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索与实践
——以《全新版大学高阶英语Ⅱ》“A Love of Reading”为例

2022-09-15李静春杨梅

现代英语 2022年14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思政读书

李静春 杨梅

(新疆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要坚定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的“大思政”重要思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至此“课程思政”理念受到日益关注。2018年6月,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3]。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受众广、课时长的公共必修课,背后承载着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也必将担起时代重任。《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应主动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使之在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作用。教师应基于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思政教育内涵,收集与教学内容契合的思政素材,同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教学设计中,明确思政教育目标,并在各个教学环节贯彻落实。在教学中,发挥课程思政渠道作用,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加学生对自身、国家和民族价值观的认同;同时在中西文化对比中,让学生学会坚守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脉,从而实现大学英语课程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5]。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索与实践

文章以《全新版大学高阶英语Ⅱ》第三单元“A Love of Reading”为例,探索分析课程思政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如表1所示:

表1 混合式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一)单元内容概述

本单元Text A Growing up in the Library主要讲述了作者自幼与其母亲去图书馆借书读书的往事。成年后当她再次与她儿子到图书馆,往事历历在目。本篇文章可涵盖三方面内容:一是表达对读书的热爱;二是热爱阅读来自家庭;三是图书馆可以“留住人类的历史”。

(二)思政教学目标及重点

语言学习目标:(1)掌握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英语表达;(2)用英语谈论对爱书、惜书、崇尚阅读等中华优良传统的理解;(3)对单元主题的相关概念进行辩证的思考,如对读书应藏书还是买书、读纸书还是电子书及关于阅读的目的等观念进行思考并展开辩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思政育人目标:(1)唤醒学生的阅读需要,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2)了解国家对持续推进全民阅读的高度重视和对实现建设书香中国的坚定信念;(3)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理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含义,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三)思政教学设计

1.课前任务

围绕单元主题,布置前置任务,营造思政学习语言环境。

课前通过雨课堂平台发布课前小组作业,要求学生分组准备“苏秦悬梁刺股”“匡衡凿壁借光”“车胤囊萤”等反映爱读书的小故事,汇报形式不限。

2.新课导入

(1)学生分组展示课前准备的故事,通过对我国古代好读书、爱读书故事的挖掘,体现出“崇尚阅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通过听力导入任务,课堂练习做blank filling,练习材料来自CGTN:World Reading Day:More Chinese people go book-clubbing,熟悉reading in nationwide campaign等阅读相关词汇;将语言知识与思政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从单一的语言练习过渡到主旨要义的把握,再内化到领悟阅读的重要性,引出我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的知识工程。

3.课文分析

Text A作为本单元精读课文,教师可从知识传授、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三个层面设计教学活动,做到层层递进,全方位剖析课文。

(1)知识传授层面资源与活动开发设计

①阅读课文并找出能够体现作者爱阅读的词汇及表达;通过翻译关于读书的论述,如:

Reading invigorates people's mind,gives them inspiration and cultivate their morality。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是传承文明、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Reading is an important way to acquire knowledge and increase wisdom,as well as an important way to carry forward civiliza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eople.Promoting reading among all peopl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ing socialist cultural and ethical progress and promoting social progress.

从而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读书的重要性,真正使读书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政治担当和一种精神追求。

②要求学生找出课文中对影城图书馆分馆的描述;用手机端进入中国国家图书馆主页并查看介绍,与课文做对比,在练习本课重点词汇和表达的同时,了解中国国家图书馆,启发学生了解国家对持续推进全民阅读的高度重视和对实现建设书香中国的坚定信念,进一步树立文化自信。

③学生利用U校园观看视频“The healing power of reading”,启发学生理解“当我们开始阅读,我们就找到了表达情感的文字;阅读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阅读消除了我们不平等的关系”。

结合以上视频讨论对文中“It wasn't that time stopped in the library.It was as if it were captured here,collected here,and in all libraries-and not only my time,my life,but all human time as well”的理解。

(2)价值塑造层面资源与活动开发设计:

教师可提炼三组词组概括核心要点,作为思政教学点,并根据每个要点设计教学活动。

①Borrow-a-book-from-the-library V.S.bookshelves-full-of-books:

该思政教学点可以结合我国类似的例子,即如何看待“藏书与借书”:黄裳、夏丏尊主张藏书V.S.苏东坡、《黄生借书说》主张借书。基于此,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适当的教学活动,如:首先教师利用线上平台发起投票环节,POLL:Which view are you in favor of?通过投票自动分组之后,学生可针对读书应“藏书”还是“借书”展开辩论。

②The role of libraries:首先,学生观看视频“An Island of Books”并列举图书馆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此教学活动可训练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其次,就我国国情而言,大至国家图书馆小至村级文化图书室,都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自信,提振精气神,增强凝聚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图书馆、文化室就是文化阵地。最后为翻译任务,翻译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的回信。Sticking to correct political direction,we should promote our fin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encourage a love of reading among the public by exploring new ways of services,so as to better meet the intellectual and cultural needs of our people.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服务方式,推动全民阅读,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③A reading family:根据文中“My family was big on the library.We were very much a reading family.”提炼出第三个思政教学点“a reading family”。中国有句古诗: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体现出我国历来重视阅读,很多家庭将阅读作为家风家训,教师在此环节可介绍曾国藩家训、钱氏家训等。接着教师以采访的形式将学生置于思政环境,启发学生对热爱阅读良好家风的思考。如:

a.How long do you spend reading every day?

b.Do your family members love reading?

c.Will you build a reading family yourself?

(3)能力培养层面资源与活动开发设计:

①E-books V.S.Paper books,随着科技发展,阅读的方式逐渐多元化,相比传统纸质阅读,电子阅读因其便捷性受到广大读者的肯定,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阅读两篇CGTN文章并以E-books VS.Paper books为主题开展辩论赛。

CGTN:What's reshaping China's reading market?

CGTN:Digital reading bad for concentration,patience:research.

②The purpose of reading,通过完成阅读任务:史上最野阅读法:量子波动速读,一目百行不是梦,Quantum speed-reading courses stir doubt,并利用雨课堂发送评论。

引导学生对阅读目的的思考:reading for information,fun,or other purposes?引出观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4.课后任务

课后通过分级作业巩固所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并督促其完成包含思政元素的“长效作业”。

①Translation

通过翻译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后回答记者的问题时提到的:“书籍和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用闲暇时间来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财富,可以说终身受益。我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我们国家全民的阅读量能够逐年增加,这也是我们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标志。”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同时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读书观。

②Writing

完成阅读Why daily reading matters,以The importance of reading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50字的作文并提交至雨课堂平台。学生在经过对本单元内容4课时学习以后已经对爱读书、读好书有了一定思考,加上课后阅读材料Why daily reading matters?学生已累积主题相关表达,能够顺利完成写作任务。

5.教学反思

本单元围绕“热爱阅读”主题,结合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听说读写译的训练,自然地融入了“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等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树立正确的读书观。

教师在选取思政素材时要注意选用有融入中国文化的材料,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同时紧跟时事。但要注意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并非思政课程,因此,教学设计不能忽略语言能力的培养,而是育人育才协同并进。

三、结语

文章以《全新版大学高阶英语Ⅱ》“A Love of Reading”主题为例探究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及实践。通过教学实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英语虽为外语课程,但其涉及的文化和精神层面的内容较为丰富,因此足以承担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任务。(2)大学英语教学已经不再局限于学习西方语言及文化,而是转变为中西文化“对话交流”。(3)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承担着输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担当,文化自信至关重要。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效果离不开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及挖掘思政元素的能力。(4)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不仅仅局限于线下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实现线上有资源,线下有活动,过程有评估,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思政读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我们一起读书吧
Problems and Measures for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