西班牙国家队防守战术分析
关于杀球的一些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