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伯坚、胡修亚:激情岁月里的相濡以沫、相持以终

2022-09-15万京华

中国记者 2022年8期
关键词:分社社长新华社

□ 万京华

□ 1949年陈伯坚和胡修亚结婚照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这是20世纪50年代曾在国内广为传唱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它表达了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和豪迈气概,鼓舞了人民群众热爱祖国、团结奋进的革命精神。这首歌的歌词当时引自报纸上刊登的一篇战地通讯,而采写这篇报道的就是首位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采访的新华社记者陈伯坚。为采写志愿军战歌诞生的故事,在陈伯坚同志的夫人胡修亚生前我曾采访过她,听她讲述了他们夫妻俩从解放战争后期直到改革开放时期共同走过的一段历程。

一、从革命战友到相知伴侣

陈伯坚是新华社资深记者。1922年出生,山东黄县(今龙口市)人。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胶东《大众报》及新华社胶东支社编辑、科长,前线支社社长。解放战争期间,历任华东野战军第九、十三、四纵队报社和新华支社、分社社长等。

胡修亚,1924年出生在浙江慈溪县。1939年加入上海学生界救亡协会,1942年到解放区,被分配至新四军《江海报》工作。194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先后在浙东报社和华北野战军前锋报社等工作。

陈伯坚和胡修亚相识在1949年春杭州解放以后。当时,胡修亚被分配到三野23军政治部战地报社和新华支社当编辑。陈伯坚是报社和新华支社的社长。他们相识时间不长,就已发现彼此谈话投机,兴趣相投,相互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一天晚上,陈伯坚在胡修亚的住房外面徘徊,最后从门外塞进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我觉得你是一个值得为你的幸福的缔造而贡献,足以向你期望我自己的幸福的人,一个如此优美的感情的人,是一定能够给我所需要的幸福的。”

不久,胡修亚接受任务出差到外地采访建军节的活动。此后的一个多月里,他们又深谈过几次,彼此确立了感情。8月10日,他们给当时的军政委符确坚写了一份报告,在一张很小的普通便条纸上写着:“我们感情融洽,志趣相投,愿相待以终;且自信尚能互相勉励,互相帮助,不断进步,故特恳请准予结婚。”符政委第二天就批示:“同意你俩结婚,并希共同勉励,努力工作。”

陈伯坚和胡修亚既是军人,同时也是党的新闻工作者,因而他们商定在九一记者节(9月1日是当时的记者节)这天结婚,从此开始了他们相濡以沫、相持以终的夫妻生活。

二、一首战歌的诞生

1950年9月,陈伯坚从新华社三野总分社调到北京总社军事组工作。当时,美军已在朝鲜仁川登陆,大举越过三八线,直指鸭绿江边,并轰炸了我国境内的一些村庄。美国军舰还趁机封锁了台湾海峡。10月2日,新华社社长陈克寒找陈伯坚谈话,说由于形势的发展要派他到东北边防部队。陈伯坚稍加准备之后,于10月12日从北京启程经沈阳前往丹东,到刚刚组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报到。

入朝前,部队进行了战前动员。当陈伯坚到一个炮兵部队采访时,看到连队的墙报上贴满了各种决心书,其中一首表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思想感情的诗引起了他的注意,这首诗是当时陪同他采访的连队指导员写的。陈伯坚立即把这首诗抄在笔记本上,并和作者商量,将其中几个字略微作了修改,如原文中“迈过鸭绿江”,改为“跨过鸭绿江”,“中华好儿女”改为“中国好儿女”,“打败美国野心狼”改为“打败美帝野心狼”等。

应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10月中旬,陈伯坚随彭德怀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领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战场,积极报道了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第二次战役、第三次战役西线作战的胜利消息。他在入朝后采写的一篇战地通讯《在朝鲜战场上的中国人民志愿部队》的开头引用了在笔记本上抄录的那首诗,新华社于1950年11月25日播发了这篇报道。《人民日报》11月26日刊登时题目为《记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几个战士的谈话》,这首诗在报纸上刊登时被醒目发排在标题下面。著名音乐家周巍峙看到新华社记者的这篇报道后,很受感动,当即为这首诗谱了曲,后来定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由于报道中并没有提及诗的作者,也未署记者名,所以这首歌在最初发表时,词作者只写了“志愿军战士”。

1951年3月陈伯坚从朝鲜战场回国休整期间,总政有关同志找到他,要把这首歌曲获奖的一笔奖金发给他。原来,他们在查询歌词作者时,听正在北京的新华社平壤分社社长刘桂梁说作者可能是陈伯坚(因他在丹东时听陈念过这首诗)。陈伯坚赶紧向来人说明这首诗不是自己写的,作者是某炮兵部队的连指导员,但部队番号和姓名不记得了。根据他提供的线索,后来有关部门终于找到了这首诗的原作者麻扶摇。

在陈伯坚随军入朝后不久,以林麟为组长,李耐因、徐熊任记者的九兵团记者组也于1950年11月中旬入朝,他们冒着冰雪严寒,翻越崎岖难行的高山峻岭,进入朝鲜东线战场,在战火纷飞中采写了第二次战役东线作战的通讯报道。1951年1月下旬,根据朝鲜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新华社特派国内部军事组组长普金入朝,建立新华社志愿军总分社,由志愿军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李唯一兼任社长,普金任专职副社长。战争期间,新华社先后派出和调配了50多名记者、编辑赴朝,参加了有关的新闻报道工作。

陈伯坚回国休整一段时间后于1952年再次返回朝鲜战场,先后担任上甘岭记者组组长、西海岸记者组组长、开城中国记者团秘书长等。1953年,胡修亚也奉派到朝鲜,担任志愿军总分社开城记者组编辑。

三、相濡以沫、相持以终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陈伯坚夫妇回到北京总社。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中央对新华社提出了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要求,指示要多派记者到国外去,并大力培养、补充外文干部和驻外记者。1955年,陈伯坚被派到外交学院学习一年。1956年,他奉派前往埃及创建新华社开罗分社,这是新华社在非洲和中东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分社,它对后来新华社在这两个地区开展新闻报道工作以及创建分社都起到了重要作用。1957年胡修亚也来到开罗分社工作。

1958年8月,伊拉克发生革命,以卡塞姆为首的青年军官推翻了费萨尔王朝,建立了伊拉克共和国。陈伯坚主动请求赴巴格达,在没有使馆的情况下,在那里创建了新华社巴格达分社,并为后来我国在伊拉克建立使馆做了大量工作。1958年12月5日,总社在一封业务信中对陈伯坚在巴格达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其中写道:“据了解,伯坚同志在巴格达广为交游,同各方面关系搞得不错,很受当地欢迎,这说明分社记者在开展工作方面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希望能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利用这些已经创造的有利条件,进一步贯彻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加强采访活动和研究工作的方针,在报道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1961年4月,陈伯坚夫妇回到北京总社工作。“文革”期间,陈伯坚受到迫害,被开除党籍、下放劳改,好多人劝胡修亚和陈伯坚离婚、划清界限,但胡修亚坚决不同意,还因此受到了留党察看一年的处分。他们的婚姻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再次经受了考验。

□ 1990年陈伯坚和胡修亚一起参加在香港举行的国庆招待会

粉碎“四人帮”后,陈伯坚被恢复党籍,之后彻底平反。这个家庭也苦尽甘来,又开始过上安定欢乐的日子。陈伯坚先后担任新华社国际部西亚非洲组任组长、国际部副主任、主任,新华社党组成员,新华社副社长兼机关党委书记等。1984年2月,调任香港分社副社长,并负责筹建新华社在国外的第一个地区总分社——亚太总分社,任总分社社长。他到香港工作后,坚持党的方针政策,为开辟亚太地区的新闻事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1987年陈伯坚任香港《文汇报》副社长。1991年4月13日因病在北京去世。

陈伯坚在得知自己身患重病时,曾在一封给友人的信中谈及他对于生死的看法,他写道:“我是马克思主义者,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我认为人生无非一个过程,或迟或早,这个过程总要结束。在长期的战争年代,我曾数次正面面对死亡,我对死亡并无畏惧。”“所幸的,我这一生不是白过的,我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风风雨雨。回顾这丰富的52年,我扪心自问,可以对得起祖国、对得起人民、对得起党,也对得起亲人。而且,我一生襟怀坦荡,俯仰无愧于心。我还有什么放不下,还有什么遗憾!”从这封信中可以感受到他心怀坦荡、生死无惧的品格和情怀。

陈伯坚去世后,胡修亚怀着对他的无限思念写下一篇回忆文章,其中谈及两人的感情,她写道:“我们一直坚守我们当初的诺言,我们一直相互信任,相互爱护,相互体贴。”

胡修亚长期在新华社国际部工作,1987年离休后被派往新华社香港分社工作,1991年回京。2021年1月20日因病在北京去世。陈伯坚和胡修亚结婚40多年间,彼此既是相濡以沫的伉俪,又是亲密无间的战友,共同渡过了各种艰难和考验,为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猜你喜欢

分社社长新华社
《中国出版》理事会
再创新高
中国船级社举办第五届检验业务技能比武大赛
视界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刚刚体”走红,新华社“小编”如何专业卖萌
酬道平社长
法新社进入朝鲜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到CCS雅典分社调研指导
韩国HI GHY ARN公司社长参观博纳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