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角下基于设计思维的地理研学课程设计
——以杭州市青山村为例

2022-09-14余昱瑶

地理教学 2022年16期
关键词:青山研学课程设计

余昱瑶

(浙江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浙江 金华 321004)

乡村振兴需要广大青少年的参与。地理研学旅行是集地理探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于一体的综合实践活动,两者相辅相成。乡村振兴为地理研学提供教学素材与真实情境;研学通过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助力乡村发展。设计思维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创新思维方法,能深度激发学生思维,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能力。因此,本文探讨设计思维与地理研学的适切性,并将设计思维融入研学旅行,开发杭州市青山村地理研学课程。

一、设计思维与地理研学

在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发展的时代,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愈加关键。设计思维作为一种创新实践的新路径,为教育变革提供了新航向。总而言之,设计思维是以人为本、具备普遍适用性和跨领域的方法,是一种可以寻找问题解决方案,并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创新思维的途径。[1]目前形成了以美国、英国为核心的设计思维研究团体,[2]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的设计思维过程模型,包括共情、下定义、设想、原型和测试五步骤,并辅以多种思维工具,为发展学生设计思维能力提供支架。[3]

地理研学提倡学生在真实社会情境中,通过考察、调查、体验等方式,以地理视角解读世界并解决问题,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等关键能力。设计思维的内涵与基本模式(见表1)。

表1 基于设计思维的地理研学活动模式

二、地理研学课程设计

1.课程介绍

青山村位于杭州市西北郊,曾是一个水源污染严重、青年人才外流的村落。但自小水源地项目落实以来,村中生态环境质量提升,自然教育、传统手工艺等绿色产业落地生根,吸引了大批青年人定居于此,2019年被确立为“未来乡村实验区”。

本课程基于乡村振兴大背景,利用斯坦福大学的设计思维过程模型,通过发展同理心、头脑风暴、视觉化思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设计思维,创新完成乡村研学项目方案及制作相应原型(见图1)。

图1 青山村地理研学设计图

2.课程目标

了解学情是课程设计的起点。本课程面向高一学生,他们已初步具备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知识,但尚未形成系统框架,欠缺灵活调动地理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对于地理课程中蕴含的人地协调观仍处在认知阶段,难以充分实践。

基于上述学情,设计本次研学目标如下。

(1)价值认同:通过欣赏青山村风貌,了解我国乡村的发展成就,理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厚植乡土情怀。

(2)实践内化:通过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培养地理实践力,加强和村民、游客的共情能力;通过制作项目模型,提升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3)身心健康:在茶山竹海中放松身心,体悟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提升理解与欣赏世界的能力;在交流合作中唤起积极的学习体验。

(4)责任担当:综合多要素规划乡村项目,感受企业的社会责任,发展视觉化思考、社会化思考能力;明确“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展经济”的理念,深化人地协调观。

3.课程实施(见表2)

表2 青山村地理研学课程实施

(续上表)

三、评价与反思

1.课程评价

研学课程评价旨在评估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进而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开放性活动的评价提倡由教师、专业人员(如乡村创业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并以“设计学习”的过程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见表3)。

表3 青山村地理研学课程评价

2.课程反思

本文基于设计思维过程模型,设计青山村研学课程方案,推动新时代地理研学的创新。一方面,乡村振兴主题的研学是基于乡村自然、人文地理要素,并以乡村真实情境为载体;另一方面,融入设计思维的地理研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厚植人地协调观,召唤更多青少年关注乡村振兴事业,助推乡村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青山研学课程设计
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青山揽胜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