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CD47水平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慢性萎缩性胃炎进展的关系

2022-09-14黄婷婷谢桂丹蔡潇阳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性反应活动度分型

黄婷婷 谢桂丹 蔡潇阳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革兰阴性菌,属于微需氧菌,主要感染胃和十二指肠球部[1]。Hp感染是引起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其机制与宿主的基因易感性、环境及Hp毒力[如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空泡细胞毒素A(VacA)等]密切相关[2]。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由不良的饮食习惯、吸烟、饮酒或Hp感染引起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以胃酸分泌减少或消失为主要特征,多伴有幽门腺化生和肠上皮化生,其被视为重要的胃癌前病变[3]。胃泌素-17(G-17)和胃蛋白酶原(PG)的血清学检测可以帮助评估机体的CAG发生风险[4]。研究表明CD47与胃癌发生有关,CD47+细胞具有肿瘤干细胞特性[5]。此外,Hp亦被证明可促进胃癌发生和进展[6]。因此,推测血清CD47水平与Hp感染之间可能存在联系。本研究探讨了血清CD47水平与Hp感染及CAG进展的关系,以期为临床上Hp根除治疗提供参考,并为揭示Hp在CAG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8年10月至2021年2月在儋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273例CAG患者,其中男性55例,女性218例,年龄18~79岁,平均年龄为(54.62±9.30)岁。所有CAG患者均经胃镜及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符合《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 年,上海)》[7]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8]中相关疾病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恶性肿瘤、妊娠、肾脏疾病、肝衰竭、肝硬化、心脏衰竭或活动性感染者;(2)入组前3个月内接受过抗生素、胃黏膜保护剂、抑酸剂等药物治疗者;(3)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与抗Hp抗体检测结果不一致者。根据14C-UBT和抗Hp抗体检测结果,将CAG患者分为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检测方法

1.2.114C-UBT 患者清晨空腹服用14C尿素胶囊(0.75 µCi),静坐25 min,然后向气体收集瓶吹气直至粉色液体指示剂变为无色。向气体收集瓶中加入4.5 mL闪烁液,倒置3次,置于HUBT-01A型Hp测试仪(深圳市中核海得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检测时间设定为1 min,检测值≥100 dpm为Hp阳性,<100 dpm为Hp阴性。

1.2.2 实验室检测 患者于检测前8~12 h起禁食、禁水,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血清保存于-80 ℃冰箱。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D47水平(试剂盒购自上海江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试剂盒购自广州市格瑞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胶体金法检测IgG类抗Hp抗体水平(试剂盒购自美国Biohit Healthcare公司),按照说明书在微量平板上对血清样本进行分批测试。使用Multiskan GO全波长酶标仪(购自美国Thermo公司)检测各样本在450 nm处的光密度(OD)值。为了测定G-17、PGⅠ、PGⅡ水平,采用标准浓度-OD值二阶拟合曲线计算未知样品浓度。IgG类抗Hp抗体以酶免疫单位(EIU)定量,抗Hp抗体≥30 EIU为Hp阳性。采用蛋白质印迹法进行抗Hp抗体分型检测(试剂盒购自深圳市伯劳特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将Hp分为Ⅰ型[CagA和(或)VacA阳性]和Ⅱ型[尿素酶A和(或)尿素酶B阳性,CagA和VacA阴性]。

1.2.3 胃镜检查与病理学诊断 根据《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精简版(2017年,上海)》[9]中标准,胃镜下采集了5块胃黏膜活体组织(2块胃窦组织,2块胃体组织和1块胃角组织)。根据Sydney系统[10]进行组织病理学评估。分别将慢性炎性反应的严重程度和活动度按照无(0级)、轻度(1级)、中度(2级)和重度(3级)标准进行评级。采用慢性胃炎OLGA评估系统对CAG患者进行病变分期评估(分为Ⅰ、Ⅱ、Ⅲ、Ⅳ期)。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二分类变量以例(%)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偏态分布的数据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并使用Kruskal-Wallis检验和事后Mann-Whitney U分析。血清CD47与血清G-17、PGⅠ、PGⅡ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所有检验均为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p阴性组与Hp阳性组的血清CD47、G-17、PGⅠ、PGⅡ水平比较

根据14C-UBT检测结果,将273例CAG患者分为Hp阴性组(n=140例)和Hp阳性组(n=133例)。2组的年龄、性别构成、BMI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p阳性组的血清CD47、G-17、PGⅠ、PGⅡ水平均较Hp阴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见表1。

表1 Hp阴性组与Hp阳性组的血清CD47、G-17、PGⅠ、PGⅡ水平比较

2.2 HpⅠ型组与HpⅡ型组的血清CD47、G-17、PGⅠ、PGⅡ水平比较

根据抗Hp抗体分型检测结果,将Hp阳性患者分为HpⅠ型组(n=74)和HpⅡ型组(n=59)。如表2所示,HpⅠ型组的血清CD47、G-17、PGⅠ、PGⅡ水平均较HpⅡ型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

表2 HpⅠ型组与HpⅡ型组的血清CD47、G-17、PGⅠ、PGⅡ水平比较

2.3 血清CD47、G-17、PGⅠ、PGⅡ水平及Hp分型与慢性炎性反应的严重程度及活动度的关系

如表3所示,在慢性炎性反应严重程度为2级或3级的患者中,HpⅠ型感染患者占比均明显高于HpⅡ型患者,且其血清CD47、G-17、PGⅡ水平亦高于0级患者(P<0.05);尤其是3级患者,血清CD47、G-17、PGⅡ水平升高较1级和2级患者更明显(P<0.05)。

表3 血清CD47、G-17、PGⅠ、PGⅡ水平及Hp分型与慢性炎性反应严重程度的关系

如表4所示,在炎性反应活动度为1级、2级或3级的患者中,HpⅠ型感染患者占比均明显高于HpⅡ型患者,且炎性反应活动度≥2级的患者的血清CD47、G-17、PGⅡ水平亦高于0级患者(P<0.05);尤其是3级患者,血清CD47、G-17、PGⅡ水平升高较1级和2级患者更明显(P<0.05)。

表4 血清CD47、G-17、PGⅠ、PGⅡ水平及Hp分型与炎性反应活动度的关系

2.4 血清CD47、G-17、PGⅠ、PGⅡ水平及Hp分型与OLGA分期的关系

如表5所示,OLGA分期≥Ⅲ期患者的血清CD47、G-17、PGⅡ水平高于Ⅰ期患者(P<0.05);尤其是Ⅳ期患者,血清CD47、G-17、PGⅡ水平升高较Ⅱ期和Ⅲ期患者更明显(P<0.05)。

表5 血清CD47、G-17、PGⅠ、PGⅡ水平及Hp分型与OLGA分期的关系

2.5 血清CD47与血清G-17、PGⅠ、PGⅡ的相关性分析

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D47与血清G-17、PGⅠ、PGⅡ均呈正相关性(r=0.723,r=0.213,r=0.820,P均<0.001)。见图1。

图1 血清CD47与血清G-17、PGⅠ、PGⅡ的相关性分析 A 血清CD47与血清G-17 B 血清CD47与血清PGⅠ C 血清CD47与血清PGⅡ

3 讨论

CAG的病理改变包括腺体萎缩和肠上皮化生,其被视为癌前病变[11]。CAG通常由Hp感染所致,经过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胃黏膜发育不良等过程演变为胃癌[1]。因此,寻找有效的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对于预防胃癌的发生非常重要。CD47是一种糖蛋白,其广泛表达于所有造血细胞膜和大多数其他种类的细胞膜上,通过与信号调节蛋白α结合成为抗巨噬细胞分子[3]。有研究显示,CD47高表达与胃癌患者总体生存率较差显著相关,CD47也与Hp感染相关[5]。本研究比较了Hp阳性和Hp阴性的CAG患者的血清CD47及胃功能3项指标(血清G-17、PGⅠ和PGⅡ)水平,并探讨了血清CD47与Hp感染之间的潜在联系,结果显示Hp阳性的CAG患者的血清CD47、G-17、PGⅠ和PGⅡ水平均高于Hp阴性的CAG患者,并且HpⅠ型感染患者的上述指标水平均较HpⅡ型感染患者高。

Hp被认为是许多疾病的主要病因,如消化性溃疡、CAG、胃癌、麦芽淋巴瘤等[12]。CAG被视为Hp感染的主要结局之一,且与胃癌的高风险有关[13]。有研究显示,Hp根除治疗后2年内,患者的胃肠道菌群无明显变化,根除治疗10年后胃肠道菌群有明显改善[2,14]。Hp感染患者中约有20%会发生胃癌的癌前病变,但仅有2%会进展至胃癌,这与宿主基因易感性、环境和Hp毒力密切相关[14]。不同类型的Hp的毒力存在差异,其致病机制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CagA、VacA、十二指肠溃疡诱导因子A等[15]。CagA、VacA是Hp毒力的重要决定因素,其会导致胃黏膜损伤和慢性炎性反应,最终可能导致胃癌发生。根据血清毒力蛋白的表达,感染的Hp类型可通过IgG抗体的分型判断。Hp感染有多种诊断方法,较常用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是14C-UBT和血清抗Hp抗体分型。有荟萃分析总结了33项研究结果,结果显示Hp的CagA基因型与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发病风险增高有关[16]。Hp阳性可抑制胃黏膜自噬,引起炎性因子增多,从而增高胃炎严重程度。例如,Liu等[17]对不同类型的Hp感染患者的组织病理学特征等进行分析,发现HpⅠ型感染引起的炎性反应的严重程度和活动度,以及OLGA分期均明显高于HpⅡ型感染患者,这与本研究结果相符,说明Hp感染及其致病性与特异性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密切相关,HpⅠ型表达CagA或VacA毒力蛋白,从而增高了胃癌的发生风险。既往研究显示,血清G-17、PGⅠ、PGⅡ检测对于评估胃癌发生风险具有一定的价值[18]。本研究发现HpⅠ型感染患者的血清CD47、G-17、PGⅠ、PGⅡ水平均显著高于HpⅡ型感染患者,说明HpⅠ型感染患者的血清CD47水平较高,这可能与更高的炎性反应严重程度及活动度有关。

目前关于Hp毒力因子的研究表明,CagA或VacA基因阳性样本与CAG及胃癌有显著的相关性,可有效预测疾病的发生和进展。另有研究发现,Hp的侵袭能力与VacA基因的m区多态性有关[19]。该结论果表明,不同类型的Hp的侵袭能力存在差异。根据胃内分泌PGⅠ、PGⅡ部位的不同,推测HpⅠ型感染可使整个胃和十二指肠的PG分泌增加。此外,HpⅠ型感染亦可能通过其特有的炎性反应机制加速CAG的进展,从而促进对胃黏膜的侵袭和血清胃功能指标发生变化。CD47在胃癌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CD47-红细胞可通过巨噬细胞吞噬作用被迅速从血液循环系统中清除,而CD47+肿瘤细胞可避免被巨噬细胞清除。在包括胃癌在内的实体肿瘤中,CD47+细胞被认为具有肿瘤干细胞特性。研究表明CD47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过度表达,其与巨噬细胞上的信号调节蛋白α相互作用,可防止肿瘤细胞的吞噬作用[20]。另有研究表明,与CD47低表达的胃癌患者相比,CD47高表达的胃癌患者的预后较差[21]。本研究结果发现,HpⅠ型感染患者的血清CD47水平高于HpⅡ型感染患者,而且随着疾病进展,HpⅠ型感染患者的占比升高,血清CD47水平亦逐渐升高。上述结果表明,Hp感染尤其是HpⅠ型感染可能通过上调CD47的表达,进而参与CAG的进展。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组织病理学表现和血清胃功能指标分析,发现Hp(尤其是HpⅠ型)感染可能导致血清CD47表达水平升高,进而在CAG进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提示CD47有望成为CAG患者临床诊断和预后预测的重要生物标志物。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今后有待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结果。

猜你喜欢

性反应活动度分型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CT在早期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同临床分型的应用
MRI联合超声成像评价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价值
中医内科分型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纤维支气管镜下氨溴索肺泡灌洗对非出血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肺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复杂分型面的分型技巧
女性的性反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