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金融质量亟待提高

2022-09-09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钮文新

中国经济周刊 2022年16期
关键词:股票市场储蓄矛盾

《中国经济周刊》 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2022年8月1日,《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的文章。在文中,易会满中肯地提出了中国经济所存在的突出矛盾:传统行业产能过剩与新兴产业投资不足并存的局面,微观上表现为企业投资回报下降,宏观上则是有效投资需求不振。如何提振投资?从金融方面看,他说,尽管“近年来,我国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市场利率总体下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基本匹配”,但他同时指出了另一个矛盾:“但总的看,我国不缺资金但缺资本,尤其是缺创新资本的问题比较突出,在传统行业投资增速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这一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

不缺资金但缺资本,这恐怕是中国金融质量不能很好满足实体经济需求的关键所在。这里所说的资金,应当指的是,由货币市场供给的一年期以下的短期资金;而这里所说的资本,应当指的是,由资本市场供给的一年期以上的长期资金,尤其是无期限的资本品——股权资本。

按照金融市场的功能界定,股权资本才是依据“未来高收益可能性”的资本,股权投资才能对高新技术产业构成有效的支撑。所以,如果长期资本短缺,必然导致其价格高企,这是基本经济规律。贷款也一样,企业需要的贷款不只是为了短期资金周转,更是为了长期的发展。如果长期贷款稀缺,或长期贷款大都用于大企业和居民房贷,其他企业发展就很难获得长期信贷支持,如果企业通过“短贷滚动”谋发展,那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流动性风险)就会非常高。而且,为覆盖流动性风险,企业会“超量”借入短期资金,以致融资成本难以控制。

这就是问题。应当认识到,对实体经济而言,期限长短才是金融质量高低的根本性要素。

所以,中国应当大幅提高金融质量,破解“不缺资金但缺资本”的现实矛盾。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创新思路,破除货币主义理论的束缚。难吗?其实,解决这个问题是有成功国际经验可以借鉴的。

当然,破解这个难题,同时需要金融管理者切实转变对股票市场的认识。正如易会满所说:“经济活动是一个动态循环过程,实现储蓄与投资的良性循环是其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而资本市场、股票市场恰恰是储蓄转化为投资,而且是储蓄转化为企业核心资本、创新资本的关键场所。正因如此,所有高度重视创新的国家都必须高度重视股票市场的作用。这样的重视,充分体现在这些国家中央银行高度重视股市走势的变化,绝不允许其出现不利于经济的走势。

猜你喜欢

股票市场储蓄矛盾
储蓄永远是富人思维
矛盾的我
储蓄方法面面观
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流动性的互相关关系研究
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流动性的互相关关系研究
“矛盾多发”可怕吗?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基于协整的统计套利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
基于协整的统计套利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