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统战工作要重点把握好四个关系

2022-09-15王丹中

群众 2022年17期
关键词:无党派人士治校民主监督

王丹中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集中,对国家政治关注度高、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多。凝聚党外知识分子人心、汇聚有识之士力量,形成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发展合力,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重要职责。新修订发布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做好新时代高校统战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纵观近几年高校统战工作实践,在工作机制、代表人士培养及作用发挥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仍然存在政策理解不完整、工作边界不清晰、具体举措不到位等问题,统战工作的法治化、科学化水平有待提升。认真贯彻落实《条例》要求,依法巩固发展新时代高校统战工作,还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重点把握好政治站位与高校定位的关系

《条例》明确规定了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高校统战工作必须坚持指导思想不动摇,紧盯主要任务不放松,始终保持高度政治站位。

加强高校党委对统战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根本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形成全党上下一齐动手、有关方面协同联动的工作局面。党委是高校的领导核心,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重要职能,在高校统战工作中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重要作用。如何发挥党委在高校统战工作中的职能,确保高校统战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是落实高校统战工作的首要内容。在工作实践中,高校党委要提高对统战工作的认识,深化对统战工作的研究,不断改进和完善学校统战工作。

高校统战工作应建立在爱国爱校基础上。“爱国”是统一战线的底色。高校是国家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主要形式,爱国与爱校具有一致性,爱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之一。高校统战工作,就是要在爱国主义大旗下,围绕爱国爱校、办学治校主题,充分凝聚人心、汇聚力量,防止高校统战工作内容过于空泛、不接地气。

重点把握好统筹指导和分类开展的关系

高校统战工作对象为高校党外人士,重点是其中的代表人士。具体区分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和少数民族人士等为主体的党外代表人士。高校在全面坚持统战工作原则做好统筹推进的同时,要根据党外代表人士的不同类别各有侧重开展相关工作。

保障民主党派人士和无党派人士依法履职。《条例》规定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的基本职能,无党派人士“参照民主党派履行职能”。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中没有政协组织,因此对高校而言,保障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知识分子校内依法履职,就是保障其在办学治校过程中行使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

明确党外知识分子、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和少数民族人士统战工作重点。对党外知识分子、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少数民族人士三类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重点是团结和引导,积极发挥其作用。有些高校在统战工作中,往往不太注意此三类党外代表人士与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在统战工作上的差异性,习惯于面向所有党外代表人士“一揽子”开展统战工作。高校要更好地发挥党外代表人士作用,应当根据统战工作范围精准定位、分类开展,做精做细。

将统战工作具体任务融入办学治校实践。《条例》第三条明确了统战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服务,为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服务”等“四个服务”的具体任务。在高校统战工作中要全面落实,结合工作实际,要突出为坚持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在学校重要政策制定,重大事项研究,干部人选推荐与征求意见,重要工作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等方面,发挥党外代表人士作用,鼓励和支持他们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批评、建议,为办学治校建言献策。

重点把握好实行监督与接受监督的关系

“民主监督”不能简单等同于批评监督。“民主监督”是《条例》赋予民主党派组织及其成员、无党派人士的权利,其他党外代表人士作为国家公民,可以履行《宪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赋予的“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在高校统战工作实践中,开展民主监督相关活动时,应避免参与范围把握不当的现象,防止“民主监督”权行使泛化。

《条例》规定的“民主监督”是相互的。民主党派组织(成员)、无党派人士可以对中共党组织(成员)实行监督,中共党组织(成员)也可以对民主党派组织(成员)、无党派人士实行监督。我们党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更应自觉接受民主党派的监督。因此,在高校统战工作中,要实行好“互相监督”,进一步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重点把握好依法履职与自身建设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民主党派组织作为国家政治组织和参政党,党外代表人士作为有社会影响的群体,也面临加强自身建设任务。《条例》主要从三个方面作了规定:一是民主党派组织的自身建设,通过“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履职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作用”;二是党外代表人士的自我建设,确保这个群体始终符合“政治坚定、业绩突出、群众认同”的标准;三是统战部门对“党外代表人士管理”的牵头协调职责,“重点了解掌握其政治表现、思想状况、履行职责、廉洁自律和个人重要事项变化情况,特别是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的政治立场和态度”。同时还明确了党外代表人士所在党组织的“日常管理考核”职责。在高校统战工作中,党委应当进一步支持、帮助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加强自身建设,让党外人士对高校建设发展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猜你喜欢

无党派人士治校民主监督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视域下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效能提升研究
普洱学院召开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
浅论“教授治校”及其相关问题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诊断及强化之道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七个重要关系辨析
大数据运用于参政党民主监督初探
我的“二八”治校策略
对依法治校的理解和认识
新时期加强高校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