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视域下的《孟子》雕像设计与创作研究
2022-09-15宋明明王莎莎bySongMingmingWangShasha
文/宋明明、王莎莎 by Song Mingming、Wang Shasha
(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2020年5月24日,《孟子》雕像正式落成于山东曲阜优秀文化传承一体化项目邹城孟苑孟子大殿前广场,是该园区的重要文化坐标,矗立于孟苑中轴线上。孟子像总高12.96米,其中雕塑主体高8.4米,底座高4.2米,由宋明明、王莎莎两位青年雕塑家设计并创作完成,雕像落成之日为农历四月初二孟子诞辰纪念日,由邹城市人民政府特批,在警车开道、城市交通信号灯一路畅行的护卫下以国礼迎接《孟子》雕像落成于孟子故里。《孟子》雕像的建成无疑对传承和发展孟子文化起到直接、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传统文化资源与《孟子》雕像表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历史根基和底气所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发展和演革的历史进程中展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创造力,影响力,至今仍然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世界与日常生活,并在世界舞台日渐发挥它的应有作用,其辉煌的历史成就和显著的现代意义足以让我们感到自豪和自信。积极探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文化自信的现实道路。雕塑作为表达传统文化的艺术手段之一,其所凝聚和塑造的传统文化往往反映一座城市的历史文脉,并为新时代城市建设中注入新的活力,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孟子》雕像作为孟苑的点睛之笔,为提升园区文化品质、彰显儒家文化氛围,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从城市雕塑的设计和创作层面做出积极探索,是用雕塑艺术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资源的典型代表。
二、《孟子》雕像设计理念
《孟子》雕像设计注重运用先进的设计理念表达传统文化,综合受众心理、场地环境、文化诉求等多种与设计相关的重要因素,构建公众化、全场域、可持续、立体式的城市雕塑设计理念。设计过程所蕴含的理念主要为以下几点:
1.设计过程注重公众参与意识
以往的城市雕塑设计,往往依赖决策者的意识而忽视大众的参与性,从而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与文化诉求。《孟子》雕像在设计之初,便建立了公众参与设计的意识,雕塑家通过与孟子后裔为主体的民间机构和以研究孟子文化为主体的官方学术机构等多方联合,积极搭建公众参与平台,广泛征集广大宗亲和孟子故里市民的意见,以大众认可度最高的故宫南薰殿孟子画像为启蒙进行再设计,在此基础上把握历史画像中所传达的孟子形象特征和气质,形成最终的《孟子》雕塑设计方案。
2.设计过程秉持可持续理念
《孟子》雕像的设计和创作可谓经历了较长的历程,但正是因为这样的历程,使得雕塑得以在时间的沉淀和检验下成型,并获得广泛认可,这其中离不开雕塑家主导的雕塑设计的可持续理念,即从胸像、半身像到全身像的孟子雕塑形象的持续设计理念;从架上到广场再到展厅不断转换中的雕塑环境设计理念;从城市雕塑到衍生品设计的持续设计理念。
3.设计过程坚守文化自觉意识和版权意识
《孟子》雕像的尺度确立不仅考量了雕塑与环境的关系,同时还反映传统文化底蕴,体现作者在设计过程中的文化自觉意识。坐落于孟子广场的雕塑总高12.96米,其中雕塑高8.4米,寓意孟子在世八十四春秋;底座高4.2米,寓意孟子诞辰日农历四月初二;底部设计三级台阶承托,寓意孟母三迁,每阶台阶高0.12米,象征一年有12个月;每阶之间的距离为0.7米,台阶最底边长14米,代表孟子七篇十四卷。
同时,在雕塑设计的过程中,作者竖立坚定的版权意识,与委托单位、监制单位等多方共同签订《孟子》雕像版权协议,坚定以作者为主体的雕塑版权意识,有利于维护城市雕塑行业健康发展。
三、《孟子》雕像的创作探索与建设
城市雕塑从设计到创作进而建成的过程,是设计延续探索的过程。《孟子》雕像的设计之初脱胎于传统画像孟子胸像,但并不完全与画像相同,而是融入了作者自身对雕塑这一立体造型的理解和创作经验。因此它从一开始便是从立体创作经验入手,从架上创作到结合电脑设计、再到实地建设和数字化衍生的过程。
众所周知,从平面图纸到立体造型的转化往往是大多数城市雕塑设计的过程,但这其中受制于创作者的文化水平、艺术造诣等各方面的因素往往对同一图像最终形成的立体造型有很大出入。例如很多艺术家受制于早期从事平面造型艺术的影响,往往从二维出发,一味强调遵循图纸方案的一致性而忽略从二维到三维造型的复杂因素。雕塑作为空间中的立体艺术,无论其是否对平面图像进行转化,都应当把握其空间性、立体性这一根本特质。对它进行创作的过程中要从创作者的立体视角和受众的全方位欣赏视线出发,对雕塑本体语言进行不断推敲以达到平面与立体的完美融合,而不是仅仅复原平面图形忽略各个角度的创作可能。对《孟子》立体造型的探索经历了由立体小稿到平面图像分析再到中、大尺度稿子、最后到等尺度创作的不断探索、修正与创新,绝不是一稿定乾坤,这也是对作者深入创作能力的挑战。
建成后的雕塑通体由青铜铸造而成,底座由整块石材承接,圣像整体端庄大气,是孟苑的点睛之笔,展现出孟子威武浩然、善辩能言、仁政亲民的精神面貌和儒学思想。孟子须发巍峨,目光神炯,眉宇浩然,唇齿轻启,右手持《七篇》,左手轻轻抬起,呈欲辩状,体现其以善辩著称的儒家斗士形象;由雕像左右两侧欣赏时,则可见孟子像微微前倾,彷佛下一秒即将走入人群中,体现其民贵君轻的亲民思想。一入孟苑,在苍柏掩映之下遥观孟子圣像,仿佛圣人伸手欲迎;移步石牌坊处,可见山水交接掩映之下的孟子圣像耸立于天地之间,大丈夫之气浩然而生;最后来到孟子圣像前,在高高的底座之下仰望圣像,如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令人油然而生敬仰之心。
四、《孟子》雕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价值
当下,文化自信成为共识,儒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资源,理应被重视和发扬。《孟子》雕像作为传承和发扬儒家文化的物质载体,在宣传和张扬孟子思想、孟子精神、孟子文化方面有着独特的价值。首先,雕塑的形象性、生动性便于传统文化传播。相对于以阅读文字为传播途径的知识和以进入美术馆为传播途径的平面艺术,大众对日常生活公共空间中出现的立体艺术作品往往更感兴趣,雕塑因此更能为大众所接受并产生了解和认识孟子其人的愿望,进而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播。其次,雕塑的坚固性、恒久性有利于传统文化在公共空间中长久传播。与中国画、油画等平面造型艺术相比,雕塑往往以铜、石材等耐久性材质为建设材料,在公共空间中得以持续、长久地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再次,《孟子》雕像创作者自幼成长于儒家故里,对传统文化可谓耳濡目染,能够从主观角度把握儒家文化精髓,将其运用在雕塑创作中。
同时,《孟子》雕像在艺术手法上以中国画的线性入塑,充分发挥中国传统艺术精髓在圣像塑造中的应用,讲究雕塑内在精神气韵与外在形体的贯通,同时注重雕塑与周围环境、建筑风格的共生关系,以简洁浑厚的纪念碑式形体与硬朗舒展的外形线条呼应孟苑刚健简明的建筑风格。以线入塑的塑造手法和追求简洁的造型手法也是雕塑对传统文化中东方美学的传承和发展。
结语
《孟子》雕像历经五年精心创作而成,自落成之日起便收获了来自社会各届的赞赏,当代儒学大家、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先生赞赏其充分展示了孟子形象气质,雕像充满了孟子的“英气”;中山大学杨海文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存山先生等著名儒家文化的专家学者、孟子研究院等儒学研究机构、孟氏后裔等社会人士和政府人员等在观赏《孟子》雕像后都给出极高的评价,他们一致认为这是一尊集艺术水准和文化修养于一体的孟子标准像。
《孟子》雕像落成之后,前来瞻仰的人络绎不绝,它塑造了儒家文化的优秀代表,凝铸了儒家思想的典范,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竖立了一座立体丰碑。“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中华文明历史悠久,蕴涵丰富,在主题和题材上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当代雕塑家在创作取材上有着无比广阔的空间。在此呼吁更多雕塑家以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再认识为切入点进行雕塑创作,投身到对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