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备份技术在图书馆系统中的应用

2022-09-09石伟铂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2年11期
关键词:数据备份备份数据库

石伟铂

(燕山大学图书馆 河北省秦皇岛市 066004)

图书馆是人们阅读和休憩的场所,图书馆在实际的服务中,需要做好相应数据的控制,避免数据丢失问题的发生,从而保证图书馆能够较好地维持自身的服务能力,同时,还能保持自身的生存空间,并且为图书馆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但是,在实际的图书馆工作中,数据丢失和遗失问题,是一种常见的问题,这类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图书馆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数据备份技术在图书馆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先结合实际情况,对数据备份的相应内容进行研究,之后,对数据备份技术的合理运用进行研究,确保数据备份技术的合理运用,最终推动图书馆的健康发展。使得图书馆能够更好地为人们提供服务。

1 数据备份技术的相应研究

1.1 概述

数据备份技术,顾名思义就是使用数据备份的方式,将数据备份存储起来,从而使得后续数据利用过程中,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的对数据进行利用,从而发挥数据的功能和作用,使得数据可以更好地为相关领域提供服务。如图1所示,为数据备份技术的详细情况。

图1:数据备份技术的基本情况

数据备份也不仅仅是将数据备份留用,在备份的同时,还要实现对数据的合理管理,数据备份当中,包括备份计划、备份设备的自动运行、日志记录等内容,总而言之,备份管理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不仅包含相应制度的制定和设备的管理,还包含相应备份技术的合理运用,促使备份设备得到合理的选择,从而满足图书馆的发展需求,使得图书馆,能够更好地为人们提供服务。另外,很多人将双机热备份、磁盘阵列、磁盘镜像等硬件备份技术的内容和数据备份相混淆。其实不然,因为硬件备份是不能代替数据备份的。因为硬件备份过程中,只能是一个系统、一个设备等作牺牲来换取另一台系统或设备的短暂时间内的安全,如果出现人为错误、自然灾害或者病毒侵袭等事件的发生,这样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造成系统瘫痪的问题。另外,数据备份是为人们提供万无一失的数据安全防护,保证数据的合理利用。

1.2 数据备份技术的功能研究

结合数据备份的基本情况,对数据备份技术的功能进行研究,确保实际工作中,数据备份的功能得到合理的利用,进而推动数据备份技术的合理利用,使得图书馆能够得到合理的发展机会。

1.2.1 文件备份和恢复

结合图书馆的基本情况,对图书馆业务运行产生的各类文件进行合理的备份。通过数据备份,能够实现图书馆的相应文件的合理备份,从而保证图书馆的稳定服务。对于个人办公电脑的大量数据,可以通过文件备份技术,也就是使用命令或工具软件,对电脑的数据文件进行合理的复制和迁移,从而使得文件,能够得到合理的备份和恢复,避免因为一些事故因素,导致数据文件丢失的问题,从而保证文件的合理运用,从而满足图书馆的发展需求。具体的技术中,包括:文件压缩备份、双硬盘复制、双击网络互连复制。

(1)文件压缩备份。文件压缩备份是以软盘压缩备份为基础实现。当一个或一批文件的数据容量大道一张软盘不能承载时,直接将文件复制到软盘是不符合实际需求,这样不仅不能实现对文件的合理控制,还会给数据存储带来影响。所以,可以采用文件压缩备份的方式,通过WIZIP、ARJ 等压缩工具的合理运用,实现对软盘压缩技术的合理运用,从而使得备份技术得到有效的运用。软盘压缩备份技术虽然使用方便,但是,速度相对较慢,而且,换盘相对比较频繁,对于几十兆以上的数据备份效果则相对一般。

(2)双硬盘复制。双硬盘复制是一种具有较快速度的数据备份方法,需要以2 个硬盘为基础,实现数据的有效备份。以计算机为基础,促使计算机与硬盘连接,然后,将主盘的信号线分别插入到第一和第二插槽当中,并重新设置CMOS 的相应参数,促使机器识别到第二硬盘的存在,从而使得数据实现合理的备份。

(3)双机网络互连复制。这种方式是对于处于同一个局域网当中的2 台计算机的数据备份方式,选择其中一台计算机为主机,然后,选择共享,并对共享级别进行控制,之后,另一台计算机则为客机,以网上邻居为基础,实现对主机的访问,并映射网络驱动器,实现网络驱动器的映射到自己的虚拟物理驱动器,然后,再进行资源管理,从而实现双机网络互连复制。

1.2.2 数据库备份和恢复

结合图书馆的基本情况,可以发现,在图书馆服务过程中,图书馆的数据库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以数据库的正常工作为研究对象,可以发现,数据库在工作中,数据容易出现错误和丢失的问题,而为了提高数据库的稳定性,降低数据库数据丢失的风险,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实现对数据库备份和恢复工作的合理展开,减少数据库的相应问题,使得数据库可以更好地为实际工作奠定基础。满足图书馆的发展需求,使得图书馆能够更好为读者服务。图书馆的数据库备份,包括物理备份、逻辑备份和RMAN 备份等,从而使得相应工作满足图书馆的工作需求,更好的提升数据库的服务能力。

(1)物理备份。物理备份是指备份数据库的物理文件,主要包括数据文件、控制文件,重做日志文件、归档日志文件等。其中,冷备份,需要对各种文件进行管理,并实现备份。对于热备份智能在表空间或数据文件级进行备份。

(2)逻辑备份。所谓逻辑备份,是利用工具EXP 将数据库对象结构和数据导出,并以OS 文件为基础,实现对数据的合理存储。这种备份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如果出现物理文件损坏,则无法使用逻辑备份,实现对文件的有效备份。一般情况下,这种备份技术,只适用于对象级的数据恢复。

(3)RMAN 备份。这种备份技术是服务器管理的备份,执行RMAN 命令时,会对命令进行解析,然后,有服务器执行相应操作,并实现数据的备份。这种备份技术,在应用时,能够减小备份文件的大小,还能对损坏的数据块进行检测,并使用多通道实现对备份速度的有效提升。

1.2.3 系统的灾难恢复

系统在实际的服务中,容易受到灾难的影响,不利于系统的服务能力,所以,需要结合系统的基本情况,结合实际情况,对系统灾难进行合理的控制,并做好灾难的合理研究,促使灾难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在灾难的发生后,能够得到有效的灾难管理,进而实现灾难的有效恢复,从而降低灾难带来的问题,进而保证灾难的合理控制。通过有效的灾难控制方式,实现对灾难的合理控制,使得灾难能够得到合理的控制,进而使得灾难问题得到有效控制,降低灾难的问题,通过有效的备份手段,实现对系统灾难的有效控制,进而提高系统的功能和作用,使得系统满足实际工作的相应需求。

1.2.4 备份任务管理

结合实际情况,对图书馆数据进行合理管理,降低数据问题,从而使得数据的功能和作用得到合理地发挥。实际数据备份任务管理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备份任务管理进行研究,确保实际工作中,合理的展开备份任务管理,使得网络系统设备负担繁重的问题,备份操作复杂艰巨的工作,都能得到合理的控制,进而推动数据备份的效果,使得数据备份能够更好地为图书馆的发展奠定基础。

1.2.5 实现图书馆数据容灾和备份

图书馆在服务中,容易受到灾难的影响,造成数据丢失的问题,在数据备份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实现图书馆容灾备份,促使图书馆可以更好地应对软件错误、病毒入侵、地震等问题,进而使得图书馆可以更好的实现数据的保存,进而使得诗句丢失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避免,从而使得数据能够更好的为图书馆提供服务。这部分工作中,需要监理一个异地的数据库,且该系统是可以实现复制的,并且,能为数据利用奠定基础,使得本地数据出现问题后,异地数据库能够实现数据的合理恢复。

2 数据备份技术在图书馆系统中的应用

结合数据备份技术的基本情况,对数据备份技术在图书馆系统中的运用进行研究,从而保证数据备份的应用效果,进而提升数据备份的应用价值。实际图书馆系统服务中,需要合理的对数据备份技术进行应用,从而满足实际工作的相应需求,结合图书馆系统的基本情况,对数据备份技术在图书馆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确保实际工作中,确保在实际工作中,数据备份技术的应用可以促使图书馆系统的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的作用,可以得到合理地发挥。满足实际工作的相应需求。

2.1 图书馆系统数据备份的需求研究。

结合图书馆的基本情况,对图书馆的数据备份进行研究,数据备份技术实际应用时,需要注意网络和数据已经成为的图书馆日常工作的基础,如果数据出现问题,就会给图书馆业务和服务的健康发展带来的干扰,所以,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数据库的数据备份技术进行和合理地利用,从而满足图书馆业务系统的应用需求,进而推动数据信息的合理运用,保证数据的应用价值。另外,图书馆在实际的工作中,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严重影响系统的运行,有可能还会干扰系统运行数据的质量,甚至影响数据安全。其中,具体的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1)自然灾害。结合实际情况,发现,自然灾害是影响图书馆数据安全的重要因素,所以,结合实际情况,需要对数据备份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推动数据备份的质量和效率提升。

(2)系统管理员及维护人员误操作。结合实际工作中,可以发现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因为管理人员或是维护人员的误操作,会给图书馆系统的运行带来严重干扰,从而影响图书馆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3)计算机设备的故障。实际图书馆系统服务过程中,会因为很多因素的影响,不利于图书馆系统的合理服务。在服务期间,如果计算机设备出现故障,就会影响图书馆系统的功能和作用,为了满足图书馆系统的相应需求,需要做好计算机设备的合理控制。降低计算机的隐患问题,并避免计算机存储数据被破坏的或完全丢失的情况。

(4)病毒感染造成数据破坏。在图书馆系统服务过程中,会因为很多因素给图书馆系统带来影响,其中病毒干扰,就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计算机病毒的感染,会破坏图书馆系统的稳定运行,甚至会破坏系统数据,造成不可恢复的灾难。所以,需要做好数据备份工作,确保系统数据安全,并保证系统被破坏后快速恢复。

(5)黑客的恶意入侵。图书馆属于公共服务场所,倍受公众的关注,图书馆的业务服务均是对外开放状态,因此在图书馆的实际工作中,容易受到黑客的恶意攻击,这样,就会给图书馆系统带来影响,不利于图书馆系统的功能和安全。甚至还会给相关使用人员带来干扰。

结合上述因素的简单,分析得到实际图书馆系统服务过程中,容易受到相应问题的影响,这样一来,就会给的图书馆系统的正常工作带来影响,所以,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图书馆系统数据安全的研究,确保实际工作中,数据备份能够得到合理地运用,进而能够合理地推动图书馆的健康发展。

2.2 合理的数据备份策略制定

结合数据备份技术的基本情况,对于数据备份技术的应用策略进行合理的制定,从而使得数据备份的效果得到保证,降低相应问题的发生概率。实际工作中,需要结合工作需求,做好数据安全相应问题的控制,应用合理的数据备份策略,使得数据备份的质量和效率得到全面的提升。另外工作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图书馆业务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深入研究,降低干扰因素的影响,实际工作中,需要注意数据备份的合理研究,明确数据备份技术的功能和意义,然后,再结合实际数据备份的基本需求,对数据备份的相应对策进行分析。实际工作中,需要注意相应策略的合理实施。

2.2.1 数据备份要考虑的因素

(1)明确备份目标。结合备份的实际情况,对备份目标进行研究,确保实际工作中,备份的效果得到保证,降低备份的问题,促使备份工作能够满足实际工作的相应需求,从而推动备份工作的合理进行。图书馆实际服务过程中,其图书管理系统、研讨间管理系统、座位管理系统、门禁闸机系统等业务系统的数据库,具有数据量大、访问量集中、数据实时变化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其有着较大风险性,而且各个系统相互关联,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相应问题的发生,这些问题的出现,会严重影响系统运行的效果。

(2)备份时间的确定。结合备份的基本情况,需要对备份的时间进行确定,从而保证备份的质量和备份效率都得到合理的提升,促使备份效果得到合理的提升。可以选择工作人员下班后,或者读者人数较少的中午或者晚上闭馆的时间,执行相应的数据备份操作。为保证备份数据的质量,应执行两次备份操作,同时传输到不同备份设备当中,实现完善的数据保存工作,全面提升备份的效果。

(3)恢复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对数据恢复的方法进行合理研究,确保实际工作中当系统发生问题时,可以快速恢复系统运行,进而使系统停机造成的影响得到合理的控制,从而使得数据恢复效果得到保证,全面提升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4)确认每次备份需要的运行时间。结合数据备份的基本情况,需要注意对数据备份操作的运行时间进行合理控制。为保证备份数据的质量,在备份操作运行期间,要尽量避免对系统进行大量的频繁的写入操作,操作运行时间越短,备份的效果也相对较好。合理控制备份运行时间,可以使备份的效率和备份的质量得到提升,降低备份数据产生问题的可能性。

2.2.2 数据备份策略的研究

结合数据备份的基本情况,对数据备份策略进行制定,促使数据备份的效果和质量得到合理提升,降低数据备份的问题,使得数据备份的效果得到合理的提升。数据备份策略的制定中,需要结合数据备份的相应需求,合理的对数据备份策略进行制定,确保数据备份的效果全面提升。实际工作中,数据备份包括:

(1)完全备份。结合图书馆系统的基本情况,每次对系统和数据进行完全备份,这种备份方式相对比较直观,也容易被理解,在实际工作中,一旦出现数据丢失的问题,就需要完整的数据备份存在,才能实现对系统数据的恢复,使得恢复数据后的系统可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从而达到数据备份的效果。但是,完全备份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大量的重复数据,这些数据的不仅会占据较大的空间,而且备份操作运行时间较长,还会给图书馆的数据利用带来影响。

(2)完全备份加增量备份。增量备份运行时只备份上一次备份操作运行之后产生的数据,因此这种备份方式没有重复数据,所占用的空间较小。但是当系统产生问题时,恢复数据时需要首先恢复上一次的完全备份,然后将每一次运行产生的增量备份逐一恢复,因此数据恢复时间很长,从而影响数据备份的效果。

(3)完全备份加差异备份。差异备份运行时只备份上一次完全备份操作之后产生的数据,如图2所示,为差异备份的基本情况。这种备份方式虽然会产生部分重复数据,但重复数据量较小,备份文件占用空间较小。因此在固定的时间周期内,工作人员先进行一次完全备份,然后在其它时间采取差异备份的形式,可以较好的满足数据备份的要求。同时,当系统产生问题时,恢复数据的时候首先恢复上一次的完全备份和最近一次的差异备份数据,因此数据恢复时间较短,综合考虑这种备份方式是一种较为合理的备份方式。根据图书馆工作实际,可以考虑在每周固定闭馆时间进行完全备份,每周的其它日期每天进行一次差异备份,从而实现数据的完整备份。

图2:差异备份的基本操作情况

针对上述备份措施和备份技术,其备份运行速度和数据恢复速度以及备份文件大小方面,各自有其优缺点,其中完全备份具有最快的恢复速度,但是其备份文件最大,备份运行时间最长,备份速度最慢。而增量备份有着最快的备份速度,最小的备份文件,但是数据恢复速度最慢。而差异备份则介于二者之间,备份速度相对较快,备份文件较小且安全性较高,恢复速度也相对较快。

结合实际情况,需要对备份技术的相应内容进行研究,确保实际工作中,数据备份的效果和备份的质量都能得到提升。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完全备份虽然恢复时间最快,但是其备份文件最大,产生了较多的重复数据,对存储空间要求过高。而增量备份虽然备份数据最小,但是数据恢复复杂,恢复时间最长,一旦发生问题,数据恢复较为麻烦,且停机时间最长,这两种备份方式均不适合图书馆业务系统。对于差异备份,其有着较快的备份速度和恢复速度,而且备份数据所需的存储空间较小,数据恢复操作简单,能够很好地支撑图书馆系统的运行,满足图书馆的发展需求。

但是,实际运行时,各种备份策略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完全备份技术的空间要求相对较大,同时,存在重复的数据,增量备份则恢复速度最慢,而差异备份虽然避免了二者的缺点,但是随着时间的增长,差异备份的数据量也会变得庞大,产生较多的重复数据,占用较多空间,而且备份速度也会逐渐变慢。因此需要制定合理的备份周期,既保证备份速度,又防止产生过多的重复数据。所以,在实际备份策略应用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备份策略,进而推动备份的效率和备份的质量提升。

3 结束语

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备份进行研究,确保实际工作中,备份的效率和备份的质量都得到合理的提升,进而使得图书馆系统在实际服务中,能够做好数据的合理控制,避免出现数据丢失和遗失问题,进而保证数据的功能和作用,推动图书馆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数据备份备份数据库
泉州高速公路收费系统远程数据备份研究
海洋数据备份平台的设计和实现
创建vSphere 备份任务
No.4 IDC:2019年上半年数据备份与恢复市场同比增长10.0%
旧瓶装新酒天宫二号从备份变实验室
出版原图数据库迁移与备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