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的影响因素和策略研究
2022-09-15贺辉辉郭睿淇叶周璟
贺辉辉 郭睿淇 叶周璟
(1.南昌工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8;2.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528000;3.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杭州总所,浙江 杭州 310000)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大宗商品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明显提高,加之国际社会对资源的生产和利用越来越重视,全球对基础设施和大宗商品的竞争日益加剧。虽然中国资源众多,但仍有大量的大宗商品需要进口,无论是出口定价权还是进口定价权,都没有能力主导。定价权主要由一些少数发达国家和地区主导,如美国和欧盟。大宗商品定价权往往与有关国家的产出、信息、需求甚至工业强度和行业密集度有关。另外,大宗商品除了具备商品属性、金融属性,其政治属性也日益凸显。大宗商品定价权通过影响最终产品价格、收入分配方式等影响国家经济发展,进而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目前国内一些稀缺资源仍需大量进口,为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有必要关注大宗商品的定价权问题。提升大宗商品定价权是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工作。笔者通过对影响大宗商品定价权的要素进行剖析,在结构性视角下分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而深入探讨了中国增强大宗商品定价权的对策建议。
二、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的理论概述
(一)国际大宗商品及其定价权的概念界定
大宗商品是指可进入流通领域但非零售环节,具有商品属性并用于工农业生产与消费使用的大批量买卖的物质商品。通常包括以下三类:一是能源商品,如原油、天然气等;二是基础原材料,如铁矿石、橡胶等;三是农副产品,如大豆、玉米等。
目前学术界对于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的定义尚未统一。黄先明和孙阿妞(2006)提出,大宗商品国际市场定价权即由谁来决定产品国际贸易业务的成交价格,包含产品对外贸易中可能存在的或广泛认同的定价规则和对外贸易各方所制定的或参照的基准价格。徐斌(2007)主张该定价权的实质是谈判权,各个权益团体已经在国内或国际法律法规的框架下,相互之间开展了权益分配协商,所以集团势力大小起决定性作用,现货交易市场、交易各方控制、资源储备量、进出口贸易源头地、政府部门服务水平等都是大宗商品国际市场进出口贸易产品价格构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汤珂(2014)指出,现货交易市场其实就是一些大宗产品的价格交易市场,各种产品的计价权属于现货交易市场或是一些交易市场规范的制定者。[1]综上,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一般可以界定为在定价机制中制定和影响价格的话语权和主动权,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权力。
许拟(2015)认为少数大型期货交易所、大型大宗商品生产供应及采购商或者金融寡头常常掌握着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2]世界四大粮商,即美国邦吉 (Bunge)、美 国 阿 彻 丹 尼 尔 斯 米 德 兰(Archer Daniels Midland)、美国嘉吉(Cargill)和法国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控制着世界80%的谷物交易量,决定了包括大豆在内的各种农作物价格。王中亮(2006)研究了进入21世纪后国际铁矿业的大规模兼并收购,得出“三分天下格局”的结论,“三分”指的是巴西淡水河谷(CVRD)、澳大利亚必和必拓(BHP)和力拓(Rio Tinto),这三家公司控制着全球70%以上的铁矿石生产和贸易,所以铁矿石供应事实上已形成卖方市场。
(二)国际大宗商品的定价方式
黄河等(2013)指出,在大宗商品定价方法方面,目前国际上最为认可的主流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针对完善的期货品种和发达期货市场的初级产品(如原油等能源类产品、谷物等大宗农产品和天然橡胶等工业原材料)来说,因为期货市场近乎完全竞争,有开放、集聚、统一的特点,所以它产生的价格是真正的市场经济价格,故而成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制定的重要参考依据,期货市场是形成大宗商品基准价格的中心。第二种是针对价格没有获得市场普遍认同的大宗现货品种以及进入期货市场交易的其他初级工业产品(如铁矿石)而言,其价格通常由在市场平台上进行交易的主要买家或卖家每年进行买卖决定。[3]对于第二种情况下的产品,吴君杨(2008)还给出了另一种定价方式,即以产品在全球的现货交易价值为基础,经国外权威性报价组织整理计算并及时公布得出。
三、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的影响因素
参考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方式,以国际大宗商品的属性为出发点,商品属性下的垄断地位和供求关系、金融属性下的期货市场和计价货币以及权力政治属性下的地缘政治都对大宗商品定价权有着巨大影响。
(一)垄断地位
定价权是处于大宗商品定价机制垄断地位国家垄断定价方式中的一种或者全部,也即掌握了定价机制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安毅(2011)指出,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大宗商品的主导国家凭借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市场基础,在价格上拥有绝对话语权,处于完全垄断的地位。这些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市场基础,形成了一些著名的国际定价中心,如表1所示。
表1 著名国际定价中心
表1所示的这些定价中心不仅决定着国际贸易的价格形成基础,而且也使本国的金融资本、信息具有强大能力而影响全球商品价格走势(王万山和伍世安,2006)。[4]以著名的“中国大豆危机事件”为例,杨眉(2005)对其进行过分析: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国际大豆价格在2004年上半年一度涨至30年来新高,但其后价格却急剧下跌,最大跌幅甚至超过50%,这给大批在价格高峰时期签署了供应协议的中国国内大豆加工企业带来了巨大损失。[5]
(二)供求关系
有市场就会有供给和需求,供求关系的变化影响着大宗商品价格变动。供给对应生产、出口等,需求对应消费、进口等,供需信息会迅速反映到商品价格上,造成商品价格的短期波动。实际上,大宗商品供求关系缺乏应有的弹性,需求增加不一定同时导致产量增加,供给减少不一定同时导致需求减少,在大宗商品的垄断竞争市场上,价格刚性同时增加了商品价格的波动性。对于对大宗商品有着大量且稳定需求的国家而言,价格刚性极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
无论是供给还是需求上的高度集中都会形成强有力的议价能力,影响大宗商品的定价权。以钢铁行业为例,同为亚洲国家的中日韩,在面对四大矿商的谈判影响力上,中国却远不及日本和韩国。理论上,中国有庞大的钢铁进口需求,完全可以将这一优势转化为谈判影响力,但中国钢铁企业过于分散的采购模式反而导致了对四大矿商的依赖。另外,供求关系下,大宗商品的生产周期、季节性特点和国际形势等变化都会影响定价权,造成商品价格波动。
(三)期货市场
随着全球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的逐渐完善,各品种的大宗商品变得更加成熟,对期货市场的依赖度也更高。目前绝大多数大宗商品都通过期货定价,极少会采取现货定价模式。除此之外,相对于现货市场分布分散、信息滞后,一旦不能很好地掌握购销节奏、决策失误将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对企业的持续稳定经营产生不利影响。期货市场能够及时收集价格变动信息,交易市场透明度高、活跃高效,有利于投资者快速作出决策。
一个国家的期货市场越发达,期货交易所的交易量越大,在全球交易量中的占比越高,就越容易掌握商品的定价权。例如,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和美国洲际交易所(ICE)凭借交易规模大、市场集中度高,分别成为农产品国际定价中心和原油国际定价中心。在这种情况下,少数发达国家控制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中国对于大宗商品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都只能按照早已制定好的大宗商品价格进行交易。同时,由于中国企业在商业秘密保护方面经验十分匮乏,国外供应商往往会根据这类企业在中国的实际需求和库存情况进行提价,给中国企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四)货币因素
国际定价中心的定价结算货币一般为所在国的法定货币,这是因为所在国有期货市场管制及法律法规约束。所在国将凭借这一主导地位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一定的定价权。换言之,一国货币若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计价货币和结算货币,那么货币发行国的财政政策就会影响甚至控制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
当今世界,国际货币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绝大多数大宗商品都以美元计价。一旦美国采取紧缩货币政策,随着美元升值,同样数量的其他货币可以购买到的商品将越来越少,从而导致市场需求减少,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会下降。相反,一旦美国采取宽松货币政策,随着美元贬值,同样数量的其他货币可以购买到的商品将越来越多,从而导致市场需求增加,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会上涨。例如21世纪初以来,美国为了刺激本国经济,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多次降息,导致美元持续贬值,促使其他投资者纷纷涌入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由于美元在国际大宗商品定价和结算中的绝对垄断地位,美国可以通过国内货币政策影响乃至操纵大宗商品价格,控制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比如,全球石油贸易主要以美元结算,购买主体必须先兑换美元才能购买石油,这就给美国以货币政策影响全球石油价格带来了极大便利。因此,美元汇率是每个大宗商品投资者在作出最终决策时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
(五)地缘政治
地缘政治也是影响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的关键因素,具体是指国际政治与环境地理之间的关系。就全世界而言,不同国家拥有的大宗商品比重完全不同。许多有价值和有意义的能源大宗商品集中在一些政治敏感的地区,如中东和东欧。这些地区存在着非常敏感的国家间关系,甚至国家内部之间都存在着很多重大冲突。一旦冲突爆发就会给这些国家和地区乃至全球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进而波及世界各国的大宗商品价格。一旦发生军事冲突甚至爆发大规模战争,当地的大宗商品价格必然会迅猛上涨。例如海湾战争、俄乌冲突以及中东地区多次爆发的战争等,都让当地的石油价格不断攀升,进而影响到全球的石油价格走势。
四、二元结构下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分析
为更好地理解定价权特征和定价机制的形成,苏珊·斯特兰奇(2012)首次提出了结构性权力学说,将看起来并不相关的两者结合在一起,并指出结构权力主要来源于垄断市场下的生产结构、金融结构、安全结构和知识结构。[6]从整体来看,大宗商品市场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博弈的“战场”,就目前来看,发达国家拥有绝对优势,牢牢控制着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走向以及具体大宗商品的定价,发展中国家则存在一定的劣势。
(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定价权分析
国际定价权是指国际市场对大宗商品定价的权力,其本身就是一种不对称关系,是国家和市场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国家实力的较量(胡仁霞和李峰,2008)。[7]在这种情况下,定价权成了发达国家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控制政治导向的有力手段之一。对于大宗商品需求大国而言,大宗商品能够影响其国家政治局势。因而,保障国家经济和军事安全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维持大宗商品稳定。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通过跨国贸易在全球资源配置中占据绝对优势,对大宗商品的货源、物流和销售方面加以垄断,在这种情况下,其他能源供应国仅凭一国之力难以掌控大宗商品价格,在国际贸易中更是没有话语权。
(二)生产结构下的大宗商品定价权
根据苏珊·斯特兰奇(2012)的界定,生产结构就是决定谁来生产、生产什么、用什么方法生产、按什么条件生产和为谁生产等各种安排的总和。因为生产几乎一直是所有社会政治经济的基础,所以社会权力中心与生产结构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宗商品市场是生产和消费两端的市场,其商品属性决定了其价格必然会受到生产结构的影响,一国在全球生产结构中的地位及其对定价权的影响可以用该国企业的国际市场集中度指标加以衡量。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中,企业为市场价格接受者,定价权最低;在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下,企业成为唯一的价格制定者,定价权达到最高(张帆和高运胜,2021)。[8]
(三)金融结构下的大宗商品定价权
金融结构性权力对大宗商品定价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况下:一国货币成为大宗商品主要计价结算货币,一国金融机构能够为大宗商品产供销提供融资支持,一国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成为国际定价中心。张帆和高运胜(2021)指出,如果一国货币能够成为主要计价结算货币,那么该国就可以通过国内财政货币政策渠道,对大宗商品国际市场价格施加影响,即存在一个“货币地位-定价权”作用机制:国内财政货币政策影响国际市场计价货币存量,导致国际经济扩张或紧缩,继而影响大宗商品供求关系,最后导致国际市场价格变动。一国金融机构拥有支配性国际信贷垄断地位之后,不仅可以使相关企业在市场价格的博弈中获得足够资金优势,还可以帮助相关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争取到更有利的生产结构地位。主要的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所在国就可以凭借这些有利条件,在交易规则制定、交易计价货币选择等方面获得特权及便利,对国际市场价格施加一定的影响。
(四)安全结构下的大宗商品定价权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和平发展已成为所有国家的共同夙愿,当今国际社会整体相对和平,但局部冲突和动荡依然存在,俄乌、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的冲突仍然是国际社会的焦点。只有在安全稳定的国际环境中,国际社会才能正常行使大宗商品定价权,任何利用武装力量压制大宗商品生产和运输的行为都会引起国际局势的动荡。大宗商品的稀缺性和地理分配极不均衡特点是影响安全结构下大宗商品定价权的主要因素。大宗商品分布的地区敏感且动乱,美国等强国介入地区战争并挑起矛盾冲突,中东地区国家本身能力有限,只能依附强国,美国等强国利用这种安全结构性权力和贸易保护手段,影响大宗商品定价。中东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是现代工业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战略性资源,因此中东已成为各国眼红的对象,美国通过控制中东掌握了石油的定价权。除生产上的安全结构性权力,强国也将权力延伸到国际贸易运输上。海运有着不受道路限制、货运量大的优势,已是各国参与国际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海运垄断和运输安全问题也会体现在大宗商品价格上。控制了大宗商品的流通,也就间接控制了大宗商品的价格,获得了定价权。比如,日本和欧洲作为航运大国,控制着国际航运市场,使之在全球航运领域的议价空间很大。
(五)知识结构下的大宗商品定价权
知识结构下大宗商品定价权表现为对国际商品信息的发布和封锁。目前,全球农产品价格甚至是一些其他行业的价格都被美国牢牢把控,这不仅因为美国是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最强大的国家,而且因为美国的信息体系在世界排行第一,无论是掌握商品的供求还是预测价格的走势都会通过具体信息机构进行一定程度的报告,其权威性往往受到其他各个国家的重视。但中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没有权威的统计分析机构,自身的信息系统不完善,依赖美国等强国的信息,被动接收到的信息往往欠缺时效性。
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中国对大宗商品缺乏系统完善的知识管理,没有提前给出风险预判及建立针对性的管理体系,缺乏相应的知识型人才,也缺乏培养相应人才的意识。过度依赖他国发布的信息对于争取大宗商品定价权十分被动,中国亟须建立一个权威的数据统计分析机构。一方面,相关部门可以通过这些权威机构的数据及时调整和引导行业,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中国企业对期货预期作出基本判断,并通过引导期货市场的波动进行调整,释放需求变化,与国外企业进行竞争。此外,国内外机构并不会采纳缺乏公信力的研究报告和数据,为了使中国统计分析机构具有权威性、独立性和公开性,中国的数据必须兼顾透明度和保密性。
五、提升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的对策建议
(一)打破发达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垄断地位
目前,中国已经完全对外开放,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参与者之一。中国如果想在全球大宗商品定价游戏规则中有所作为,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可以将反垄断作为突破口,打破发达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加大对内扶持力度,培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鼓励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创新,联合同类型企业,扩大资源优势。一方面,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造成的一些重要战略商品价格异常变化,要加强与有共同利益的进出口国的合作,稳定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维护国际市场秩序,降低价格波动对国计民生的影响。另一方面,积极引导中国的大公司、大集团对国际上掌握大宗商品资源开发和国际物流的企业进行控股、参股或并购,改变中国在国际产业链的分工地位,形成持续稳定的原料和物流供应链,提升中国参与国际价格谈判的话语权。
(二)构建相匹配的定价权联盟
在国内市场上,中国企业由于分布松散且行业集中度不高,没有一致对外形成与大宗商品巨头的抗衡力,供求数量优势也没有转变为对外议价的谈判优势,国内市场甚至还出现了无良竞争,企业利润不断被压缩。这不仅不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更削弱了中国企业对大宗商品的议价能力。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以世界23%的稀土资源储量承担着世界几乎90%的稀土市场供应,相较于中东石油,中国稀土可与之比肩,然而中国企业的过度开采、争相比价,造成稀土价格持续走低,并付出了高昂的环境及资源成本(陈斌彬,2017)。[9]政府及相关机构应该统一协调中国企业,促其形成定价权联盟,合力参与大宗商品价格谈判。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应给予一些欠发达却拥有丰富资源储备和先天地理优势的国家一些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帮助他们开发和利用当地资源,这不仅有助于开拓中国需求资源的渠道,还能与这些国家达成联盟,共同参与国际定价谈判,争取更多定价权。
(三)完善大宗商品期货市场
目前,中国的期货市场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可以借鉴美国最大的期货交易中心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成功经验来完善中国期货市场。以中国原油期货成功上市为例,期货市场进一步发展完善对于中国争取主要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和话语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完善期货市场,首先要完善投资者构成,对符合条件的国内外金融机构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实施开放发展战略,提高中国期货市场的影响力,充分利用全球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其次是增强期货市场的流动性,积极促进新交易品种上市,吸引更多投资者。最后以中国主要大宗商品为试点,先形成区域定价中心,再发展基准价格使之具有国际影响力。同时,针对利用监管漏洞、制造基金混乱、获取超额利润进而导致价格异常波动的现象,中国应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监管制度、搭建国际监管平台、与国际组织协商等措施,共同打击国际金融投机行为。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 on Money Laundering,简称FATF)针对全球洗钱犯罪行为制定了反洗钱的国际标准,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中国作为该组织的正式成员国,应按照FATF建议标准进一步完善反洗钱制度,不断加深与世界各国以及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维护世界经济安全(李思佳,2021)。[10]
(四)重构国际定价规则和货币系统
由于绝大多数大宗商品都是采用期货定价模式,想要重构大宗商品的定价规则,必须从改变期货交易所的结算货币和大宗商品计价货币出发。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有扩大人民币跨国交易与结算覆盖范围、进一步开放对人民币的汇率管制、与同盟国签订货币掉期协议等,这些措施可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提高人民币对国际贸易商品定价的影响力,使人民币成为能与美元竞争的主要国际货币之一。此外,相应货币政策的实施可以使人民币在合理范围内适当升值,从而对通货膨胀带来的物价上涨压力起到缓解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促进进口,有利于中国经济增长。
(五)建立大宗商品战略储备
资源本就有限,大宗商品更是稀缺资源,随着全球资源的不断发展,建立大宗商品战略储备有助于稳定资源的可持续供应,有助于维持国内经济的稳定。例如,在国际形势动荡、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利用战略储备可以防止通货膨胀和价格下跌造成的经济损失,对保持经济增长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近年来经济发展稳定,中国需求预期成为商品期货价格持续上涨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由于战略储备不足,不能用来缓解供需矛盾和稳定市场价格,此外由于一些重要战略资源对进口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建立健全战略储备制度、避免战略储备不足的被动局面,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立健全大宗商品战略储备机制,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储备体系,必须结合中国具体国情,重点加强大豆、油脂等大宗商品储备。同时,把重点放在民营商业储备建设上,要根据各层次资源的具体情况,分步规划和实施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