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全力构建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
2022-09-14合肥市科学技术局
文/龚 雷(合肥市科学技术局)
“十三五”期间,合肥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定不移地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核心位置,着力下好创新“先手棋”,充分释放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国字号”创新品牌叠加效应,全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持续壮大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优化创新生态体系,“科里科气”的气质已成为最闪亮的城市名片。
一、坚持战略引领,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合肥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高校院所为依托,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全力承接量子创新院建设与服务保障工作,有序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积极深化与国内知名大院大所合作机制,科技创新策源地的影响力日益突显。
1.聚焦战略科技前沿,深耕原始创新能力
合肥市在谋划布局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时,就提出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量子通信技术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统筹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相关创新要素和优势资源,建设国际一流的大型综合性开放式科研平台——量子创新院,抢占量子科技发展制高点。在工程建设方面,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挂帅,成立量子创新院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定期督查调度,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完工。在重大科研成果方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为建设主体的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项目,成功实现了跨越4600 千米的星地量子密钥分发,构建出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雏形。潘建伟院士团队研制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二号”和“祖冲之二号”,使我国成为目前唯一在光量子和超导量子两条技术路线上,达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在产业发展方面,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产业转化项目为牵引,采取财政补助和股权投资等多种方式,大力培育以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为代表的量子信息产业,拥有核心企业15 家,配套企业20 余家。以“量子科技 产业革命”为主题,成功举办2021 量子产业大会,发布13 项重大成果,展示36 项前沿成果,签约12 项量子产业标杆项目,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
2.聚焦科技基础设施,深挖沿途下蛋能力
合肥市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为重点依托单位,积极推进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按照“巩固一批、建设一批、预研一批、谋划一批”的总体思路,规划19.2 平方千米的大科学装置集中区,系统有序推进11 个大科学装置布局、建设、运行,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目前创造1.2 亿度101 秒等离子体运行世界纪录,性能指标处于国际同类装置领先水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掌握新一代全超导托卡马克技术的国家。EAST 相关衍生工程技术被充分利用,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例如,超导质子治疗项目将聚变中的超导技术、低温技术应用于高端医疗装备产业,实现超导质子治疗系统国产化,同步建造离子医学中心,围绕装备建设和肿瘤治疗展开研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SHMFF)创造了三项水冷磁体世界纪录,研制成功世界第二强的43.9T 混合磁体,在国际上实现了强磁场实验条件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使我国稳态强磁场科学研究条件跃升至世界一流水平。以SHMFF 为依托,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4 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17 项,构成了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已有11 项知识产权成功转化,取得股权和现金收益4300 多万元,成立了4 家高科技企业。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优先布局的大科学工程项目之一,建设内容包括设施主体和园区配套工程两部分,园区占地600 亩,已于2021 年9 月竣工,设施主体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3.聚焦大院大所合作,深化协同创新能力
合肥市按照“协同创新、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持续深化与国家重点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大院大所”的合作,目前已共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等29 家新型研发机构。在管理调度方面,出台《合肥市新型研发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建立联合审定会商制度,成立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科技、发改、财政、投促等部门组成的工作组,负责审定新型研发机构的规划布局、引进设立、建设运营、政策扶持、考核评估等工作。在政策支持方面,从建设、运营、人才招引到成果转化等进行全方位扶持,其中,运营经费连续支持五年,每年不超过2000 万元,且对于重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支持。在建设成效方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孵化企业开发出抗原免疫直检试剂盒等系列产品,取得欧盟CE 认证,并进入商务部出口白名单;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孵化企业研发公务用车数字化管理平台,高度契合公车改革的总体目标,在全国首创“一张网”管理模式,得到了中央车改办充分肯定,并向全国21 个省推广应用;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生命线监测系统已在全国30 多个城市、10 多个“一带一路”国家推广。
二、坚持培基固本,壮大产业技术创新能级
合肥市坚决贯彻落实“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要求,以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为基础,以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为牵引,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做大做强企业创新主体,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着力构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
1.聚焦产业创新平台,筑牢技术创新基石
合肥市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创新实施12个重点产业“链长制”,以高能级产业创新平台建设为突破口,通过研发源头创新带动产业发展。一方面,积极推进技术创新中心梯队建设。组建合肥市技术创新中心22 家,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8 家(占全省总数的47.1%),参与共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积极支持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等单位申报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出台《中共合肥市委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组建合肥市技术创新中心的意见》《合肥市技术创新中心管理办法》等,对新认定的市级技术创新中心给予300 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按省拨付资金给予最高不超过50%的配套补贴,对新认定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按国家拨付资金给予1∶1配套补贴。技术创新中心围绕影响安徽省、合肥市长远发展的重大产业行业技术领域,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及应用示范。人工智能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科大讯飞)在智能语音技术领域有6 项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智能可穿戴产品合肥市技术创新中心(华米科技)已形成“芯片+操作系统+整机产品+云服务”的完整产品生态;肿瘤精准治疗合肥市技术创新中心(安科生物)自主研发国家级新药10 余个。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产业优势,积极争创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同时,以智能家电、新能源暨智能网联汽车、装备制造等产业为依托,全力争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2.聚焦科技计划专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合肥市积极构建不同领域和方向的科技计划项目体系,多维度引导创新主体强化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聚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探索设立安徽省首个市级自然科学基金,初期规模500 万元,优先支持与合肥市重点发展的12条产业链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相关的科学与技术研究,首批立项50 项,涉及信息、化学、工程与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在关键技术研发方面,围绕“芯屏汽合”“集终生智”等重点产业,以关键技术重大研发类项目为抓手,持续滚动组织企业开展产业技术科技攻关,已累计组织实施项目164 项,支持资金1.6 亿元,带动企业研发投入超过3.7 亿元。尤其是2020 年新冠疫情暴发时,在第一时间部署应急攻关项目11 项,其中“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发项目”通过结题验收,完成疫苗抗原序列设计、工程细胞株构建、生产工艺开发等一系列工作,日生产超100 万剂,成为国际首个获批临床使用的新冠病毒重组亚单位蛋白疫苗,在疫情防控“狙击战”中贡献了合肥力量;在“卡脖子”技术攻关方面,2021 年9 月专项出台《合肥市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管理办法》,采用多元化资助形式,包括公开竞争、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其中单个公开竞争类项目资助最高可达500 万元,单个定向委托或揭榜类挂帅项目资助最高可达1000 万元。
3.聚焦高新技术企业,打造新兴产业集群
合肥市出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0—2022 年)”,将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建立财政、税务等多部门横向联系及市、县(区)纵向联动的培育机制,不断壮大创新主体。自2012 年以来,高新技术企业由615 家增至4578 家,其中2021 年净增1250 家,日均增长3 家,同比增长37.6%,增量和总量均破历史新高,累计有4 家企业获得中国工业大奖。立足当前,一手抓后备力量培育,挖掘一批有基础、有潜力、有积极性的企业,纳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2021 年,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中有897 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占全年认定总量的42.2%。一手抓优势产业集聚,壮大以“芯屏汽合”“集终生智”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培育形成了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3 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新能源、生物医药争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着眼长远,围绕国家关于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部署要求,结合自身产业发展实际,以原创性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的突破为核心,积极培育发展量子信息、空天信息、第三代半导体、基因科学和精准医疗等具有重大引领和带动作用的未来产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后劲支撑。
三、坚持改革创新,提升优化创新生态体系
合肥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首轮70 项改革任务顺利完成,“地方深度参与国家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机制”入选全国推广的“全创改”典型经验。在此基础上,加强科技创新顶层设计与系统布局,全面贯彻落实“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不断扩大创新发展的“朋友圈”。
1.聚焦政策制度环境,高位精心谋划设计
合肥市早在2014 年就出台了“1+3+5”政策体系(“1”指一个关于扶持产业发展政策的规定,“3”指三个关于基金或资金的管理办法,“5”指五项关于促进新型工业化、自主创新、现代农业、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在此基础上,2018 年出台了《合肥市培育新动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及其实施细则,2021 年对政策体系进行全面调整升级,出台《合肥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以及相关专项政策,进一步提升了政策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创新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的引导带动作用日益显著。2021 年,全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52%,跃居省会城市第3 位;新增科创板上市企业6 家,总数达13 家,居省会城市第2 位;吸纳输出技术合同交易总额迈上800 亿新台阶。2022 年1 月1 日,《合肥市科技创新条例》正式施行,这是安徽省首部科技创新的地方性法规。根据条例要求,成立了合肥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并由一名市委常委担任执行副主任,进一步强化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科技创新有关重大问题,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同时进一步优化配置分散在相关部门的创新资源,加强科技创新系统性、体系化和制度性安排,力争以“大整合、大投入、大突破”构建“大科技”新格局。
2.聚焦人才发展环境,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合肥市倾情打造“养人”之城,积极为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在吸引人才方面,自2016 年起,设立全市人才专项资金,先后出台“人才政策20 条”“人才创新创业8 条”等,实施“国内外顶尖人才引领计划”等。2020 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吸引优秀人才支持重点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通过提供免费租房、补贴购房以及发放岗位补贴、柔性引才奖补等措施,吸引各类人才来肥工作。在留住人才方面,成立合肥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协会,搭建政府联系高层次人才的桥梁。服务解决高层次人才编制、异地落户、社会保障等方面问题,打造安徽省首个“外国人工作、居留单一窗口”,推行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全流程网上办理。构建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产业投资基金等多层次融资体系,合肥市天使基金2021 年投资项目总数为211个,投资总金额超10 亿元,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累计700 余人。2021 年12 月将每年的9 月20 日设立为“合肥科技创新日”,通过举办系列活动,引领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良好氛围。2022 年1 月,在合肥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指导下,成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专班,常态化开展项目发现、挖掘、策划、转化和服务工作,及时梳理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推动政策资金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促进科技成果在科研与产业中实现“双赢”,从而进一步提升科研人员的成就感与获得感。
3.聚焦开放合作环境,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合肥市充分发挥大科学装置集群优势,在核聚变能、强磁场科学、大气环境等学科领域,与欧盟、美国、俄罗斯等全球多国和地区,广泛深入地开展双边或多边科技合作。依托EAST、SHMFF 大科学装置,与150多个国际研究机构建立了国际合作网络,4 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合作奖。在平台建设方面,成立中法聚变能联合中心、中俄超导质子联合研究中心、中俄大气光学联合研究中心等国际合作机构,组建中国- 俄罗斯超导质子“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中国- 哥斯达黎加果蔬生物育种及智能化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累计建设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4 家。在项目攻关方面,深度参与了迄今为止我国以平等、全权伙伴身份参加的、规模最大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堆计划(ITER 计划)。积极协助泰国开展TT-1(ThailandTokamak1)装置的电源、真空、数据采集和诊断系统的设计、建造、安装与运行工作;利用“强流聚变中子源”实验平台,与韩国联合开展氚增殖剂释氚性能研究实验;EAST 装置被列入金砖国家中开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名单。在国际影响方面,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1 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合肥市位列“世界区域创新集群百强榜单”第73位,较2020 年上升6 位。在科技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主办的“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选中,合肥市连续三年入选榜单前10 位,创新“磁场”效应得到广泛的关注与认可。
习近平总书记2020 年考察安徽时指出,要进一步夯实创新的基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全省的龙头,将继续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统筹好“顶天”与“立地”的关系,衔接好国家战略要求与地方发展需求,进一步深根厚植原始创新,全力突破“卡脖子”技术,全面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奋力抢占科技竞争和产业竞争制高点,以打头阵、挑重担、当主力、做贡献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