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六步癌症告知模型的心理疏导模式护理对子宫颈癌心理状态的影响作用
2022-09-14何金
何金
子宫颈癌在女性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病率,其为世界女性四大恶性肿瘤之一[1]。近年来疾病逐渐趋于年轻化的趋势发展,对女性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当疾病诊断后,如何让患者知晓病情,护理人员以哪种方式将此信息告知患者,以降低其在得知病情后出现的不良影响,成为疾病治疗的重点和难点。而疾病在手术、放疗及化疗等治疗后,虽然能够延缓病情发展,但治疗带来的应激反应,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对疾病治疗的压力,均会增加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降低其对治疗的依从性,降低机体对外界病原菌的免疫能力,在影响治疗的同时降低其生活质量[2]。因此,在子宫颈癌实施治疗期间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对缓解其负性情绪、提升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126 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应用基于六步癌症告知模型的心理疏导模式护理取得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1 年1 月在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126 例子宫颈癌患者。纳入标准:(1)年龄45~65 岁;(2)癌症处于Ⅰa 期~Ⅱa 期;(3)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为子宫颈恶性肿瘤,符合文献[3]《子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4)患者认知能力正常,能够配合研究沟通及后期随访。排除标准:(1)研究期间肿瘤出现转移;(2)合并严重压力性尿失禁;(3)近6 个月进行过盆腔手术;(4)合并严重盆腔器官脱垂;(5)既往实施心脏起搏器植入术;(6)合并泌尿系统严重感染;(7)近半年内进行过心理治疗和心理疏导;(8)应用雌激素药物治疗>1 年;(9)合并肝、肾、脑、肺等器官功能障碍。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63)和干预组(n=63)。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和批准,患者和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研究前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实际情况实施保守治疗或手术、放化疗。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通过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入院后的基本需要,为其介绍病室环境、主治医师及责任护士,告知其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基础护理方法,并通过一对一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不良感受,对其不良心理进行疏导。通过阶段的护理和宣教,在与家属进行沟通后,了解其心理状态,可根据其心理状态良好情况,进行阶段性、委婉性的病情状态告知,同时并强化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嘱家属强化日常支持和照护。指导患者和家属治疗期间的饮食、活动训练,帮助其建立对抗疾病的信心,护理每周进行一次,每次30 min。出院时发放出院卡片,嘱患者根据时间定期复诊,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复诊;定期进行电话随访,每周1 次,每次15~20 min,了解患者实际情况,强化基础护理监督和指导,护理持续干预6 周。
1.2.2 干预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六步癌症告知模型的心理疏导模式护理。
(1)面谈准备(S):由责任医师及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一对一面谈,面谈前责任护士应与患者及家属约定好面谈的地点和时间,保证面谈环境安静、舒适,不受打扰。面谈开始后由责任医师负责为患者讲解疾病诊断、具体治疗方案及预期的治疗效果,在患者明确上述内容后,引导并鼓励其提出疑问,责任医生利用专业经验进行回答。责任护士在明确患者病情后,对其实施音乐放松训练,选取患者喜欢的轻音乐,协助其取舒适体位,在音乐中利用指导语,使患者将注意力逐一集中在身体各位置,随着音乐自脑部至脚部逐渐进行放松,待患者能够稳定后,为其宣教护理方案。(2)感知评估(P):责任护士利用开放性问题进行提问,如,您目前明确疾病哪些信息情况?对患者回答的问题进行记录,为下一次沟通提供参考依据。(3)信息需要(I):根据患者上阶段的回答,询问患者是否想明确疾病具体诊断内容,详细的治疗方案。在获取肯定的答案后,可为其进行详细讲解。若部分患者拒绝了解疾病信息内容,则将相关信息为患者家属讲解。并对家属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强化对患者家庭情感支持。(4)疾病知识告知:将疾病相关知识以图文手册和视频的形式呈现,为患者宣教的主要内容包括疾病发病原因、发病进程、疾病诊断、治疗的方法、预后等。宣教中主要以图文手册及视频中内容为主,避免使用敏感的词语,如病情较严重、您在多久后面临死亡、我们也无能为力等,避免加重患者心理压力。(5)情感支持(E):一对一心理疏导,利用抑郁症筛查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焦虑症筛查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scale,GAD-7)评估患者的情绪,对于焦虑、抑郁患者应强化交流频率,引导其抒发不良情绪,建立正确的认知,使其恢复负面情绪对自身状态的影响,建立积极、正向的信念。团体心理疏导:定期组织科室子宫颈癌患者交流会,邀请康复效果显著,生活质量较高的患者现身说法,并在交流会中互相交流疾病护理经验和技巧。鼓励并引导患者对目前感受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述,在交流中获取克服负面情绪的经验。(6)总结和策略:对上述沟通情况进行总结,了解患者是否需要继续进行治疗,对于仍然没有建立信心的患者,进行持续的宣教和指导,引导并鼓励患者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每周进行一次,每次交流时间维持在30 min,持续实施护理6 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1)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6 周的负性情绪。利用PHQ-9 评估抑郁情绪,量表共有条目9 个,采用3 级评分法,总分为0~27 分。具体评估标准,无抑郁:总分<5 分;轻度抑郁:5~9 分;中度抑郁:10~14 分;中重度抑郁:15~19 分;重度抑郁:20~27 分。量表敏感度=0.879,特异度=0.854[4]。利用GAD-7 评估焦虑情绪,问卷共有7 项包括无法放松、紧张焦虑、无法控制担忧、易激惹及不祥预感、过度担忧等,采用3 级评分法,总分为0~21 分。具体评估标准:无焦虑:0~4 分;轻度焦虑:5~9 分;中度焦虑:10~14 分;重度焦虑:15~21 分。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869,具有良好的信效度[5]。(2)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6 周的自我接纳问卷评分。采用自我接纳问卷(self-acceptance questionnaire,SAQ)进行评估,量表共有2 个部分,包括自我接纳(8 个条目)、自我评价(8 个条目),共有条目16 个,采用1~4 级评分法,总分为16~64 分。自我接纳情况与分数成正比。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847,信效度良好[6]。(3)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6 周的生活质量评分。利用中文版晚期癌症生活质量量表(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quality life questionnaire C30,EORTC QLQ-C30)进行评估,选取量表功能领域,共有5 个部分,包括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采用1~4 级评分,各领域换算得分范围为0~100 分,生活质量与分数成正比。量表总Cronbach’s α 系数为0.867,信效度良好[7]。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7.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2.2 两组PHQ-9 评分、GAD-7 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PHQ-9 评分、GAD-7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 周,两组PHQ-9 评分、GAD-7 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1 (续)
表2 两组PHQ-9评分、GAD-7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PHQ-9评分、GAD-7评分比较[分,(±s)]
2.3 两组SAQ 各维度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自我接纳、自我评价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 周,两组自我接纳、自我评价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SAQ各维度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SAQ各维度评分比较[分,(±s)]
2.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 周,两组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表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表4 (续)
3 讨论
子宫颈癌为临床较难治愈的恶性肿瘤,大部分患者在早期发病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临床症状时疾病已经处于中晚期。部分医护人员在疾病确诊后,为了避免加重患者的病情,使其产生自杀想法和行为,仅将病情告知家属,而对患者自身隐瞒病情[8-9]。这严重违背知情权,且患者在疾病治疗中自身察觉病情及家属的异常行为,而出现心理压力和负性心理,降低疾病治疗效果和预后,影响生活。常规护理的宣教仅是进行知识的传递或是对家属进行病情的讲解,缺乏有效性和规范性,取得护理效果并不显著[10-11]。
基于六步癌症告知模型的心理疏导模式是以六步癌症告知模型为基础建立的心理疏导模式,共有6 个步骤,包括面谈准备、感知评估、信息需要、疾病知识告知、情感支持及总结和策略,其通过各步骤以递进的方式实施沟通和交流,使医护人员能够将具体病情告知患者和家属,使其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建立信念,提升战胜疾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2-13]。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6 周,两组PHQ-9评分、GAD-7 评分均降低,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AQ 量表中自我接纳、自我评价评分均升高,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崔晶晶[14]研究结果相似。研究中在肺癌患者中应用六步癌症告知模型,显著改善其负性心理状态,提升其自我接纳水平。分析原因,六步癌症告知模型,首先通过面谈准备,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在音乐放松训练下,得到躯体放松;通过对患者感知、信息需要的评估,明确其对疾病认知及掌握病情信息情况,通过疾病告知、情感支持,使患者了解并掌握自身疾病实际情况,在情感支持的情况下建立正确的认知,能够在治疗中疏导自身的焦虑、抑郁情绪,在纠正错误认知的同时,提升对自身接纳水平[15-16]。
基于六步癌症告知模型的心理疏导模式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干预6 周,两组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基于六步癌症告知模型的心理疏导模式提高子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研究显示,实施积极的心理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激发患者在治疗中战胜疾病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及时对自身心理压力及不良情绪进行调整,并约束自身维持良好的饮食、生活及运动习惯,最大限度强化体能,促进免疫功能改善[17]。而在基于六步癌症告知模型的心理疏导模式下,患者的负性心理得到改善,机体素质能力提升,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改善生活质量[18-19]。本研究与李春霞等[20]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在宫颈癌患者中应用基于六步癌症告知模型的心理疏导模式,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有助于自我接纳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