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消渴的诠释学研究*
2022-09-13石秀琰张明春许迎张涛
石秀琰,张明春,许迎,张涛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1617
《素问·奇病论》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其中脾瘅与消渴的记载与西医糖尿病症状近似。随着张锡纯[1]首次提出“消渴”即糖尿病之后,中医历代文献所载关于“消渴”的理法方药,逐渐引入糖尿病的辨证论治之中,然而中医古籍的病证名称含义复杂且多变,消渴与糖尿病至今仍存有相互混淆情况[2]。《伤寒论》作为中医辨证论治的经典著作,探讨“消渴”的内涵仍有现实的研究价值与临床意义,本文将以诠释学理论与方法进行探讨研究。
1 “消渴”的含义
在《中医内科学》规划教材中,“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症的疾病[3]。在历代医书之中,“消渴”内涵可分为三个方面[4],一为症状指代,即口渴;二为病因病机,包括人体津液、水谷消耗和形体消瘦、筋弱无力的损伤两个方面;三为疾病名称,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消渴作为病名,虽在《黄帝内经》中被首次提出,但在唐之前并没有明确作为多饮、多食、多尿并存的一种特殊疾病名称而存在;唐宋之后,逐渐形成“消渴”“消中”“消肾”的“三消”理论,将“消渴”与疾病中出现的口渴症状区分开来,独立并作为疾病的专指名词,即广义消渴。狭义消渴则是在中西汇通开始后,与西医糖尿病相对应的疾病名词,亦即《中医内科学》规划教材中的定义[5-7]。
2 基于诠释学研究《伤寒论》“消渴”
诠释学既是一门关于理解与解释的哲学分支学科,也是一种方法论。诠释学循环(Hermeneutic circle)作为诠释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包括三部分:文本部分与文本整体的循环;文本和作者的循环;文本的历史时代与读者视域的循环[8]。诠释学重视“让文本自己说话”[9],笔者将对《伤寒论》“消渴”的含义,通过文本内部循环,文本部分与整体的循环,文本之间的循环,进行诠释学研究。
2.1 《伤寒论》文本内部的诠释学循环《伤寒论》源于东汉末年《伤寒杂病论》,后经王叔和整理和编次,北宋校正医书局的校正刊行,版本歧出。今天多以明代赵开美覆刻宋本为善本(以下简称宋本),本文也以此为文本基础,进行诠释学循环研究。
在宋本《伤寒论》中,“消渴”一词共出现2次。第71条曰:“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第326条曰:“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伤寒论》规划教材将其解释为“口渴而饮水不解的症状”,该解释指出了消渴为症状名称,而非疾病名称,符合两条原文的文本循环诠释。
2.2 《伤寒论》文本整体的诠释学循环《金匮要略》与《伤寒论》同出一源,基于诠释学循环理论与方法,二者的比较研究可以称为文本整体的诠释学循环。因《金匮要略》文本的复杂性,“消渴”在《金匮要略》的记载,虽不能作为解读《伤寒论》“消渴”的第一证据,但可以作为重要参考。《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曰:“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此处,依据篇名为“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提示《金匮要略》中,消渴已可作为疾病名称使用。原文中“小便反多”则提示了“消渴”不仅指口渴症状,还应包括“小便少”的症状,故称“男子消渴,小便反多”。鉴于汉代时期,中医理论对疾病认识有别于当前,笔者认为,《金匮要略》“消渴”应包括口渴和小便少两个症状,既不同于当今中医内科学的病名,也非指单一症状。
陈延之《小品方》约成书于两晋时期,唐代将其与《伤寒论》一同列为必修医书。《小品方》于北宋时即已亡佚,但通过辑复,仍有许多遗存内容,具有较高文献价值。《小品方·卷第三·治渴利诸方》[10]载:“张仲景云:足太阳者,是膀胱之经也,膀胱者是肾之府也,而小便数,此为气盛,气盛则消谷,大便硬,衰则消渴也。”其中“消渴”也应包括小便相关的症状表现。《小品方》所引张仲景语,虽未见于《伤寒论》《金匮要略》,从作者与文本的循环层面看来,仍可作为《伤寒论》“消渴”含义的重要参考证据。
2.3 《伤寒论》文本之间的诠释学循环宋本《伤寒论》经过北宋校正医书局的整理,借助现存的宋以前文献,可以进一步完成对“消渴”的诠释学循环。南宋绍兴年间覆刻本《诸病源候论》[11]记载:“夫消渴者,渴不止,小便多是也。由少服五石诸丸散……石势独盛,则肾为之燥,故引水而不小便也。”该段内容前者“小便多”与后者“不小便”自相矛盾,恐有传抄错误。
《诸病源候论》作为我国现存第一部论述各科病证病因、病机、证候内容的专著,将消渴病候分为消渴候、渴利候、渴病候、强中候等八类。其中渴利候记载:“渴利者,随饮小便是也”。同为渴与小便多,却被定义为消渴和渴利两种不同的病证名称,不符合分类原则。故在现今善本的《诸病源候论》中,消渴候的“小便多”可能存在讹误。
查阅《医心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等对宋本《伤寒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宋以前文献(见表1),均作“不小便”。故在宋以前文献中,消渴除口渴症状外,还应包括小便相关症状。
表1 不同文献中引用《诸病源候论》的相关内容
3 结语
通过诠释学循环理论与方法,对《伤寒论》“消渴”一词进行诠释,结果发现,虽然在宋本《伤寒论》文本内部循环中,“消渴”为口渴而饮水不解的症状名词,但文本整体与文本之间循环,均提示“消渴”应包括口渴与小便不利两种症状,并非单一症状的指称,也非《中医内科学》教材中的疾病名词。
因三种循环方式结论并不统一,我们可以回看宋本《伤寒论》文本内部循环的诠释。原文第71条曰:“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明确记有“小便不利”的症状。“消渴”应该不包括小便相关症状,但《伤寒论》中症状前后重复出现,往往提示症状加重。如原文219条曰:“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若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白虎汤主之。”前后使用两个“谵语”,后者即为强调。
有鉴于此,通过诠释学三种文本循环,笔者认为,《伤寒论》“消渴”与单纯的口渴症状不同,而是指口渴、小便不利的症状群,亦可以称之为“消渴证”,类似于《诸病源候论》中消渴候的概念,与《伤寒论》中的“蓄血证”症状群包括发狂(如狂)、少腹满、小便自利等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