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务人员锐器伤现状调查与防护对策的研究

2022-09-13陈娆娆黄晓如黄懋苏晓霞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14期
关键词:锐器医务人员问卷

陈娆娆 黄晓如 黄懋 苏晓霞

锐器伤是医疗行业最常见的职业伤害,是医务人员接触职业性血源性传染病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关于锐器伤的研究非常广泛,但其发病率仍然很高[1]。锐器伤的频繁发生和锐器伤引起的损伤已成为医务人员保护的难题。锐器伤是指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被针头、手术器械、玻璃制品、医疗仪器设备、医疗废物等锐器刺伤、刮伤,造成致病菌感染的危险[2]。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与患者和医用锐器息息相关,很容易发生锐器伤。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锐器损伤进行了大量研究[3]。有研究表明[4],锐器损伤是导致医务人员感染血源性疾病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关于锐器伤的研究日益深入,但锐器伤的发病率仍然很高。目前全球共有超过10亿人受到不同程度的锐器损伤,我国大约有近4亿从业人员受到锐器伤的威胁。由于锐器伤导致的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世卫组织的估计,每年全世界约有10%的医务人员遭受锐器伤害[5]。文章研究选取2021年3月1日—2022年3月1日期间普宁市人民医院医务人员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医务人员锐器伤现状调查与防护的对策,为避免甚至杜绝此类事件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2021年3月1日—2022年3月1日期间普宁市人民医院职工。纳入标准:(1)在该医院工作满1年的医务人员。(2)自愿参加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工作中不接触锐器者;(2)外出学习、休假、病假>1个月者。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共纳入研究对象1 535名,其中NICU 35名,ICU 61名,产科51名,儿科37名,门诊耳鼻喉科13名,妇科36名,急诊84名,检验科67名,介入中心10名,门诊口腔15名,麻醉科67名,门诊部23名,心血管内科二区29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区36名,内镜室26名,血液肿瘤科40名,神经内科二区38名,心血管内科一区46名,感染科35名,风湿免疫科27名,医疗中心27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区35名,儿童康复科22名,康复科区61名,消化内科33名,内分泌代谢科32名,心血管内科三区39名,神经内科一区36名,肾内科37名,烧伤科9名,手术室46名,胸外科36名,骨外科二区43名,腹外科二区35名,神经外科41名,腹外科一区40名,骨外科一区68名,肾外科41名,血透室50名,门诊眼科20名,影像科8名。包括医师、技师、护士以及进修和实习人员。

1.2 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学历、是否参加过职业教育、自身血液感染性标记物状态)、2021年3月1日—2022年3月1日期间职业相关锐器伤的发生情况(锐器伤发生次数、发生时机、源患者血液检测结果)两部分。

1.3 质量控制

该问卷信度87.4%,效度89.2%,具有较好的客观性。资料收集获得相关科室负责人配合的前提下,利用各科室每月一次科会的机会,现场发放问卷,填写知情同意书,所有问卷匿名填写,现场回收,填写前研究者讲解问卷的填写方法、注意事项等,填写过程中,如遇疑问现场解答。结束后对问卷的完整性、真实性进行核查,剔除无效问卷。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直接导入Excel表格,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α=0.05为检验标准。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体分布情况

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1 535份,有效收回1 535份,有效回收率100%。在所有参加调查的研究对象中,有39名医务人员在2021年3月1日—2022年3月1日期间发生过锐器伤,发生率为2.54%。其中男性16名,女性23名。医师17名,护士22名,技师0名。年龄范围21~54岁,平均(33.43±8.41)岁。20名为初级职称,12名为中级,7名为高级。教育程度本科以下者17名,本科及以上者22名,35名参加过职业安全知识培训,4名未参加。具体分布情况及构成比详见表1。

表1 锐器伤按不同要素分布情况

2.2 不同医务人员群体间锐器伤发生率比较

本科及以上医务人员的锐器伤发生率为3.84%,高于本科以下医务人员的锐器伤发生率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参加职业安全知识培训医务人员的锐器伤发生率为18.18%,高于参加职业安全知识培训医务人员的锐器伤发生率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岗位、不同职称群体医务人员中锐器伤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不同医务人员群体间锐器伤发生率比较

2.3 锐器伤发生时机分布情况

锐器伤发生时机分布情况显示,手术中是锐器伤发生最多的时机,构成比占38.46%,之后依次为回套针帽、拔针和拆卸器械的时机。详见表3。

表3 锐器伤发生时机分布情况

3 讨论

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率不容乐观。锐器伤后有传播血源性疾病的潜在风险,严重威胁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6]。要充分了解锐器损伤的原因,探讨锐器伤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相应的防护对策。要建立健全锐器伤害报告和监测体系,及时发现高危人群和高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减少锐器伤害,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7]。但锐器伤的频繁发生和锐器伤引起的损伤依然是世界范围内医务人员保护的难题。锐器伤,是指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被针头、手术器械、玻璃制品、医疗仪器设备、医疗废物等锐器刺伤、刮伤,造成致病菌感染的危险[8]。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与患者和医用锐器息息相关,很容易发生锐器伤。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锐器损伤进行了大量研究。有研究表明,锐器损伤是导致医务人员感染血源性疾病的重要原因[9]。近年来,关于锐器伤的研究日益深入,但锐器伤的发病率仍然很高。目前全球共有超过10亿人受到不同程度的锐器损伤,我国大约有近4亿从业人员受到锐器伤的威胁[10]。由于锐器伤导致的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全世界约有10%的医务人员遭受锐器伤害。因此对锐器伤的发生和原因进行探索,为最大限度地避免发生提供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中参加调查的1 535名医务人员中,有39名医务人员在2021年3月1日—2022年3月1日期间发生过锐器伤,发生率为2.54%。这一比例提示普宁市人民医院在医务人员锐器伤预防工作中的成绩饶有成效。对39名发生锐器伤的医务人员进行原因分析,主要是由于掰安瓿、分离针头与注射器以及回套针头帽,这与其他学者的报道基本一致[11],提示锐器伤的发生原因具有较为显著的共性。对不同医务人员群体间锐器伤发生率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岗位、不同职称群体医务人员中锐器伤的发生率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本科及以上医务人员的锐器伤发生率为3.84%,高于本科以下医务人员的锐器伤发生率1.58%,未参加职业安全知识培训医务人员的锐器伤发生率为18.18%,高于参加职业安全知识培训医务人员的锐器伤发生率2.31%。其中关于不同学历人群锐器伤发生率的结果与其他研究报道不同[12],也与预期不符,通过大量查阅文献、询问专家以及小组讨论,笔者认为该结果的发生原因有二,一是本院中本科以下学历者多为高年资职工,具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而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医务人员人群中20~30岁的低年资职工,临床经验较为缺乏或尚不丰富;二是由于医院规模限制,研究对象纳入样本量不足导致产生的系统误差。根本原因有待于进一步大量本多中心的研究证实。而参加职业安全知识培训医务人员的锐器伤发生率更低,该结果符合预期,证实参加职业安全知识培训能够有效提升医务人员对锐器伤的认知程度,进而帮助避免锐器伤的发生[13]。针对发生锐器伤时机的分析显示,手术中是锐器伤的高发时机,因此外科医护人员应作为锐器伤预防的重点关注人群,进行重点培训。

综上所述,职业安全知识培训在医务人员中已逐渐普及,医务人员普遍提升了锐器伤相关防护知识的认知和知晓情况。但由于传染性疾病、血液疾病近年来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在实际工作中医务人员,尤其是一线临床工作人员仍应该提升自我职业防护意识,加强重点环节培训,熟练掌握锐器操作方法及锐器伤的应急处理方法,尽量避免甚至杜绝锐器伤的发生。文章的研究结果为医务人员锐器伤预防后期标准制定提供了参考。

猜你喜欢

锐器医务人员问卷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锐器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
医务人员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2016~2020年广西某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监测结果分析▲
医务人员如何预防针刺伤
一种可视限高安全锐器盒的设计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