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人大:让工作紧贴民心更近民意
2022-09-16刘家强
□赵 伟 刘家强
换届以来,枣庄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立足人大职能,精准服务大局,着力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枣庄实践”,努力打造“为党为民、依宪依法、创先创优、有为有位”四位一体的枣庄人大品牌。
坚持“开门立法” 凝聚民意“最大公约数”
问需于民下好“先手棋”。今年,枣庄市人大常委会从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入手,选定了营商环境、烟花爆竹、物业管理等项目开展立法。为解决好企业和群众经常反映的到政务服务中心办事不方便、工作时间没空办、休息时间没处办的难题,该市在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中规定,市、区(市)人民政府设立统一的政务服务中心,实行政务服务事项综合受理、集中办理、帮办服务;镇(街道)设立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设立便民服务站,提供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延伸服务。推行“午间不断档·全年不打烊”服务,以错时、延时、预约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办理的模式,让群众随时办理各类事项,切实满足社会需求。
问计于民创新“多路径”。枣庄市人大常委会把创新立法公开征求意见机制作为提升立法水平的重要手段,采取新闻发布会形式启动立法,开通立法征求意见专用程序“立法民意直通车”,将基层立法联系点扩充至16个,实现“五区一市”全覆盖,进一步畅通拓宽了立法联系渠道。依托原有立法咨询专家库,公开择优选聘23位立法咨询专家,升级改建“立法专家智库”,进一步夯实高质量立法的人才智力支撑。
7月8日,枣庄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中心(家站室)建设现场会
问效于民贯通“后半篇”。对现行地方性法规实施情况适时开展执法检查,分年度组织“回头看”,确保法规执行不落空、不走样。积极探索建立立法效果评估和动态维护机制,充分吸纳法规实施主体和对象、人大代表、基层群众意见建议,确保出台的法规既管用、又好用。
突出“靶向监督” 提高群众“民主获得感”
把好监督重点。枣庄市人大常委会把确定监督项目作为“头道工序”,坚持“为民监督、由民监督”,聚焦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实施、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事项,精选议题,让监督工作更贴民心、更接地气、更加彰显民主。
改进监督方式。建立健全立法规范、监督推动、上下联动“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合力推动营商环境优化。采取联动监督、“同台亮相”形式,开展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专项监督,一并听取审议公检法司专项工作报告,促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实行“一线工作法”,采取“四不两直”现场督查、线上征求代表建议、“一对一”访谈等方式,深入开展锂电产业发展、安全生产“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双十镇”建设等一系列视察调研和执法检查。在环保法执法检查中,创造性实施“3+N”协同式执法检查新模式,即在执法检查组成员、行业监管部门人员、生产经营单位3类人员参加的基础上,邀请环保领域专家、人大代表、第三方服务机构、群众代表等“N”类人员协同执法检查工作,全面掌握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切实发挥执法检查“法律巡视”利剑作用。深化新闻发布制度,今年先后围绕环保法执法检查、安全生产“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专项监督等召开新闻发布会,加深全社会对人大工作的关注和了解。
创新监督机制。山亭区人大常委会首创“履职亮屏、靶向监督”新路径,通过年初亮诺承诺、年中亮效问政、年末亮绩评议,对政府组成部门实现“监督对象全覆盖、监督内容全过程、监督流程全闭合”,让人大监督更全面、更立体,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直观、更具体。
建设“实践基地” 服务代表“履职全周期”
建设“三级平台”。枣庄市人大常委会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人大代表政务服务联络站,创新建立“民呼我应、代表在行动”机制,打造“我和代表聊聊天”品牌,为全市人大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中心建设作示范。目前,枣庄市共建设基层实践中心(家站室)516个,各级人大代表全部就近编组参加活动。市人大代表政务服务联络站自6月27日设立以来,共有32名省、市人大代表进站履职,为群众提供服务近60人,解决难题近20件。枣庄市三维技术有限公司为拓展业务,亟需申请名称变更,在网上自主申请时遇到具体政策问题无法办理。企业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后,代表与窗口负责人一起研究解决方案,积极与省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最终得到妥善解决。企业负责人高兴地说:“这多亏市人大代表政务服务联络站,解决了困扰企业发展的难题。”
6月23日,枣庄市人大常委会在龙潭公园人大代表之家举行基层立法联系点授牌仪式
落实“四项措施”。完善管理机制,健全对群众反映事项“收集—整理—转办—跟踪—反馈—评价”全生命周期闭环运行机制。推行“三日四周”法,为各级人大代表全年集中履职设定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加强督查指导,跟踪了解指导基层实践中心(家站室)建设和活动开展情况,协调解决具体问题。严格考核制度,开展基层实践中心(家站室)“星级”评选,推动建设、管理、运行提质增效。
开展“五大工程”。实施“素质提升”工程,编印《新时代人大代表履职百问》,对新一届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进行多层次、立体式、全覆盖的履职培训,提升代表履职素质。实施“联系群众”工程,采取“一站+N点”模式,组织代表倾听群众呼声,建立代表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制度,创办专刊不定期编发各级人大代表日常履职收集到的民意民智民情,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信息参考。实施“述职评议”工程,有计划地组织代表任期内进行述职。实施“主题行动”工程,围绕“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文明城市创建等主题,组织开展视察、检查、调研等活动,充分发挥代表议事督政作用。实施“代表进网格”工程,依托人大代表之家“一中心多站点”和社会综合治理网格,推进代表工作与社会综治工作深度融合,使各级人大代表在密切联系群众中有身影,在推进中心工作中有担当,在保障民生改善中有行动,在加强社会治理中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