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美观念的变化对历史文化街区微改造的影响

2022-09-15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年15期
关键词:审美观念空间历史

胡 婕

历史文化街区扩展和更新的延续,具备源远流长的生命力。由于城市不断地变化,其社会背景、生活方式与观念均发生了变更。原有的历史文化街区渐渐出现了问题,比如建筑年久失修、缺乏基础设施、居住环境恶化等。因此在保护与发展的问题上复杂多样,不仅需要进行街区的微改造,挖掘沉淀的历史文化价值,提升街区生活环境,并重新培育出符合时代设计审美观念下的历史文化街区。

1 相关概念解析

1.1 审美观念

艺术来源于生活,从美学的角度研究和探讨人类的设计行为、日用器物以及生产生活环境。追溯至古代,《长安志》卷八记载:崇仁坊“一街辐辏,遂倾两市,尽夜喧呼,灯火不绝。”说明在唐代,已经出现了早市和夜市,并辐射到洛阳、开封、扬州等大城市,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依然能够感受到昔日繁荣,熙熙攘攘的人群在街市上游走,建筑立面上挂满了吸引人们驻足的招牌。反观日本、韩国的街道将中国的精髓学以致用,把街道设计得满满当当,使各个功能区都清晰地展现出来。侧面反映出东亚人喜欢热闹,对比法国的香榭丽舍大道,它的设计理念与中国截然相反,不进其中则不知此处的功能,这是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也是属于时代城市发展中人们所设计出的符合当下审美的作品。

1.2 历史文化街区

1986 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针对名城中保护的不足的现象,正式提出了历史街区的概念[1]。历史文化街区大多分布在老城区或是城市的中心地段,集中展示了城市的文化渊源,反应了时代审美变化。它是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再生性的线性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历史的重要记忆,而这些记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值得一提的是苏州市的平江路,给街区微改造提供了一条新思路。为防止街区没落,重现时代风采的途径就是进行适当的旅游开发,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带来了当地居民的收入,实现街区的历史、教育、美学功能,又发挥了其文化、经济、社会等多重价值。

1.3 微改造

历史文化街区在经历了大拆大建、仿古造假的一系列改造之后,不仅没有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还破坏了城市的肌理并且造成文化空洞、千城一面的现象。微改造是在梳理当地文化资源的准备下,挖掘城市的文化特点,重新去定位街区的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并在时代审美观念的变化下将这些历史资源,用现代人可接受的方式转换成文化资本,在吸引游人的同时,带来经济价值,使当地文化更好地输出。

2 审美观念变化下安庆古城“L”型街区的微改造

2.1 “L”型街区总体概况

安庆自古就是商贸重镇,商贾云集,不同商业文化的交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商业街区[2]。“L”型历史街区位于安庆市古城中心,宏观层面上它包括了倒扒狮街、国货街和四牌楼街3 条历史街道组成(图1)。3 条街道各具特色,其中倒扒狮街是历史最悠久的街道,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以明代隆庆年间所建造的“倒扒狮子”牌坊而著名。国货街是最具有生活气息的,四牌楼街是民国风格,且有老字号店铺集中分布在内。

图1 “L”型历史街区概况

“L”型历史文化街区是目前安庆市重要且为数不多的传统历史街区,见证了安庆古城的辉煌历史。街巷肌理与整体的空间都较为完整,至今保存有倒扒狮牌坊、徐锡麟纪念台和市邮政所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安庆古城的文化氛围有黄梅戏的戏曲之乡、商贾云集的老盛会、桐城文派敬敷书院等。多处历史保护单位及遗址、古树散落于街区中,使得街区内部充满历史气息。步行街的两侧建筑以二至三层的为主,属于徽派建筑的样式,多为上面住宅下面商铺的格局。建筑的一层因生活需要几乎全被后人改造,二层保存较为完好,特别是建筑细部的窗扇、马头墙、雀替和下挂落等元素,这些延续下来的时代记忆将以现代的方式呈现与世人面前。

2.2 现状存在问题

一是“L”型历史文化街区因缺乏整体保护的观念及居民长期自发性的建设和不合理的维修,严重破坏了原有的历史风貌,使街区的空间魅力不如以前。二是“L”型街区曾经是各家老字号及特色商品的售卖地,在群众中口碑极佳。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建造,消费者们的需求及购买方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已经吸引不了新一代的消费者,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商业中心地位。三是地区内街巷的交通组织不清晰,街巷内部的交通方式以步行、自行车和电瓶车为主,但由于街巷的宽度有限,常常出现人车混杂的现象,加之街巷内缺乏停车位的设置,使得该地区交通可达性差。因此,底蕴深厚的“L”型街区的现实状况是拥有着不同时期、不同风貌的各类建筑,街区上零乱的生活场景让人很难捕捉到历史人文的存在。

2.3 “L”型街区微改造的对策

2.3.1 功能的美感——总体功能的定位

对于“L”型街区,应充分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并用现代审美观念去重新定义它,达到保护和强化区域历史风貌的效果。从街区环境的改善、传统文化的延续及场地特色风貌的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微改造,最终使街区在当代环境中重现昔日光彩。

对比其他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在不同时代、不同审美观念下营造出的地域氛围是不一样的(表1),每座城市的侧重点都不一样,但其设计均是从人的本质角度,将技术纳入了美的视野,从而使设计美学领域扩展到了技术层面[3]。科学技术具有工具属性,从而实现了人的生活需求与目的。在物质生产的过程中,通过技术应用的人性化和审美化,使人的物质活动由客观必然性的制约迈向了人的自由。

表1 各大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对比

2.3.2 空间的美感——空间环境美感的营造

“L”型街区用现代手法进行创造和演绎,用场地内原有的材料设计出符合原住民生活习惯的空间优化,合理的进行产业升级。从市井文化的角度让生活与历史风貌共生,从空间布局上让文化与空间环境共生,从时代审美的角度让现代与传统共生。

在充满历史氛围感的街区,任何形式的设计似乎都面临着极大的风险,而细节上的微改造,不但审美角度上经历了时代的轮回,还适度呈现了隐含的现代感。比如地面铺装除了能应用场地本身所具有的瓦片、青砖、麻石,在特殊的节点可将挑花堂中的特色元素提取出来,变形的雕花图案隐约能折射出现代主义的构图,形成场地独有的特色铺装。这些形式上的微改造,不仅是出于功能和美学的考量,也是设计师通过空间整体环境的营造,进一步延续老街的景观特色和特有风貌。

2.3.3 文化的美感——文化传承与延续

在文化空间中植入特色的主题,形成似曾相识的印象空间。比如街区的入口处的牌坊广场,在改造前存在着缺乏必要的视觉导向以及停留空间较小的问题,经过调查走访过后,设计出符合来往行人以及居民的审美及功能要求。我国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穿斗式与抬梁式2 种。此外,还有不少变体和局部利用斜杆组成三角形稳定构架的做法[4]。广场前把建筑演绎化地置于镜面水景上,创造性地扩展了空间,提供给人群集散停留的位置(图2)。

图2 入口牌坊广场

在街巷的另一处节点,纳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戏的经典元素(图3)。值得一提的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复原历史场景让观者置身于情境之中,这是现代审美与传统之间碰撞出的火花,也是科技与人文的完美融合。满足了游人观看表演、聚会、休憩等行为的空间需求。“L”型街区逐渐完善的物质基础使其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潜力,能够更好传承历史文化,实现文化发展的活态化[5]。不同的人群对于历史体验的诉求不一样,在时代审美观念下,需增添一些现代都市的气息和节奏,比如引进现代性的娱乐功能与传统文化融合——音乐酒吧、主题性餐厅以及精品文创店等[6]。

图3 黄梅广场

3 审美观念的变化对历史文化街区微改造的意义

3.1 审美性的参与增强了社会的互动与情感的流动

建筑是社会记忆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文化符号附着于建筑之上,具有了超越个体和超越时空的意义,使社会记忆得以留存[7]。从“L”型街区走入,这些历史记忆凝聚入每一处建筑中,像是在诉说昔日的辉煌。当游人置身其中,在文化氛围的触动下,自身与空间以更为深刻的记忆相连,对城市的认同感油然而生。街区是社会互动最为频繁的一个场所,在日常交往的活动中情感的流动超出了静态的文化符号,为整个街区注入新的活力。对街区建筑的修复与改造,或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用现代的手段进行新的转译,古与今、过去与现在的对话,将强有力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因此历史文化街区不仅是文化的展示,更是情感的交流与互动。

3.2 审美性的参与优化了文化旅游品质

“L”型街通过微改造,全方面完善了当地原住民的需求,同时能够满足不同人群“游”与“吃”的需求。在传统基础上加入网红小吃、咖啡店、公共市集等方式,进一步丰富了游人的体验。而这些现代性成分的加入,使街区在网络中广泛传播,不仅带动了当地旅游发展,对历史文化的传播也有着积极影响。还通过现代审美的微改造,改变了对传统建筑空间的刻板印象,使“L”型街区在新时代通过打造自身特色的旅游。

4 结语

我国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改造正在慢慢步入成熟阶段。“L”型历史文化街区通过现代方式的微改造,将场地的历史、人文、现代化审美设计三者相结合,激发了场地活力。从功能之美、空间之美、文化之美3 个方面加上现代化科技的运用,给游人以置身历史场景内的感受。时代审美观念的参与对“L”型历史文化街区微改造的影响下,增强了社会的互动和文化旅游的品质,也为其他城市历史街区的改造提供了参考。

猜你喜欢

审美观念空间历史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红楼梦》读后感
新历史
论科技英语翻译中的“雅”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