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地理学课程开设及课程设置问卷调查
2022-09-16董艳梅
董艳梅
(南京体育学院体育产业与休闲学院 江苏南京 210014)
体育地理学是从体育学和地理学两大学科中孕育发展、交叉形成的综合性新兴学科,是研究体育地域空间及其系统的影响因素、动力机制、网络结构、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并规划其未来的科学,其实质是对体育“人地关系”问题的研究。在人类社会早期,无论是古希腊荷马史诗《伊利亚德》《奥德修纪》,还是中国《诗经》和蒙古《格萨尔传》,都已经开始有了体育地理的相关记载,直到20 世纪50 年代,地理才作为一种影响因素被纳入运动训练科学的研究范畴。20世纪80年代,以美国学者John Bale的《体育与地点》《体育地理学》两本著作和Rooney 主编的刊物《体育场所:一本国际性的体育地理杂志》的出版为标志,体育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诞生。
20世纪80年代,体育地理学的相关思想和研究方法开始逐渐传入我国。随后,以上海体院为首的一批运动训练专家、学者开始将体育地理学研究思想和方法应用于我国田径运动训练的相关研究中。体育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开始萌芽。实践中,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就一直高度重视地理因素对体育项目空间布局的影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均高度重视区域体育地理空间协调发展的问题,如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形成东、中、西体育良性互动发展格局”。2021 年,国家《“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提出“推动体育融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体育协调发展”等政策。此外,一些地方政府联合制定了区域内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的规划,如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政府部门联合制定了《京津冀体育产业协同发展规划》;以上海为首的长三角等地政府部门联合制定了《长三角体育一体化协作协议(2021—2025)》等。这些政策对区域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但现实中体育产业发展仍存在地域不均衡和产业项目不平衡的矛盾,城市体育空间供给不足与居民体育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体育地理学相关理论指导。事实上,作为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体育,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地理环境有着无法割舍的联系,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然和人为地理环境直接决定体育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而体育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差异化表现形式又能一定限度上反映出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所以有必要从地理学视角观察和研究体育地理系统,探寻体育地理单元的形成发展、分异组合、划分合并和相互联系规律,因地制宜地进行区域体育发展战略和规划,最终实现区域体育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协调发展。而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均需要体育地理学相关学科理论知识的支撑。但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大部分体育院校的体育专业学生培养计划方案中均没有体育地理学课程,且体育专业大部分学生在高中就没有学过地理相关知识。因此,体育专业毕业生实践中多从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视角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欠缺地理学的思维逻辑体系,但对地理问题的忽视可能会带给人类本可避免的重大灾难。2021 年5·22 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事件很大部分原因就在于竞赛组织方在赛事组织管理中忽视了地理气候对赛事造成的影响。因此,地理环境因素也一度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此背景下,该研究就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对地理学相关知识的了解及掌握程度、兴趣点及体育地理学开课意愿等情况展开调研,以期为体育院校体育地理学课程的设置及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 研究设计
在对部分专家进行体育地理学相关问题访谈基础上,设计了此次调研问卷。问卷调研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即学生个人基本信息情况、课程开设必要性、课程设立,共10 个问题,其中9 个单选题和1 个多选题。该问卷调研时间为2022年3月,在问卷星平台,以无记名电子问卷的形式发放和回收,最终收回有效问卷240份。
2 体育地理学开设的必要性
2.1 体育专业学生对地理知识了解较少
240名学生参与了“你高中选修地理这门课吗?”的问卷调研。结果显示,有80.42%的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学习过地理课程,仅有19.58%的学生在高中学过地理(见表1)。这一现象说明,参与调研的体育专业学生对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几乎没有进行系统的了解和学习,地理专业基础知识薄弱。
表1 高中是否选修地理课
240名学生参与了“你进入大学后有没有听说过体育地理学?”的问卷调研。结果显示,有72.92%的学生进大学后没听说过体育地理学,仅有27.08%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听说过这门课(见表2)。以上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学生不仅在中学阶段对地理知识知之甚少,而且在进入大学之后对地理相关学科知识接触得也较少。但客观事实是体育既与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等自然地理学相关,也与经济地理学、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等人文地理学相联系,地理时刻影响体育的生产和生活。因此,从这方面看,有必要开设体育地理学这门课。
表2 进入大学后是否听说过体育地理学
2.2 体育专业学生对体育地理学兴趣程度高
240 名学生参与了“对体育地理学是否感兴趣”的问卷调研。结果显示,对体育地理学有兴趣和非常有兴趣的学生占62.09%,而没有多大兴趣,甚至没有任何兴趣的,仅占9.58%(见表3)。由此可见,体育专业学生对体育地理学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希望能够学习体育地理学这门课程。因此,从兴趣程度看,有必要开设体育地理学这门课程。
表3 对体育地理学的兴趣
2.3 有益于拓展体育课程
240 名学生参与了“本课程与体育关系”的调研。结果显示,有94.17%的学生认为体育地理学与体育相关,有益拓展,仅有5.84%的学生认为体育地理学与体育不大相关,没有必要开设(见表4)。可见,学生认为体育地理学并不是一门在原有体育学知识体系基础上,简单地增加一些地理内容的学科,不是数量上的改变,而是一门从体育学科中独立分化出来的专业性较强的学科,是对原有体育专业学科体系质量的改善和提升,是对体育课程的有益拓展。从体育学科高质量发展视角看,同样有必要开设这门课程。
表4 体育地理学与体育的关系
2.4 期望提升体育地理相关知识水平和体育空间规划能力
240 名学生参与了“开设体育地理学这门课,你期望通过本门课学习获取哪方面知识与能力”的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希望通过体育地理学的学习了解“体育与地理环境的关系”(84.58%)、群众体育地理(72.92%)、竞技体育地理(68.75%)、体育产业地理(65.83%)的认识,提升“体育区域规划能力”(61.25%),有以上5项能力需求的学生人数均大于60%(见表5)。事实上,地理对体育的影响,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客观存在,但长期以来,人们在体育生活和生产中对地理的影响关注度较低,对相关知识几乎不了解或很少了解,而学生对上述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体育专业学生在未来体育工作和生活中更科学地认识和评价地理对体育的影响,特别是地理对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以便能对体育生产和生活进行更加科学的规划。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有必要开设这门课程。
表5 学习体育地理学期待获取的能力
3 体育地理学课程设置分析
3.1 课程性质适宜定为专业拓展课
240 名学生参与了“课程性质问题”的调研。结果显示,有52.08%的学生认为体育地理学应为专业拓展课(见表6)。拓展课程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为了弥补现有课程的不足而延伸出来的一门课程,是对专业核心课程的有机补充,学科教师通过课程去解决学科规划中出现的不足和问题。目前,体育专业学生主要从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视角去学习和理解体育专业相关课程知识,学科体系中没有进行体育地理相关学科知识的课程安排,但地理纬度、经度、海拔等自然地理因素及不同地区人文社会因素等都会对体育的生产和生活产生正向或负向的影响,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地理因素为人类的体育生活和生产服务,将提高效率,避免一些不必要损失。如高原训练就是正向积极运用的影响,而2021年5·22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事件则是忽视地理因素影响而造成的灾难。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体育学科素养,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体育院校在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应在现有教材基础上,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寻找体育地理教学资源,自主开发体育地理相关课程。
表6 体育地理学课程性质
3.2 课程开设时段适宜设置在大学一年级
240 名学生参与了“课程开设时段问题”的调研。结果显示,有71.67%的学生选择在大一开设体育地理学这门课程(见表7)。主要原因是被调查的体育专业学生大部分在高中都没接触过地理,没有地理相关的基础知识,而体育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个优秀的体育专业学生应该能利用多学科知识去认识和解决体育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遗憾的是,地理知识的欠缺让很多体育专业学生始终不能高质量地从多学科视角去解决在体育学习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面对这一短板,如果将体育地理学推迟到大二、大三,甚至大四再去学习,可能会延误体育专业学生多学科实践思维的塑造和发展,因此,将课程设置在大一比较适合。
表7 体育地理学课程开设时间
3.3 课程学时分配适宜设置为32学时
240 名学生参与了“体育地理学课程学时分配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0.42%的学生选择32学时;其次是48 学时,占35.83%;也有少部分学生选择64 学时和16 学时(见表8)。该文认为,32 学时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在保证课程主体内容讲授的同时,又不会占用学生过多的学习时间。当然,作为体育专业知识的拓展,体育地理学涉及的专业知识也比较多,既要将地理学融入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育交流、城市体育、体育规划等知识体系中,又要控制教学时数,这就需要教师既要掌握体育学各门课程的内容和关系,又要从地理学视角深入浅出、精准地对体育地理学进行讲述,对教师的要求自然也比较高。
表8 体育地理学课程学时设置
4 结语
体育与地理有着无法割舍的天然联系,实践中亟待有体育地理相关专业知识的学生从地理学视角规划和分析体育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但遗憾的是,现有体育学科体系中少有设置体育地理学这门课程。从学生的调研结果看,体育专业学生从高中到大学对体育地理知识知之甚少,但对这门课程的兴趣比较高,期待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拓展自己的群众体育地理、竞技体育地理、体育产业地理、体育发展规划等相关知识和能力,因此,体育地理学课程的开设十分必要。体育地理学是一门独立于体育专业其他课程的专业拓展课,参与此次调研的学生大都希望这门课设置在大学一年级,学时设置为32 学时。当然,实际教学中各体育院校应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本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把学生的意愿融入体育地理学课程的设置中,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