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闻

2022-09-09

艺术品鉴 2022年19期
关键词:蒙克国家博物馆芬奇

人格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

跨版:周恩来同志录梁启超《自励》二首之一“献身甘作万矢的”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也是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6 月8 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充分挖掘馆藏革命文物资源举办的“人格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展览对公众开放。展览精心鉴选馆藏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家人、对国家饱含热爱之情的遗书、手稿、家信等珍贵文献以及各类实物170 余件。共设置“革命理想高于天”“繁霜尽是心头血”“奉献如歌家园梦”“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四个单元。本次展览中大量展品系首次对外展出,李大钊《狱中自述》等一批饱含家国情怀与亲友情感的书信与手迹类展品是此次展览的一大特色。

通过触摸屏、视频作品等展示手段丰富观展体验,生动呈现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

左图:李大钊的狱中自述(局部)

右上:陈毅安写给未婚妻李志强的信(部分)

右下:周介甫给其母亲的绝笔书

蒙克《呐喊》回“新家”

等了8 年,蒙克《呐喊》的“新家”终于落成。6月11 日,挪威新国家博物馆在奥斯陆开放,博物馆由挪威建筑博物馆、挪威装饰艺术博物馆、挪威现代艺术博物馆、挪威国家美术馆组成。作为北欧国家最大的艺术博物馆,它有约90 个展厅,其中一间专门用于展示爱德华·蒙克的18件重要作品,其中便包括《呐喊》。

耗时8 年,耗资5 亿英镑,无论是规模还是花费,挪威新国家博物馆只能用“豪横”来形容。

爱德华·蒙克 《呐喊》 蛋彩画 91x73.5cm 1893 年版本 挪威国家新美术馆藏

达·芬奇未完成作品《圣·杰罗姆》回到其去世之地

菜昂纳多·达·芬奇 《荒野中的圣·杰罗姆》 1480 年 梵蒂冈博物馆

1516 年,达·芬奇应法兰西国王之聘来到法国克洛吕塞城堡,直至1519 年去世。此次来到法国,达·芬奇带来了自己最著名的三幅作品:《施洗者约翰》、《圣母、圣婴和圣安妮》和《蒙娜丽莎》——现在它们都悬挂在巴黎卢浮宫。然而,一些研究达·芬奇的专家认为,当年他可能还带着另一幅作品——《荒野中的圣·杰罗姆》。这件作品在他身边保存了30 多年,却从未完成(达·芬奇大约于1480 年代开始创作)。

如今,一项特别的借展协议让这件作品得以在达·芬奇去世500 年后来到吕塞城堡——6 月10 日起,“《圣·杰罗姆》,未完成的杰作”在法国克洛吕塞城堡展出。杰罗姆(公元前347-420 年)是早期的基督圣徒,以沙漠苦行者的姿态自我惩罚后,在罗马定居多年,并将注意力集中在翻译希伯来语和希腊语为拉丁语。

猜你喜欢

蒙克国家博物馆芬奇
《漫话国宝·中国国家博物馆》第六站(上)
《漫画国宝·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七站(上)
《漫画王国·中国国家博物馆》第四站(下)
树林里那看不见的稻田
“生盐长醋”树与“神秘化糖”果
名画《呐喊》中的人原来不是在呐喊
Zhejiang Publishes Chinese Edition of Edvard Munch: Complete Paintings
达·芬奇与文艺复兴(三)
达·芬奇睡眠法
达·芬奇与文艺复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