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路径探索
2022-09-16王卫华
王卫华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商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5)
引言
高校可以说是创新创业的孵化地,是为实现梦想锻造知识水平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为各个领域实现转型升级提供推动力量的核心所在,与此同时,高校也是对人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场所。新形势下,强化创新创业和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核心任务,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能够推动人才的全面发展,一方面,可以培养人才具备更高水平的政治觉悟和道德素质,另一方面,人才本身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也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一)创新创业教育内涵
从本质上来看,创新创业教育中包含两个组成部分,即创新和创业。从整体来看,这两部分之间的关系既呈现出相辅相成的特征,又表现为对立统一的局面。可以这样认为,对于创业而言,创新是其重要的推动力量和出发点,倘若未以一个特定领域本身所拥有的差异性、开创性和独特性作为基础便展开创造,必然难以切实生成强有力的竞争力,该领域的发展优势自然也就无从建立,无法在市场中脱颖而出,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对于创新而言,创业是其本身价值的生动体现和落脚点,不仅如此,创业也是对创新成果进行实际检验的一个具体的过程。创新所体现的是思想智慧这一类意识层面上的内容,而创业体现的则是效益或价值这一类物质层面上的内容。但是,高校展开的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未经加工就将二者进行简单的结合,而是在与当前乃至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态势及国家层面各大战略方针和发展政策相契合的基础上,促使高校中的人才实现毕业就业的高质量。不仅如此,创新创业教育更为关键的一项作用是发掘高校人才的创新潜能,并激发其创新意识,对其创新能力进行有效塑造。由此可见,高校所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高层次的、基于全新概念的主动性教育过程。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从本质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被划分到意识形态教育的范畴中,其本身的文化性、思想性及政治性都十分明显。高校作为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以党和国家所推行的政策主张和社会主义人才培育理念为基准,向高校人才群体扎实深入、全面有效地传授公共文明、个人作风、道德理念、价值准绳、思想观点及政治信仰,培养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之可以与社会主义理论和思想处于相同的水准上。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内在逻辑
(一)二者目标具有一致性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概括起来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怎样培养人;第二,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两项问题也是在教育全过程中贯穿的关键内容。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质量进行优化和提升能够为新形势下高校教育发展新局面的开创提供强有力的推动力量。除思想政治教育之外,高校内部开设的其他课程也应当提升自身教育工作的质量。当前,在高校教育工作开展期间,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渠道,其他专业课程与之保持同一个方向齐头并进已经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模式。立足于终极目标的角度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主要就是借助科学化、标准化、系统化的课程教学,推动学生的道德追求、价值理念及思想认识与合格社会公民的相关标准相匹配。而高校所开展的创新创业工作的根本目的则在于借助对学生能力的构建、思维的锤炼、意识的塑造等多种多元化的培育模式促使学生发展成为一个创新型的人才。作为创新型人才,无论置身于哪一个领域,均可以脱颖而出,成为该领域中鹤立鸡群的佼佼者。基于此,只有人才本身能够拥有高水平的综合素养,才能够达成这一目标。所以,从目标的角度出发,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目标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是存在一致性的,其根本目的均是实现高校人才整体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强化。
(二)二者内容具有互融性
在高校的教学体系中,相对而言,创新创业是一项层次较高的教学内容,其主要作用是推动高校人才人格走向健全、促进高校人才的整体发展。从某一角度来看,创新创业教育可以被划分到理想规划教育、就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范畴,由此可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必然会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和观点。举例来说,创新创业教育中所包含的创业精神和意识中就涉及爱岗敬业的相关内容,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优秀品质之一。
(三)二者影响具有互促性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之间在影响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互促性,这种互促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包含的许多种理论本身具备的真理性和客观性可以借助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和应用进行论证。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的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内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补充其本身纯理论性知识的缺点,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原本的晦涩、难以理解且抽象的现象得到缓解。借助创新创业中与针对经验方法的全方位讲解、相关素材的深度解析及社会实际发展情况相关的具体案例的结合,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中包含的方法论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第二,创新创业教育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融入和穿插可以促使其本身具备更加明显的人生追求、实现梦想及创造价值等多方面的意义,与此同时,还可以将其所蕴含的功利性意味进行有效的淡化。现阶段,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在开展期间还面临着一定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简单片面地讲述创业技巧、创业步骤,旨在使学生掌握企业的运作模式,并了解岗位工作的方法。但是,这种课堂教学方式仅仅可以划分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行列中,主要目的在于使高校人才发展成为岗位能手或者是职业经理人,高校人才本身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塑造往往被忽略。这种情况是不可取的,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期间,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能够使学生更加充分地认识到掌握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
(一)实现教学方式的全方位更新
对于高校而言,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就在于将二者从以往彼此独立、相互分开、自行授课的模式朝着统一授课、相互融合的方向转变。基于此,高校在开展教育活动时的宗旨应当是促使高校人才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命应当是实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借助思想政治教育促使学生掌握更加正确的方法论,从而能够对自我进行更加客观的分析、对社会进行更加理性的对待、对世界进行更加恰当的认知,并以此为基础对创新创业教育中所牵扯到的多种多样的价值观点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和论证。如此一来,高校人才就能够在拥有丰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备更加科学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熏陶下促使自身创业的整体素养发展到一个更优的层次,高校学生将会成长为具备较高业务素质、正确思想观念及较强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实现二者融合教育平台创新
在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对于高校教育理念而言,其客观要求就在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进行创新,促使其转变以往长期沿用的课堂教学方式,转而朝着校内外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方向不断发展,与此同时,这也是充分整合高校教育资源并对其进行优化利用的可行手段。基于此,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首先,高校应当与本校内现有学生的实际学习特征进行深度结合,并借助合理选择教材内容、科学安排每一个年级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构成等方式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这二者深度融合的进程。举例来说,在向学生讲授思想政治相关观念和理论的过程中,就可以在其中引入一些有关创新创业的实际案例作为佐证素材。其次,高校还应当在建造第二课堂平台中注入更多的关注和建设力量,即对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平台进行创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补充力量,第二课堂可以将高校人才课外的碎片化时间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对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丰富。最后,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互联网+”这种发展模式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这一背景,高校在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过程中也可以借助“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并引入新媒体教学的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微博、微信、钉钉、MOOC、学习通等线上教育方法的优势。借助网络平台,二者之间的融合将会更加便利。
(三)加大投入教育实践的力度
众所周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高校在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在实践性教学中投入更多的关注和力度,将教育实践置于教学核心内容的地位,并长时间坚持下去,做到常态化。具体来说,高校为了切实达成这一目标,可以将以下三点作为切入点。
首先,提升规划和设计教育实践活动的整体质量,对高校内部现存的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为每一次教育实践活动设定相应的主题,并将每一个学期作为具体的时间线,科学安排每一次教学实践活动。在实际展开教学实践活动之前,高校需要预先完成活动方案的制定,并做好相关物质条件的准备。
其次,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高校还可以借助创新创业兴趣社团的组建等手段,在社团中,思想政治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为社团活动的展开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在此期间,对于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概率较高的、与思想认识相关的问题,思想政治教师要进行及时的纠正,从而保障学生的理想信念方向能够一直处于正确的轨道上。
最后,高校在开展教育实践的过程中,还应当积极进行校企合作,和一些与学校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并切实构建起“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新型融合教育模式。高校应当秉持着开放式的思维,与相关企业和事业单位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企业和事业单位也应当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实训岗位,学生在实际进入岗位之后可以进行体验式学习,对进入社会之后的工作模式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除此之外,高校与企事业单位还应当在合作期间积极展开科研项目的研究,并鼓励学生参与其中,真正打造出高水平的协同育人体系。
(四)发挥高校创新创业竞赛作用
高校要鼓励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加入各种类型的创新创业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中,这种竞赛和项目中也包含着一定的思想政治气息,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在参与其中的过程中将会更好地感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核,从而实现创新创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例如“互联网+”大赛中专门开设了一条名为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赛道,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一赛道本身蕴含着十分浓厚的思想政治气息,一方面,这可以促使高校人才更加明确革命教育的“形”,另一方面,革命教育的“魂”和“神”也可以在高校学生的心中留下更深的印象。学生通过参与这种类型的创新创业大赛,可以对自身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意识到自己既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同时也是建设者。这种蕴含着思想政治性质和明确政策导向性质的创新创业大赛能够为高校人才创造一个坚定自身文化自信、培养自身创业精神、传承革命精神的平台,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高校学生在参加各种各样的创新创业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之后,不仅可以对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加深与巩固,还可以将原本在不同专业中学习、任教的学生和教师协同起来,将专业间存在的壁垒打破,同时高校中现存的资源也可以被更好地整合,资源的配置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均可以实现最优化和最大化。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为了可以在发展的进程中真正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首要任务就是明确二者实现融合的内在逻辑,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更加有效的融合。高校在推动二者融合的进程中,应当对教学内容和实践项目进行科学的编排,促使学生切实结合创新创业学习和思想政治学习,在实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强化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如此一来,高校可以为社会发展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