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闻摘录
2022-09-17
暗处不欺隐
当一个人独处时,少了外在的约束和他人的监督,道德修养“存乎一心”,此时最见修为。明代洪应明在《菜根谭》中写道:“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末路不怠荒,才是真正英雄。”
“暗处不欺隐”,是一种根植于内心的修养,一种无须提醒的深刻自觉,一种时时用道德和法纪约束自己的崇高境界。作为一种高度自律的状态,这既是个人修为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员干部党性原则的有效检验。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说,真正的共产党人即使在“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身为党员干部,应当强化自我约束,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时时处处不悖原则规矩,不失自律底线。
以耐烦为要
“大凡事,只得耐烦做将去。”《朱子语类》记载,朱熹曾告诫弟子,遇事必须得耐烦去做,否则,事情就注定做不成。明代理学家、户部尚书耿定向也在所著《耐烦说》中言:“而耐烦者,众善之所由集也。故曰耐烦为要。”把耐烦视为成就一番善政美德的重要原因。
耐烦是一种态度。对党员干部而言,公务千头万绪、纷繁复杂,能够耐烦理事更是必需的操守品质。面对各种复杂局面和风险挑战,党员干部要扑下身来、沉下心来,把耐烦体现在干事创业的具体实践中。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发扬“工匠精神”,提升工作的精细度。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态,多做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把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真正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桩桩落实、件件办好。
庄稼养根,育人养心。
——所谓教育,就是对“根”的教育、“心灵”的教育,只有“根壮”“心灵好”,才能“枝粗叶肥”
儿时仰星光,举手若能摘。于今七尺身,天高不可即。
——语出网络诗人杜随。我们越长大,越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灵感是留给业余爱好者的。
——各行各业的顶级高手,他们所依凭的从来不是天赋、灵感,而是不断学习、重复训练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现在”永远是最好的时机,行动是最好的开始
你幸福吗?
我很努力。
——关于“幸福”最好的回答。只要努力,就不后悔
遇事找外因,十年都是一个样子。遇事找内因,每天都是新的样子。
——向内审视的人最清醒。一个人如果失去自省的能力,就看不到自身的问题,也就不会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