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膜外间隙内环口缩窄联合TEP对巨大腹股沟斜疝患者疼痛介质、创伤反应及预后复发率的影响

2022-09-09胡国兴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23期
关键词:内环疝囊腹股沟

胡国兴

成人腹股沟疝是常见外科疾病,其中斜疝约占95%,目前,手术治疗是唯一治愈途径[1]。无张力修补是腹股沟斜疝标准术式,随腹腔镜设备及技术发展,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因无须进入腹腔,术中创伤小,越发受到医师及患者青睐[2-3]。但成人巨大腹股沟斜疝患者单纯行TEP,疝囊完整剥离后,内环口仍较宽,术后存在复发风险[4]。因此,探索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尤为重要。既往研究表明,疝囊高位结扎术联合内环缩窄治疗小儿巨大疝安全可靠[5]。目前,关于腹膜外间隙内环口缩窄联合TEP应用于巨大腹股沟斜疝患者,相关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从创伤反应、疼痛介质、并发症、术后康复等方面探讨腹膜外间隙内环口缩窄联合TEP在成人巨大腹股沟斜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4月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巨大腹股沟斜疝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纳入标准:(1)均符合巨大腹股沟斜疝诊断标准[6];(2)Nyhus分型为ⅢB型;(3)单侧腹股沟斜疝;(4)身体状况良好可耐受手术。排除标准:(1)切口疝、复发疝;(2)腹部手术史;(3)凝血功能障碍。观察组年龄35~73岁,平均(51.76±7.52)岁;病史1~17年,平均(7.87±3.35)年;体重指数18.3~26.5 kg/m2,平均(22.41±1.82)kg/m2;疝位置:左侧17例,右侧29例;急性嵌顿8例。对照组年龄34~75岁,平均(53.05±8.19)岁;病史1~18年,平均(8.21±3.49)年;体重指数 17.9~26.6 kg/m2,平均(22.60±1.93)kg/m2;疝位置:左侧15例,右侧31例;急性嵌顿7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可比。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 观察组采取腹膜外间隙内环口缩窄联合TEP:气管插管全麻,取脐下切口(约1.5 cm),建立气腹(12 mmHg),置 10 mm 套管,进入耻骨后间隙,左右腹直肌外缘置5 mm套管,耻骨联合、脐连线三等分点置5 mm套管,分离耻骨后间隙,沿Cooper韧带向外侧分离,找到疝囊,输精管及睾丸血管行钝性剥离,游离疝囊,显露内环口,连续缝合(倒刺线)至精索无压力,置入补片,切实覆盖耻骨肌孔,补片外下与腰大肌紧贴,固定,拔出Trocar,缝合切口。对照组行TEP,除了未对内环口进行狭窄处理,其余方法同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手术情况。(2)术前和术后1、3 d创伤反应指标水平。取静脉血3 ml,离心,取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甲状腺激素(TSH)、皮质醇(Cor),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3)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1、3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得分0~10分,得分越高,疼痛越严重。(4)术前和术后1、3 d疼痛介质水平。取静脉血3 ml,离心,取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P物质(SP)、五羟色胺(5-HT)。(5)并发症发生率、随访1年的复发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描述,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均为双侧检验,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d) 下床活动时间(h) 术中出血量(ml)观察组(n=46) 26.08±4.39 4.52±0.69 14.28±2.15 115.74±14.82对照组(n=46) 21.84±3.92 5.93±1.06 17.43±2.64 118.36±16.47 t值 4.886 7.561 6.275 0.802 P值 <0.001 <0.001 <0.001 0.425

2.2 两组VAS评分比较

术后1、3 d两组VAS评分低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VAS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VAS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术前比较,P<0.05。

组别 术前 术后1 d 术后3 d观察组(n=46) 5.97±1.79 3.21±1.49* 1.97±0.76*对照组(n=46) 6.21±1.83 3.05±1.28* 1.83±0.74*t值 0.636 0.552 0.895 P值 0.527 0.582 0.373

2.3 两组创伤反应指标比较

术后1、3 d两组血清Cor、CRP水平高于术前,血清TSH水平低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创伤反应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创伤反应指标比较(±s)

*与本组术前比较,P<0.05。

时间 组别 TSH(mU/L) Cor(ng/ml) CRP(mg/L)术前 观察组(n=46) 2.76±0.59 102.57±19.55 3.71±0.75对照组(n=46) 2.81±0.67 105.83±22.14 3.82±0.83 t值 0.380 0.749 0.667 P值 0.705 0.456 0.507术后1 d 观察组(n=46) 1.64±0.51* 193.64±38.59* 11.51±2.29*对照组(n=46) 1.72±0.60* 187.62±33.67* 10.94±2.17*t值 0.689 0.797 1.225 P值 0.493 0.427 0.224术后3 d 观察组(n=46) 2.24±0.58* 135.87±35.61* 7.25±2.07*对照组(n=46) 2.27±0.55* 139.24±29.84* 6.93±1.86*t值 0.255 0.492 0.780 P值 0.800 0.624 0.438

2.4 两组疼痛介质比较

术后1、3 d两组血清SP、5-HT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表4 两组疼痛介质比较(±s)

表4 两组疼痛介质比较(±s)

*与本组术前比较,P<0.05。

组别 5-HT(nmol/L)SP(pg/ml)术前 术后1 d 术后3 d 术前 术后1 d 术后3 d观察组(n=46) 514.75±79.83 408.57±67.82* 229.83±47.62* 81.57±16.39 57.62±15.74* 35.71±10.85*对照组(n=46) 522.58±73.51 394.68±71.35* 236.51±50.07* 78.65±15.72 60.08±16.17* 34.19±9.96*t值 0.489 0.957 0.656 0.872 0.739 0.700 P值 0.626 0.341 0.514 0.386 0.462 0.486

2.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17%,低于对照组的17.39%(P<0.05);术后随访1年,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比较[例(%)]

3 讨论

研究证实,成人腹股沟斜疝成因与小儿不同,除解剖结构因素外,局部组织强度减低也是疝形成的重要机制[7]。故成人腹股沟斜疝治疗多采取单一补片修补术,但疝囊横断后淋巴回流受阻,易导致血清肿发生,且对于巨大腹股沟斜疝,内环口较宽,存在较高复发风险[8-9]。目前,腹腔镜疝囊修补术中,疝囊处置尚无统一意见。

本研究采用腹膜外间隙内环口缩窄联合TEP治疗成人巨大腹股沟斜疝,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17%,较对照组的17.39%低,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提示该方法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恢复具有积极作用,与张小冠等[10]研究一致。TEP术中,对较宽内环口行缩窄处理,消除疝囊残腔,利于避免盲袋效应,减少阴囊水肿、鞘膜积液等并发症,且无须引流管引流,有助于患者早期活动,促进术后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延长,考虑与术中增加内环口缩窄操作有关。巨大疝多有腹股沟后壁缺损,对修补强度要求较高[11]。TEP利用套管镜头实施手术操作,在疝缺损部位放置补片,增强局部组织支撑力,联合内环口缩窄,由于气体压力作用,避免疝囊向外突出,提高手术疗效。腹股沟疝复发时间主要为术后1年内,本研究显示,两组术后1年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股沟斜疝术后复发与术者技术与经验有关,本研究施术医师均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术中补片覆盖得当,故观察组、对照组术后复发率(0、4.35%)均较低。但本研究样本量小,结论仍有待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TEP作为一种有创手术,可使机体处于高度应激状态,表现为应激指标异常,影响机体状态,进而对术后恢复产生影响[12-13]。CRP、Cor均为常见应激指标,与手术创伤程度直接相关;TSH是糖蛋白类物质,应激状态下,机体蛋白质分解增加,启动自我保护机制,对腺垂体分泌TSH起到抑制作用,进而引起TSH水平降低[14-15]。本研究显示,术后1、3 d两组血清Cor、CRP水平高于术前,血清TSH水平低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巨大腹股沟斜疝患者TEP术中行内环口缩窄并未增加创伤应激反应。分析认为,本研究行内环口缩窄时,穿刺针潜行于前间隙,减少腹膜损伤,同时,线结埋于皮下,避免出现线结异物反应,因此,并未增加创伤反应。

在围手术期疼痛方面,两组术前VAS评分均较高,原因可能为,观察组急性嵌顿8例,对照组急性嵌顿7例,疝嵌顿引起VAS评分升高。术后1、3 d两组VAS评分呈降低趋势,提示随术后逐渐恢复,疼痛逐渐减轻;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TEP术中行内环口缩窄并未增加疼痛反应。理论上,疝环闭合后张力较大会引起术区牵拉疼痛,但本研究行内环口缩窄时,未采取直接缝扎内环口的方法,而是用倒刺线行连续荷包缝扎,对术区牵拉较小,因此,对术后疼痛无明显影响。进一步对疼痛介质5-HT、SP进行分析,与VAS评分变化趋势一致,从血清学方面客观证实上述结论。

综上所述,腹膜外间隙内环口缩窄联合TEP应用于巨大腹股沟斜疝患者,可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且未增加创伤反应、术后疼痛,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内环疝囊腹股沟
不同假疝囊处理方法对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比较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成人腹股沟疝囊内面病理及细菌学观察
斜疝巨大疝囊TAPP 中不同疝囊处理策略的应用研究
腹股沟疝有哪些表现
灯泡贯流式机组管形座安装工艺分析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腹股沟疝咋治
人孔法兰垫片失效原因分析
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方法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