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材料的创新动力:“Reborn 新生”ROG 玻璃之光联合国玻璃年特别交流展
2022-09-15萧泰byXiaoTai
文/萧泰 by Xiao Tai
2022年是联合国国际玻璃年,4月2号至7月9号期间,在荷兰乌特勒支Werkspoor火车工厂国际艺术中心,一场名为“Reborn新生”的ROG玻璃之光联合国玻璃年特别交流展正在举行。展览是ROG玻璃之光国际艺术项目在今年的系列活动之一。ROG(Rays of Glass)项目创建于2019年,是中国与欧洲第一个全方位的玻璃创作与教育交流项目。项目通过一系列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创作实践、交流展览、学术研讨传播等活动,融合多种教学方式和多样文化背景,创建跨越洲际的人才培养与创作研究共享平台,致力提升中国文化艺术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
展览旨在探索古老玻璃材料的新生。当代玻璃创作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与新兴媒体互动,正赋予传统材料新的力量和创新动力。展览同时展现了中欧在材料艺术教育方面的成就和方向,让特色各异的教学实践在不断交流、融合、借鉴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发展。来自欧洲的各界代表出席了开幕式,包括前荷兰驻中国大使馆文化参赞、荷兰文化中心亚洲负责人、前荷兰驻广州总领事、皇家莱尔丹美术馆策展人、荷兰年度设计奖评委团主席、荷兰创意产业基金顾问、《玻璃(Glas)》期刊总编、玻璃艺术基金会主席、欧洲《艺术与文化报》主编、乌特勒支文化基金会主席等共同见证了这一中欧文化盛事。
展览现场-1
展览现场-2
展览现场-3
展览为期三个月,全球24位顶尖玻璃艺术家参展。他们中有荷兰年度艺术家获得者芭芭拉·楠宁(Barbara Naning)、中国国家级玻璃艺术大师萧泰(Xiao Tai)教授、中国香港当代艺术奖获得者王铃蓁(Sunny Wang)、欧洲圣贝尔纳Bernardine大奖获得者朱迪·罗克斯(Judith Roux)、阿姆斯特丹皇家艺术学院创新教学领军人物米可·格罗特(Mieke Groot)和理查德·梅特那(Richard Meitner)等。中国有九位艺术家的入选作品与欧洲观众见面。风格各异的作品代表了中国当代玻璃创作的全新面貌,引发了热烈的反响。中国话题也成为本次展览的焦点。芭芭拉·楠宁表示:“我之前从来没有看到过中国的当代玻璃创作,没有想到水平如此精湛,思想如此丰富,很期待疫情过后能有机会到中国看看”。法国著名玻璃艺术家朱迪·罗克斯认为通过活动使中国的专业人士更多地了解了欧洲的玻璃创作,她也有机会了解到中国的艺术活动并参与获得了中国新星星艺术奖。艾因霍芬设计学院设计学导师乔布·梅尔胡森(Job Meihuizen)谈到:“对与中国进一步合作充满期待,艾因霍芬设计学院正在进行一个使用玻璃作为设计材质来使传统文化复活的计划,中国有着悠久而丰富的文化历史,在这方面也会大有可为,期待未来这方面更多的教学与展览合作”。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玻璃(Glas)》对展览进行了特别专题报道。欧洲的同行们认为来自中国的作品体现着多元新颖的形式、独特的个性和创作理念,展示了中国当代材料艺术的前沿状态。同时让大家发现了一系列艺术创作、发展和创新中的机会,期望能在更广阔的空间和维度进行探索和讨论。
在中国和欧洲的许多院校中,一些玻璃艺术的引路人,他们既是艺术家,又是教育者。他们引导着学生们的实践和探索,引领着玻璃创作未来的发展方向。如阿姆斯特丹皇家艺术学院玻璃系主任延斯·普法伊菲尔(Jens Pfeifer)。他的雕塑作品《云图》是对材料透明度和通过材料和透明度的信息转换进行研究的结果。在社会学语境中,透明度往往被赋予更复杂的含义,从这种语义为出发点,艺术家旨在分析材料透明度在使信息可见和易于理解方面的价值。萧泰教授是大学玻璃工作室创建者。他的《空境》是一件多次融熔玻璃雕塑作品。《庄子》中曾写道,如果是空舟撞来,我们不会把责任归因于其。而若舟上有人,我们会迁怒对方。在不了解具体原因的情况下,我们经常将责任首先归因于对方。这样的认知,也会让自己沉溺于痛苦之中。一种自主的空舟境界能让我们从世俗的愤怒和痛苦中走出来。
而另一些作品展示了文化与传统对艺术家个体认知、工作方式以及创作经验的影响。在被动的影响之外,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同样也可以成为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来源。华人艺术家王铃蓁的作品研究探索了熔融玻璃的流动性及其半透明特性,并通过中国书法形式表达了这些特性。这项研究探讨了如何在一件作品中探索和呈现静止和运动,将东西方对玻璃材料的理解结合起来,从而创造了一种新的、原始的玻璃书法视觉语言。作品悬浮在半空中,通过将光线照射在漂浮的玻璃片上,在地板和墙壁上出现书法阴影,在同一空间框架内产生物影二元论。
吴仕奇《寄居蟹背负的诗》
《玻璃(Glas)》特别专题报道
延斯·普法伊菲尔《云图》
克里斯塔·以色列《豆荚系列》
玻璃既是古老的材料又是全新的材料,光的天然形态,透明、折射、反射等,这些都是玻璃材质特有的功能,具有其他材料不能比拟的优势,给予艺术家源源不断的灵感。在展览中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表现出的不同的创意,展示出玻璃材料独有的精神。
在流体动力学中,具有自由表面的水称为“分散介质”。青年设计师庄稼的水波纹花瓶作品用这个功能在电脑里模拟了水波的形状。实波可以描述为许多具有不同波长、幅度、初始相位和传播方向的正弦波的叠加。根据色散关系,这些分量中的每一个都以其自己的相速度传播。这种表面的统计数据可以用它的功率谱来描述。由于它是自由曲面,很容易将其塑造成一个理想的三维花瓶状,通过拓扑变形完成。
观看克里斯塔·以色列(Krista Israel)的作品就像进入一个故事。她的作品看起来很写实,却又融入了创作者和观者的复杂情绪。艺术家混合不同类型的材料,如硼硅玻璃、硅胶、玩具填充物、织物、假睫毛、珠宝装饰、尼龙绳等材料。她利用玻璃的天然特性来表达她对世界和人的思考,回应我们对幸福的向往。同时,不同的技术、材料和想法的结合使作品复杂而有趣,充满幽默感。
当代玻璃作品还经常以打破常规的形式展现出来。会是一场表演,会是一个公共空间的互动活动,会是一次生态环境的研究,会是一场跨领域的协作,会是一个运用高科技的发明创造。这是一个没有边界的展示活动,也力图探索玻璃创作未来的多元化发展方向。
朱迪·罗克斯《沉默之水诉我思》
王铃蓁《自如》
萧泰《空境》
朱迪·罗克斯是国际级的新生代艺术家。在她的作品中,她将水封存于玻璃之中,投影到墙面,如果观众不注意,匆匆一过似乎什么都没有。艺术家以此作品反思“看见”和“观看”之间的区别:后者赋予的积极关注和意图,积极的观看是实践的核心,因为她相信自主意识是理解世界的关键。
英国艺术家珍妮·沃尔什(Jenny Walsh)将玻璃与其它材料结合使用,探索艺术、科学和技术之间的联系,研究玻璃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以及使用玻璃传达科学概念。她经常与科学家合作,相信在跨学科的环境中工作会开辟新的视角并鼓励更广泛的受众参与科学活动。这件作品是反映人体神经通路的交互灯光玻璃雕塑,光序列代表神经冲动,这是通过身体传播的信息联系。
作品《寄居蟹背负的诗》由一段10分钟的影像和玻璃装置组成。青年艺术家吴仕奇讲述了一个关于寄居蟹的故事,一次关于寄居蟹生活环境的研究。在拍摄的过程中,他发现了比故事更具戏剧化的现实,并重新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艺术家最终选择为寄居蟹制作玻璃贝壳,希望由它们带去更深的海底,让来自于大自然的玻璃材料回归自然。
展览还展出了来自法国、英国、奥地利、德国、以色列、日本、乌克兰的著名艺术家作品。ROG项目系列活动多年来以玻璃材料为媒,旨在加深中国和世界在文化传统、教育思想、艺术创新等多方面的对话交流和观念碰撞。项目组织团队包括阿姆斯特丹皇家艺术学院玻璃系主任延斯·普法伊菲尔、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玻璃工作室创建者萧泰教授、荷兰欧艺特艺术咨询机构创始人杨小玲等。虽然自项目发起仅过了两年,又遭遇全球疫情,但ROG玻璃之光国际艺术项目已成绩斐然。通过对高端专业平台的搭建,组织起了一支国际化的大师级教学团队,并借助平台成功开展了大量国际创作培训活动和教学交流研讨。项目主要成果经团队汇编成书《Sino Dutch Glass:Education,Practice and Research》并在欧洲出版发行,被众多学术机构典藏。玻璃材料是古老的,而当代玻璃创作是年轻的,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与更开放的姿态。通过中欧之间的合作,国际艺术界认识到了中国当代材料艺术的强劲发展势头。对于中国艺术家而言,天时地利已然形成,施展才华的机遇也已来临。本次展览作为联通中国与国际艺术界的桥梁,正赋予材料艺术新的发展动力,为建立一个创新和谐的国际艺术社区做出贡献。
珍妮·沃尔什《自旋玻璃》
庄稼《贝塞尔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