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数据可视化产品在新媒体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2022-09-14安徽省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文/张 宁(安徽省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一、气象数据可视化
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的可视化成为各领域的主导。所谓数据信息可视化,是通过计算机及各类相关软件、技术,将想要传达的数据信息转换成图形、图像,用一目了然的方式展现出来。如借助图表、地图、视频、动画等表现手法,将海量难读取、晦涩难理解的数据信息用更直观、更清晰有效的方式传递和展示,这也是未来数据传播的方向[1]。
目前,数据可视化理念和技术已经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且表现出在抽象数据信息的分析、表达、传达等方面独有的优越性[1]。气象部门在观测和预报气象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数据,这些数据普通人难以看懂,气象数据可视化就是将这些海量的、扁平的数据加工成图形、图表、声音、动画等形式,增加了趣味性和可读性,让气象数据变得立体、有温度、可交互,同时借助可视化的形式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气象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的结论。
二、 气象数据可视化产品
1.气象数据可视化产品的优点
人类右脑记忆图像的速度比左脑记忆抽象文字速度快100 万倍[2],将枯燥的、数量巨大的数字和文字转化为可见的图形符号,能够让受众快速读取并深入理解数据信息原本复杂的内在含义和隐晦的结构关系,因此,数据可视化能够加深人对于数据的理解和记忆[1]。
气象数据大多是由专业术语和数字符号组成,大段文字里夹杂着密密麻麻的数字,会让普通读者心烦气躁、没有兴趣继续阅读;同时气象也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科普门槛相对较高,要做到既专业又便于普通受众理解,就需要采用更有利于表现的形式,而气象数据的可视化就是一种非常适合的展现形式。
2.结合数据分析的气象可视化产品示例
数据分析大多运用在市场分析、个性化推送上,对于产品内容生产,数据分析在选题、新闻等的发现与揭示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运用各种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然后用可视化形式表现出来,不仅可以让受众看得懂,还能传达情感和理念、表达媒体观点。
2017 年4—5 月,安徽省经常出现连续阴雨的天气,甚至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一到双休日就下雨。我们紧跟这个天气热点,选取安徽省北、中、南的6 个城市,统计分析了55 年来相同时期各周降雨天数,策划出“天气魔咒——为何一到周末安徽就下雨?”这一气象数据可视化产品。这个产品的制作过程,就是对数据进行整理、总结、分析,通过可视化的形式更准确地发现数据背后的问题,带领受众从中读出最终的结论。这样的形式可读性强,传播效果非常好,同时也非常方便被转载引用,既可以用在新媒体上,同样也能在传统媒体上发布,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传播率、接受度和阅读量。
三、 气象数据可视化产品的制作方法
1.确定选题
一般有两种类型的选题。一种是应时应景的,如突发事件、热点天气、气候异常等,要善于结合实时发生的事件“蹭热点”,遇热点天气要及时发声,选题角度要多样,表现形式要丰富,内容要广泛深入,重视用户需求。另一种是没有时效性或时效性不太强的,要根据季节、时令、节气等提前准备,如防灾减灾知识、气象历史数据、物候类产品等,把握时机适时推出。
2.收集资料
资料渠道要多样化,可以从网络、书籍中获取,如气象部门的数据产品库,也可以参考相关科普文章,但必须确保来源权威、科学,通过搜索引擎搜集到的资料一定要经过相关专家的审核、确认,对模棱两可拿不准的素材坚决放弃、避免出错,保证产品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3.分析处理数据
在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过程中,要善于通过比较分析,挖掘数据的内在联系,将数据“变形”,挖掘气象数据背后的价值和意义。
可以纵向比较,也可以横向比较,或者从概率进行比较。将枯燥的数据具体化,如降水量相当于多少瓶矿泉水、降雪量化成水相当于多少个标准游泳池容积、干旱面积等于多少倍的合肥面积、台风的风速跟车速对比等,以使受众有深刻直观的印象,有代入感或者说有“沉浸式体验”。
还可以跨界关联,如何把“看天吃饭”转换为“看数据吃饭”。气象数据的“社会化”“行业化”“生活化”更能吸引受众,如气象数据与农业、保险金融业、交通运输业、电力生产、旅游、应急救援、医疗、移动生活应用、智慧城市服务等产生联系。
4.丰富展示方式,增加移动端设计
策划人员要与文字编辑、美术编辑积极沟通选题、表现形式、内容框架,文字编辑提供充足的素材和统计分析结论,美术编辑充分理解需要表达的理念,依照视觉设计规律,从视觉效果出发,把控好图片的色彩、构图等,将文字描述的内容转化成受众更容易接受或符合当下阅读习惯的色彩、图形、版式等形式予以表现。可以有图文、长图、信息图、视频、动图、交互页面等展现形式。要注意产品能同时应用于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尽量用图片表现,文字越精炼越好。
四、 新媒体气象服务中应用数据可视化气象产品的优势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气象新媒体的兴起为公共气象服务带来新的发展空间,新媒体发布迅速、传播及时、分享快捷、互动实时等鲜明特点有效地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拓宽了气象服务的传播途径,受众对于气象服务信息的需求也逐步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达向全媒体的交互式体验转变[1]。在新媒体中应用可视化产品的优势体现在以下三点:首先,利用新媒体传播气象信息,由于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受众更加省时省力[3];其次,气象新媒体在内容形式、操作使用及跟踪服务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第三,新媒体发布平台的多样化,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的阅读习惯和个性化需求,
五、可视化气象产品内容的优化
新媒体时代,产品的内容永远是核心竞争力,发布渠道的丰富并不一定能推进内容价值的提升。新媒体技术降低了气象产品的生产门槛,但公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也在增加,日益与生活各方面深层次诉求相联系,要满足用户更个性化、更精细化的需求,只能通过优质的内容来实现。
首先,一个喜闻乐见的气象产品必须是权威可信的。内容可以是与我们切身相关的、可以作为谈资的,或者对用户有价值能引起用户情感共鸣的、对日常生活有帮助的,要有趣、独出心裁、有创新。产品吸引受众的点往往不局限于气象本身,还涉及新闻热点及趣味性强的信息点,受众在阅读时不仅可以获取气象信息,也可以吸收到其他方面的有益信息[3]。
其次,气象数据的“专业化”与“通俗化”结合更能吸引受众。如获得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协两项省部级奖项的科普作品的“中国旱涝五百年”,就是国内首个古气候数据可视化专业科普作品,它将32 个省份120个站点549 年的旱涝气候数据与社会变迁、经济发展、防灾减灾进行融合分析,虽然内容非常专业,但表现形式却很新颖。产品用可视化形式展现了549 年来我国经历的旱涝气候变化规律,挖掘重大旱涝灾害事件及社会历史影响,并为当代社会应对旱涝灾害提供了借鉴。通过分析结果科普化、通俗化的展现,这一作品的跨界传播效果极其显著[4]。
第三,与行业和社会现象结合,通过气象数据挖掘其他行业(如航空航运、电力、旅游等)及社会现象(如高温与夜宵、下雨与堵车)背后的关系,扩展气象与行业数据的融合。
第四,气象数据的“生活化”更是公众看得懂用得上且更容易传播的产品,如中国天气网做“秋裤预警”、笔者策划的“安徽赏月指数预报”“七夕约会预报”等都极具生活特色。另外,还可以将气象数据更接“地气”,通过大数据分析计算出花期预报、瓜果预报、景观预报等。
六、几点思考
2013 年以来,笔者通过挖掘气象数据,探索建立了安徽省的气象数据可视化体系,将枯燥的数据用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天气更接“地气”。其中与物候相关的“池州杏花预报”“皖南采茶预报”“皖南油菜花预报”等约有10 个产品,重大天气或节日时推出的“安徽初雪地图”“焖煮烤天气预报”“七夕约会预报”“赏月概率预报”等预报产品约有20 个左右,紧跟热点天气的“安徽为什么这么干”“天气魔咒之为什么一到周末就下雨”“带你了解台风‘利奇马’对安徽的影响”等产品有20 多个,此外,气象谚语、24 节气图解等产品都深受用户青睐。这些产品都是从公众关心的话题中进行选题策划,在内容方面掌握平衡,在科学性与趣味性、垂直性与大众性、准确性与通俗性、客观性与倾向性这几个方面把控好。
要始终坚持气象服务核心不能丢。作为发布和传播天气信息的官方渠道,任何服务产品都要做到专业性、权威性、及时性、正能量,发布的内容、制作的产品不仅要能给广大网友提供气象服务,也要经得住网友的质疑和评价。因此,对产品内容的把握尤其重要,任何内容和形式都不能脱离气象服务的本质核心。
随着气象事业、新媒体和融媒体的迅猛发展,需要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形式、新手段,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用户的体验和要求,进一步为受众提供更准确、更权威、更优质的气象服务,为气象防灾减灾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为社会和公众创造潜在的价值,带来气象服务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