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路面的基层施工质量控制对策

2022-09-09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皮小松

人民交通 2022年15期

文 /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皮小松

现阶段,由于我国的基础设施在不断完善,公路的工程建设也越来越趋于成熟。对整个公路工程的建设而言,基层建设异常重要,路面基层的平稳性以及高度将直接影响公路路面的施工效果,同时对公路的整体质量起到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基于此,本文对公路路面的基层施工质量控制对策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与分析,以期通过研究为日后开展公路路面基层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性意见。

引言

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为交通运输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随着行车总量不断增加,路面损毁的情况也在不断地提升着,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公路工程作为决定交通事业发展的关键性工程项目,正在承担着比以往负荷承载更多的压力,间接导致公路路面受损严重。为更好的保障公路路面行车安全,就需要不断提升对公路的施工质量以及路面结构的要求。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的影响因素

公路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所处的施工环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限制施工的进度,因此需要相应的施工人员对其进行科学、合理、有效地处理,尽可能保障道路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公路的路面基层施工虽然应用到的施工技术相对简单,但是需要涉及多个方面,尤其是在地质结构相对特殊的地方进行基层路面建设相对困难。在施工人员进行施工过程中,整个道路施工工程会受到温度、气候、湿度以及地质和水文条件的影响,需要相应的施工人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

路面垫层、路基的施工要求

级配砂砾垫层技术的基本要求

级配砂砾是公路路面垫层应用范围较大的施工材料之一,砂砾材料本身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垫层的作用以及公路路面整体的施工质量,所以相应的施工监理人员需要把握好对于砂砾技术的基本要求,严格控制好级配砂砾垫层技术的质量,基于级配砂砾垫层的强度与颗粒级配以及压实相关,因此对级配砂砾需要有一定的要求。

级配砂砾垫层的施工工艺

级配砂砾垫层的施工建设工程,主要可以分为碾压路槽、运输摊平、整形洒水碾压以及初期护理等五个施工工序。级配砂砾是一种较为松散的施工材料,为尽可能避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对路面造成破坏,相应的施工监理人员需要时刻提醒施工单位,在施工队伍进行施工组织规划时,具体的施工监理人员也必须时时指导施工单位,当施工队伍在做好施工组织计划时,也必须使用零点五面施工、半面通行的施工方式,以尽量避免了由于施工而造成行车混乱的问题,从而使级配砂砾垫层的表面更加疏松、平整度差,最后导致了施工工期严重延误的状况出现。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方法

从施工方法的角度上来看,主要可以分为厂拌法以及路拌法两种方式。在道路底部的基层建设施工,对相应的施工人员也可采取路拌法;对于道路上部的基层建设施工,可选用厂拌法。水泥稳定砂砾是一类高等级公路路面的基础施工方法,它既是路基结构构成的主要构件,同时又关系着公路路面的总体刚度,另外,它又是路基结构保护系统在设计周期内正常运用的关键部位。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施工工艺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路拌法施工方式,另一种是厂搅拌施工。二者的施工地点不同,工序流程也略有差异。所谓的路拌法施工方式,相应的施工人员在道路上,借助机械设备或者人工搅拌,遵守相关的施工要求,需要按照一定的工序进行,即砂砾料、洒水闷料、摆放水泥、摊平水泥以及机械搅拌等等;而厂搅拌的施工方式,则是在搅拌站完成砂砾的搅拌再运输到施工现场,主要的施工工序分为砂砾备料、水泥剂量、加水拌和、运料上路等等。

级配砂砾垫层

路基复查

作为公路路基基层建设的施工人员,在级配砂砾垫层建设施工开始之前,相应的施工工作人员,需要对已经完成施工工程建设后的路基进行复检,并完成施工工程的交接工作。与此同时,相应的施工人员需要将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资料、档案进行整理,一并转交。另外,交接手续需要由相应的监理人员组织进行,参与人员主要包括路基、路面两个施工单位的领导以及相应的技术人员。在路面、路基建设完工后,由相应的路基施工单位根据《路基自检报告》进行自检,检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压实度、平整度、宽度、边坡度以及路基顶面的弯沉值等等,并运用适当的一览表、水准电表进行测试。

材料试验

在进行公路路面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向监理工程师提供各种整平碎石的试验数据,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对砂石进行筛分与试验。监理工程师需要对相应的施工区域进行采样,并且对其进行相应检测确定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对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的材料,施工人员需要进行相应的整改措施,例如,掺配砾石或剥除超过6cm的砾石。对于无法应用的建筑材料可以最终选择废弃处理,改换新的材料进行试验,尽可能保障级配砂砾的质量,相应的监理人员在对砂砾容量进行试验时,需要利用对应的标准试验室,尽可能得到最适合的含水量以及最精准的密度。

公路路面的基层施工质量控制对策

路基质量控制

1.路基土的控制

一般在进行公路路面基础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运用自然土质结构进行路基建设。在进行路基填筑施工之前,相关的施工人员需要对土质结构进行全面检测,了解其结构性质,掌握土壤的含水量,以便于对路基施工建设进行相应分析,使其满足施工质量的要求。因此,在对路基土进行有效的试验与分析,能够了解以下两个方面:其一,路基土质所包含的颗粒越细腻,所具有的回弹效果就越低;其二,路基土质所包含的颗粒越多,所具有的回弹效果就越好。由此可见,在施工过程中最好的路基施工材料为砂性土壤结构,能够更好地为职工建设提供重要的质量保障。因此,管理人员在选择相应的施工原料时,需要选择塑性指标较低的土进行填筑。

2.压实度控制

相应的施工工作人员需要保障土质的最大含水量,因为土壤在保证最大含水量时,才能产生最大的压实密度。为此,在基础填土压实工作的施工过程中,相关的施工需要随时对土壤的含水率加以合理调节,如果土壤含水率已经达到了最高的固定标准,就必须对其加以晾晒风干之后,使其达到最佳的水平方可完成碾压施工工作。相应的施工过程中必须持续进行连续的施工作业,并尽量减少淋雨、曝晒,以尽量防止泥土中的含水率出现很大改变。相应的施工人员可以运用重型压实机器开展施工作业,科学、合理、有效地保障压实机能够将土壤控制在30cm以下,对土地实施分级碾压,从而全面保证了土地的压实性能。在完成了公路路面的基础浇筑的过程中,相应的施工必须使用了重型压实机具进行施工的,对相同类型的土质而言,相应的施工使用了相对轻便的压实机具,并且从中获得的最大密实比重型压实机械得到的最大密实要小,其含水率也比重型压实机具所得到的要大。

水破坏的控制

水对公路路基的使用性能影响较大,它能够有效降低路基的强度。公路路面因为一般的设计路基比较高,并且硬路较多。路基内的水灾害比较严重,因此在对公路路面进行建设时,应时刻关注水破坏的情况,防止整体道床的水下渗,避免导致道床被破坏。例如可以通过对高速公路表面的防水涂料进行管理,以尽量地防止出现这样的破坏。

裂缝的防治

1.整体道床基层裂缝的控制

施工人员在路面机床施工过程中,必须选用收缩力较小的混凝土基础型的构件用作道路基础。在对道路路面基层进行浇筑时,相关的施工人员必须确定混凝土类的稳定物质能够出现裂缝机理,而主要引起收缩的因素包括温缩与干缩,由于温缩和干缩与所浇筑物料的含水率及其塑性指数之间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相关的施工人员在选取建筑材料时,也必须先对建筑材料的塑性指数进行了试验。

2.整体道床面层裂缝的防治

在进行道路路面基层建设的过程中,沥青整体的道床非负荷超载裂缝主要源于低温以及过度使用,其本身与沥青的品质有极大的关系。由于沥青本身具备一定的温度敏感性以及针入度,国内外专业学家对其进行了多次的实验,测试结果表明,针入度的指数越高,沥青的对温度的敏感度就越高。此外,黏度越高的沥青本身的对高温敏感性也越低。所以,相应的工作人员在选用整个路床材料时,必须最大限度充分考虑到上述不确定原因给路面施工造成的危害。如果路面发生开裂,相应的降雨将会沿着裂隙不断向下渗入,继续对路面的结构进行冲刷,以削弱它的抗拉强度,从而造成路床损伤问题。

结语

现阶段,我国公路路面基层的质量对整个公路的使用性能产生重大影响。为此,在开展公路路面基层建设施工过程中,相应的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建设。与此同时,对于不同路基项目相应的施工人员需要采取完全不同的措施,公路路面基层施工质量的管控手段远不止于此,需要国家的专家、学者不断地对其进行探索和尝试,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