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09-09泗水县市政建设管护中心张志梁秋红
文 / 泗水县市政建设管护中心 张志 梁秋红
市政道路作为城市社会活动的主要纽带,在城市发展中尤为重要,且能体现城市建设整体水平。要通过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能对城市未来发展进行全面衡量,促进城市交通发展,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在市政道路交通规划期间,在确保对其科学设计的同时,应注重生态平衡,切实提高市政道路规划整体水平,促进市政道路交通建设的全面发展。但是现阶段,仍有一些问题存在于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期间,导致设计效果不理想,直接威胁了市政道路交通安全。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展开分析,提出可行的应对策略,以期能为市政道路交通规划工作带来帮助。
引言
市政道路作为城市社会活动的主要纽带,在城市发展中尤为重要,且能体现城市建设整体水平。随着近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提升,市政道路建设步伐逐渐加快,其对设计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保证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就必须明确当前规划设计中存在的弊端,并通过探索可行的措施,切实增强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水平,如此方能打造更加舒适、符合城市发展需求的市政道路,进而推动城市建设不断向前。
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的内涵与特点
市政道路交通设计的内涵
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需要结合城市需求与人流动态,对道路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保证人们的正常出行。城市人流密集位置,道路交通网络十分发达,相反,人流量少的位置,交通也比较少。所以,市政道路交通规划应结合城市建设需求与土地资源来设计。此外,政府决策、建设资金等要素也会对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产生影响。
市政道路交通设计特点
第一,多样性。在设计市政道路交通时,涉及到很多技术和专业内容。目前各环节的设计情况,增加了道路规划的难度系数及多样性。
第二,系统化。道路规划设计的系统性包括两部分:首先,从道路规划结束到项目可行性报告环节,该业务必须配合规划人员与设计单位,完善道路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其次,从设计招标会到竣工验收阶段,工作应通过设计单位、监理公司、工程施工和质量检验等机构的配合进行。由上可知,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是系统的。
第三,主观性强。在市政道路的基础建设中,第一步是道路规划设计工作。该过程的所有后续阶段都应参照设计计划进行。由此可见,道路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结构设计与布局具有不合理性
当下部分市政道路的网格结构设计突显出了极为不合理的应用特征,同时将会对道路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以致于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由于各个干路系统之间连接设施的缺失而导致部分交通流量长期被停滞于主干道上的现象,此种情况对于城市交通分流设施的完善形态与具体的应用效果将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从市政道路的实际建设情况来看,其布局形式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设计问题频繁出现导致交通工程的设计迟迟无法将意识形式统一,在如此情况下自然不会让这一设计环节得到重视,从而增大了设计工作不完善性与不合理性,设计风险较为突出,市政道路工程的最终设计效果与应用形式也将发生较大改变,不利于交通工程的未来可持续性发展。
施工图纸设计不具有合理性
部分附属设施设计图纸设计形式的不合理性严重影响到了市政道路的整体设计效果。由于施工图纸中包含的设计因素主要集中在路面结构设计、标准形式确定以及总体设计上,但实际情况却是实际的施工过程需要综合多类型因素才能顺利推进施工进度,例如,管线工程、周边配套设施等,均在道路规划设计环节突显出了较高的应用地位。另外在实际的规划环节,也由于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出现了不合理的规划设计内容,最为典型的就是坡度设计不到位、小偏角设计不合理以及超高限制等,这些相关因素均会增大道路施工的建设风险,甚至导致出现道路设计冲突现象,影响后续的施工进度推进。
交叉路口设计问题
在相关理论知识不健全的情况下,贸然展开道路设计,将增大道路设计方案与实际建设情况不符问题的发生风险,这也是在设计完成后的交叉路口突显出了严重交通堵塞问题的主要原因,道路顺畅性无法被保证;再加上部分交叉口的运营管理存在问题,各项管理措施落实不及时,也将会导致出现较多的交通问题;信号灯使用不当,或配置数量不足,道路资源将无法在这一情况下被充分利用,继而造成了大量的市政道路资源浪费;针对行人以及机动车的管理措施不足,道路交叉口本身车流量与人流量较为密集,在无法获得完善管理资源的支持下,不仅会导致道路不通畅,严重者还将会增大交通事故的发生风险。
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有效策略探究
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1.道路交叉口
道路交叉口作为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关键节点,与其他道路相比较,道路交叉口路况更加复杂,再加上车流量和人流量都比较大,出现交通安全事故的机率也急剧升高,对道路交叉口进行设计以后,就可以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操作中可以采用设立分隔带方式,对车流和人流进行有效分割,甚至还可以增加相应红绿灯提示音,促进车辆和行人有序通行,并保障通行安全性。
2.人行道
人行道是道路两侧供行人出行的道路,将人性化理念渗透到其中,就要对以下内容进行把握:第一,根据现实需要,对人行道平坦程度和线条稠密程度进行计算和确定,并尽可能的使用防滑砖头对道路进行堆砌,使人行道功效得到充分发挥,操作中也要避免鲜艳色彩及图画运用,对出行者视觉带来扰乱;第二,协调好人行道和道路两侧车道坡度关系,可以通过相关设计,将人行道与出入口车道直接联系起来,并运用不同颜色道路砖进行区分,为行使者和行人提供巨大便利;第三,注重人行道无障碍设计,操作中也要根据相关要求,对盲道和无障碍坡道进行科学设计,使人们出行活动各方面需求均得到有效满足,因为人行道无故中断引发的交通安全问题也能急剧减少;第四,人行道建设最好使用透水性材料,渗入地下的雨水可以滋养道路周围植被,使城市交通道路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3.非机动车道
进行非机动车道设计,就可以将路肩设计与路面呈45°夹角,不仅可以帮助同行者更好预测自己行为,还能留给行人和自行车更多安全距离。操作中要取得这一效果,就要在开展城市交通道路设计时,预留给非机动车道足够宽度,路面也可使用彩色材料,将之与机动车道进行明确区分,针对非机动车道出入口,也要注意设置路标和增加通行障碍,在有效控制车辆通行的同时,保障行驶安全性。
市政道路交通设施的设计
1.交通标线
道路交通标线是城市交通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主要包含箭头、文字、路面标线等内容,对保障市政道路交通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操作中可以结合实际,对这些交通标线进行单独或组合使用,以为出行车辆和人群提供方向、速度等提供正确指示,同时注意标线涂料选择,除了要具备耐磨性和耐久性性能以外,还要有较好的反光效果,避免因为涂料选择不恰当而引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
2.临时停车场
针对出现的机动车、非机动车随意停放到市政道路两旁或人行道上情况,不仅对市政道路正常使用带来不利影响,还造成市政道路混乱景象,为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市政道路交通设计之初,考虑到非机动车、机动车停放问题,并通过道路科学规划,为临时停车场修建提供更多可用空间,在缓解市政道路压力的同时,市政道路也会更加顺畅美观。
3.道路绿化带
通常情况下,在道路两侧位置设有绿化带,可以起到美化道路环境、避免行人随意过路、保证交通顺畅等作用,实际设计时要注意控制好道路绿化带宽度,并配备乔木、灌木等适合植被,使绿化带作用得到最大程度发挥。针对人行道外侧的绿化带,可以将之设置为退缩绿化带,既能够提高路面利用率,又能够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4.休闲广场
随着城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空闲土地被许多高楼大厦占据,相应城市绿化面积也急剧减少,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又对绿色环境和休闲空间十分渴求,这时候进行城市交通设计,就要充分考虑到人们休闲需求,在道路设计中增加适当休闲休息场所。实践中可以在较开阔位置打造城市公园、休闲广场等,并设立通透栏杆,让广场、公园优美景观能够被更多人发现与欣赏,在发挥景观资源作用的同时,人们也能得到更好休闲与休憩。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迅速,且内部机动车的数量也不断增长,人们对道路交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故而,必须充分认识当前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科学、可行的解决对策,通过完善交通核心区的设计,强化道路园林景观规划,使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与相关设施设计更加合理,在保证城市交通更加便捷、规范、准确的同时,还能充分彰显地区文化艺术特色,让当代城市更显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