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体位护理干预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并发症及复发率的影响

2022-09-09冯月荣万嘉欣

医学信息 2022年15期
关键词:硬膜体位血肿

冯月荣,万嘉欣

(上高县人民医院血透室,江西 上高 336400)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是指颅内出血积聚于硬脑膜下腔,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的一种病症[1]。慢性硬膜外血肿多发于脑外伤后2~3 周,临床患者多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视物模糊等,随着血肿的扩大会引发占位,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3]。临床通常给予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治疗,其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4],但手术治疗属于侵入性操作,术后易引发感染及血肿复发情况,严重影响手术效果[5]。相关研究显示[6],正确的体位护理可预防并发症,减轻脑卒中患者痛苦。但关于体位护理干预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相关研究较少,且已有研究在体位选择方面具有较大争议[7]。本研究结合2020 年3 月-2021 年3 月我院诊治的128 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临床资料,观察不同体位护理干预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并发症及复发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3 月-2021 年3 月上高县人民医院诊治的128 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 例。对照组男35 例,女29 例;年龄59~82岁,平均年龄(68.19±2.45)岁。观察组男33 例,女31 例;年龄60~83 岁,平均年龄(67.86±2.75)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慢性硬膜下血肿诊断标准[8];②均经头颅CT 或MRI 确诊[9]。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心血管系统等严重疾病者;②合并严重精神异常、认知障碍者;③依从性较差,不能配合护理干预者;④随访资料不完善者。

1.3 方法 两组均给予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①常规健康宣教,介绍慢性硬膜下血肿相关知识;②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引流量;③遵医嘱给予患者护理和治疗;④对于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患者,做好安抚和开导。观察组给予不同体位护理干预:①告知患者体位护理干预的重要性,使其明确合适体位可保证引流充分,避免积液情况,利于脑部的康复,尤其是对存在不适感的患者,应向其耐心解释说明体位的重要性;②对患者病情进行充分评估,尤其是引出液颜色、性状及量,并仔细准确记录,与医生共同制定体位护理干预方案;③患者清醒后,对于血压平稳者,取头低脚高位进行体位护理,护理人员将床尾抬高10°~15°,并叮嘱患者禁止卧向患侧,以免引流管打折、受压、弯曲;④术后第3 天指导患者取平枕卧位,由于患者机体遭受创伤,耐受性相对较弱,头低脚高位会增加患者的不适感;平枕卧位属于舒适性高的体位,在确保患者处于舒适的前提下,然后与患者主动沟通,告知该体位的优势,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在平枕卧位体位下,初始引流高度应控制在血肿腔之上10~15 cm,且每12 h 放低5 cm,但不能低于血肿腔,以促进引流;同时护理人员每2 h 协助患者翻身1 次,以免发生压疮。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并发症(感染、颅内积气、颅内积液)发生情况、复发率(电话随访4 个月)、生存质量、Bender 分级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

1.4.1 生存质量 包括自觉生存质量、自觉健康状况、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维度、环境维度6 个维度,共26 个条目,每条目采用Likert 5 级评分,1~5 分,评分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佳[10]。

1.4.2 Bender 分级 采用Bender 分级量表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0 级:无症状;Ⅰ级:存在头晕、头痛等症状,但无神经功能障碍;Ⅱ级:轻微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嗜睡、意识模糊;Ⅲ级:存在明显神经功能缺失;Ⅳ级:出现脑疝、或者昏迷情况[11,12]。

1.4.3 护理满意度 采用本院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由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其中90 分以上为满意,60~90 分为基本满意,60 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13]。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 21.0 版本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 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2 两组复发率比较 随访4 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3.13%(2/64),低于对照组的20.31%(1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1,P=0.018)。

2.3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 观察组自觉生存质量、自觉健康状况、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维度、环境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分)

表2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分)

2.4 两组Bender 分级情况比较 观察组Bender 分级中0 级、Ⅰ级占比高于对照组,Ⅱ级、Ⅲ级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Bender 分级情况比较[n(%)]

2.5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通常情况下损伤较为轻微,其出血缓慢,加之颅腔容积的代偿间隙较大,存在一个短至几天,长至数周的中间缓解期,临床患者无明显症状表现[14]。随着血肿的快速增大,会发生占位,造成颅内高压[15]。一旦出现颅内高压,临床应立即给予手术治疗,以快速引流,解除占位[16]。但是由于手术后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容易诱发感染、压疮、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恢复[17]。因此,有效的体位护理具有重要意义。不同体位护理干预可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体位调整和干预,在促进引流的同时,可促进患者的康复[18,1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9%,低于对照组的1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不同体位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分析认为可能是由于术后前3 d 采用头低脚高位可促进硬膜下积液排除,术后第3 天采用平卧位,使患者处于舒适体位,进一步促进血肿引流效果,从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观察组随访4 个月复发率为3.13%,低于对照组的2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不同体位护理干预可预防硬膜下血肿复发,对远期疗效具有积极影响,该结论与魏秀玲等[20]的研究结果基本相似。分析认为,不同体位护理在不同阶段可为患者提供相应的体位干预,极大促进脑组织恢复到正常生理状态,进而预防血肿的复发,而平卧位利于血压控制,不易造成颅内出血,且该体位较符合生理需求,不易造成饮食呛咳,可促进排痰,利于患者会恢复,从而预防血肿的复发。观察组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不同体位护理干预可提高慢硬膜血肿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进一步改善患者躯体活动功能。观察组Bender 分级中0 级、Ⅰ级占比高于对照组,Ⅱ级、Ⅲ级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该护理方式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分析原因在于不同体位护理干预可充分发挥体位的重要性,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此外,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8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该护理模式可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和谐护患关系建立,原因可能是不同体位护理在促进恢复的同时,可确保患者的舒适度,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形成。

综上所述,不同体位护理干预可降低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

猜你喜欢

硬膜体位血肿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手脚不听话”体位训练来帮忙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