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弹侵彻玻璃的弹道特性研究
2022-09-14康斌会张国伟龚建华荣洪霞高树华
康斌会,张国伟,*,龚建华,荣洪霞,高树华
(1.中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太原 030051;2.重庆嘉陵特种装备有限公司弹药技术中心,重庆 400032;3.武警特种警察学院特种作战系,北京 102211)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更高生活水平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从室内装修就很容易体现,为了提升装修格调,美观大气、易清洁,且能让视野开阔的玻璃就成为人们喜爱的建筑材料。但是现在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在城市发生挟持人质事件时,歹徒常常挟持人质躲藏在室内或者车内,狙击手隔着玻璃射击恐怖分子是否可以保证人质或周边群众安全,怎样才能准确击毙歹徒而不伤人质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国外曾有学者在研究了0.38 in 特种弹穿过钢化玻璃的弹道偏转和0.22 in子弹穿过窗户玻璃的偏差,但是并未明确子弹以不同入射角穿透玻璃后的偏转大小。本文通过ANSYS/LS-DYNA 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探究7.62 mm狙击弹以不同入射角穿透单层钢化玻璃对弹道的偏转的影响,为狙击手击毙歹徒或恐怖分子提供参考。
1 仿真方案
根据GB17840-1999 防弹玻璃标准中介绍得知,79 式7.62 mm 狙击步枪初速大约为830 m/s,子弹速度取800 m/s;根据苑大威等提到步枪弹的攻角为0°~2°,随着子弹飞行距离增大,攻角也逐渐变大。因此,本文仅考虑子弹在着靶前稳定飞行,故攻角取±2°。假设速度方向在弹轴右侧时,攻角记为+2°,速度方向在弹轴左侧时,攻角记为-2°;狙击弹侵彻钢化玻璃时,入射角(子弹弹体轴线与玻璃靶板外法线方向的夹角)为α,本文中入射角α 在0°~60°之间,间隔为5°,分析不同入射角对狙击弹穿透玻璃的弹道偏转影响,共计有26 组仿真。
设狙击弹穿透钢化玻璃后飞行的距离AB 为L,利用软件LS-DYNA 模拟出来的子弹穿透玻璃飞行一定距离L 时,水平位移为Xtrue,垂直位移为Ztrue。理想状态下,狙击射击目标前透过钢化玻璃看到目标水平方向的距离BC 为Xsee,垂直方向的距离CD 为Zsee,如图1 所示。由于入射角度的不同,狙击弹真实穿过玻璃的厚度也有所差异,根据计算得出狙击弹真实穿过玻璃的厚度δtrue=δ/cosα。射击者利用基本瞄准原理得出的目标水平方向距离为Xsee=δtrue+L,偏转距离ΔX=Xsee-Xtrue。
图1 理想状态下子弹轨迹示意图
2 数值模拟
2.1 材料模型
本文中子弹头由弹芯、被甲构成。JOHNSON_COOK 材料模型适合描述材料在大变形、高应变率和高温条件下的本构关系,在弹道侵彻冲击、金属爆炸成型等数值计算中应用较广。因此,子弹的弹芯和被甲均采用该材料模型描述。其本构关系的表达式为:
式中,D、D、D、D、D分别为第1~ 第5 断裂参量。另外,使用JOHNSON_COOK 材料模型需要结合GRUNEISEN 状态方程来描述材料变形情况。*EOS_GRUNEISEN 状态方程定义压缩状态下材料的压力为:
钢化玻璃属于脆性材料,密度2.53×103 kg/m,最大抗拉强度150 Mpa。由于子弹在侵彻过程中,玻璃靶板发生大变形,因而采用改进模型MAT_JOHNSON_HOLMQUIST_CERAMICS,也称为JH2 模型,这样也有利于侵彻过程中玻璃裂纹的呈现。该模型主要有3 部分构成:第1 部分用于描述钢化玻璃的强度,表达式如式(6)、式(7)所示。
表1 子弹JOHNSON_COOK 材料模型参数(单位:g-cm-μs)
表2 材料GRUNEISEN 状态方程参数
第2 部分用于描述侵彻过程中玻璃的损伤情况,表达式如式(8)、式(9)所示。
第3 部分用于描述玻璃的应力-应变曲线,表达式如式(10)所示。
式(6)~ 式(10)中,A、B、C、M、N 为材料常数;P*=P/PHEL,归一化压力;T*=T/PHEL,归一化的最大拉伸静水压力,T 为玻璃的最大抗拉强度;Δε是塑性应变;D、D是塑性应变断裂参数,可以提高与失效不相邻表面材料的强度;D 为损伤因子,0≤D≤1;K、K、K为常数,其中,K为体积模量,与材料有关;μ 是关于密度和体积的函数。钢化玻璃的材料模型参数如表3 所示。
表3 钢化玻璃材料模型参数
2.2 仿真模型及算法
2.2.1 仿真模型
根据枪弹手册中对7.62 mm 口径子弹的介绍,利用TrueGrid 软件建立子弹的有限元模型,共有15 336 个SOLID 单元,如图2 所示。由于子弹与靶板的尺寸相差较大,故玻璃靶板建为400 mm×400 mm,厚度δ 为5 mm,四周添加非反射边界,子弹与玻璃接触附近划分较密的网格,网格尺寸与弹头单元尺寸接近为0.2 cm,在与之接触区域较远的位置划分较粗的网格,单元尺寸为0.4 cm,玻璃靶板共有91 200 个SOLID 单元。如图3 所示。
图2 子弹有限元模型
图3 钢化玻璃有限元模型
2.2.2 仿真算法
采用LS-DYNA 软件进行数值模拟,被甲、弹芯、钢化玻璃均采用拉格朗日算法,空气域采用ALE 算法,弹芯与被甲之间采用面面自动接触,被甲与钢化玻璃之间采用自动面面侵蚀接触算法。根据文献[13]得知,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和滑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5、0.08。由于单点积分的lagrange 算法在单元大变形时会产生严重的沙漏变形,因此,采用5 号刚性的沙漏控制算法,设置沙漏系数为0.05。这样可以较好地抑制沙漏对数值结果可靠性的影响。
3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文中狙击弹穿透玻璃后飞行0 m、0.1 m、0.2 m、0.3 m、0.4 m,分别用工况1~工况5 来表示。下文分别对子弹质心的位移、弹体偏转角、质心偏转距离进行分析,进而得出不同入射角下狙击弹偏转距离的大小,为狙击手射击提供参考。
3.1 飞行姿态分析
图4、图5 为狙击弹穿透钢化玻璃飞行0.4 m时,不同入射角情况下,子弹水平位移、垂直位移随入射角的变化曲线。由于玻璃的影响,狙击手射击时还需考虑目标与着靶点法线的水平距离,在图4中可以看出,随着入射角的增加,水平位移也在逐渐增加。一般情况,人站立在玻璃窗户前面,头颅距离玻璃的垂直距离为20 cm 左右,如若出现挟持人质的情况,这个距离可能会更大。所以,分析垂直距离20 cm~43.3 cm 时的入射角。由图5 可以看出,入射角在0°~60°之间均满足条件。
图4 工况4 不同入射角时的水平位移
图5 工况5 不同入射角时的垂直位移
为了研究狙击弹穿透玻璃后子弹偏转的影响,须分析入射角对弹体偏转角(弹体轴线与玻璃靶板法线的夹角)的影响。图6 为弹体偏转角曲线,经分析可知,攻角为+2°时,狙击弹穿透玻璃后飞行距离越短,弹体偏转角越小;攻角为-2°时,狙击弹穿透玻璃后,飞行距离对弹体偏转角的影响较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穿透玻璃后,弹体偏转角就越大,弹体也就越趋于水平,越容易发生跳弹行为。由于人的头骨比较硬,一般情况入射角大于65°,子弹会发生跳弹。因此,得出入射角在0°~45°之间,子弹击中目标不会发生跳弹。攻角为-2°时,入射角在25°~35°之间,弹体偏转角几乎不变,子弹穿靶后飞行相对较稳定,也不会发生跳弹。
图6 弹体偏转角
通过分析不同组合下弹丸质心、弹轴变化情况,可以得出随着入射角的增加,穿透玻璃后弹体偏转角也增大;综合考虑得出入射角在0°~45°之间时,子弹穿透玻璃后飞行较稳定,且不易发生跳弹。
3.2 弹体偏转距离分析
由图7(a)可以看出,狙击弹穿透玻璃后,子弹质心偏转方向均由正攻角向负攻角方向转变,狙击弹穿透玻璃后的偏转距离ΔX 随着入射角角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偏转距离呈线性递增。当攻角+2°时,入射角在0~25°之间时,随着狙击弹穿透玻璃后飞行距离的增加,子弹质心偏转距离负攻角方向减小,正攻角方向增加。入射角在30°~60°之间时,随着狙击弹穿透玻璃后飞行距离的增加,子弹质心偏转距离也随之减小,且呈递减趋势。
图7 偏转距离曲线
由图7(b)可以看出,狙击弹穿透玻璃后,子弹质心偏转方向均向负攻角方向偏转,且偏转距离接近线性递增。当攻角-2°时,随着狙击弹穿透玻璃后飞行距离的增加,子弹质心偏转距离也随之增大,且呈递增趋势。入射角角度越大,偏转的距离就越大,当入射角为45°时,子弹穿透玻璃后飞行0.4 m时的偏转距离为3.36 cm;入射角为60°时,子弹的偏转距离可为4.33 cm。因此,在挟持事件中,必须采取隔着玻璃射击目标时,应尽可能在小入射角下进行射击,其中,入射角度为0°时,偏转距离最小。
4 结论
通过有限元软件的数值模拟,得出如下结论:
1)在攻角为+2°下,入射角在0°~45°之间时,子弹穿透玻璃飞行0 m~0.4 m,击中目标子弹不会发生跳弹行为,不建议入射角在45°~60°之间下射击目标;在攻角为-2°下,入射角在0°~60°之间时,子弹穿透玻璃飞行0 m~0.4 m 均不发生跳弹;
2)攻角为+2°时,狙击弹穿透玻璃后飞行距离越短,弹体偏转角越小;攻角为-2°时,入射角在25°~35°之间,弹体偏转角几乎不变;
3)无论攻角是+2°还是-2°,狙击弹穿透玻璃后,弹体偏转距离都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若在挟持事件中必须要狙击手进行隔玻璃射击歹徒时,应尽可能选取小的入射角进行射击。
由于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拟研究,模拟过程中未考虑实际过程中玻璃贴膜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软件模拟出的偏转距离要与实际射击过程中的偏转可能有一定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