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内向外”看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2022-09-15罗争光

中国记者 2022年8期
关键词:驻外分社中东

□ 罗争光

过去两年多,作为工作十多年来一直从事国内报道的记者,我前往新华社中东总分社驻外,工作领域由国内新闻转向国际新闻,工作语言从中文转换为英文,让我经受了难得的锻炼,也对国内报道和国际传播有了进一步认识。

一、对国际传播的再认识

从一开始只会“照葫芦画瓢”编写短短几行字的英文消息,到后来尝试撰写综合性的地区新冠肺炎疫情综述重点稿,我对国际新闻报道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甚至还纠正了此前的一些认识偏差。

比如,我原以为国际新闻报道仅限于报道外国的人和事,后来我认识到不仅要报道外国的人和事,也要报道发生在外国的与中国相关的人和事,有时还要报道发生在中国的人和事。又如,我本以为国际新闻只需要报道外国的名人、大事,后来我认识到,不仅要关注外国的大人物、大事件,也要关注世界各地的小人物、小事件,而且往往小人物小事件背后的时代大背景、历史大意义,更具有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再如,我曾以为国际新闻报道的主要价值,是新华社要在与国际同行的竞争中,彰显国家通讯社的影响力,在影响世界的新闻事件中发出中国声音,后来我认识到,国际新闻报道同样也要承担展现中国形象、传播中国理念、分享中国智慧等重大职责。

总而言之,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就是要坚持以中国立场报道国际新闻,以中国眼光洞察全球风云,向世界讲中国故事、向中国讲世界故事、向世界讲世界故事。这些认识的厘清,让我增进了对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内涵外延的进一步理解。

二、国内报道与国际传播有诸多共通

驻外工作期间,我发现自己熟悉的国内新闻报道和新接触的国际新闻报道之间,有很多共通之处。

□ 2020 年3 月25 日,在利比亚的黎波里,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武装人员戴着口罩在战斗(新华社/发 阿姆鲁/摄)

□ 2020 年8 月4 日傍晚,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区发生剧烈爆炸后,在爆炸破坏的圣乔治医院内,护士帕梅拉·泽农照顾三名婴儿(新华社/发 比拉尔·贾维希/摄)

(一)“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2020年8月4日,位于地中海东岸的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发生震惊世界的港口大爆炸,造成至少190人死亡、6500多人受伤。事故发生后,新华社驻贝鲁特的记者第一时间给位于埃及开罗的中东总分社英文编辑部打电话,口述了一则快讯消息,成为全球首发报道。

在做国内报道时,我们格外注重时效,当有重大新闻事件和信息发布时,在把握好时度效的前提下,要争取快发、首发。贝鲁特港口爆炸的报道经验表明,只要方法得当、主动作为,同样能在与国际同行的同场竞技中占得先机,关键在于身处一线的编辑记者具备“抢”的意识,同时能迅速掌握核心事实。这一案例也让我认识到,不管是国内报道还是国际报道,抢抓最重要的新闻信息、掌握关键的新闻事实,始终是核心竞争力。尤其在国际新闻报道的竞争赛场上,快人一步依然是体现竞争力、赢得影响力的制胜之道。

(二)直面问题、回应关切

调查研究是新华社记者的看家本领。不管是国内报道还是国际报道,都不能止步于记流水账,停留于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新华社记者要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将对事件和问题的认识由片面上升到全面、由表象上升到本质,这样才能做到报道高人一筹。

刚到新华社中东总分社工作时我就发现,编辑部除了日常履行好消息总汇职责播发大量的地区动态消息稿件外,还格外注重在提升报道采用率、转载率上下功夫。在专门组织研究的基础上,总分社提出日常报道要化零为整,通过进一步的统合来聚焦问题、加强分析、回应关切。在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阶段,总分社总编室组织地区分社,就感染病例数为何居高不下、疫情下的民生如何保障、疫情能否让冲突地区搁置争议加强合作等话题,深入调研、挖掘故事、采访专家,播发的稿件不仅达到了解疑释惑的效果,还引发国际社会的关心,产生了良好反响。

(三)深度融合

从事国内时政新闻报道,早已迫切感受到推进报道深度融合的压力。一则简短时政消息,需要有“海报新闻”“捞干货新闻”等多种呈现形式;一篇万字重磅述评,需要配套有“可视化图表”“小故事集纳”等多种适合碎片化传播的衍生产品。到了海外,我发现对于报道融合的要求是一致的,单纯的文字报道或图片报道无法适应多形态、移动化、可互动等新型媒体传播格局下对于内容的要求,不管所在地区是不是发达国家,也不论所面对的受众通用何种语言,报道的深度融合都应该朝着“内容+技术+灵感+美学”的方向努力。

□ 2020 年8 月5 日,一架军方直升机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灭火。前一日傍晚,贝鲁特港口区发生剧烈爆炸(新华社/发 比拉尔·贾维希/摄)

□ 2021 年9 月23 日,新华社中东总分社“图说中东”英文栏目播发的一组巴勒斯坦人采摘椰枣的多媒体报道,在海媒互动量超160 万。图为巴勒斯坦农民收获椰枣(新华社/发 里泽克/摄)

为提升地区融合报道的能力,中东总分社总编室加强地区报道统筹,不断在推进报道融合上拓宽思路、挖掘潜力、培养人才。为提升海外社交媒体传播效果,大力探索“图说中东”“中国与中东”等文图配合栏目;为做好报道素材的深度挖掘、N次加工,多次尝试讲述图片背后的故事和再现故事背后的现场;为呈现地区各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困难与努力,采取“文字+图片+视频+记者出镜”一体策划、一体采集、组合播发的方式,形成立体化传播矩阵,实现握指成拳的传播效果。事实证明,与普通的单篇稿件、单组图片、单个视频相比,中东地区融合栏目“图说中东”的报道屡屡在新华社海外社交媒体互动量中名列前茅,记者讲述如何拍摄黎巴嫩爆炸事故中女护士呵护三婴儿图片的报道在朋友圈刷屏,新华社关于中东地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感人故事被当地网民大量转发、点赞。可见,不管是国内报道还是国际报道,推进报道从思维到呈现各环节的深度融合,始终是我们增强报道传播力、影响力的关键一招。

三、“由内向外”看新华社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两年多的驻外经历,让我看到了新华社在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方面的长期探索和积累的显著优势,也让我坚信新华社未来在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方面将大有可为。

(一)点多面广,扎根当地

驻外工作中有两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一是新华社关于也门战火下民生的相关报道,不管是特写故事还是新闻照片,总能收获很高的采用率和互动量;二是由中东总分社总编室牵头策划的老百姓讲述亲身经历揭批美国人权虚伪本质的系列故事,传播效果极佳,尤其是驻巴格达分社记者挖掘的伊拉克平民被美军无故羁押一年多的独家故事,聚焦的正是美西方刻意回避甚至想隐瞒的事实,直接揭露了其标榜的“自由、民主、人权”的虚伪性片面性,播发后影响了国际舆论。

我们分析原因:第一个是因为相比于很多西方媒体,新华社在也门有长期稳定的采访力量,能收获独家报道,实现了“人无我有”;第二个则是新华社记者在相关国家长期扎根,有着扎实丰富的调研基础,掌握了大量优质的报道资源,做到了“人有我优”。

点多面广是新华社遍布全球的新闻采集网络的巨大优势,扎根当地更是新华社各驻外机构长期坚守的优良传统。不管是在日常报道中,还是重大新闻事件的比拼中,甚至在国际舆论话语权争夺的正面交锋中,这两项优势总能得到彰显。在新华社不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努力建成国际一流新型全媒体机构的进程中,这两项优势势必会得到进一步发挥。

(二)新老搭档,优势互补

上文提到的贝鲁特港口大爆炸事故报道,新华社之所以实现全球首发,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驻地记者第一时间给总分社英文编辑部拨通了电话,口述了一条快讯;编辑部值班人员马上放下其他非紧急工作,第一时间将此编辑成稿,按规程核准后迅速审签播发。如果记者不是这般操作,而是先回到办公室或者就地打开电脑,写好一则消息,再传至编辑部;编辑人员再不慌不忙当作一般稿件处理,自然就误了时效。可见,这次全球首发报道,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前方资深记者的丰富经验以及记者与编辑前后方的熟练配合。

近年来,针对大量年轻编辑记者加入驻外人员的队伍,新华社驻外机构尤其是地区总分社注重驻外人员的平衡调配、优势互补,既大力调动年轻同志的积极性、活跃度,又充分发挥资深编辑记者的丰富经验、优良作风,采取导师制、结对式、多媒体报道小组等方式,在分社之间、分社与总分社编辑部之间乃至整个地区范围内组建起资深编辑记者和年轻同志的搭档组合,很好地提升了整个地区采编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三)界限打通,内外联动

打通国内国际、探索内外联动,一直是新华社着力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一个方向。过去两年来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东总分社始终努力在内外联动、资源打通方面不断探索。在上海举办进博会期间,总分社总编室联合中东地区相关分社、总社对外部、国内上海分社及其他分社,共同研究选题、共享采访资源、共组报道团队,推出了不少故事性强、角度新颖的报道。这样的机制之所以能较顺利地开展,主要依靠于牵头组织的编辑记者既熟悉海外受众的关注视角,又了解国内分社的报道资源,还善于整合海外分社的报道力量。

最近几年,新华社有关部门探索多种途径方式,从总社、分社选派了熟悉国内国外情况、调研经验丰富的精干力量到海外重要岗位工作、轮岗,在推进报道内外联动、提升地区调研报道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收到了明显成效。相信在进一步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随着这项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新华社国际传播能力整体水平将得到更大提升。

猜你喜欢

驻外分社中东
中国船级社举办第五届检验业务技能比武大赛
丁雪松:新中国第一位驻外女大使
浅析高校驻外研究院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困境
法新社进入朝鲜
中东三季度硫磺合同继续走低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到CCS雅典分社调研指导
联防联控严防中东呼吸综合征
晚清八旗子弟出身的驻外公使群体述略
山推800万元装载机大单落定中东市场
“疆独”暴力袭击我驻外使领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