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与钼靶X线检查对早期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对比
2022-09-15马秀梅刘璟怡孙圣
马秀梅,刘璟怡,孙圣
1.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影像科,山东滕州 277599;2.泰山医学院附属肥城市人民医院影像中心,山东肥城 271600
乳腺肿瘤属于临床恶性肿瘤,主要患病人群为40~55岁女性,且患病人数近年来显著增加。乳腺肿块的生长速度较快,可对周围组织产生侵及出现乳房外形的变化,产生一系列体征。产生乳腺肿瘤的因素和放射线、内分泌失调、饮酒过量以及长时间采用外源性雌激素等存在关系,因为多数患者在患病早期并无自觉症状,因此错失最佳治疗时机,产生较差的预后[1]。为此需要进行早期诊断降低患者的生存率,减少复发。超声与钼靶X线检查均属于早期诊断方法,和传统X线比较钼靶X线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并且图像清晰,可对乳腺病理特征以及解剖结构进行观察[2]。本研究选取2020年5月—2021年6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影像科收治的100例早期乳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超声与钼靶X线检查对早期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本院收治的100例早期乳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7~68岁,平均(49.1±3.6)岁。患者到院就诊均以乳头溢液以及乳房出现肿块等为主述,症状并不显著,少数患者会出现局部刺痛及隐痛,部分患者经前产生放射性疼痛,100例患者均属于单发单乳。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过相关诊断后均为乳腺肿瘤[3];均属于一侧患病;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4]:其他恶性肿瘤者;不能实施手术及有关检查者;资料不完整者;沟通异常者。
1.3 方法
超声检查。患者采用平卧位,将双臂上举,充分暴露两侧乳头,以放射状通过直接接触方法扫查两侧乳房,对乳腺病变的边缘、后方回声、内部情况以及包膜情况进行了解,同时对肿块纵横比进行分析,了解是否出现导管扩张、腋窝淋巴结肿大以及钙化灶等。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对肿块内部进行细致检查,同时对周边血流情况进行探查,血流较为丰富切面位置处对收缩期峰值流速以及阻力指数进行观察。
钼靶X线检查。了解并摄取患者两侧乳腺斜位以及轴位,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局部摄影,通过全自动曝光模式加大对于乳腺病灶的观察力度,其中包含边缘状况、清晰程度、病灶类型、病灶大小、邻近以及内部位置是否出现钙化,同时对患者患侧腋窝淋巴结情况予以观察,并了解引流血管情况。
1.4 观察指标
钼靶X线检查诊断结果分为直接以及间接征象。乳腺肿块边缘不清楚,存在分叶毛刺,为直接征象;乳腺肿块出现杆状、异常血管、厚皮征以及淋巴管塔尖征等为间接征象。患者进行检查后,若间接征象中存在恶性钙化灶以及淋巴管癌栓,或同时存在上述表现两项以上即可诊断为恶性。
彩超诊断标准则是肿块内部存在不均匀低回声,后方回声削弱或者消失,边缘表现为蟹足样,腋窝位置出现淋巴结肿大,肿块内部和周围存在丰富血流信号即为恶性[5]。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检查结果
100例患者进行病理诊断可知,75例患者为浸润性导管癌,占比75%,8例患者为腺癌,占比8%,13例患者为乳头状导管癌,占比13%,1例患者为转移性肉瘤,占比1%,3例患者为分叶状囊肉瘤,占比3%。
2.2 超声影像结果
细致观察肿块边缘,76例患者表现为蟹足样,1例患者为导管内癌,6例患者为腺癌,66例患者为浸润性导管癌,肿块内部出现低回声,40例出现点状钙化灶,通过诊断后均为浸润性导管癌,56例患者肿块后方回声表现为衰减,1例为转移性肉瘤癌,3例为腺癌,50例为浸润性导管癌。经过彩超诊断乳腺癌90例。
100例患者进行检查过程中,1例为分叶囊状肉瘤,由于肿块包膜完整,边界清楚,后方回声加强,误诊为纤维腺瘤。1例转移性肉瘤由于包膜完整且后方回声加强,并未出现血流信号,误诊为纤维腺瘤。2例腺癌通过观察肿块呈现较小,无明显血流信号,误诊为乳腺病性增生,2例浸润性导管癌由于局部导管出现扩张,并无显著的钙化灶以及血流信号,误诊为内乳头状瘤。见图1。
2.3 两种检测方法阳性率比较
患者经过超声检查后诊断正确率为86%,高于钼靶X线检查正确率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4 两种检测方法灵敏度、准确度比较
超声检查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钼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种检测方法灵敏度、准确度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of the two detection methods[n(%)]
3 讨论
乳腺肿瘤属于临床常见的肿瘤,如果患者属于恶性肿瘤且未进行确诊会恶化病情,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乳腺肿瘤患病人群趋于年轻化,一般情况下患者均具有保乳要求,为此手术过程中需要对乳腺性质以及类型进行正确判断,单纯依靠肉眼并不能对乳腺肿瘤性质确定,手术中采用冰冻切片诊断可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依据[6]。
伴随社会理念以及生活习惯发生的改变,显著增加不生育人数、生理阶段代替治疗人数以及不哺乳人数,进而提升了乳腺癌的患病率。在早期采用有效方法进行诊断可降低病死率,同时降低医疗成本,对于提升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早期乳腺癌属于临床以及组织学病变早期阶段,肿瘤病灶位于乳腺处,和皮肤并未产生粘连,同时未出现局部淋巴结以及远处转移,主要分布在小叶实质中以及乳腺导管处,钙化表现为多样性改变,出现簇状排列,钙化密度较浅,呈现均匀状态[7]。
超声由于对患者机体不会产生损伤,检查方法简单操作,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并逐渐成为育龄妇女乳腺肿瘤常用检查方法[8]。本研究结果表示;超声诊断正确率为86%,对其检测方法的优点进行分析可知,超声能够清楚地鉴别乳腺组织和周围其他组织,同时可有效区分实质性肿块或液性肿块,并且正确定位肿块靠近后间隙位置,容易检查出肿块的大小以及边缘情况,同时可观察内部回声以及钙化情况[9]。CDFI能够有效反映对肿块血流供应丰富情况,可对肿块中最大血流阻力指数以及速度进行了解,对于乳腺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10]。
超声伴随仪器设备的完善及诊断技术提升逐渐受到患者以及医生的认可,超声能够呈现乳腺皮下和各层内部结构,同时呈现肿块边界和内部回声,并且可呈现血流和淋巴结情况,能够重复检查[11]。超声对于囊性病变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可对病灶弹性进行动态观察。对于妊娠及青春期女性较为适用[12]。
图1影像学结果Figure 1 Imaging results
表1两种检测方法阳性率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positive rates between the two test methods[n(%)]
钼靶X线检查操作方便,可提升微小钙化、小肿块以及局部结构紊乱的检出率,本研究结果表示,钼靶X线检查诊断正确率为72%,对其检测方法的优点进行分析可知,此方法能够了解整个乳腺结构,同时可对病灶情况进行观察,以此减少漏诊[13]。容易呈现乳腺癌特征,其中包含毛刺钙化灶以及细小钙化斑等,如患者腺体萎缩或者腺体中脂肪较多通过此方法进行诊断效果良好,能够将有关结构进行呈现。
肿块阴影则是乳腺癌常见的征象,其主要特征包含肿块大小、形态、密度以及边缘。钼靶X线测量肿块大小和临床扪及肿块相比较小,在进行临床测量过程中癌性肿块周围包含炎性浸润和纤维化等,钼靶X线上大小和大体标本接近[14]。因此肿块大小对乳腺肿瘤鉴别诊断存在一定的意义。但需要注意的是,钼靶X线呈现的肿块密度及肿块背景存在关系,年长患者脂肪性乳腺密度较高,边缘清楚,腺体乳腺肿块密度和周围组织相比较高,可通过皮肤衬托呈现肿块,边缘表现为毛刺存在触角属于恶性肿瘤。
乳腺癌另外一个征象即为钙化,有文献报道30%乳腺癌患者X线片上可呈现钙化,并在肿块内部以及病变边缘位置出现[15]。钙化的产生是因为癌细胞坏死以及钙盐沉着。钼靶X线钙化征象表现为线状、短杆状、细沙样。通常情况下短杆钙化在导管中产生,细沙样钙化在肿瘤外围腺泡中产生。乳腺癌钙化灶在钼靶X线具有很小的颗粒,需要通过放大镜进行观察,尤其是在无显著肿块阴影时钙化灶的产生对于乳腺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有学者通过研究后认为乳腺中出现单纯簇状钙化属于早期乳腺癌敏感指标[16]。
大部分局限致密浸润通常为良性病变,例如慢性炎症以及增生等,1/3为癌引发,尤其是小叶癌。钼靶X线检查并无肿块,在乳腺某一区域位置密度提升或者双侧乳腺对比出现不对称位置,尤其是浸润位置中央存在密度较高的区域。
然而钼靶X线检查和超声均存在不足之处,不能够对乳腺肿瘤进行100%诊断,会出现假阳性及假阴性结果。例如在进行超声检查时,对较小恶性肿瘤进行检测过程中会出现低后方回声衰减显示,对肿瘤内部血流信号而言具有过低的水平,对于毛刺边缘呈现不清楚、肿块内部出现微小钙化范围及极少钙化灶患者而言其阳性率较低[9]。采用钼靶X线检查过程中,恶性肿块内部情况较差,尤其是脂肪组织较多腺体肿块其检出率较低。有学者抽取50例患者分别采用超声以及钼靶X线对其进行诊断,结果显示超声诊断率为90%,钼靶X线诊断率为7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本研究结果存在相似性格,说明超声诊断应用价值显著[17]。
综上所述,对于早期乳腺肿瘤患者而言,超声以及钼靶X线检查均具有一定的诊断效果,而超声诊断可提升疾病诊断正确率,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并为患者临床后续治疗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