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主题”撬动一批“大民生”

2022-09-15文/

人民之声 2022年8期
关键词:联络站佛山市人大常委会

文/ 图 覃 剑

头顶着烈日、手拿笔记本、胸挂代表证……人大代表成群结对出现在田间地头、农贸市场、老旧小区、代表联络站等场所,一个个真实案例、一则则履职故事、一幅幅精彩画面,不仅成为佛山市今年主题活动期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而且撬动了一批“大民生”。

“小站点”连着“大民生”

“有事找人大代表”“有意见到代表联络站”……如今,代表联络站已成为佛山市民反映诉求的重要渠道。

进“站”入“家”,是人大代表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方式。佛山市人大常委会把4 300多名五级人大代表全部编组进站,每个代表进站开展“大接访”、参加视察调研。

“大家对基层情况最熟悉,对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落实情况最了解,对人民群众的呼声感受最深。大家有哪些意见建议,可以畅所欲言。”7月19日,省人大代表、佛山市委书记郑轲以人大代表身份来到顺德区北滘镇黄龙村人大代表联络站,认真倾听群众关于人居环境提升、交通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按照“就地就近、方便选民、方便群众、方便代表”的原则。佛山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全市的553个人大代表联络站、289个人大代表联络点积极开展活动。今年全市共组织五级人大代表2 741人次到联络站、点接待群众,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982条,各级人大对意见建议及时分办、督办,对于有广泛性、代表性的意见建议,引导各级人大代表通过进一步调研形成议案建议,按照法定程序转交有关部门研究处理,推动解决人民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数字经济”成为“热点”

谁把握住数字经济发展先机,谁就能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近年来,佛山市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7月18日,市长白涛就关于促进数字经济与产业发展、政务服务、民生保障等领域深度融合的建议办理工作开展调研,给企业界数字转型升级献招支招。

“发展数字经济,离不开一批有竞争的网信企业。”白涛建议各级各部门聚焦短板弱项、拿出真招实招,推动数字经济与产业发展、政务服务、民生保障等领域深度融合,共创数字佛山的美好未来。

7月5日,禅城区人大代表祖庙联组金融经济和科技发展小组走进佛山市日丰集团总部,助力日丰集团数字化转型。

市人大陈志峰是经济领域的专家,他密切关注佛山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经过深入企业调研,形成《关于数字经济如何助力佛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议案》,通过人大转交政府有关部门。

陈志峰认为,数字化转型仅靠企业本身难以推进,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三方合力同向发力。建议政府应尽快收集、梳理广大企业的信息需求,有针对性地出台产业扶持政策;金融机构给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以及在产业前景分析、政府政策查询申请等方面予以支持;企业也要相对应地转变传统思维,积极主动拥抱数字化。

7月25日,由南海区人大常委会主办的“南海人大代表论坛”在千灯湖畔开讲。来自南海企业界的各级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围绕“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上演“头脑风暴”。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南海高质量发展的一道必答题。南海区人大常委会以“人大代表论坛”形式,将南海的省、市、区人大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为什么转?往哪转?如何转?”共同探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面对中小企业在向智能制造改造升级时遇到“想转却不敢转”的问题,省人大代表关正生认为,数智化转型需要政府、服务商、企业同心同向,来一场“双向奔赴”。企业普遍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缺乏专业人才,政府要牵头组织服务商或企业进行数字化的诊断及案例分享,加快新技术在产业、企业及产品中的渗透。

区人大代表李贺军提出,转型升级不是转行,产业升级要先对当前产业状况定位,分析研判一下“级”的标准,对产业升级的“级”进行界定,然后对标策划发展。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香秀杏表示,此次举办“人大代表论坛”,希望通过企业界人大代表、专家学者、政府职能部门互动交流,凝聚各方共识,形成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举措,为打造现代化活力新南海贡献人大的智慧和力量。

民生热点频上“热搜”

农贸市场改造、老旧小区升级、守住百姓钱袋子、农村厕所改造、社区停车管理难等与百姓密切相关的民生热点,成为代表履职关注的焦点,频频登上佛山“热搜”,不少市民对人大代表推动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所作的的努力纷纷点赞。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7月6日,佛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钛一行走进高明“万亩稻田”项目核心区,步入稻田看秧苗长势,走进乡村话接续振兴。他对该项目致力于打造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引进第三方企业发展稻虾、稻鱼等新业态的创新做法表示肯定。

“‘小公厕’里藏着‘大民生’”。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开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的应有之义。”7月28日,佛山市高明区人大常委会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工作视察监督工作。

近年来,通过高明区人大常委会持续推动全面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助力该区连续6个季度获得佛山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检查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全区84.5%的行政村(居)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

同时,围绕村民生活习惯、中老年人群体、残疾人的设施等热点问题,代表们纷纷建议,要根据村民使用习惯,多设置便利老人、残疾人的设施;要压实主体责任,督促落实“厕所革命”建设任务;要强化第三方监管力度,提高保洁频次、使用率;要建立红黑榜制度,激发社会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积极性。

农贸市场连接着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与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三水区芦苞镇人大主席梁楚南带领部分人大代表调研镇农贸市场提升改造情况,深入了解升级改造后的市场秩序、环境卫生、冷链肉类销售、排水设施、残留农药检测以及疫情防控与规范管理等方面的情况,详细听取执法部门、运营公司、经营户和现场群众的意见建议。

对市场食品安全、周边交通和摆卖秩序等有待提升问题,代表们建议,要继续做好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四篇“文章”,实现硬件设施上档次,日常管理上水平,精心服务再优化,切实把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办好办实。

如何破解老旧小区停车难、停车乱难题?7月27日,顺德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在线”议事会组织区人大代表、相关职能部门共谋良策、共商大计,为村居(社区)停车管理难支招。

“破解停车难问题,除了增加车位供给外,更需要区、镇以及村居(社区)明晰职能,做好精细化管理。”在区人大代表莫应堃看来,解决村居(社区)停车难的问题需要每个村因地制宜采取适宜村居的停车管理模式、收费管理制度,以加强车位管理。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高明区人大常委会以解决群众身边各类急难愁盼问题为突破口,围绕精准帮扶兜牢民生底线、着力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织密儿童关爱保护网络、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抓好民心民生工程建设开展视察调研监督工作。

对于该区专业队伍不强、岗位补贴不到位等系列问题。区人大代表林敏华建议,“要壮大专业服务队伍,落实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岗位补贴等支持政策,完善人才和工作激励机制,改善就业环境,逐步提高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待遇水平”。

“要以‘大数据+铁脚板’的方式,摸清现有底数、提高精准率,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管理、早帮扶系,构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新格局。”区人大代表孙先莉建议。

猜你喜欢

联络站佛山市人大常委会
医院图书馆参与佛山市联合图书馆合作共建的实践与探讨
2022年度先进联络站获奖名单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君兰中学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实验学校
大江南北杂志社2020年度先进联络站
人大常委会审议“港区国安法”草案
大江南北杂志社2019年度先进联络站获奖名单
大江南北杂志社2018年度先进联络站获奖名单
风盛正是扬帆时——聚焦漯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