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浦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中转站的因缘际会

2022-09-17周敏华许清原

今古文创 2022年34期
关键词:合浦汉武帝岭南

◎周敏华 许清原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湖北 黄冈 438000)

一、前言

汉武帝时,开启陆上及海上丝绸之路,使我国的版图得以向西及向南更加扩展。陆上丝绸之路的开拓,是为对付北方的匈奴;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则是因匈奴时时南下,导致陆上丝绸之路受阻,便不得不向南开发一足以通往东南亚,甚至远至印度、斯里兰卡的海上丝绸之路。其中贯通灵渠,北可抵达长安,南可通至北部湾的合浦,便成了海上丝绸之路的首选。然合浦何以能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下文将依其历史发展脉络,进行逐步地分析和探究。

二、合浦郡的开发史溯源

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在岭南设置桂林、象郡及南海三个郡。秦末,戍守岭南的秦尉赵佗趁机割据,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设立三郡后,除了派遣官吏前去治理,还“秦徙中县之民南方三郡,使与百粤杂处”。这是秦以诏令,命汉中之民迁往岭南的第一批中原移民。接着秦始皇三十三年(BC214),“又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秦将逃亡的罪犯、入赘的男子及商人全数招来,部分作为攻取陆梁地的兵源,另一拨则派去戍守桂林、象郡及南海三郡。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被征召,除了逃犯、赘婿和商人外,也包含了有罪被贬谪的官吏。此外,商人的情况更糟,据《汉纪七》记载:“秦皇先发吏有谪及赘婿、贾人,后以尝有市籍者,又后以大父母,父母尝有市籍者,后入闾取其左。”商人若已在市集里登记户籍,还要追溯其祖父母和父母,若亦同样也有登入市籍,便皆得一并发派至岭南。秦始皇下了这道严酷诏令,除了为同化当地的百越之民,使百越之民可更便于管理;此外,将岭南视为南方对外港湾的重要军事要地,得派驻足够的兵源,也是其中极重要的原因。

除了派遣五十万大军,秦时派去的罪犯、谪官、赘婿及商人,也更是难以计数。当时岭南的农业并不发达,军队虽能发展屯田,但发挥的程度仍极有限。当然,他们也绝不可能束手无策地待在岭南,除了带进许多先进的中原文明和进步的生产技术,此地盛产南珠,更成了最受南下移民欢迎的重要产业。

西汉武帝时,南越国发生叛变。南越国第一任王赵佗去世后,朝政便一直由吕嘉所辅佐。吕嘉先后辅佐了赵胡、赵齐,至第四代赵兴,朝政几乎已完全把持在其手中。为了夺回政权,赵兴便决心归顺大汉,却遭吕嘉全然反对。汉武帝于是派韩干秋领兵二千,前去协助南越王赵兴以对付吕嘉。孰料消息败露,吕嘉不仅胆大包天地领兵入宫杀掉南越王赵兴及樛太后,还将大汉所派去的两千士卒给全数歼灭。这事引发汉武帝极度震怒,元鼎五年(BC112),汉武帝便派路博德领兵十万,以平定吕嘉叛变。

吕嘉见路博德领军前来,自知不敌,即潜逃至海南;路博德大军于是兵分两路,从合浦及徐闻县出发,一击而捕获吕嘉,南越国至此结束。元鼎六年(BC111),汉武帝将岭南三郡改置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等七郡。其中“交趾”“九真”及“日南”,今属于越南的中、北部。吕嘉被灭、收复海南后,汉武帝又于元封五年(BC105),在海南设置儋耳、珠崖两郡,至此西瓯骆越地区已完全纳入至大汉版图。

合浦郡的范围跨及三处,南到海南岛,东到广东的开平、新兴,西到广西的东兴北仓河口以西。汉代的合浦郡,包含今两广二十七个县市,地域长达十万平方公里。

汉武帝设合浦郡后,在郡内设置了五个县:“徐闻、高凉、合浦、临允、朱卢。”当时合浦郡人口,据《汉书·地理志》载,汉武帝时共有:“户万五千三百八十九,口七万八千九百八十。”这将近八万的合浦郡人,尽管为数不多,却在我国海上丝绸之路上扮演了极重要角色,令小小的合浦,成了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

三、合浦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史料依据

合浦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并不代表一切的商贸往来,都在此进行。其实,合浦只是大汉王朝与东南亚各国商贸往来的中转站,其在史上之所以能扮演这重要角色,主要还是因北方陆上丝绸之路时遭匈奴入侵,导致丝绸之路常被迫断绝。为了解决困境,汉武帝于是在南方的合浦,另辟一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关于这段历史,《汉书·地理志》记载得相当详尽。

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又船行可二十余日,有湛漓国步行可十余日,有夫甘都卢国,自夫甘都卢国船行可二月余,有黄支国,民俗略与珠岸相类,其州广大,户口多,多异物。自武帝以来皆献见,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流璃,奇石异物,赍黄金杂缯而往。所至国皆禀食为耦,蛮夷贾船,转送致之。亦利交易,剽杀人,又苦逢波溺死,不者数年来还。大珠至围二寸以下,平帝元始中,王莽辅政,欲耀威德,厚遣黄支王,令遣使献生犀牛,自黄支船行可八月,到皮宗。船行可八(二)月,到日南,象林界云,黄支之南,有已程不国,汉之译使自此还矣。

汉武帝元封元年(BC110)起,即派遣能翻译外语的太监(黄门),招募相关人员以组成船队,从合浦郡的徐闻(今广东徐闻县)、合浦县(今广东合浦县)、日南(今越南平治省北部)三个港口,或经合浦出北部湾,沿着海岸线,顺着中南半岛经泰国、马来西亚(都元国)、苏门答腊、缅甸(邑卢没国)等地,最远可航行至印度洋的黄支国。黄支国即今印度的康契普拉姆,最后抵达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再由斯里兰卡返航。

合浦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除了文献已有记载,2002年9月至2003年4月及2011年11月至2012年1月,广西文物工作队、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及合浦县博物馆,于“合浦县城东北方向约11千的石湾镇大浪行政村古城头自然村”,所发掘的大浪汉城遗址,其中遗址西门设置的内海码头(图1),据考古人员描述:“地层叠压清楚,虽经漫长岁月,夯筑的弧形平台、台阶及伸出江面供停靠船只和装卸货物的‘船步’等都清晰可见,与现代沿江伸出水面的小型码头相类。”合浦大浪古城遗址西门码头的出土,更加证实合浦确曾担负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重责大任。

图1 大浪古城发掘位置图⑫

四、合浦所以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中转站关键

合浦并不产丝绸,何以能装载满船的丝绸及珍珠,去进行海上丝绸贸易?其实,合浦只是个中转站;但合浦也会将中原最爱的南珠,拿到长安去贩卖,贩卖所得,再购置东南亚各国最爱的丝绸,以运至各地去贩卖,或带回各国的奇珍异宝,琉璃、玻璃、低温陶壸和玛瑙等。

每年十月,合浦商船顺着东北季风,将丝绸运往至东南亚各国,再用丝绸换取玛瑙、琥珀和玻璃等。合浦自古以来即是个天然良港,北部湾海底平缓,海面开阔,附近的雷州半岛、海南岛及北海冠头岭等,皆可阻风挡浪,使合浦港更适宜船只停靠。每年十月左右,由大陆刮向海洋的东北季风,及每年四至五月,由海洋刮向大陆的西南季风,可为船只的起航和返航,提供最足够的动力。加上北部湾海域冬季和夏季截然相反的海流方向,使远航船只可顺风顺水地沿着海岸线远航。

合浦为何能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站?关键便在:汉武帝时路上丝绸之路屡受匈奴侵扰,便决定开辟一条由合浦港出发,沿北部湾海线,经马来半岛到达印度和斯里兰卡的远洋贸易线,整个航程的往返约要三年。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挖通灵渠,开凿灵渠后,可连接湘江和漓江,以打通南北水路交通,粮草得以经水路往南运,为秦王朝统一岭南提供具体保证。俗话言“灵渠”可通三江、贯五岭,灵渠上通湘江,下连漓江,使岭南与中原可形成联系。汉武帝时,发现灵渠可成为进入合浦的交通要道之一,从长安出发,沿着沔水以进入长江,再由长江走洞庭湖和湘江,便可进入至灵渠。灵渠可连接漓江,再进入北流江。从北流江转陆路过鬼门关。鬼门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流市,为当时通往钦州、合浦、雷州半岛、海南的必经之地。许多由中原进入至岭南之人,受不了鬼门关的瘴气,故而有“十人去九不还”之说。后来人们以为“鬼门关”之名不吉利,便改名为天门关。过了天门关后便可入南流江,顺流而下,即可达合浦郡。

关于中原与合浦联系的通路,潘琦先生又做了考证,另理出三条水路。

合浦北上交通非常发达,全境有三条水路通向中原,第一条是中原水路,灵渠开通之后沿长江水系,由湘江通过灵渠,进入桂江到西江进入北流江再通过桂门关(鬼门关),沿南流江到合浦。这是中原货物出海的必经之路。第二条是红水河水路,沿南流江到合浦。古代云、贵、川的一些货物都要运到合浦为海运出口。今天把广西作为西南出海大通道,也是基于这种历史渊源。第三条是左右江水路,沿左右江南下,从龙州、崇左、扶绥等地,入郁江,到北流江再到南流江到合浦。

西汉时期,合浦是我国南方通西南地区重要的出海港,也是中原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重要交通枢纽;另合浦的采珠业,更是带动海上丝绸之路的最重要因素。刘歆的《西京杂记》载赵飞燕被册封为皇后时,其妹赵合德所赠“襚三十五条”,其中即有“合浦圆铛”。(晋)傅玄《傅子》:“必须南国之珠而后珍。”晋人葛洪的《抱朴子·袪惑篇》也强调:“凡探明珠,不于合浦之渊,不得骊龙之光。”合浦南珠自汉、晋时期,便已被视为稀世珍品,除了在国内极受欢迎,也成了出口贸易的重要珍品。

合浦南珠品质之盛,在史上还形成了“合浦珠还”的典故。据《后汉书·循吏传·孟尝》载:“(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址比境……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合浦相当是一个内海,相对比较封闭,海洋洋流较弱,南流江在此入海,成为淡水及咸水的交接地,故而非常适宜养珠。

先民在合浦开发了海洋经济,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也便由此出发。合浦以出产南珠闻名,南珠为合浦带来财富,是在灵渠开通之后。合浦郡沿海盛产珍珠,所产之珠圆润而大,色泽又相当纯正,倍受海内外欢迎。合浦农业并不发达,当地居民只以采珠为生,再以珍珠向邻郡交趾交换粮食。熟料,被派至合浦任职的若干官吏,见采珠收益极高,便巧立名目以盘剥珠民。这群贪腐的官吏,完全不顾珠蚌的生长规律,一味地要珠民去捕捞,导致珠蚌逐渐迁移到邻近的交趾郡,使合浦能捕捞的珠群越来越少。直到东汉顺帝时,差遣孟尝到合浦任郡守,其为政十分清廉,不仅与民休息,教导农业生产,还限制采珠。经孟太守的努力,珠群如同得到感召,不到一年,原迁到交趾的珠蚌随之回到合浦珠池,百姓便因此可安居乐业,此即是“合浦珠还”的典故。

除了南珠,合浦亦是重要的军事重要基地。平定吕嘉之祸,合浦即是重要的军舰出口港,单是这一点,合浦便足以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提供极重要的安全保障。

五、结语

汉武帝时,除了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也令卫青、霍去病等打通河西走廊,开通了陆上丝绸之路;但北方的匈奴屡屡南下入侵,使陆上丝绸之路常不得安宁,于是汉武帝只得另辟海上丝绸之路。此时,南越国又值叛乱,汉武帝除了派遣大军平叛,也收回岭南之地,并在岭南共设置九郡。至此,不仅我国岭南版图更加扩大,于岭南设置的合浦郡,还成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合浦因着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洋流的自然条件配合,使船只可沿着港湾向东南沿海航行,以将我国的丝绸、珍珠等货品,最远运至斯里兰卡。到了东汉,造船技术更加发达,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地位逐渐被番禺所取代,合浦才因此而退出了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历史舞台。

①(东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高帝纪(卷1下)》,中华书局1970年版,第73页。

②(西汉)司马迁撰:《史记·秦始皇本纪(卷6)》,中华书局1970年版,第253页。

③(东汉)班固撰:“夏于是天子遣千秋与王太后弟樛乐将二千人往,入越境……四月,南越王相吕嘉反,杀汉使者及其王、王太后。赦天下。”《汉书·武帝纪(卷6)》,中华书局1970年版,第186页。

④(唐)颜师古注:“元鼎六年,定越地,以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郡。”《汉书·五行志(卷27中之下)》,中华书局1970年版,第1430页。

⑤(东汉)班固撰:《汉书·地理志(卷28下)》,中华书局1970年版,第1628页。

⑥(东汉)班固撰:《汉书·地理志(卷28下)》,中华书局1970年版,第1628页。

⑦(东汉)班固撰:《汉书·地理志(卷28下)》,中华书局1970年版,第1671页。

⑧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合浦县博物馆:《广西合浦县大浪古城址的发掘》,《考古》2016年第8期,第49页。

⑨潘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国·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刍议》,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⑩(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循吏传·孟尝(卷76)》,中华书局1970年版,第2473页。

⑪潘琦:《海上丝绸乲路研究:中国·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刍议》,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⑫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合浦县博物馆:《广西合浦县大浪古城址的发掘》,《考古》2016年第8期,第42页。

猜你喜欢

合浦汉武帝岭南
岭南荔枝红
汉代岭南考古学特征拾零
归来还看自家山
——林丰俗与岭南山水画语言探索专题展
到树上摘去年的梨
汉武帝好推理
最早记载合浦的文献之我见
你知道或不知道的合浦
树为何名
合浦还珠
古老的皮影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