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好齐鲁粮仓 捧牢中国饭碗

2022-09-15鲁粮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孔祥云

山东国资 2022年7期
关键词:储粮企业

□ 鲁粮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孔祥云

改革发展亮点

● 在全国率先构建“种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运营模式,品牌建设入选国务院国资委“2020年度国有企业品牌建设100 个典型案例”。

● 全国首创“责任储粮、科技储粮、廉洁储粮”储备粮管理指导体系,“齐鲁粮仓”科学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 资产负债率3 年下降17.47 个百分点,所有者权益增长10.86 倍,打造了全省国资国企“处僵治亏”的鲁粮样板。

● 强化党建引领、打造特色文化,涵养鲁粮气质、增强鲁粮自信,筑牢国企“根”和“魂”。

鲁粮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孔祥云

仓廪实,天下安。自古以来,粮食安全都是关系国家经济的大账本、关乎国家安全的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2013 年以来多次就确保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作出重要论述,强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农业大省的责任首先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鲁粮集团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聚力攻坚、担当实干,把“牢记粮安使命,勇担国企责任”自觉融入我省高质量发展新蓝图,奋力建设一流现代粮农集团,坚决扛牢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

高点站位,明晰战略促发展

粮食产业经济越发达,产业链条越完善,粮食安全基础才能越牢固,抵御风险能力才能更强。针对组建之初集团产业链条“种产加销”等领域存在的短板弱项,从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入手,筑牢粮食安全与发展基石。

确立现代粮农集团战略定位。集团聚焦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职能,坚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在全国率先构建“种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发展运营模式,确立了“打造与山东地位相匹配、以储备粮管理为核心、全产业链发展的‘国际知名、全国一流、山东龙头’现代粮农集团”新战略定位,得到省政府、省国资委同意并给予大力支持。集团“高点谋划,立体推进,实现品牌跨越发展”品牌建设案例入选国务院国资委2020 年度国有企业品牌建设100 个典型案例名单,成为山东省国资委本年度入选的品牌建设两大典型案例之一。

鲁粮集团设计制作的现代化智能粮库模型,作为全国粮食行业唯一代表展品,登上“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大型成就展”展台

明确全产业链发展实施路径。按照“定标准、塑品牌、建渠道、拓市场”的思路,形成了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储备粮管理、粮油工业和贸易流通等四大业务板块,着力建设品牌运营、粮油交易、科技创新和资产运营四大平台,规划建设鲁粮现代粮农产业示范园区、黄河口大米产业园等四大园区的全产业链发展实施路径。成功引进发达面粉、中裕集团等知名粮油企业注资入股集团权属企业,发挥比较优势,搭建起互动、协同、创新合作平台,打造体系完善、机制健全、自主创新能力强的现代粮农集团目标方向更加清晰明确。

强化招商合作积蓄发展动能。充分发挥集团管理、技术、人才以及政策等资源禀赋综合优势,加大与央企合作、与民企混改力度。与中储粮山东分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开创了中储粮系统和省属企业协同发展的先河;与中国融通集团、辽宁省粮食集团以及东营市、禹城市、齐河县等央企和地方政府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构建“大产业、大粮食、大市场、大流通”格局。集团自主建设的山东区域性军粮配送中心和配套高端大米加工项目,目前已竣工投入试运营,进一步提升了服务军需民食的高质高效差异化竞争力;与行业龙头德州鲁樱公司合资建设的年产10万吨高端豆类食品馅料项目,将于今年10月竣工,投产运行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高端馅料生产基地;与齐河县人民政府签约合作的鲁粮集团现代粮农产业示范推广项目,获批为2022 年度省重大项目。通过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补强产业链短板弱项,为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强劲动能。

聚焦主业,创新管理保粮安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等重要论述精神,从节粮减损和种质创新研发源头抓起,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擦亮“金字招牌”。在全国首创提出“储备粮不得不选我”工作定位和“责任储粮、科技储粮、廉洁储粮”储备粮管理理论指导体系,形成“理论作支撑、制度作保障、人才抓落实”三位一体工作格局。把“三个储粮”管理创新成果与绿色仓储升级改造深度融合,深化对标学习世界一流企业,导入“6S”管理,加强信息化建设与精益化管理。储备粮保管损耗率三年下降0.5 个百分点,按年均轮换20 万吨计,可减少损耗约1000 吨,实现了“无地增产”,创造了“无形粮田”。12 个储备库全部达到数字化粮库标准,2 个储备库点达到智能化粮库标准,“齐鲁粮仓”科学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强化“透明”监管。承储企业信息化管理和视频在线监管系统与集团、省粮食和储备局、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全部完成互联互通,达到“两个全覆盖”,储备粮实现了全过程“透明”监管。集团历年来存储的各类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宜存率常年保持在100%,管理水平得到各级检查组充分肯定与认可。上级主管部门将2021 年新增省级储备粮全部委托给鲁粮集团管理,集团储备规模突破120 万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更加坚实。

加强科技赋能。成立山东鲁粮现代农业研究院,加强种质创新和科技攻关,研发“鲁粮1 号”“鲁粮2 号”优质小麦良种;注册成立鲁粮现代农业公司,在泰安市、齐河县流转土地4900 余亩,加快优质小麦良种“育繁推”一体化落地实施,提高一手优质粮源掌控力。成立山东鲁粮检测科技公司,整合全省粮食质检资源,引进世界先进质检设备,搭建起服务全省的粮食质量与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努力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深化改革,打破桎梏释活力

针对集团组建之初制约发展的“僵尸企业”多、债务包袱重和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紧紧把握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契约,全力“处僵治亏”,降负债、防风险,改善经营发展环境,增强企业维护粮食安全的综合实力。

加快“僵尸企业”处置。提前完成省国资委确定的12 户“僵尸企业”处置任务及自我加压追加的6 户企业处置任务,通过争取利用省属企业风险防范金等方式,成功化解30 余亿元历史不良债务,盘活10 多亿元有效资产,打造了全省国资国企“处僵治亏”的鲁粮样板。2020 年,省国资委党委将鲁粮集团领导班子作为省属企业“干事创业好团队”和“攻坚克难好班子”唯一代表推荐到省里。

加强亏损企业治理。坚持边整合、边改革、边发展,对7 户亏损企业“一企一策”制定扭亏增盈措施、加强督导帮扶,至2021 年末已有5 户实现扭亏、2 户减亏,超额完成亏损户数和亏损额双降目标。资产负债率从成立之初的98.19%降至2021 年末的80.72%(剔除储备粮油政策性任务影响因素后为55.35%),所有者权益达到7.55 亿元,较成立之初增长10.86 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实现大幅跃升。

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通过“处僵治亏”等措施,加大降杠杆减负债力度,优化资本结构,改善融资环境。2021 年,集团共获批省农发行等多家金融机构17 亿元综合授信额度,形成了稳定的低成本融资渠道,彻底解决了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集团连续3 年超额完成年度营收和利润目标,2021 年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较上年同比分别增长71%、91%,高质量发展质效持续提升。

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不断完善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制度和考核奖惩机制。2020 年以来,管理人员“下”的比例达4.9%,员工“出”的比例达3.2%,2021 年权属企业主要负责人绩效收入“高低”差距达到8.2 倍。近3 年集团全员劳动生产率从16.4 万元/人提高至21.4 万元/人,增幅超过30%。基层一线职工人均收入3 年增长近50%,进一步激发调动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激情动力。

战疫保供,危难之际勇担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集团全力以赴抗击疫情,引领复工复产,在抗疫保供关键时期发挥保供稳市主力军作用,展现国企责任担当,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认可,在全省340 余家参评企业中脱颖而出,荣膺“2021山东社会责任企业”称号。

发挥龙头引领作用支持战疫保供。2020 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山东粮油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坚决扛起保供稳市的政治责任,带动全省283 家粮油应急加工企业提前复工复产、捐款捐物8000余万元支持战疫;督导权属企业省粮油交易中心加密粮油交易频次,成交量同比增长超过400%,有力保障了粮源供给,稳定了市场预期;第一时间向武汉火神山医院捐赠大米等物资,树立了山东省属企业抗疫先锋形象。

发挥省级交易平台保供稳市功能。在今年3 月份粮食价格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快速上涨的关键时期,组织调度省粮油交易中心克服国家政策性粮食交易场次、数量大幅减少等困难,充分发挥省级交易平台作用,大力开拓地方储备和贸易粮进场交易业务。截至5 月末,共组织各类粮油销售457 场次,成交各类粮源近160 万吨,有效平抑了粮价上涨趋势。

位于潍坊昌乐县的鲁粮集团鲁中粮库,是华北区域唯一新“四合一”储粮技术示范库

发挥国有企业主力军压舱石作用。在省内部分市县疫情封控期间,组织引领各权属企业克服各种困难,及时保障驻地应急加工企业原粮需求,确保成品粮市场供应。去年结合储备轮换共向市场投放小麦超过20 万吨,今年1-5 月份已向市场投放小麦超过11 万吨,切实发挥了全省粮食安全的“压舱石”“稳压器”作用,为维护粮食市场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党建引领,培根铸魂聚合力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鲁粮集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国有企业特色文化建设为抓手,推动党建、企业文化与改革和生产经营有机融合,助力鲁粮行稳致远。

从严治党固根基。集团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作用,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大力推进党建“强基、品牌、头雁、对标、激励”五大工程。截至2021 底,集团过硬党支部占比达到84%,2个支部被评为“省属企业过硬党支部示范点”,建立党建特色品牌支部占比达到76%。集团党委建立政治监督台账,细化监督措施,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各项制度全面落实。

深化融合促提升。集团党委连续三年开展夏粮收购主题活动,今年又发起“聚力攻坚保粮安,同心喜迎二十大”系列活动,领导班子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以“身影指挥”代替“声音指挥”,与干部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及时了解掌握解决基层“急难愁盼”困难问题。各基层党组织建立党员示范岗、突击队,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冲锋在一线,为送粮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确保夏粮收购任务圆满高效完成,为服务全省粮食宏观调控打牢基础。

特色文化聚合力。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制定《鲁粮之道》《鲁粮之规》等企业文化纲领性文件,总结凝练形成“守正求新,砺行致远”的核心价值观和“担当作为,求实创新”的企业精神,持续开展企业文化“愿景规划、学习组织、创新体系和党建融合一体化”四大系统建设,集团干部职工在改革攻坚、创新发展中涵养出了“胸怀大局、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鲁粮气质,锤炼出了“舍我其谁、善干必成、勇创一流”的鲁粮自信,凝聚起建设一流现代粮农集团的强大合力。

猜你喜欢

储粮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中储粮湖南分公司全面完成“标准仓、规范库”创建
摄影欣赏
渭南农户储粮的调查与分析
中储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