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森林野生食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2022-09-16邵凯先杜继鑫陈明国黑龙江省鸡西市胜利林场黑龙江鸡西158100
●邵凯先 杜继鑫 陈明国(黑龙江省鸡西市胜利林场 黑龙江 鸡西 158100)
森林不仅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还是人类、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森林中蕴藏着大量的野生食用植物资源,具有较高的养生和保健食用价值,污染少,倍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结合鸡西市国有林场森林野生绿色食品资源保护、培育、开发和利用情况,对鸡西市森林野生食用植物资源展开了调查与研究[1]。
1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鸡西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处N 44°57'~45°29',E 130°24'~131°05',森林总面积7.2万公顷,覆被率45.1%。地处完达山、张广才岭和老爷岭交合地带,土壤以暗棕壤为主,植被属长白山系植物分区。低矮山区和丘陵地带由于人为活动已无原始的迹象,除以落叶松、樟子松、红松为主的人工林外,多由次生林所代替,还有零星分布的三大硬阔林。
鸡西市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少雪,春季短暂回暖快,夏季温湿多雨,降雨集中,秋季降温迅速多早霜。年平均气温3.6℃,年最高温度37.1℃,最低温度-35.1℃,大于10℃活动积温2543.4℃,平均无霜期139 d,平均日照时数2748 h,平均降水量545 mm,平均结冻天数160 d。
2 调查方法
一是深入森林野生食用植物萌芽生长地段收集照片,查阅资料进行专业调查;二是于每年清明节至端午节期间,与入山采集山野菜者交流经验;三是到山野菜销售市场和专营食品店展开调查。
2.1 调查区域
鸡西市胜利林场、和平林场、前进林场、柳毛林场、麻山林场、大同林场和矿务局林场的荒山、荒地。
2.2 外业调查方法
在2019—2021年每年夏季开展野外调查,每次外业调查开始前,首先在试验地林相图上随机布点,尽量覆盖整个林场区域,沿沟塘草甸、坡位布设踏察线路,沿途记录植物种类并收集照片存档[2]。
3 调查结果
经调查,鸡西地区森林野生食用植物按茎的形态,有木本植物16种,草本植物44种;按照食用部位,有嫩芽可食用植物42种,果实种子可食用植物16种(表1)。
表1 鸡西市森林野生食用植物名录
续表1
续表1
4 结论
4.1 森林野生食用植物采集期
森林野生食用植物采集期因植物种类和生长发育阶段各异。民间传统观点认为,采集期从植物萌发至端午节最佳,由于随着植物生长发育,植物本身会产生不同含量的生物碱类物质,人食用后会引起食物中毒现象,因此,端午节过后一般不再采集食用。蕨类植物种类繁多,除依据上述采集期采集外,鉴定蕨类植物是否可食用的办法是,将植物茎部剖开,除含有两根纤维的蕨类植物外,其他均不可食用[3]。
4.2 培育、开发、利用价值
近年鸡西市围绕转型发展这条主线,积极做大做强煤炭、石墨、绿色食品和生物医药“两黑一绿一药”四大主导产业,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森林野生食用植物资源的调查与研究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提供了森林野生食用植物种类、采集时期、食用部位等理论依据,弥补了山野菜种类识别、盲目采集误食空白,为林区经济绿色食用山野菜开发开拓出一条新路[4]。
猜你喜欢
——鸡西市城子河区树英小学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