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总书记让我们守住乡愁

2022-09-13江渚

中国报道 2022年9期
关键词:德昌洱海乡愁

文 | 江渚

“再美不过家乡美,我也曾出门务工,但外面的泥巴跟这儿都不一样。”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考察,了解洱海湿地生态保护情况,和当地干部一起“立此存照”,“希望水更干净清澈”。他嘱咐当地干部群众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总书记那天到我们村里,先到洱海边察看生态保护,然后就顺着海边走到了我家。”古生村村民李德昌回忆起那天的情景,每一个细节仿佛都历历在目。古生村依山傍水,有上千年历史。李德昌家的房子雕梁画栋,院落干净整洁,植物生机勃勃,看到一家七口“四代同堂”,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高兴。他说:“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

如今,李德昌的“乡愁小院”里,时不时有游人来访,藤桌上的那块白族扎染,还静静地铺在那里,家中陈设如故。7年过去了,书写着“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大青石巍然伫立在古生村海滨,环洱海周边建起了环湖截污管网和让洱海自由呼吸的生态屏障。洱海更清了,乡愁更浓了。

“乡愁就是你离开这个地方会想念的”

那天天气晴朗,艳阳高照。

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李德昌家大门后,先来到厨房,揭开老土灶的锅盖看了看,问李德昌老灶还用不用,现在做饭还烧不烧柴火?李德昌回答,现在村里都是用电磁炉,又环保又省钱,老灶只是偶尔才用。总书记听后满意地笑了。

随后,李德昌把总书记迎进堂屋,堂屋北墙上的一张红纸引起了总书记的注意。这张红纸是李德昌的孙子满月时,他按白族习俗请本村老人杨天赐为孩子所写的起名帖。老人给孩子起名为李栋荣,并以名为诗:才高八斗出栋材,荣华富贵靠自尊,一身只有勤为劲,留得芳名世代传。

“这个起名帖饱含了长辈对晚辈的寄托,也是祖训。总书记念了一遍这个起名帖,念完很高兴,称赞说帖子很有文气,孩子的这个名字取得好,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争取成为国家的栋梁。”李德昌言语中透着自豪。

习近平总书记和乡亲们在院子里拉起家常。他说:“我是第一次来大理,从小就知道苍山洱海,很向往。看到你们的生活,我颇为羡慕,舍不得离开。”他叮嘱:“云南有很好的生态环境,一定要珍惜,不能在我们手里受到破坏。”

“当时有点紧张,从没见过这么大世面。没想到总书记很亲切,没有一点架子。”李德昌的妻子杨寿芬说道,“我们一家七口四代同堂,每个人的情况总书记都问到了。”

“总书记当时称赞,古生村是古村落,保持古朴、形态整洁,依山傍水、得天独厚。”李德昌说,“总书记还说,你们的房子,很有样子!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他还解释了什么是乡愁,乡愁就是你离开这个地方会想念的。”

2016年1月20日,是习近平总书记到访一周年的日子,李德昌与家人自发举办了一场纪念活动。“我邀请了相关领导、乡里乡亲、老老少少到家里来做客,听听咱们大理的发展和洱海的保护,给大家讲讲这一年来我生活的变化。”按他的话说,1月20日那天,他记得比自己结婚纪念日还清楚。

“总书记来的那年我47岁,今年我54岁。在党组织的关怀下,我已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当年抱在怀里与总书记合影的小孙子也成长为古生完小的一名小学生。”7年过去了,李德昌家居住的白族民居庭院依然保持着当年的模样,唯一的变化,是主楼一侧的猪圈被翻盖成了两层楼的新房子。

“我们家的这个位置,距离洱海不到100米。为了避免污水流入洱海,猪圈房已闲置了几年。前两年我们翻盖了一下,一楼大厅用来销售当地特产,展示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的照片。”李德昌说。

总书记来访以后,几乎每天都有人慕名来到李德昌家里参观。2016年,最多的一天来了4000余人,平时每天也有2000至3000人。这7年来,李德昌家就是白族文化的一个宣传服务站、洱海保护的宣传窗口,“我们全家人都是义务宣传员,从来不收一分钱”。

古生村有建于明代的福海寺、凤鸣桥,建于清代的古戏台、龙王庙,还有让人留恋的传统节庆和乡土田园。村里人不管出去多久,一回来就能找到记忆中的家乡。“再美不过家乡美,我也曾出门务工,但外面的泥巴跟这儿都不一样。”李德昌说。

“我家院落被称为‘乡愁小院’,总书记夸赞接地气。几拨人想租去搞经营,被我爸怼回去了。我也觉得,丢了乡愁就像丢了魂。”李德昌的儿媳妇赵财红说。

“洱海越来越清,快赶上我们小时候了”

阳溪穿过古生村,为洱海注入涓涓清流。近几年,经过河底清淤及生态修复、沿河农田低污染水处理,阳溪流入洱海的水愈加清澈。“洱海现在越来越清,也越来越美了。”李德昌说。

20世纪末,由于周边人口增长,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旅游业快速发展,洱海流域产生的生活污水、垃圾和农业污染控制难度逐年加大。洱海曾经于1996年与2003年暴发了两次大规模的蓝藻,导致水质急剧恶化,透明度不足1米,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多次重要指示批示,为洱海治理指明了前进方向、赋予了重大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2016年12月,按照云南省、大理州党委和政府关于坚决打赢洱海保护治理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大理持续深入实施洱海保护治理抢救模式“七大行动”。洱海保护治理实现了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生态之治”的转变。

最近几年,在洱海一度难觅踪迹、被誉为“水质试金石”的海菜花又回来了,一度风靡网络。如今,洱海的水更清了,百姓的日子更红火了,游客的笑脸更舒展了,连片的海菜花随波荡漾、灿若繁星。

“这几年整治力度很大,收污水、拆违建、修绿道,都是真刀实枪地干,大家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洱海越来越清,快赶上我们小时候了。”李德昌还记得,小时候洱海里的水可以捧起来直接喝。

“2015年以来,各级部门先后整合资金7000多万元,完成了古生村村庄道路改造、路灯安装、村村通广播、人饮管道、‘三线’入地、截污管网、古迹修复、民居风貌整治、湿地景观公园等一大批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净化洱海水质、吸引候鸟栖息、美化优化环境等功能,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古生村党支部书记何桥坤说,“习近平总书记来了以后,老百姓全民参与、保护洱海的素质越来越高。全村1220亩土地已全部流转,由两家大公司进行油菜和水稻生态种植。村里已发展起两家客栈、五六家餐饮店,乡村旅游正在兴起。”

洱海之畔,李德昌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猜你喜欢

德昌洱海乡愁
贺德昌
永远的乡愁
乡愁
洱海月下
范德昌漫画
洱海,好美
范德昌漫画二十四节气
九月的乡愁
洱海
邱德昌 藏石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